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基本规则:
对,指的是“对应”和“应对”
对应,即联句中关键位置的字,平仄音韵的对应,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二 四 六分明”,“一三五不论”说的是非关键位置的字,是为了灵活和变通。
应对,即联句中物象的相对,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物 象取用的前提,要照顾到物象名称的平仄,这里的天对地,同时也是平对仄,雨对风同时,也是仄对平。也就是说,物象的取用和平仄的对应,是要同时兼顾,共生共存的关系。
联,指的是一副对联,上下两句语义和意境上的关联,联系。即在“对”的基础上,上下联内容表达为同一主题服务,不能割裂,不能自说自话“两层皮”,要通过语言的甄选,罗列 组织、架构,把上下联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对,只是属于技术层面的方法;联,才是赋予作品灵魂的思维;就是上下联的内容要相关、照应、呼应、贯通。把方法和思维,二者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完成的作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联!
1)、对联的上下联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为达到某种效果,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的现象之 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能多也不能少。
2)、音韵上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惯例是「仄起平落」,即上联句末尾字用仄声,下联 句末尾字用平声。基本格式是: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3)、相同位置的字或词,必须要【实对实,虚对虚】,古人讲的是字义相对,现在人讲词性相 对,这是有区别的,根据个人修养和领悟,各从其类就好,总之不能乱对而无章法上的联系。
4)、上下联要联义衔接、内容相关,主题统一,意境协调,含义贯通。
对联的一些禁忌:
一忌合掌;二忌重复;三忌失对;四忌失替;五忌乱脚;六忌三仄尾,七忌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对句不能超过出句的境界格调。九忌初学用冷僻的字词和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