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9439|评论: 385

最新玉树地震现场及救灾现场图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4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1833811_n[1].jpg


Img1833810_n[1].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31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5-8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剖中国地震局【【转载】】

       蛤蟆又闹了!5月4日,成都万余蛤蟆“排队游街”,附近居民担心这是地震征兆。四川省地震局相关人士随后表示,此乃正常迁移现象,与地震无关
…[详细]
       在此之前两天,湖北老河口市流传地震谣言,数万居民跑出家门,露宿街头和田野。再往前推两个月, 山西多地盛传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谣言,各市人民半夜从家里跑到街头、公园躲避灾难 …[详细]
       一次次的地震恐慌,把地震局推到前台,忙于辟谣,安抚民众,也昭示着自己的失职。

地震局一路走来

原来地震局曾被寄予厚望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后,周恩来总理曾先后两次到邢台视察,面对地震灾害,周恩来明确提出开展地震预报工作,由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组成地震办公室,并提出了“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大打人民战争”的群测群防的地震方针。这一方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地震预防的主导思想。
1975年海城地震,以及唐山地震时“青龙奇迹”,被认为是地震预测的重大胜利,是地震可预测说的“经典案例”。
…[详细1][2][3]


后来“地震局彻底西化”1983后,国家地震局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对地震预测方法进行验证,所有的地震预测方法都不精准,基本都被否定了。 此后,地震不可预测的思潮逐渐占了上风,群测群防的政策也基本停止。
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委员任振球认为,“地震局彻底西化,思维方法发生了改变,是地震不可测的深层次问题。”
…[详细]



现在坚持地震预测的专家们都底气不足时至今日,地震局仍然保持着地震预测的职能,有些老一代地震预报专家坚持着这方面的工作,不过他们的底气也越来越不足。一个明显的标志是,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的英文名称压跟与“预测”无关,只是“地震科学”,而且把象征地震预测手段的鹦鹉标志取消了。



(这是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以前的Logo,那只鹦鹉是地震预测手段的标志。)



(这是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的新Logo,鹦鹉没了,英文里同样没有预测什么事。)






看看外国地震机构的运作

日本地震局防患于未然处于断裂带的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日本地震局非常注重预防,减轻灾难带来的损害。
日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预警机制,2008年6月14日栗原发生地震,日本地震局提前10秒做出了预警。此外,日本相当重视防震教育,学校每个学期都必须搞一次避震演习,如果真的遇到地震,师生就知道该如何做,正确的步骤是什么。
…[详细]


美国地质调查局做好监测与评估工作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认为,致力于地震灾害的长期减轻,是通过帮助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而不是通过试图实现短期预测。
USGS通过先进的地球观测网络获得准确而及时的资料,对自然灾害易损区进行科学评估,进行专题研究以提高灾害的预测水平。基于长期的监测结果,USGS建立起灾害评估和研究的技术支撑体系,对不同规模的各类灾害和进行追踪并制定恢复计划。
USGS在其网站上还明确表示,他们会借助科学的数据,计算未来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比如科学家预测在未来 30年内,旧金山湾区发生一次重大地震的概率为 67%,而南加利福尼亚的概率是 60%,他们凭此致力于通过提高基础设施的安全等级来长期减弱地震的危害
…[详细]



地震预警得到广泛重视美国、日本、墨西哥是最早应用地震速报与预警的国家。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家对这项技术产生了兴趣,包括澳大利亚、德国、土耳其等。中国台湾也已将地震预警技术纳入实用。
但至今,中国目前似乎还没有这方面的实质行动,在《中国地震局支出预算表》里面,并无“地震预警”这一项;其“科学技术”这一大项支出里面,所占比例最大的是表述略显含糊的“应用研究”
…[详细]




