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70|评论: 31

[群众呼声] 2012年9月7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首页介绍四川蓬安盛产美女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9-7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未命名.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很多夜深人静之时候,我便常常情不自禁地就想念起家乡的那些人们来,一张张鲜活的笑脸仿佛故乡池塘里碧绿的莲叶和风生水起的涟漪,还有淡淡的桂花馨香和浓浓的醪糟味道,沁人心脾地轻易地就将我醉倒……

   情到深处人孤独,醉忆故乡醪糟香!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193800qswwv16e2lasqq2g.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9-7 15: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andshake
175506kjkksohespk0pppe.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211203dafd55zal5fuwdmz.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9-7 15: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andshake
未命名.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原 发表于 2012-9-7 15: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确实漂亮哈!

一般一般
全村第3:lol: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原 发表于 2012-9-7 15: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确实漂亮哈!

:handshake
未命名.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9-7 16: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andshake
未命名.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江古城形象广告语评选结果公告

来源:湖北长阳清江古城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更新时间:2012.09.07
   
  为充分挖掘清江古城文化内涵,提升其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4月10日,清江古城文化旅游公司在网上发布了征集清江古城形象广告语公告。截止5月10日,共收到征集作品10084条,参与投稿作者达2086人。

  广告语征集时间截止后,清江古城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成立了由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对广告语征集作品进行了初评,共评出了100条入选作品。然后,将100条广告语公布于中国.长阳网,在该网组织开展了历时一个月的“我最喜爱的18条清江古城形象广告语”评选活动。最后,清江古城形象广告语征集评委会综合网上评选结果,进行了最后评审,评出一等奖作品一条;二等奖作品两条;三等奖作品五条,优秀奖作品十条。现将评选结果公布如下:
一等奖作品一条:
梦寻巴人故里,情醉清江古城
作者:邓四平
地址:四川省蓬安县建安街23号3单元12号

二等奖作品两条:
1、诗画清江,梦幻古城
作者:朱杰军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国家税务局
2、悠悠清江水,浓浓古城情
作者:耿梦霖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滨河大道新洲路楚天大酒店

三等奖作品五条:
1、歌乡 舞乡 巴人故乡,山城 水城 清江古城
作者:许金峰  
地址:江苏宝应档军楼26号(225800)
2、清江醉天下客,古城会有缘人
作者:李东星
通讯地址:浙江省建德市乾潭镇建北南路金汇商厦A幢301室
3、千年巴土文化,一品清江古城
作者:王福春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新城河路幸福小区28幢103室
4、亲山亲水亲城,长来长往长阳——清江古城欢迎您
作者:王伏明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张家湾八坦路特8号省农资白沙洲仓库
5、一条风情荡漾的河,一座文化弥漫的城
作者:张代军     
地址:长阳职教中心

优秀奖作品十条:
1、古有巴国,今有古城——清江古城欢迎您
作者:刘云坤
地址:长阳县财政局
2、神秘巴土文化,神奇清江古城
作者:殷晓枫
地址:江苏无锡市新区锡梅路55号无锡华润安盛科技有限公司
3、一城巴土神韵,天下清江古城
作者:隽列勤
地址:宝鸡市金台区西关宝鸡电大陕西天马广告语策划专业团队总部隽列勤收
4、一个让心灵休憩的地方——清江古城
作者:宋晓东
地址:湖南省澧县澧澹乡樟柳村1组01052号
5、山与水的知音,心与梦的家园
作者:胡兰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南内环街太原市委党校  赵建华收转胡兰
6、活力清江,魅力古城
作者:张亚丽     
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
7、古风古韵古城,巴国巴人巴韵
作者:唐蒙
地址:湖南省东安县体育坪旁县委安置房6栋404室
8、梦里世外桃源,画里清江古城
作者:燕茹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北里36号院2-1-1301
9、寻梦巴土文明,踏歌清江古城
作者:曹杰
地址:内蒙包头青山区自由路一机置业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部
10、寻根巴土文化,品读清江古城
作者:倪勇
地址:江苏金坛市愚池新村32-501

我们将以电话或邮件方式联系获奖作者,向他们表示祝贺,并通过邮寄或转账方式兑现奖金。同时对积极支持和参与本次活动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9-7 12: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多很多夜深人静之时候,我便常常情不自禁地就想念起家乡的那些人们来,一张张鲜活的笑脸仿佛故乡池 ...

