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谢谢渔樵网友的浏览鼓励。
.......
“ 今天看的这个由金桥川剧团演出的《白蛇传》与去年在川剧学校看的学生表演的有些出入,比如《游湖》一折小青与艄翁的对话省去了“白子都胡了”这句经典台词;在《盗仙草》一出中白素贞的表演似乎借鉴了京剧《白蛇传》金山寺一折小青踢箭的一系列程式且南极仙翁的戏份较以前版本的多;鹤鹿二仙变成了四位(另外两个不知道是谁);在《金山寺》一出中省去了水族打上莲台(功夫技巧)等等。改的是好是坏不便评说,但几位主演确实卖力辛苦,男小青到后来《金山寺》一折我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他的体力似乎有些来不起,特别是“站肩”真害怕把白素贞掉下来。最后,终于圆满的完成了演出。 ..... 全剧演完竟然有三个半小时之多,而票价才10元,我觉得这十块钱花的太值了。但是有些令我遗憾的是在座观众的年龄都是我的3倍左右,年轻的观众怕是只有我一个(仔细观察了的),进剧场时那些爷爷奶奶把我看着,看到我都不好意思,一位好心的婆婆马上把她占的位置让给我,还问我,“你是演员啊?”(我不是…..),简单寒暄几句,她便说道,来看戏的年轻人太少了哦….”
我看后写的一点文字《端午记忆》片段....
他们的演出确实很卖力,也很敬业。人员也少,我看有一些演员在本戏中出演了好几个角色。现在看川剧的观众少,年轻人更少确实是川剧发展上的一个大问题。
我在教学之余也为学生们欣赏了一些传统的艺术作品。川剧《易胆大》就是其中的一部。经过引导,《易胆大》在学生中非常手欢迎,当然,如何引导是个大问题,我就先给他们看麻五娘出场的那一折,先简要介绍故事情节,再说两句里面的台词,“三天不骂人,走路莫精神”(后来由于我每次都要收拾他们,有几个学生就说“王老师就是麻五娘",我昏........,不过既然这些角色深入学生心中,还是暗自高兴)。当他们被这些表演吸引了,我再来从头放起,慢慢介绍剧情,遇到一些文学性的唱词和四川方言我就暂停给同学们解释,效果还不错,在高年级还有学生下课时跑过来说“王老师,下节课接到”之类的话....有几个班我还要他们写观后感。学生们普片喜欢(个别的费头子一听到就闹杂麻了)。
不是女演员,是金桥剧团的一个武生吧,姓名我说不上来。
谢谢男子汉网友的浏览鼓励。
[em80]
山中的戏剧拍摄确实漂亮,把握了戏剧的规律,是表现的门道……
那是不同级别的演出!端午那天我也提部摄像机去了的。看了吊打就走了。跟川校的演出都不能比。
这一部分似乎与其他版本的不一样...
没有“白子都胡了”,多了3个儿子....
注册后积极发帖的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