中国地震局在做什么

“机构”和“行政”是重要标签根据“中国地震局2010年部门预算表”, 中国地震局的年度预算为240,739.51万元,地震局的工作职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教育、科学技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以及国土资源气象事务。
貌似正常,但是细究具体经费就会发现问题。在地震局的部门预算中,行政运行费为17943.75万元,地震事业机构费为72082.5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费为16362.28万元,三者合计就高达106388,62万元,占总预算的44.2%。这还不包括其他相对“小额”的支出。
…[详细]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地震预报 地震局公开用于地震预报的经费为270万元,相对于整个部门预算而言微不足道,不过“地震预报”现在作为中国特色的科研内容,相当一部分经费是来自国家科技部。现成的例子是,地震局许绍燮院士“基于空间对地观测的地震监测技术、预测方法与应用示范”,是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内容,总经费为1885万元,国家全额拨款。按5年平均,每年也有370万元。此外,中国地震局下设的“地震预测研究所”,“2004年取得科研经费超过1500万元”,按此标准每年的预算也不会太少,只是没有特别公开。…[详细]




只有去“衙门化”地震局才能回归科学

只有中国做地震预报中国地震局的《职能职责》第六条明确规定:(中国地震局)管理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制定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
国际主流地球物理学界认为,由于人类对地震产生、发生的机理研究还远远不够,准确的地震短期和临震预报在当前是办不到的,这也是全世界除中国之外所有国家不做地震预报的原因。

在西方,“地震预报”甚至是科学家要回避的字眼。美国当年也曾考虑要不要做地震预报,委托了兰德公司做调研,兰德公司最终给出的利弊分析是:与其做地震预报,不如将经费投入到工程抗震。
…[详细]



地震局应当打碎重建地震局的被动局面是长期形成的。因为它不是独立的科学研究机构,被赋予了“地震预报”的使命,所以它的工作也处于尴尬的境地。既然短临的地震不可预测,一方面,如果地震发生了,公众就会对地震局提出置疑,批评其没有给予预报;另一方面,地震局会积极提供一些预报,比如汶川地震之后提示陕西余震,但是最后没有发生,公众同样会置疑。即使是“辟谣”,声明近期没有地震,这同样也是一种预测,会强化公众对地震预报的期待。长此以后,地震局的公信力沦丧殆尽。
所以,要维护地震研究的科学性,就必须坚决废绌地震预报。基于地震局已经机构化、行政化,只有从这个组织本身入手,打碎重建。



结语:地震预报是罪恶之源, 只要地震局还有预报地震的功用,地震谣言就依然有市场,而建筑安全就会被相应地忽视……


发表评论 新闻立场

你赞成废除地震局地震预报职能吗

赞成



46936
投票


不赞成



6681
投票





88%

12%







相关专题
等地震很荒唐和世界主流地震科学接轨,还民众一个真相…[详细]




相关专题
日本预报了地震?预警和预测有个差别,就是一在地震后,一在地震前…[详细]




相关专题
脸厚可以预测地震我们掌握真理后,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详细]




专题调查

正在加载...



新近专题

中国要实行一户一房制吗
世博怎样改变生活
世博:中国外交良机
世博因交流而精彩
世博因中国复兴
世博:通往美好城市
中国与世博跨越历史牵手
少女“被民主”的悲剧
边缘青少年的回归之路
日本赔偿中国劳工是误解




上期专题


中国要实行一户一房制吗




出品:腾讯网专题评论部
本期责编:刘德政

发表于 2010-5-3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玉树灾区,大家还记得08年的汶川灾区吗,现在又有几个人在关注,监督灾后重建的问题呢

发表于 2010-5-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3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接收42.77亿玉树
救灾捐赠 已向灾区拨6亿

2010年05月03日01:50中国新闻网我要评论(17)
字号:T|T



      中新网5月3日点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截至5月2日16时,全国共接收青海玉树地震救灾捐赠款物42.77亿元,包括捐款35.91亿元,物资折款6.86亿元。
  其中,民政部接收捐款15.28亿元;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接收8.68亿元;中华慈善总会接收6.21亿元;青海省接收10.63亿元;其他1.97亿元。已向灾区拨付6.04亿元,包括捐款0.56亿元,物资折款5.48亿元。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390955672


[发帖际遇]: 上将今天只要你对着麻辣社区说:“I love you!”,系统就马上奖励你小米椒20个.

