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872|评论: 25

山乡脱贫记

[复制链接]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9-5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_7869.JPG
     大山的子孙哟,爱太阳啰!
太阳那个爱着哟,山里的人啰……
这首极具大山风情的民歌风靡一时,传唱全国。在龙泉山深处武庙乡,这首歌先后有着不同的意味,令人百感交集!曾几何时,这里山路崎岖难行,用水也是大问题。直到有人挺身而出,带着大家奋斗十几年,改变了这一切。
这个人,是武庙乡原任党委书记潘水平。
    潘水平,武庙乡人,1948年生。由于家乡多山,长期爬坡上坎,练就了一副好身板,高高的个子在人群中比较出众。他以技术员出身,先当水利员,参与了都江堰灌区龙泉山引水工程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山区治水经验;后被选为武庙乡副乡长、代乡长。1998年年底上级党委任命他为武庙乡党委书记。在继续兴修水利工程的基础上,积极筹划并在2002年实施了通乡公路建设,开创全市先例;同时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广种优质水果,发展生态旅游,一举扭转山区靠天吃饭、村民出行困难和经济收入偏低等不利局面。2005年,他同时兼任丹景乡党委书记,带领两乡联动发展,规划建设丹景山旅游新景点。实现了村民脱贫致富的目标,山区乡村面貌大大改观。因成绩醒目耀眼,他被群众赞为:人民好官!
潘水平却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官,他心里想着百姓,思考着山区出路,奔走于武庙到简阳乃至成都之间,为改变群众生活条件付出了大量心血。
“我是执行国家富民政策的共产党员。”他说。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8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8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简阳机电学校 发表于 2017-11-2 10:21
简阳有些地方是脱贫了.也有很多地方靠着关系,当平困户吃国家的钱,没有关系的就小康生活,看不起病。医保 ...

很多事情要考虑具体环境,不然就只是个人想法而已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8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扶苔5 发表于 2017-10-25 16:07
龙泉山无山泉,没有可以供灌溉的自然大河和灌渠设施,山上的日子还是很苦的。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加油干才有出路。
发表于 2017-11-2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阳有些地方是脱贫了.也有很多地方靠着关系,当平困户吃国家的钱,没有关系的就小康生活,看不起病。医保现在是高的离谱,报销又低,为什么农民不是不是报95以上呢医保?生了大病就只有等死。


发表于 2017-10-25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泉山无山泉,没有可以供灌溉的自然大河和灌渠设施,山上的日子还是很苦的。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8-25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熊猫麻麻 发表于 2017-8-24 17:38
我们要牢记“四个意识”,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为所有助力脱贫攻坚的干部群众点赞!

发表于 2017-8-24 17:3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要牢记“四个意识”,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7-30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麻辣社区手机用户 发表于 2017-3-3 08:39
人杰、地灵,这里大有希望!

早在二十年前,这个地方的干部群众就体现了新发展理念。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3-3 08:39
人杰、地灵,这里大有希望!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9-24 06:47
好感动!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凯瑞乡村别墅 发表于 2016-9-18 10:22
脱贫工作要办好,离不开主心骨!

确实如此。
往往是关键的一个人点燃了群众心中久蓄的热情,多大的苦难都能克服!
因此,只要把领头的人选好了扶贫事业获得成功那就有望了。
发表于 2016-9-18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脱贫工作要办好,离不开主心骨!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9-6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巫昌友 发表于 2016-9-6 01:57
精华之作,大赞。

