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422|评论: 39

[文学.历史] 锅盔趣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31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川籍人中,有很多外省移民,历史上,除”湖广填四川” 外,抗战期间,亲们西进南下入蜀避难,长期语言交流,积淀,构筑起川方言属于北方语系的基础。
同时,各地餐饮文化聚集,提炼,升华,逐渐形成誉满天下的美食,川派”锅盔”便是 其中之一。
所谓”锅盔”,词典上称其为经烙或烤而成的饼, 名号与制作方法,大概略是从陕西传过来的,。
四川多稻谷,天天吃米饭,对小麦主产区有些趣味想象,戏称北方人是” 灰面脑壳”  。
原”相书” 大师曾炳昆先生有个节目,叫” 老陕卖面” ----布笼笼头放置一木盆,用砖头磨动拟音,还装驴叫,扮两个人对话,很喜剧。
老陕擅长”白案” ,因为近便,将”锅盔”引入蜀地,一不小心,顺便把关中方言的某些语病也带来了。
例如, 西安美食” 肉夹馍” ,”肉”咋个夹”馍”?搞不懂。去看,其实是”馍夹肉”,名与实正好相反。
再说蓉城,一直有” 大头菜丝丝夹锅盔’ ,”凉粉夹锅盔” 的习惯说法,谁夹谁也弄反了----连语病都一样,可见,” 锅盔” 这个东东由老陕引进,没得跷假。
在坊间,有人把它写成” 锅魁” 。   ”魁” ,含”第一”,”大” 等意思,或有”魁肥浑圆”的感觉 ,品象相近,算是另类约定俗成,勉强借通吧。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成都街面上,尤其是靠近四门的小铺面,卖锅盔的较多。
都是小本经营,旋做旋卖。旋做,就是当场制作,带点儿公开表演的意思。
有的兔儿哥人年轻,灵醒,动作花哨,不时用擀面棒轻击案板,发出”哒哒” 脆响 ,像敲鼓点,玩节奏……因此,其制作过程又称为” 打”锅盔 。
这种章法,与当下旅游区卖” 三大炮” ,走舞步甩糍粑坨坨;”丁丁糖” 敲击全属片;掏耳朵的弹拨金属镊子,有异曲同工之妙:既自得其乐,又做了广告,吸引路人朝这边看……
在锅盔一族中,最普通的是白面那起,算老大,纯小麦粉,本味,圆形,直径约十八厘米左右,为此类饼面积最大者; 烤熟后,必须中空两面起层,买家切开夹些其它食材或佐料,一起食用。
其次是椒盐锅盔,圆形,放点花椒粉和盐调味,表层有少许芝麻,很适口。
“老三”旋子锅盔,十来厘米直径,较厚,外层像粗面条拉丝缠裹,烤得澄黄,令人眼馋。
此外,还有三角形葱锅盔,四方形酥锅盔,玉麦锅盔……等等。
最有故事的要数红糖锅盔,刚出炉的飞烫,慌不得,谨防热糖流到后颈窝……恁门怪,咋个哩喃?
有个段子说,刚烤熟的锅盔,红糖化成稀汤汤,在内里晃荡,正香……莽娃等不及,猛咬一口……糖浠涌出,直奔指间……他赶紧舔手,流至手肘……又连忙把倒拐子举高,用嘴接倒……
就在这一瞬,手握的锅盔已转到后背,那开口处剩下的热糖,虽不忍,也没法,便滴滴嗒嗒地落在吃货的后颈窝上了……
这虽是相声语言,小品情节,但预事莫慌的告诫,却是有益的。
川话中,提到”锅盔”的不多,摘录如下----
“风大雨大,锅盔涨价” ,此句是环境变化引起物价飞涨的情景描写。也可引伸用于对某些人条件骤变身价提高的调侃。
“腾腾腾,锅盔没得饭养人” ,这实际不是比较哪样食品更营养,而是用来表达自己拥有的那个更好,有点儿” 酸葡萄” 心理。
“四季发财,锅盔拿来” ,是挖苦叫化子的,前半是颂词,后半是本意,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有的说福道喜很专业,却没有丐帮梗直,掩盖其另有所图,应该加以注意,呵呵。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1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与人数 5 小米椒 +110 收起 理由
长风abc + 30
布日哥德 + 10
sunfly + 30
古堰行舟 + 30
fw5086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9-27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不醒豁,不敢乱发言,应该都不错吧。
发表于 2021-6-9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都江堰哪家做的锅盔正宗!