发表于 2010-5-3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树机场抗震救灾应
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0年05月02日21:10新华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新华网西宁5月2日电 (记者马勇)投资1.18亿元的青海玉树机场抗震救灾应急工程5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
青海省机场建设指挥部工程部经理卢海介绍,玉树机场抗震救灾应急工程主要包括两方面建设内容,分别是目视助航灯光系统和站坪及联络道扩建。
         目视助航灯光系统完成建设以后,玉树机场可在夜间或能见度较低的天气条件下正常起落航班。站坪及联络道扩建工程竣工后,将有效提升玉树机场的保障能力。届时,玉树机场停机位将增加一倍,航道肩宽将增加6米,可停放1架D型机(波音757-200等中大型机)和3架C型机(空客319等中型机),并可接纳空军“伊尔76型”救援机起降。
       卢海说,玉树机场抗震救灾应急工程完成后,玉树机场能够满足玉树地震灾区重建和中远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机场设施的要求。
       按照青海省机场建设指挥部的施工进度计划,玉树机场抗震救灾应急工程将于7月15日前完成并投入使用。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0-5-2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2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惨境!

发表于 2010-5-2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家宝再次赴青海
玉树地震灾区考察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2日 10:2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青海卫视



         5月1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再次来到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温家宝看望了受伤灾民,慰问医疗救治人员,并了解灾后重建情况。
   温总理5月1日先到达青海玉树巴塘机场,于下午15时许来到结古镇扎西科赛马场北京军区第225野战方舱医院,看望医院收治的病人,并慰问参与救治的官兵。温家宝进入病房帐篷看望正在进行治疗的伤员,并来到门诊部,跟前来就诊的藏族病人交流,了解他们的基本信息及病情病况。他还来到医院的核心区域方舱,看望安慰正在接受治疗的伤员。
   温总理在即将离开之际,面对医院的官兵发表讲话说:“我们全国方舱医院(野战活动医院)只有四所,这次为了抢险救灾,我们部队派到灾区的有两所方舱医院。你们不远千里而来,为了抢救灾区的受伤群众,夜以继日地工作,不怕劳累不辞辛苦,在你们的身上体现了革命军人的英雄气概,也体现了医护工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许多受灾群众经过你们的治疗已经痊愈了。在这次强烈地震中,伤残的群众并不多,很多重伤员也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抢救,这和大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灾区的人民感谢你们,我也感谢你们,向同志们致敬!”
   随后,温家宝又来到玉树县隆宝镇视察灾情。当地官员群众向温总理献上哈达,藏族群众还拉起“总理,您辛苦了!”的横幅。据隆宝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统计,地震导致隆宝镇42人死亡,208人受伤,80-90%的房屋倒塌,是除结古镇外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总理临行前向当地群众们说:“玉树不倒,玉树常青,人间有爱,大爱无疆!”
   温家宝曾于4月16日,在青海省玉树县地震发生的第三天到达灾区视察救援工作。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390955672

[发帖际遇]: 上将考上清华大学,获得奖学金小米椒56个.

发表于 2010-5-2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揪心啊~~~~

发表于 2010-5-1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树地震的孤儿亮相上海世博会

414351_1200x1000_0.jpg (137.15 KB)



下载次数:0
2010-5-1 11:35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390955672

发表于 2010-4-28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海省残联制定玉树
地震受伤人员康复计划

2010-04-23 20:19    来源:中国广播网[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西宁2月23日消息(记者凌晨 罗占祥 青海台金玲)青海省残联研究制定玉树地震受伤人员康复工作初步计划,竭力提高震后伤员康复效果,减少因伤致残病例,最大限度恢复震后伤残人员生产生活能力。
  该康复计划共九项,包括对因震致残人员实施个性化的康复服务,向全省收治玉树地震伤员的医院和震后受伤人员发放3000套30000册《地震伤残的康复与护理丛书》,邀请中国残联专家来青举办心理辅导、肢体功能训练、康复工作培训班等内容。

发表于 2010-4-28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海将提高玉树考生高考
加分 单独给予录取名额
2010-04-23 07:47:36
我来说两句打印文章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青海今年将大幅提高玉树地震灾区的高考录取比例,并将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提高对玉树地震灾区高考考生的加分,二是将高考录取名额单独切块给玉树地震灾区。玉树地震灾区高三学生23日将全部复课。

发表于 2010-4-27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发表于 2010-4-27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海成立监督组跟
近80亿元涉灾款项用途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7日 08:4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央视网综合





