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嘉陵 草根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非非学者 - 毛嘉陵首页
中医不用解剖证明也是科学
2011-08-21
草根简介
1983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系大学毕业,现在中国中医药报社从事编辑记者工作。2001年获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论文一等奖;2002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第六届全国中医药好新闻评比一等奖;2003年1月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发表系列评论文章“现代中医药发展的冷思考”,在中医药及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引起较大反响。已主编和编著《第三只眼看中医》、《哲眼看中医》、《国际标准针灸挂图》、《轻松抗疲劳》等图书十余部。
电子邮箱:
mjlmjl999@sina.com
最新评论 更多>>
这个明显是在误导,是汉奸媒体的题.. 这是明显的选择性文化绞杀,他怎么.. 我看过的中医从来就没开过什么中成.. 新闻周刊的文章并没有否定中药,而.. 中医是对抗西方对西药控制的一个重.. 辩论是必要的,让方婊子原形毕露不.. 跟流氓讲道理是徒劳的,所以和方婊.. 我没有看出来作者所谓的“胜利”从.. 动物之间的残杀仅仅是为了活命。 .. 自恋啊!
最新文章 更多>>
强烈抗议《中国新闻周刊》发表毁损.. 停止一切无聊的论战 中医捍卫者毛嘉陵:论战取得阶段性.. 中医药发展的3大趋势 古老的并非就是不科学的 中医不用解剖证明也是科学 中医服务全人类是大势所趋 中医药现代教育的3大突破口 “活熊取胆”的争议该熄火了 中医博客现象
以有没有解剖来判断某一种医学是否科学,这不是一个新的问题。早在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在极力呼唤民主与科学、声讨专制与蒙昧的同时,也是从人体解剖构造下手对中医药学进行猛烈批判:“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其想像之最神奇者,莫如‘气’之一说。……试遍索宇宙间,诚不知此‘气’之为何物也!”
其实,中医是有解剖的,只是现代很多人不知道,而且中医专业人士为了与西医拉开距离也不愿提中医解剖的事情。在《内经》中就有不少解剖方面的记载:“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灵枢·肠胃》记载:“胃长二尺六寸,……径五寸;……小肠长三丈二尺。”
中国古代经过多次战乱,古人不可能没有对人体内脏、肌肉、骨骼等进行观察的机会。那么,为何中医药放弃了直接以解剖入手的认知方式呢?这是因为中医药所接受的是天人合一整体观思想的影响,追求的是从宏观角度认知世界,因此必然会放弃直接从解剖实体认知人体,而是从整体上、从人体外在表现上去反推人体内部物质实体的变化。
可见,中医的知识体系并非直接依据解剖建立起来的,而是在解剖基础上,更结合了只有生命活体才具有的生理病理“现象”,即“象信息”,从而创造性地以“象信息”为主要认知思维依据形成的。通过从宏观整体上通过对“象”的认识和把握,认识正常人体“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生理功能状态,即“藏象”;通过从宏观整体上对初级的“病象”,按属性或状态进行“分类”,然后归纳为更高层次的“病象”,即断定为反映“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病理变化的某种“证型”。也就是辨证施治的思维结果,即辨出来的“证”。
中医象思维的特殊之处在于,中医所认识的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藏象”和“证型”,都不直接与人体内的某一具体器官组织实体相对应,而表现出来的是实体与“象”之间的一种间接的“对应关系”。这种认知思维形式,看似没有解剖,其实不仅有解剖,而且还高于单纯解剖这种还原论认知方式,这也是中医最具创意的学术核心。
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医大师邓铁涛从医学临床角度对中西医作了分析:“西医是微观医学,从细胞到分子、基因……越来越细。中医学的理论与之相反,是宏观医学,把人(病人)放在天地之间去观察和研究。西医能治好病,中医也能治好病,按照上述真理的标准来看,中西医不是互相排斥,正好是互相补充,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一对。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会创造出更高更好的理论与效果来。这是后现代科学的发展方向。”邓铁涛教授同时还以中医与西医联合治疗重症肌无力为例,作了深入的分析:“……西医的微观研究相当深入,还能造出动物模型,发明了‘新斯的明’,疗效迅速,泼尼松更是治此病(重症肌无力)的王牌药物,但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胸腺摘除说是有特效,其实多数病例仍然复发。我们从宏观认识,重症肌无力是脾胃虚损、五脏相关的顽疾,采用升发脾阳、大补脾胃为主,兼治五脏。此病属虚损之证,故无症状之后仍须服药2年才可以根治。但当病人出现呼吸危象,不能饮食时,我们采用注射新斯的明治标,使之能口服中药与饮食,几天之后多能渡过危关。这就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例子。许多中医特别是青年中医不明此理,一接触西医的微观科学,反观中医的阴阳五行,便怀疑中医的科学性,便不好好地去读中医书。”