:handshake
193800qswwv16e2lasqq2g.jpg
175200mpmmy2opra4m11zi.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call: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9-8 12: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andshake
194647vvzz935f4mjbf1cf.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9-9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1752891536 发表于 2012-9-8 18: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蓬安帅哥多过美女,堪称美男,四平你需要吗?

拿来嘛,拿来给我做舅子我最喜欢了。:lol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9-9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9-8 17: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醉忆故乡醪糟香
邓四平
2012年09月07日10:03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买酒谷!”故乡川北的醪糟吃时不醉人,吃后人自醉!古色古香的故乡四川蓬安除了盛产美女和风流韵事以外,更以芳香醉人的醪糟而诱人不已。

  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工艺考究,制作精美。普通型的,用陶罐盛装,盖子上蒙一张大红的亮油纸,红绸带绕一匝,牢牢捆紧,密封,极似电影《红高粱》里写有“酒”字大红的酒坛。也有用透明的玻璃瓶盛装的,那瓶就象憨态可掬的弥勒佛一般,雍容大度,里面盛装的醪糟,软软的,酥酥的,白花花的,漂漾着,清晰可见。礼品型的醪糟价格较高,是用青花的陶瓷坛或者陶瓷缸盛装的,瓷坛上画着呈祥的龙凤或者花草,古色古香而又不失素朴大方,让人疑心那极是景德镇名贵的瓷。打开坛罐,而其里又确实盛装的只是芳香的醪糟,舀一勺,香甜、凉爽、解渴、提神、芬芳、酥软,满屋飘香。

  醪糟最常见的吃法,是掺少量井水煮沸了,磕上一两个鸡蛋或捏上几个糯米汤圆放在锅里小煮片刻,起锅舀出。家乡的醪糟,因其曲药配方的独特,加之盆地气候,新出缸的醪糟吃起来芳香糯软,入口化渣,又香又甜,甜而不腻,爽口怡心,意犹无穷,让人念念不忘至极。

  小时候,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跟到父母身后去当“撵脚狗”,一到亲戚家,洗帕热水脸,沏杯薄荷茶,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醪糟了,香香的,烫烫的,热气腾腾,烟雾袅袅。拜望之人家先用醪糟待客,既显示对客人之尊重有加,又彰显女主人家之贤惠。醪糟可以充饥,甜水可以解渴,驱尽一路风寒,卸下一身疲惫,尽显亲情温馨和珍贵。

  “水不打不浑,人不走不亲。”一包不足一斤的白糖冰糖,一把陈年的干面,居然可以反复走上好几户人家,礼物虽轻,情谊甚浓。午饭之前,先喝醪糟,称作“打幺台”,大人也常逗我们小孩说,吃醪糟时那热气是吹不得的,吹了今后讨婆娘到老亲爷家去接婆娘时要落大雨,走不完的滑路,吹了醪糟脸上还要长酒子颗颗,像永兴场上药铺里的邓麻子一样,满脸上全是窝窝,一打呵欠,就像一个团的兵力在集合……所以,小时候,懵懂的我,在亲戚家喝醪糟的时候,尽管热气腾腾的醪糟开水烟雾弥漫,也是万万不敢去吹那醪糟的雾气的,只是憨厚似猪吃潲水一样埋头傻喝。

