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噪音是城市噪音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其对人的生活和工作干扰极大,严重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宜居程度。在南充主城区多条大街上,发现主要街道也设置了禁鸣标志,但却很少有机动车“照章行事”。 街头:禁鸣标志形同虚设
6月23日上午,在顺庆区文化路、北湖路、西河路、涪江路、人民中路、育英路,发现街头设置的禁鸣标志不少。在文化路川北医附院门口以及人民中路南充市邮政局大门外的过街斑马线处,均设置了一块2米多高的禁鸣标志,上面“禁止鸣号”4个大字也特别打眼。不过,经过这些路段的机动车对此大都视而不见,随意鸣笛现象非常普遍。
“机动车随意鸣笛对人造成的伤害很大。” 据南充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李志勇介绍,交通噪音不仅影响人的工作、学习和睡眠,严重的还会造成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心理上的疾病。
据了解,在涪江路、人民南路、人民中路等多条街道,南充市交警部门一共设置了20余个禁鸣标志。出租车驾驶员为何明明看到有禁鸣标志还要随意鸣笛时,驾驶员说,反正没人管,所以有车鸣笛大家就都跟着鸣笛了。
法规:随意鸣笛可罚200元
据了解,顺庆城区的所有街道都属禁鸣区域。尽管南充市在城市入城口与出城口路段都按规定设置了醒目的禁鸣标志,但在城内并不是每条街道都设置了标志,这让部分机动车驾驶员养成在城内行驶时随意鸣笛的坏习惯。在街头常常看到不守规矩的出租车、私家车拼命地按着喇叭,从醒目的禁鸣标志旁呼啸而过。
“城市禁鸣,并非管不了,关键看有没有人认真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南充市人大代表认为,按照交通法规,在禁鸣街道随意鸣笛,驾驶员可受到最高200元罚款的处罚。目前南充禁鸣难的原因被归结为监管难、取证难,其实根本不存在。只要执法部门认真行使职责,相关部门不推诿,协调配合,严格执法,对违规行为是绝对有震慑作用的。如今机动车鸣笛肆无忌惮,就是违规者摸清了监管者怕麻烦怕被纠缠,放松监管或者根本不管的心理。
市民:禁鸣还需提高意识
“高考期间,我们处罚了几百起随意鸣笛的违规案例。”据南充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负责人介绍,南充交通噪音情况呈现阶段性和季节性特征,监管力度加大或交通压力较小时,鸣笛相对较少,反之则多。
“有时候真的很讨厌那些随意按喇叭的司机,但执法部门都不管,我们老百姓就更没办法了。”在文化路一医院上班的邓女士说,街上呼啸不断的汽车喇叭声,常常影响她为病人看病,有时候搞得她自己心情很烦躁也像个病人。她曾经多次向报纸上公布的噪音投诉电话12319投诉街头的机动车噪音和乞讨噪音,但根本无人理会。和邓女士一样,很多市民对严重影响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城市噪音很气愤但也很无奈,他们只有指望执法部门采取措施制止这类违规行为。但是,他们的愿望总是一次又一次落空。
http://www.cnncw.cn/pdf/ncrbnew/res/1/20110624/8311130885215862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