正因为中医药独特的学术体系所表现出来的临床优势,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几十年来对中医采取了积极的态度:
从世界卫生组织(WHO)近30年来对中医药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1975年成立国际针灸培训中心;1976年将传统医学事业列为世界卫生组织主要工作之一;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第30届大会通过“促进和发展各国传统医学的训练和研究工作”的决议并设置传统医学专家委员会;1977年11月在日内瓦召开“促进和发展传统医学”会议上肯定了“传统医学”;1978年成立传统医学规划署;1981年成立国际传统医学合作中心。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刊物《世界卫生》发表针灸专刊,宣传介绍针灸,并建议针灸可用来治疗43种疾病;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纪事》发表“针灸在现代保健中的应用”的社论,建议各国积极发展针灸工作。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特别制定国际所接受的标准针灸穴名方案;1996年又在意大利米兰提出63种针灸治疗适应病症;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制订了一个地区性的传统医药发展战略;2003年在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召开的年会上,制订了传统医学战略。2008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就传统医学主办全球性大会。
这也足以证明中医的科学价值获得了世界医药主流组织的认可。
由于现代人在接受了西方以物质本质为认知世界的终极点和趣味中心,也就不可能再满足中医与解剖脱节的说理方式,即使临床有效,也认为中医不是科学。而一定要认为只有从实验室出来的知识才是科学。诚然,实验室的认知方式,帮助我们认清了很多未知世界,这也是现代科技文明得以带来世界巨变的原因。但是,人类却并不生存在封闭的实验室的“真空”环境之中,而是生活在具有多重复杂因素可以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大自然环境之中。正因为如此,虽然西医借助现代科技以物质和实验室为中心创造出的很多成果,看似科学、先进,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因为西医在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的感知和领悟上几乎是一个空白。而中医以“天人合一”整体观指导下的认知方式,却表现出越来越大的优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回归自然必将成为现代人新的认知趣味点。
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位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名人认为:“西医能说清楚道理,治不好病也是科学;中医不能说清楚道理,治好了病也不是科学。”这个说法不仅是片面地以西医的标准或学术表达方式来看问题,而且在逻辑上也是根本讲不通的。下面我们对此作以简要剖析:
第一句话:“西医能说清楚道理,治不好病也是科学。”如果西医治不好病,这怎么能称得上是科学呢?这说明它没有真正认识到疾病的本质和变化规律,也没能采取正确适当的治疗措施,所以治不好病。这种所谓的“能说清楚道理”,实际上是并没有说清楚道理,而且还可能是一种错误的道理。
第二句话:“中医不能说清楚道理,治好了病也不是科学。”中医与西医本不是一种知识体系,因此,不能用西医的理论表述方式来评判中医。这里所认为的中医“不能说清楚道理”,实际上是指不能按西医的表述方式来说清楚所谓的道理。如果中医治好了病,这正说明它认识到了疾病的本质和变化规律,也提供了正确适当的治疗措施,所以才能收到疗效,也就是治好了病。在有疗效的情况下,如果只是因为不能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就否定其科学性,甚至还要认为中医不是科学,这本身就是一种违背“求真务实”科学精神、不讲道理的错误态度。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理论来自于实践,理论既要指导实践,更要为实践服务。如果理论与客观实际发生冲突,首先需要调整和改进的是理论,而不是固执地用僵化的理论去否定鲜活的客观事实。
“有疗效就是硬道理”。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很多常见病、多发病、急性病、慢性疑难病都有明显和确切的疗效。因此,中医的理论体系和各种学说即使现在还不能完全用现代科学知识体系来解读,但也是可信、可学和可用的。
下面再谈谈对科学的认识。
《辞海》和《新华词典》认为科学是:“发现和认识自然、社会、思维发生发展的知识体系。”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则从实验室研究角度认为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对各种定量规律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前者很宽泛,后者很局限。还有一种认识是只有能够量化的知识才是科学,以此评价西医也不是科学。
我认为,科学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相对正确的反映客观世界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知识或系统知识。或是赋予了一定条件限制的知识或系统知识,仅此而已。
