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自”的形象工程
>2002年8月18日傍晚,记者一个人走在阜阳飞机场空旷的跑道上。>
在标有起降标志的一块草坪上——严格来说,它已经是一片野草疯长的荒草地了,记者碰上了翻过院墙进入跑道草坪的邻村村民老张,他正忙着追赶几只他放养的小鸡。
“谁说阜阳飞机场没有飞机?你看,那不是?”嫌记者耽误了追逐小鸡的工夫,老张的口气有点不耐烦。
透过一人高的茅草,顺着老张手指的方向望去,跑道的尽头,一群黑点缓缓飞近。记者哑然失笑:这哪是飞机,分明是白鹤嘛!
老张咧嘴一笑,说:“它们可不是飞鸡’是什么?”旋即正色道,这里真的有野鸡、野鸭,还有野兔,他有时翻墙过来,还能看到野兔在跑道上打架。见记者不信,老张弯腰拾起一块土块,随意向身后数米远的地方一扔,只听得叭叭两声,草丛里飞起一只形如野鸭的飞鸟,落在不远处的草丛中。
这个荒芜了的、投资3.2亿元的飞机场,是王怀忠当上阜阳行署专员、地委书记后精心打道的“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