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499|评论: 14

[他山之石] 汉调二黄《南北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6 23:52 |
过去老艺人就把这个叫做“汉二黄”。解放前有一汉剧班子在川西演出,大约有刘久强、岳易凤、朱绍岚……等人。(还有很多我一时记不起了)临近解放的时候,戏班都遇到生存困难。于是艺人们就联合起来演出,一台戏各演两折,以度时艰。当年我伯父就与汉剧团合作过。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久而久之,汉班也能演川剧,川班也能唱汉调。据我伯父说,(西皮一字)与川剧是一样的唱法,就是多了个过门。后来,川剧界对那些唱腔不正宗的也就戏称为“汉二黄”。着重借用一个“黄”字。但是,汉二黄毕竟是以(西皮),(二黄)为基本演唱腔调的,所以在行腔、板式变化等得处理上比川剧胡琴的手段要多些,于是不知不觉的就有人学习借鉴到川剧中来了。川剧人就把这种唱法叫做“拧筋贯骨”腔,也就是后来的革新腔。据说,有人唱《空城计》中“闲来无事观山景,闷来时,依松靠石抚瑶琴”依据时,在“依松靠石”私自后边加一段《琴谱》曲牌作为过门,就是学的汉二黄的。解放后汉剧团在广汉、温江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剧团演员有的就该唱川剧了。还有的还改行到了文工团去演歌剧了。80年代初,我曾看到岳易凤的女儿(据说)在一个文工团演出。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