谢谢版主支持!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9-6 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华之作,大赞。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8025.JPG
到2014年退休,算起来潘水平当领导的时间,武庙乡二十二年,丹景乡十年。在他指导下,不少干部表现突出,积极上进。两个乡22个村先后步入文明村、先进党支部行列,获得各级党委政府表彰的单位和个人更多。郭学斌和刘光应等人因工作扎实,能力出众,从基层被提拔为国家干部,后来分别担任丹景乡人大主席和武庙乡人大副主席。还有一些年轻干部勇挑重担,在实践中经受锻炼,成长为基层政权中难得的优秀人才,他们相继走上重要岗位,担任更高职务,谋划一方产业繁荣大计,躬身行政,执政为民,发挥重要作用。
在村民的眼中,潘书记就像村子里的人,跟他们没啥不一样。只有一点,潘书记工作那么忙,却看不出他有一丝疲倦的神色。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8002.JPG
丹景乡不断迎来好机遇:成都到三岔湖的旅游快速通道穿过丹景乡腹地,车程约需20分钟;丹景乡被纳入国家级天府新区,定位为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原来的穷乡僻壤跃身一变为高大上的国际度假区,前景光明灿烂。
站在保安村簸箕湾口子处,左边是神奇的丹景断崖,迎着旭日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右边是从丹景山主峰延伸的山岭,长约十余里,树木葱郁青翠欲滴,很像苍龙飞腾;前方高山上,神奇的人头石如同一位年长的尊者慈祥地守护着这一方百姓;山坡正中,屹立着一棵高大茂盛的柏树,神奇之处在于它是一树三身,那就是充满悲情的三国传说忠烈柏。丹景山下还有很多三国遗迹,丹景乡据此规划三国风情小镇,可说是一着妙棋。
保安水库位于簸箕湾中间,湖水清冽,如同镶嵌在山谷中间的一颗明珠。新修的草油路绕湖一周,适合自驾、骑游与徒步。敏感的商人抢滩入驻,建起了富有休闲特色的乡村酒店。路人无意中发现,那湖水会悄悄上涨。一点点漫过堤坝,流向远方,浸润大地。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8001.JPG
丹景乡每个村都有项目了,建设工作陆续展开。修路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乡到村,村到社,路面全部加宽和硬化。打通了丹景乡经五龙场到武庙乡的干道,路在丹景山下,顺带也修好了到山上的公路。附近的香客闻讯而来,还带来了成都等地的信众,小庙红火了;整治了丹景乡到成都双流合江乡、太平乡原有的公路,大车能顺畅通行,可以直接开到村子里;解决了物资运送问题,一些建设项目借机铺开,修建农民新村,引进休闲山庄,具备了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山区搞森林绿化,村民大量植树,变荒山为青山。他们还得到了四川空分集团的支持,建起面积达250亩的川空生态园,栽上了金桂、香樟、天竺葵等多种树木,为丹景山旅游项目再添神来之笔。
丹景山下还有一处叫丹景断崖的景点,位于保安村。大路修好后,居住在公路两旁的村民纷纷改建新房。按照要求,新建房屋要往后退,和公路拉开距离。潘水平实地查看后,觉得不妥:民房背后一边是山崖一边是绝壁,退无可退。他和有关部门多次商议,结合旅游开发,保护旅游景观,让村民远离断崖绝壁,依路而建具有景区风格的房子。为了行车安全和打造统一风貌,砍掉了老化的行道树,栽上更具观赏性的树种。有村民不按规定盖瓦,和全村整体极不协调,感到不合适,他自己就返工了。
潘水平告诉村民,要建设集中供水站,家家通自来水。以他多年的水利工作经验,建水库可行。经过测算,库容超过四十万方,灌溉与人畜饮水都能满足。
这个水库动员了几个村子的力量,和修路一样,村民报以高度热情。修路修水库不可避免要砍树拆房子,村民没有二话,说干就干。全安村支部书记郭学斌负责一部分工作,他说那场面连老人都坐不住了,干不了重活,就给大家送饭送水。尽管时值高温天气,大家却干得很认真,他也晒得像个非洲人。
当中也有耍小心眼的,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但是瞒不了潘书记,他看一眼灰浆就晓得配料比是否合理,踩一下地面就知道夯得实不实,拿起棍子随手就能找出问题。有那种咬卵犟和他调皮,他就笑笑,用棍子敲打对方的作业面,地底下传来一阵空响,众人心服口服。他告诫大家:不管什么工程,都不能搞底面货。否则,既遭不住风吹,又经不起雷打,费钱又费力,这不是白忙活么?
他把抓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巡查各个工程项目。有时候还要俯下身子,伸手探查相关部位是否达到施工要求,在摸爬滚打中,排除了多个质量隐患;还找来专业人员严格把关,目的是不让村民蒙受损失。就算返工也要及时处理,否则通不过。在他的严格要求下,施工进展顺利。
