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473|评论: 29

[摆龙门阵] 文青努力正当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6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蜀地世称天府,水旱从人,少有战乱,两千多年来,天地人和,孕育繁衍。在雄奇山水之间,与竹影松风为伴,把酒叙茶,从文学艺,蔚然成风。
有本地出土惟妙惟肖的说书俑,手舞脚蹈,插科打诨,可以想见,那时,他老兄正甩出一个响亮的”包袱”, 赢得满堂喝彩,坊间瓦舍,欢歌笑语,灯火楼台,几多繁华。
川人文脉源远流长,汉有司马相如、杨雄,唐李白,宋苏轼,明杨慎,近代沫若、巴金、张大千,群英荟萃,星汉灿烂……
民初,有新学先行者漂洋过海;
抗战期间,众多文化人随名校转辗入川;
同胞避祸西进,大交流大融合,加厚了文化土壤。
时光荏苒,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成都文化教育事业堪称发达,有几种报纸,文学类刊物<<峨眉>>、<<草地>>,还有全国第二个诗刊------<<星星>>,以及<<龙门阵>>、<<戏剧与电影>>等杂志,颇有名气。
省、市图书館藏书丰富,读者甚众。
演出单位有战旗文工团,省、市歌舞团,省人民艺术剧院,市话剧团。此外,还出现过铁路、建筑等行业文工团。
戏剧有久负盛名的市川剧院,京剧团,评剧团。
影院剧场众多,杂技,曲艺,木偶,皮影等都有演出平台,艺术氛围浓郁。
除川大等多所文理综合大学外,前有南虹艺专,后有音乐学院。
还有<<峨眉电影制片厂>>改革开放后拍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佳片。
省内各地中学,一般都有诗社及美术,音乐兴趣小组,同学们拥跃参加,只因爱好,不为加分,每学期还要文艺汇演,助新苗展现。
即使在三年困难时期,操场挖来种南瓜,学生面带菜色,忍饥挨饿,对”精神粮食”的亲近与渴求,有增无减。
一些青少年无力购买,在书店内坐地蹭读,店员习以为常,各不相扰。这是学风浓郁之都特有的景观。
六三年经济触底反弹,成都这个文化城渐渐苏醒:刘淑芳的<<宝贝>>,朱宝勇的<<小辫子飘呀飘>>……东南亚、印度、欧洲等充满异国情调的歌曲到处传唱。那会儿,伙子小妹儿差不多人手一册<<外国民歌200首>>,或二百首续篇;都能呕几句,照倒简谱学,难度远大于现在放音像跟唱。这些歌曲旋律优美,音域跨度大,没有当下流行的绵羊腔,碎碎念。
困难时期管控较为宽松,乡坝头,小镇上缺乏文化娱乐,城里一些失学、失业或者挤不上槽的文青散眼子,兼顾饭碗与兴趣,组建”火把剧团”到小地方卖票演出,节目有唱歌、跳舞、谐剧、相声、方言朗诵等等,虽有些下里巴人,但不涉色情,比起时下的亮膘艺术团、假和尚功夫表演,更文艺更真诚。一直到批判打野鸭子这类文革序曲奏响,才嘎然声止。
文革总的说来是蛮横无理的,样板戏[光这个名字就够呆头呆脑] ,忠字舞、语录歌把持舞台。标准动作是一个高长子站中间,举起光辉形象,两边绿军装左右排列,呈八字形,面朝红太阳,双手有节奏地像拉大锯那样前后挫动,边比边唱,顶礼膜拜。
另一种是右手握红宝书前伸,肘关节平弯九十度,左手向后打直,双脚一前一后,前腿要弓,后腿要绷,整个身子前后摇晃,或走凯旋步,十字步。
还有男女青年脑壳上包洗脸帕,装老头子的粘八字胡拿烟杆儿,老婆子手持小红书,两人勾腰驼背地对唱:” 老头子” ,”嗨” ,”老婆子” ,”嗨” ,”我们大家学毛选呐”…… 全国都一样, 翻来复去,年复一年,不厌其烦。
十年动乱留下文化断层,人众饥肠辘辘,改革口子一开,香港武侠,美国奇幻,台湾言情,日本动画,韩国欧巴纷纷拥入,相继走红。
外来通俗文化掀起明星偶象崇拜之风,横扫艺坛,填补真空。考虑到有买才有卖,存在即合理,就算夸张糊弄,目的却是盈利,在市场背景下,也没有什么好说。
问题是形式大于内容,一分人材九分打扮,上齐天下齐地,不盗墓就穿越,装神弄鬼,耍宝卖萌,你抄我编,文化快餐,罕有真创,难见素颜……笔者只是在门外窥探,惶恐之余却有些瞎操心:粉丝迷妹热泪盈眶,大把花钱也就罢了,会不会被这星座那星座[有的其实就是半文盲]随意把玩,文艺从此一无所有,只剩下胡诌与扯淡?
严肃文化,乡土文明,难有容身之地;这或许是长期宣场斗争哲学,奉承文化,不可避免会出现的矫枉过正吧,但愿阵痛与反思不会太长。
时下地气渐暖,细雨春风将至,那些靠砸钱,靠关系,靠胆大,靠跟风,靠潜规则,靠光怪陆离,靠胡编乱造的明星达人近来有些力拙,渐露破绽,生意似乎不好做了……
笔者相信,源于生活,植根大地,用纯真,率性,激情培育出来的稚嫩幼芽,必将逆袭平庸,拔节向上,新绿一片,就在眼前。
蜀地向来就有人材优势,文艺范儿成堆,比如民间歌手海选,杀出重围的多,占据全国选秀的分额最大。
有位文青,原本是参加某相亲节目,来找男友的,凭着川人的灵秀,一不小心------常把这句流行语挂在嘴上的,往往并不靠谱------她才是一不小心,变成了嘉宾主持人,说明蜀女岂止优雅多情,更是才华出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3d打印批发文青的地方,青年才俊不断涌现。
天生我材必有用,文青努力正当时,寄语少男少女,不负青山之约,绿水之恋,执著追求,自信进取,开创属于自已的美好未来。
成名成家最为理想,即便未能如愿,也可启迪潜能,提高素养,洞察世事,享受人生;让睿智与良知,文墨与书卷,成为你的执友,不离不弃,相伴同游,何等惬意!用一句流行川话作结,那就是:只有恁门好咯。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与人数 1 小米椒 +30 收起 理由
sunfly + 3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日哥德 发表于 2016-8-30 16:33
老不颠东好文采,拜读了,欣赏学习了。