  醪糟因其原料简单,制作方便,所以乡间无论贫富人家,均可酿造,四季不缺。那时候,贤慧的母亲常常是自己动手酿造醪糟:先将糯米,又叫酒米,用水泡胀,放进锅里蒸熟,用烧开后放凉的白开水或者清凉甘醇的井水发散,洒上曲药,细细拌匀,然后盛入家中的一个大洗脸盆内,撒上糠壳压紧密封,甚至加盖棉絮等厚物捂盖,有时候干脆就塞进被窝,一天一夜之后,满屋清香四溢,仿佛八月桂花遍地香,于是一切的一切便宣告大功告成。酿好的醪糟装进瓷坛,盖上盖儿,放进厨房大青石水缸里,吃上十天半月,坛内的醪糟竟也依然鲜美如初,一点儿也不会酸,一点儿也不会坏,效果和现在的冰箱差不多,神奇之至。若意图酿酒,那就得多用曲药了,这样酿出的醪糟味太冲,不大好吃,但出酒率高,醪糟里的汁水,就是米酒,度数不高,温和,香醇,有点象现在的啤酒。后来,读《水浒》过景阳岗打虎的武松,连吃十八碗酒,我想其实应该就是这种醪糟中酿出的米酒,如果真是现在酒厂里烤出的60度的烧酒老白干,喝将下去,别说打虎,先不自身醉死那才叫怪?

    小时候,我便常去偷吃那盛在家中大瓷坛中的醪糟中的米酒,有时候贪心喝得多了,脸醉得红红的关公一般,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很多时候,竟倒在自家米仓下的柜子旁呼呼地睡着了。一觉醒来,竟然不知何方。那时候,家乡小镇的街上,每逢当场天,便有一个兴隆场到永兴场赶场的买酒曲的老婆婆,那婆婆头发花白,走路蹒跚,挎个小竹篮,走街串巷地叫卖酿醪糟的酒曲,那曲药四四方方的,雪白雪白,就象现在打麻将用的骰子,用纸包好,一包三粒,一角钱一包,酿出的醪糟,吃起来又香又甜,又糯又软,入口化渣,一点儿也不腻人,味道真是好极了。时光荏苒,当年那走街串巷卖酒曲慈祥的婆婆和贤慧的母亲均已不在人世了,如今,我再也吃不成她们酿制的醪糟了,怅然若失之中,但那醪糟的清香、甘醇、美味和有趣却早已溶入了我的记忆之中,生命之中了!

  很多很多夜深人静之时候,我便常常情不自禁地就想念起家乡的那些人们来,一张张鲜活的笑脸仿佛故乡池塘里碧绿的莲叶和风生水起的涟漪,还有淡淡的桂花馨香和浓浓的醪糟味道,沁人心脾地轻易地就将我醉倒……