丹景乡的干部投入到前所未有的紧张工作中。各村建设如火如荼,潘书记冲在第一线,他们也不例外,诸如测量、统计、协调等工作只恨人手不够,绝无空闲无聊之人。非常时期,双休日没了,八小时也涨了。干部村民一同劳动,并无分别。好在潘书记也不是无情之人,给干部留了调休机会。
但是潘书记也有无情的时候,那就是干部犯了不该犯的错,他会不留情面及时指出来,责令立即纠正。有的干部不理解为啥这样玩命,难免态度不端正,配合不到位,影响了工作。潘书记急了是要骂人的,直骂得这些人抬不起头来。可是,当他们听说还有不少外地干部想调到丹景乡来,和潘书记一块儿干工作,马上就想通了,转身就去了项目现场。
那几年全乡打了无数硬仗,值得!全安村村村口至今还有当时的工程记录——
简阳市丹景乡全安村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示范村工程项目公告:以工代赈项目示范村——简阳市丹景乡全安村。1,道路建设:新建通村公路2.5公里,改建通村水泥路1.1公里,改建机耕道2公里,新建涵洞2座;2、水利建设:整治山坪塘4口,新建山腰蓄水池180口;3、基本农田建设:新建枇杷(生姜)园1300亩。总投资584.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补助资金14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06.6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337.9万元。时间自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
需要说明的是,道路宽度在6.5米以上,蓄水池深度可达2.5米,直径在6—12米之间,无一不是水泥封底,保证蓄水有效。
全安村的建设成就是一个缩影,从中可以感受到丹景乡锐意进取的虎虎生气。陈八村建成了李子基地村,全安村和保安村的枇杷和核桃颇有规模。建国村依托荒山开发,建起了600亩优质核桃基地,青皮核桃一挂果就有人下订单,成为远近闻名的核桃村。当初动员大家调整种植结构,有的村干部还抵触呢,被狠狠教育了一顿后才主动转变。现在,他们偶尔要抱怨为啥早几年不这样干?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7999.JPG
丹景乡以境内有简阳最高峰丹景山而得名,与武庙乡就隔着一条山岭。撤区之前分别属于三岔区和贾家区,出山的方向不同,两个乡的干部群众来往不多。所以,当武庙乡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丹景乡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其实,丹景乡也不容易。全乡八千多人口,大部分居住条件不好,面临着与武庙乡之前相似的问题,水、路和经济结构近乎原始阶段。像陈八、全安等村子,村民去乡上赶场,光下山就要走一两个小时,买好了东西还无法送回家。丹景山是制高点,在上面可以看很远,有独特风光“五龙朝丹景”,在雾海中美轮美奂,见过的人却没几个。山上有座老庙子,据说过去香火旺盛。但是进山的路太难走,老百姓想烧香却上不去,这个庙子越发冷清,日益破败。乡政府一班人的日子不好过,受多种因素制约,想干事却干不了事,推行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很吃力;经济来源差,历史负担重,老账还没还又添新账;干部待遇也不好,有的人长达十个月领不到工资,跑路的心都有了。曾经有领导戏言:如果有谁不好好办事,就让他去丹景乡。
“有这么踏削人的吗?”丹景乡的干部闻言愤愤不平,却又无可奈何。
乡政府这部机器负重难行,潘水平却想让它飞快运转,大步前进。
他上任伊始就做了一件别人想不到的事情:考察干部,重点是村干部。
现任丹景乡人大主席郭学斌说:“潘书记来乡里任职那天是2005年11月21日,第二天他就骑着摩托车跑遍了八个村,最后到了我们全安村。那天很冷,骑车更冷,村里那种泥结石道路特别难走,潘书记路又不熟,一路打听着到了我家。我们互不认识,当他问清楚是我本人后,直截了当地说:我是丹景乡党委书记潘水平。我手上有项目,你做不做?我一想,这是好事啊,哪有放弃的道理?当即表示全村配合。他走的时候,我还担心又是空了吹,可是23日就开全乡规划会,讨论丹景乡的工作布局。这个效率,快得难以想象。”
潘水平对干部们也讲了这件事,他说当郭学斌听说有建设项目时,马上就来了精神,答复很干脆。足以见得,我们的群众对改变落后现状期盼已久。这一天不能再拖了!有的村,班子软弱涣散,过度强调客观困难。要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于民族危难之际,几十年的革命斗争消灭掉的困难也是天文数字了。这样的班子应当学习全安村,要有主动改革的精神。
要说丹景乡落后,那是指表面上。潘水平进一步考察研究后,揭开了丹景乡的神秘面纱。干部们惊讶地发现,他们祖祖辈辈守着一座金山!
龙泉山是成都平原东面唯一的山脉,丹景山雄踞于此,可以眺望成都市区,也可以俯瞰烟波浩渺的简阳三岔湖,自古就是成都东向出行的咽喉锁钥之地,地理位置很重要。武庙乡有张飞营、令牌山、钱盘坡,丹景乡有联生柏树、阿斗读书台、刘备手植千年银杏树等三国轶闻故事和历史遗迹。除此人文因素外,还有实际优势,丹景乡直通成都,公路从保安村穿过,村口就是双方地界。