感谢审看支持。

2019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8-30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不颠东好文采,拜读了,欣赏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fw5086 发表于 2016-8-29 21:21
先生历数过去川西坝子、成都平原所取得的文学艺术成就,真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说实在的,这样的成就令川 ...

很长一段时间,文人都不好过,岂止蜀地。这次写了沫若,也很纠结,后来他先生品德坏了,但这里只谈文,他是国内新诗开先河者,勉强录入;时下文艺真说不上,别的不讲,只说我写回复,屁大的事,有时还只是从俗,不痛不痒几句,经常要被审核[可能是专为老朽开小灶],还说其他;比倒箍箍买鸭蛋,好作品实在难产:二不挂五的借机上位,不温不火或说福道喜的容易过关;要写作先得考虑门槛高低,框框大小,这门子还有什么好作品,也难怪。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居士所言极是,其实,真正取得成功的少之又少,不只是功力,还有许多因素,如本人生存状态,机遇环境等等;作为文青,首先别想靠这个吃饭,用其他劳动有饭吃了,再投身于此,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设定目标,不过份掂量得失,为提高素养,以文墨书香为伴,直至终老也是不错的。
这样做,不要看成是自我解嘲,执着文青要有不管不顾,耐得寂寞的思想准备。当然,因为年轻,只要长期坚持,再加上一点点好运,奇迹可能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中发生,也说不定。
这不是高考,不是求职,是兴趣爱好,既然这样,无论有幸搞专业,或置身业余,都是美事,想清楚了,什么结果都可以接受,年轻朋友,何乐而不为?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8-29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历数过去川西坝子、成都平原所取得的文学艺术成就,真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说实在的,这样的成就令川人骄傲!击节叹赏!但放眼当代文艺,有影响力的作品却很少。我想再是优秀的种子,也难以在没有土壤的环境当中生根发芽。诺奖得主莫言也日子难过。唉,文青们,埋头努力,不忘初心。金子自有发光的时候。
发表于 2016-8-29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学好、搞好文艺是一个艰辛、漫长的事业,没有投机取巧的捷径可走。如果没有恒心,妄想“”一夜暴富“,往往鸡飞蛋打,得不尝失。所以,在决心搞文艺之前,就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信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方能有所大成。成功往往属于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这就像长跑,在疲得要命,累得要死的时候,你咬着牙坚持下来了,你就有了夺取冠军的希望。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女远嫁 发表于 2016-8-28 08:15
颠东老师好文,逐字逐句拜读,文青努力中

感谢川女支持,你的努力令人钦佩。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艏魍槮崊 发表于 2016-8-27 22:45
好文章,谢谢老师分享

感谢审看支持。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8-28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颠东老师好文,逐字逐句拜读,文青努力中

发表于 2016-8-27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谢谢老师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6-8-27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风版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6-8-27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残荷雨 发表于 2016-8-27 07:39
老师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引经据典,谆谆诱导。时下文青确实应该加倍努力才是。
博学多闻,文采飞扬,是这 ...

感谢老弟支持,问好。

发表于 2016-8-27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引经据典,谆谆诱导。时下文青确实应该加倍努力才是。
博学多闻,文采飞扬,是这篇佳作的又一特点。向老师学习了。

2017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8-26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好文章 。

 楼主| 发表于 2016-8-26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海为家x 发表于 2016-8-26 18:20
老师好文,拜读了!

感谢先生支持。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8-26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好文,拜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8-26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堰行舟 发表于 2016-8-26 11:24
老师好文,拜读了!文青努力正当时!

感谢古版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6-8-26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sunfly 发表于 2016-8-26 12:35
逐字逐句读完,老不颠东是生活在民间的大师,总结得太好!

“成名成家最为理想,即便未能如愿,也可启迪 ...

感谢美版支持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6-8-26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玉垒居士 发表于 2016-8-26 14:00
细细口味了老哥的杂文,“大革文化命”的确不堪回首!!

况且,现在而今眼目下,比如-唱歌的可一夜暴富!而写 ...

老街坊说得不错,感谢支持。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