  情到深处人孤独,醉忆故乡醪糟香!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9-9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9-7 17: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andshake
未命名.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9-9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9-9 11: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andshake
1300023ihf2fhlw6bneez3.gif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帅帅 发表于 2012-9-9 20: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家乡“赶牛歌”
   文 / 邓四平
 家乡的父老乡亲使牛耕地时一般都不用鞭打吆喝,却是给牛唱歌。水牛颈上枷一付丁字形担枷,一人扶犁,跟在牛的身后,一前一后,和谐统一,仿佛亲如一家共同劳动的兄弟。
在过去,赶牛的农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辛勤劳作却衣食无着。每天半夜时分,天上的月亮星星还没隐去,夜凉如水,别人正在酣梦之中,他们就要牵牛下地,大多数时候还要到远离人烟的山野沟壑辛勤劳作,心中难免不平和恐惧,辛苦的赶牛农人便用唱赶牛歌来壮胆和排解,悦己愉牛。
青山绿水之间,蓝澄澄的天,明晃晃的水田,无边无际,水天相连。“海田坝”“五通坝”“康家坝”……记忆里,老家四川蓬安海田乡村宛如天生一个适合农人表演赶牛歌的天然大舞台。一到农忙时分,家乡父老便争相赶牛下田,“嘿——嘿!哎哎——哎哎哎——哎——嘿,嘿——!”父老乡亲即兴而作的“赶牛歌”大多没有固定的歌词,一般都用乡言俚语,无须伴奏,无须灯光或者道具,情之所致,兴之所致,山水之间,天地人和,赶牛人便成为了最为出色的歌者、舞者,赶牛人激情飞扬,赶牛歌活力四射,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宽阔明亮的水田之中,赶牛人口中不断吆喝着“吃打——吃打——”“踩沟——左转——右转——后退——向前——”,手中的长鞭在空中响亮地飞舞,清脆的鞭花宛如青山绿水间柔美的芭蕾,其实那鞭子根本就没落在牛的身上,只在半空中划拉出清脆的声响,便就魔术似倏地迅速收回,或者落在水中,水花飞溅,赶牛的农人疼牛胜过自己。
 赶牛歌看似简单,要唱出合适的“赶牛歌”却是需要水平的。一边赶牛犁田,一边注意驾驶犁的方向,还要一边吆喝指挥牛的前行后退、转弯抹角,稍不小心,牛不听使唤,犁出的沟垄就会歪歪拐拐,栽种庄稼就不方便。比如“打场”,每逢收稻季节,人们把割下来的稻子散放在打谷场上,围成一个圆形,牛拉着一个硕大的石轱辘,赶牛人鞭子一抽,那牛尾巴一甩,跑得飞快。赶牛歌高手这时就会编出一些让人高兴的歌词,象“打场打到边,产量过一千;打场打得快,稻谷不用晒;打场打得方,新米味道香!”
 再比如耕田,耕田是很苦很累的活,赶牛人往往哼唱一些节奏比较舒缓轻快的小调:“大田四四方哦,牛儿走前方鳓。鞭儿舞得勤哟,打在我心上。”“夏天蚊子咬,冬天天气寒,犁完这块田,带你去吃草!”充分体现了赶牛人对牛的无限关爱呵护之意。有时候,赶牛人也会浪漫疏狂如醉酒的诗人一般唱道:“牛儿啊牛儿,只有你来陪伴我,天上星子点盏灯哦,耕田到天明!”有时候,赶牛耕田人也会即兴编一些打情骂俏的山野俚曲来寻求开心快乐:“田梗上走来胖大嫂,身上衣服穿得好。大嫂大嫂别忙走,我用牛儿驮你跑!”唱着唱着常常临近田边地角赶牛犁田之人也大声唱和起来:“背时哥哥不是人,把妹哄进芭茅林,扯起一个扫堂腿,不管地下平不平!”
而赶牛用铁耙耙田时就不一样了,赶牛人一手使劲拉着牛枷上的粗索,双腿站立铁耙之上,仿佛古装战争片中驾驶马车的骑士一般,身体往后努力倾倒,脚踩铁耙,一手飞舞牛鞭大声吆喝“踩沟,转弯,吃打,吃打——”人牛整齐划一地前行或者后退,宛如军队操练八卦阵一般精彩无限。准备栽秧的主家就恭恭敬敬地站在田边等着,赶牛人和牛儿都累得气喘吁吁之时,赶牛人往往现场编出一两句词,让主人家慰劳慰劳他。比如“耙田耙到边,到头弄根烟,耙田耙到尾,主人倒杯水!”主人家马上就会心领神会一阵小跑似的为赶牛人递上一根香烟,倒上一杯热茶,那耙田的赶牛人根本顾不得歇息,随之又兴高采烈地耙起田来,鞭花飞舞,牛儿一路欢快,耙田耙得既快又好。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农村里的犁田工具渐渐被新式的手扶式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等代替,现在农村里耕牛越来越少了,已经不太容易再听到赶牛歌了。
“大田四四方哦,牛儿走前方呀。鞭儿舞得勤鳓,打在我心上——”不管时光怎样远去,不管距离家乡多么遥远,记忆里,睡梦中,家乡那辛苦的赶牛农人和那有点淡淡悲凉意蕴的赶牛歌却依旧高亢而悠远,仿佛一幅淡淡的故乡水墨山水画卷,时刻悬挂于我的心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