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0618|评论: 28

[摄影文学] 杂文集《微言大义堂》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9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杂文集《微言大义堂》

作者 邓顺天成

自序

自古云:人微言轻。因此许多微人说的真理都被埋没于了风尘,而没能发挥它对人类的有用价值。这实质上是人类的一大弊病。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人类应该形成只认真理而不认人的良好风气,这对大家都有好处。然而,要改变这一现状,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邓顺天成目前就陷入了这样一种糟糕的境地。出身卑微的他,却天赋能够说出许多伟大人物说不出的真理大义。由于人微言轻,不能得到有效的传播。现在他把自己发现的真理汇集成册,做更加努力的呐喊,希望它们的命运不被埋没于风尘,而能够为自己所属的人类——宇宙无穷古以来诞生在这个星球上的奇珍灵物——做一点有用的贡献。因此之故,这本集子取名为《微言大义堂》,是为序。

邓顺天成
2010、4、20于北京十三陵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0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3-1-20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QQ1712874964@qq 发表于 2023-1-1 17:13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新春快乐!

发表于 2023-1-1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年元旦,祝各位网友新年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4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妙手著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3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不传天下昏昏

 楼主| 发表于 2022-7-25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妙手著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3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肩担道义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6-26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邓顺天成 发表于 2022-6-2 12:04
暴政巅峰——姜太公

作者 邓顺天成

冯梦龙兜售他的帝王之术,被邓顺天成褪去了神光

 楼主| 发表于 2022-6-26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妙手著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6-22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肩担道义

 楼主| 发表于 2022-6-22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曾祺的“苦瓜文学观”

作者  邓顺天成

这几天读汪曾祺的散文,他从自己的苦瓜经历中品出的“苦瓜文学观”给人印象深刻。

苦瓜,在汪曾祺的故乡叫癞葡萄,原是种来观赏,不是吃的。他最初是从“苦瓜和尚”石涛的画上知道了“苦瓜”之名,但不知苦瓜为何物。抗战时到昆明上大学,才在昆明知道了苦瓜原来就是癞葡萄。他在西南联大时学会了吃苦瓜。定居北京后,有一天,有两位同乡到北京看汪曾祺。吃饭的时候,有一盘炒苦瓜。一位同乡问:“这是什么?”

汪曾祺告诉他是苦瓜。

“我倒要尝尝。”这位同乡说着,夹了一小片入口,随及叫道,“乖乖!,真苦啊!——这个东西能吃?为什么要吃这种东西?”

汪曾祺说:“酸甜苦辣咸,苦也是五味之一。”

“不错!”这位同乡说。

汪曾祺于是告诉他们这就是癞葡萄。另一个同乡说:“癞葡萄,那我是知道的。癞葡萄能有这个吃法?”

苦瓜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中国最初种植于广东,广西,后来传到了全国各地。北京人过去是不吃苦瓜的,后来也有吃苦瓜的了,有人还很爱吃。从这些苦瓜经历中,汪曾祺提出了自己的苦瓜文学观:

应该承认苦瓜也是一道菜。谁也不能把苦从五味中开除出去。希望我们的评论家、作家——特别是老作家,口味要杂一点,不要偏食。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不要像他的那位老乡一样,问:“这个东西能吃?为什么要吃这种东西?”提出“这样的作品能写?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作品?”希望这些人能习惯类似苦瓜一样的作品,能吃出一点味道来,如现在的某些北京人。

我觉得汪曾祺的这一苦瓜文学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具有永远的文学创作指导意义。


2013、5、6于北京昌平


 楼主| 发表于 2022-6-15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6-2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暴政巅峰——姜太公

作者 邓顺天成

写下这个标题,我自己都感到吃惊。姜太公,这个因《封神演义》而在中华家喻户晓、“斩妖除魔”的姜大臣相,竟然是历史上暴政的巅峰人物,其残暴性使商纣王也望尘莫及了!

明代文史学家冯梦龙的传世之作《智囊》中的第一个案例就是关于姜太公的。书中说,姜太公被封在齐国的时候,当时齐地有一位著名的士人,曾立誓不向天子称臣,不与诸侯交友,因此被大家称为贤能之才。姜太公三次派人征召,都被此人拒而不至,于是姜太公便下令把他杀了。周公旦闻之责问姜太公说:“这是齐国的高人贤士,你怎么把他杀了?”姜太公说:“此人不向天子称臣,不与诸侯交友,难道还能盼望成为臣下和朋友吗?既然不能为臣,又不能交友,这就是自弃之民了。连招三次都不到,就是叛逆之民。如果对这种事置之不管,让全国人都仿效他,那么我还给谁去当君主呢?”

看了这个故事,令人震惊之极!其要害在于姜太公道貌岸然地抛售出了一套残暴的政治理论,连天下最与世无争的贤人也充满了恐怖:要么成为专制君主的奴隶,要么死亡,普天之下已没有了一寸可以自由生存的土地!黄帝治理天下,对于实在不愿为伍的人也允许其隐居,商纣王再残暴也对不犯己的人不问罪,而姜太公则强权到要天下的每一个人对他的君主权威捧场,否则便是乱民!这就把人类的政治异化到了极点——窃取天下为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民莫非王臣——把暴政推向了巅峰!



邓顺天成

2012、8、9于北京昌平。








 楼主| 发表于 2022-6-2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5-21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u=1034206962,3288605011&fm=253&fmt=auto&app=138&f=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2-5-21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阿凡达》的审美缺陷


电影《阿凡达》被吹捧得很厉害:票房如何高,3D技术如何了得,等等,然而我忍着耐心看了三次也没有看下去:那主角——战胜人类的生灵的艺术造型——实在令人反胃,这简直是对人的亵渎!

人体之美是造化的极品,美艳得人们不敢正视,需要穿上衣服来遮住他夺目的光焰,才能保持心灵的平静。为什么要塑造出这样一种丑陋的生灵——将人的屁股长出尾巴,将人的相貌变成僵尸一样的恐怖,而让他们来战胜了人类?

大家都是人,尽管人类有许多人性的弱点,但绝不至于被恨到这种程度!真是变态的电影艺术设计!制造了一部精神垃圾!看得让人恶心!你把那主角随便换成其他的什么动物,赋予他们以智慧的灵性,也比用这种人的异化形态的美学效果好得多!

世界人体艺术协会决定起诉《阿凡达》的反人类罪。

邓顺天成

2010、4、12于北京十三陵

 楼主| 发表于 2022-5-20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不传天下昏昏

 楼主| 发表于 2022-5-15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