        据北京日报报道:昨天,国新办就青海玉树抗震救灾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青海省副省长张光荣透露,对于目前收到的近80亿元涉灾款项用途,青海省已成立监督检查组,实行全程跟踪监督和检查。
        

                   三大措施确保交出放心账
      
        张光荣表示,为向群众交出一份放心账,该省现已推出三大措施,即省里成立监督检查组,实行全程跟踪监督、跟踪检查;出台并公布《物资资金管理使用相关办法》,广泛接受社会各个方面的监督;成立审计监督组和财政监督组,深入玉树地震灾区,进行现场监督,同时建立监察、审计、财政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措施,及时改进。

发表于 2010-4-26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树收到捐赠资金近35亿
    灾后重建所需费用将公布





2010年04月26日 11: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4月26日电 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总指挥张光荣今日表示,截止4月25日下午5点,收到捐赠资金近35亿,救灾物资折价近40亿。灾后重建到底需要多少钱目前尚不清楚,适当的时候将会向社会公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张光荣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作如上表述。
  张光荣指出,截止到4月25号下午5点,收到捐赠资金近35亿,救灾物资折价近40亿,中央财政分两批安排5个亿。现在社会各界、国内外各个方面的捐赠还在继续进行。
  张光荣表示,正在认真考虑资金问题,如何把钱花好,让大家明白、放心。为此,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省里成立了监督检查组,由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亲自担任组长,纪检监察、省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实行全程跟踪监督、跟踪检查。
  二是省、州两级及时出台了《物资资金管理使用相关办法》,并将这些办法公布于社会,广泛接受社会各个方面的监督。
  三是成立了审计监督组和财政监督组,将这两个组分组放到玉树,放到地震灾区,放到前线,关口前移,进行现场监督。并且建立了监察、审计、财政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措施及时改进。目前这些工作正在落实当中,确保向人民群众交一份明白账、廉洁账、放心账。
  张光荣指出,目前,灾害的评估工作正在进行,灾害损失的评估没有出来,恢复重建的规划正在研究之中,所以将来到底需要多少钱目前尚不清楚,适当的时候将会向社会公布。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390955672

发表于 2010-4-26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树雄起...

发表于 2010-4-26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插数据资料】


    【两次大地震的数字对比】
           【新10
汶川地震——

(震级)/8级,(遇难人数)/6.9万人(受灾人数)/2000万人,(调动军队)/13.6万人;


玉树地震——
(震级)/7.1级,(遇难人数)/2220人,(受灾人数)/10万人,(调动军队)/1.3万人.

发表于 2010-4-25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37岁孕妇被困75小时获救产下男婴

她被埋75个小时,幸运获救;她创下生命奇迹,用身体护住肚中的胎儿;她感动玉树,被称为“英雄妈妈”。

这个创造生命奇迹的藏族母亲名叫巴桑旺毛,今年37岁,居住在玉树结古镇生态复原示范区一间破旧土屋。地震发生时,巴桑正在睡觉,在迷糊之中,被瞬间压埋。幸运的是,其间有两根木制横梁交叉错落,将她遮蔽在一个大约可容一人半的小空间内,给了她逃生的机会。

巴桑的其他几名家人则反应神速,逃脱了地震带来的灭顶之灾。事发后,家人开始设法搜救巴桑,他们用最原始的铁锹和撬棍,以及双手,在房屋废墟中掏挖了两天,坚信巴桑不会死亡。

前晚,在搜救过程中,有家人感觉到巴桑的声响,紧急叫来在附近搜救的兰州军区救援人员,帮忙寻找。17日凌晨1时许,通过准确定位,救援人员将巴桑顺利救出。

由于是孕妇,不便移动,军区救援人员随即在距离废墟大约50米的地方搭建一座蓝色简易帐篷。卫生兵称,刚被救出时,巴桑体力微弱,经过治疗,很快恢复了生命体征,且神志清醒,可到上午11时许,巴桑突然感觉腹部阵痛,苦不堪言。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3122_h.jpg

1937年摄于青海玉树禄莱相机川、甘、青、藏等地藏族牧区人民死后,按古礼举行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