 楼主| 发表于 2021-6-7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里人宋 发表于 2021-6-7 09:03
拜读隨筆   口占

               老老不巅东,

非常感谢,高评不敢接受,问好!

发表于 2021-6-7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隨筆   口占

               老老不巅东,
               红尘百事通。
               杂文多雅趣,
               教化寓谐中。         


2022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发表于 2021-2-26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日哥德 发表于 2021-2-7 16:25
锅魁在我很小记事时候就开始吃了,一直到长大了,在母亲的指导下自己做锅魁,我一直以为锅魁重量必须 ...

先生说的就是我们灌县的回族锅魁,前些年南街还有卖的,那味道好得很啊。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艾亭yy 发表于 2021-2-21 19:55
老先生一如既往的幽默!

谢谢,新春快乐。

发表于 2021-2-21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先生一如既往的幽默!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1-2-18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悠哉乐斋 发表于 2021-2-18 03:51
相书,不是相声。是四川保留下来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曲艺表演形式,有点类似于单口相声、口技的表演 ...

谢谢悠哉乐斋先生的翔实解释,受教!祝您春节快乐!牛年吉祥!

 楼主| 发表于 2021-2-18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悠然蜀客 发表于 2021-2-8 16:21
老师把锅盔的来龙去脉介绍的清清楚楚,语言幽默诙谐,妙趣横生,读来不但长了见识,还心情愉悦!原来,我对 ...

谢谢蜀客支持并美言回复,祝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楼主| 发表于 2021-2-18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18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风版,新春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21-2-18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日哥德 发表于 2021-2-7 16:25
锅魁在我很小记事时候就开始吃了,一直到长大了,在母亲的指导下自己做锅魁,我一直以为锅魁重量必须 ...

我没见过半斤以上的大锅盔,见过十来斤重的山东大饼,呵呵,足见其有地域差异,新春快乐,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21-2-18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sunfly 发表于 2021-2-7 10:46
“老三”旋子锅盔,十来厘米直径,较厚,外层像粗面条拉丝缠裹,烤得澄黄,令人眼馋。此外,还有三角形 ...

以前锅盔品种多,大众价,好吃,现在油多了点,辛夷新舂快乐。

发表于 2021-2-18 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fw5086 发表于 2021-1-31 17:40
……………………

       相书,不是相声。是四川保留下来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曲艺表演形式,有点类似于单口相声、口技的表演形式。常用一个被单将表演者笼起来,在其中模仿人物对话、动物鸣叫、劳动场面等,构成一段喜剧故事,具有令人捧腹大笑的艺术效果。一般演员都不与观众见面,这是与相声的最大区别。相书演员也可以将被单打开作为障子,人站在障子后边,手上表演掌中木偶,口中模仿各种对话、鸣叫、声响以搬演出故事情节,营造故事氛围和声响效果。这有叫做“被单戏”。

2021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1-2-8 16:2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把锅盔的来龙去脉介绍的清清楚楚,语言幽默诙谐,妙趣横生,读来不但长了见识,还心情愉悦!原来,我对锅盔的印象,就只知道是灰面膜而已,自己很少吃;也时不时听人说,天下锅盔军囤数一,但听则听之,没去细究。看了老师的美文,才晓得锅盔的来龙去脉!顺祝老师新年快乐!健康长寿!

发表于 2021-2-8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1-2-7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2019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1-2-7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锅魁在我很小记事时候就开始吃了,一直到长大了,在母亲的指导下自己做锅魁,我一直以为锅魁重量必须是一斤以上,甚至十斤重以上才称得起锅魁,没想到在四川不到半斤的小饼子也称为锅魁。我有点犯晕了,真是十里不同俗,叫法各不同。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