有人指出,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休闲度假已成为时尚。丹景山被成都市民誉为东山,和三岔湖一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旅游价值不可低估,早晚会得到全面开发的,这是丹景乡的前景;其次,丹景山大量的山地资源具备发展优质水果的条件,经济效益明显;第三,干部群众致富心情很迫切,有干事的群众基础。
武庙乡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宜原样照搬,潘水平做了一些调整。
他的思路是,先修路,再治水,农业生产结构同步调整。2006年,丹景乡定下了以生态旅游为目标的发展方向,融入两湖一山旅游开发。思路与现状相吻合,十分难得。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7977.JPG
村民还记得修建村社水泥道路的时候,大家出资出力的情形。这些世世代代生长在大山中的老百姓,可能没想过住洋楼开小车,却无时不想有一条平坦好走的路。潘书记听见了他们的心声。
武庙乡有十四个村,八十多个社。村子分散,社社之间间隔也远。山区地势落差较大,地质结构复杂,修建通村公路的难度可想而知。
庞大的建设资金怎么来?乡政府多方筹措,解决了通场公路建设资金。属于各村各社的部分,采用“分级筹资,逐年建设”的办法。具体说就是以村为单位解决村道建设费用,以社为单位解决本社问题。统一了思想,全乡又开始了新的建设高潮。武庙乡有三个场,分别与多个村子相连接,路线很长,实际上政府出资占了相当部分,目的是尽量减少老百姓的支出。
尽管这样,人均出资额度还是达到了1200元,有的村是1500元。各个家庭还不一样,如有户口但是无耕地和迁走了户口可耕地还在的这类人,这个钱怎么收?经过大家讨论,最后确定按照正常标准的一半收取。本以为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却因为让群众自主处理,竟然顺利解决了。后来到各社,又有新问题。有的人家独居一旁,距离村落太远,如果还按照人均出资的办法,群众多少有些意见。不修了吗?人家是村民,也要出钱的;修吧,他一家可能就要花掉社里一半资金,无疑就提高了筹资数目。
潘水平现场考察多次,果断决定在有条件的地方规划安置点,把分散的人家集中居住。村民借此机会修建新房,告别破旧还有安全隐患的住宿条件,腾出来的土地用于退耕还林,发展林间经济。村民集中生活,可以一并改善诸多条件,还能节约建设资金,实际好处比想到的还多。不久之后,像这样的新农村建设在全乡好几个村也铺开了,涌现出多个农民新村。
问题迎刃而解,村民热情高涨。修路、建新房、种树、修水池,发展山地特色种养业大家忙得不可开交。
潘水平带领乡上干部走出办公室,来到火热的项目现场,挽起袖子和大家一块儿干。他有基建的经验,正好帮助村民合理设计,严格把关,有问题及时发现当场处理,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工程进度快速提升。潘水平混在村民中间,有时候面对面还认不出来,谁能想到他身为领导也会亲自动手,认真抓施工细节呢?何况他已经年过半百,算来也该是爷爷辈的人了。看到他灰尘扑面的样子,群众感觉找到了贴心人。
这里不得不说到青山村,因为山高沟深,路线弯弯绕绕陡坡也多,花费的人力财力是最多的。就这四公里村道,修得最艰苦。最远的青山社,人口少,位置偏,群众人均出资2000元还不够,第二年又出1000元。可是大家都无怨气,毕竟交通条件好了,对谁都是好事。道路宽度保证3.5米以上,足以让普通货车轻松进出,水果也好,家禽家畜也罢,不出远门就能卖出去,价格还不错,收入很可观。路通了,洋楼和小汽车也有了,村民说这是额外赚到的。
有的人家,仅凭当年水果一项收入就达到十万元乃至更多,一般家庭入账也有几万元不等。还有人综合发展,在树林间搞起了生态养殖,跑山鸡、野山羊带来的收入也不菲。
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村民说,只要先念好了致富经,其他的经怎么都念得了。正事都忙不完,还有哪个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呢?
武庙乡群众的奋进壮举,引起了简阳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单位也提供了不少政策支持。在四川丘区发展探索过程中,武庙乡干部群众共同提供了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好经验,深得上级单位好评。
市委书记多次到武庙乡指导工作,每次来的感受都不一样。市委后来为全市定下发展大计:发展率先资阳,经济融入成都,成果惠及百姓。武庙乡就像排头兵,为全市带了好头。前来考察的各路团体深入村民中间,亲眼看到了他们的幸福生活,无不称赞。
这时候,市里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潘水平兼任丹景乡党委书记。
一肩挑起两幅重担,潘水平深感责任不轻。在别人羡慕与赞许的目光中,他倍加冷静。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