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喜悦明媚的,一年的终结又一年的开始。十几年了,再次感受到家乡过年的热度。也听到不少人埋怨无味无聊,总的来说还是红火热烈幸福的!
年初三下午两点半和老爸一起骑着各自的电瓶车向仁和百福寺风景区出发。岁半的女儿坐老爸车上,好歹他力气大些骑车更稳。老妈腿痛一个多月了走路都困难不消说爬山了,再说翻山越岭充电的马也拉不动她。最担心上高山寨那段坡了,路窄坡长又陡还几道弯,走路过几次了想着都怕。老爸说,我都上的去你也能上去!好吧,冒回险了。没想到很轻松上去了,峭崖边也竖起了栏杆,一点不怕。到了观凤场就不晓得怎么走了,问扎一堆的摩的师傅,有的说往右好走水泥路,有的说往左石子路但近些,都好心的提醒充电的怕去了回不来。我也是想着怕电不够用往左吧。硬是在坑洼的石子路上抖了老远,据说我们过了观凤6大队7大队9大队,翻过一座小山包下了小段非常糟糕的土坑路便到了大桥某村,再问,直接往里走上山就是了。说说小家伙吧,才离家几分钟就在车上舒服的睡着了,颠簸一个多小时到了这里悄然醒来,赶紧逮她下来尿尿。一伙甩着衣服的小年轻叽喳着从前面走来,问,观凤啷个走?还有好远?总有十几里吧。哇那么远莫?我的天!再看看我们的电动车,肯定上不去!说归说,路就在前头还是要走的。确实很不容易的差那么一点就上不去,还是冲上去了。老爸闹了几次这么有名的地方这么多年了没修个像样的路上山。上去了才晓得是有一条宽敞的大公路上山哈直达百福寺,只是得从仁和走。
我已是20年前学校春游徒步到此的。庙还是一样的小庙古庙,香火绵绵中还有一份清静并透着悠远的情丝。想起了佛归寺,比之,壮阔极了,只是它留给我们的永远只剩下记忆。而百福寺风雨不倒傲然挺立!我不是佛门信徒,对佛事更是一窍不通,打小没地方看景点只得去寺庙,但只是观庙,闲得没事看各路香客熙熙攘攘。重建后的白山寺去的最多次了,且听说信众捐款不少,感觉上香客的钱投进去没了影,房子也好塑像也罢质量美观都远不及万年山,凤凰山。只有善良的老人们大赞漂亮。深圳的几大寺庙也去过了,坚定的从未及地跪过菩萨。虽然懂不了大理论,也实在不能接受大众对至高无上的佛主的信仰只是停留在磕个头烧柱香赤裸裸的求她保佑平安保佑发财,这就是对佛陀的信仰吗?出了庙门原型毕露各出奇招集万千之力生怕失之毫厘。守佛的奶奶一脸的笑意,看着我女儿好生喜欢,连连慈爱的说好像她虫虫(重孙),从包里拿出两颗糖塞到她小手上。高高的佛菩萨,简洁的旧庙,和蔼的老人令人心生敬仰,第一次在佛庙的捐款箱里投了一张小钞。
上山看景吧。
老爸一直想去百福寺看看,想着有雄丽的寺庙,松涛阵阵,古木林立…他说电视里老是在说多好啊多好的风景,还听谁说有迎客松。结果让他大失所望。记得那时候山梁很宽阔看得远,松林倒是更密了,也看不了远处。女儿很乖拉着小手不息气的往上走,很开心,拣了小小的松果给她,她还一定要松枝。热腾腾的走到顶上空地处,她还要往下走。不走了。重要的是没有动人心魄的景。树真的很多,西充大概也不多有几个地方有这样茂密的马尾松林,住在附近的人常常上山来走走倒是不错的,阴沉的天也能感受到它极好的空气。老爸见人就问有没有迎客松,迎客松?不知道。没听说过。他注意到了刚上山路那里有一棵很粗的马桑树,说它是灌木很难得长这么大,应该坎了周围的杂树,保护起它长好。想起老妈讲过的二郎传说,就是说马桑树为什么长不高大的。已记不完整就不写了。老爸感叹着他对这里的失望,在我的记忆里和现在也只有那排比桶粗的古柏屹立不倒蔚为壮观!
别了百福寺。
问过守山的老人,说有路去观凤更近些,只怕草太深你们车子走不了 。心想着来那会那段土坑路我们的车子怕是上不去的。时间已不早了,另走吧。于是我们走上了那条坎坷的山道。形容不出来是怎样的路况,走了很久也走不完,还好全是下坡,我冲前面就想着不能天黑回不到家,能走多快就多快。老爸跟在后面走的都很累。好不容易下到山来看到水泥路大松了口气。看了此路段4.9公里。方知这里已是观凤8大队。后面的路便一路凯歌了。去程20公里近2小时了,回程16公里历时60分钟。
到家后给老妈大讲我们一路的惊心动魄,她说下次一定要带上她。
不知名的果子
山顶
草莽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