可见,在没有统一的科学概念的认识情况下,也就是在没有统一的大家认可的“体育竞赛规则”的情况下,就开始体育比赛,只会一团糟。可见,现在继续争论谁科学、谁不科学,这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吵到最后,只能是公说个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任何形式的科学定义都是人为扣上的“帽子”,不同人的不同文化习俗和认知方式,就可能在面对同一客体时,给其戴上不同的“帽子”。
被现代西式固化了思维、且局限于实验室的现代生物、医学研究者,最应当多从医疗临床的客观现实出发,多从患者的实际利益出发,来更加全面和务实地定义“科学”。因为“科学”的定义本身就是人为的概念,并非自然的存在。再者,患者并不在意谁科学、谁不科学的争论,他们关注的是谁能减轻自己的病痛和挽救自己的生命,谁就是“科学”、谁就好。人为地分辨科学与不科学,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此,与其这样争吵我们还不如更多地关注有价值的知识,排除无价值的知识,这才是真正地在做有益的学问。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中医所依据的内经时代解剖知识虽然非常粗放,但仍然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认知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在上千年的临床应用历史中,充分证明了这种认知方式形成的知识体系,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疗效。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认为它属于人类早期的医药科学智慧。
以“象思维”为中心,吸取现代科学在对物质实体方面的研究成果,深入解析“实体”与“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可望创造出比古代的早期象思维更高一级的现代象思维成果,即真正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新中医。要实现这种理想,也非常欢迎研究现代生命科学的年轻朋友来共同探索。
通过以上分析,中医从它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规律的认知、无数临床实践和目前在世界上的发展情况,充分证明了它的科学性和科学价值,只是在认知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的表达方式上与西医不同而已。因此,我们不能脱离现实而闭门造车,忽视中医药的卓越理论和伟大实践,用人为的甚至是个别人的看法作为所谓的科学标准,草率地将中医药排斥在科学大们之外,或以西医知识作为检验中医科不科学的标准。
人类从局部和整体两种路径认知世界,从而形成了东西方不同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科学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相对正确的反映客观世界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知识或系统知识。”中医药知识体系能够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反映人体生理病理规律,理所当然属于科学,而这种科学就叫“东方科学”。也就是说中医属于东方科学,它的认知思维基础并非解剖实体,因此中医不须解剖证明也是科学。
只有东西方科学文化的多元化和共同繁荣,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我坚信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东方科学一定会再次辉煌……
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上一篇 古老的并非就是不科学的下一篇 中医服务全人类是大势所趋文章评论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转到页
[26楼] 评论人: walker 查看 walker评论专辑
佛道方觉网友,您好! 我不修道家的东西,这是不二法门的基本要求. 道家讲单传,是师父找徒弟,不讲普度众生.修道没有师父带丶没有师父看管丶保护,修不成的.
释迦牟尼讲修佛有八万四千法门,我修的也是八万四千法门的一法门,但与释迦的佛教不一样,与今天改良的大乘彿教两回事.释迦的佛教只修(心)性,不修命,所以和尚讲涅槃.而本门是(心)性丶命双修,所以讲净化身体丶认识病的来源和最彻底的解决人有病的方法. 故往下看中医一目了然.
当然佛家讲普度众生,谁能修谁修. "师父引進门,修行在个人". 修佛丶修道并不难.
walkerchinese@gmail.com
2011/8/24 10:48:51
[25楼] 评论人: 佛道方觉 查看 佛道方觉评论专辑
23楼主,walker 你好,奇人甲说的我看了,确不错。我想和你在QQ上谈论道学可以吗?…在网上找了这么长时间,你可是我本意相同的先生。
2011/8/24 2:07:11
[24楼] 评论人: 好事者 查看 好事者评论专辑
中医学说是经验的集成,但不是实证科学。中医经过大量长期的实践已经符合人体的自然规律,但其中的科学道理仍然不得而知,这是使人困惑的地方。尽管如此,中医的价值仍然是巨大的,需要人们耐心来研究,使得中医朝向科学更进一步
2011/8/23 21:57:32
[23楼] 评论人: walker 查看 walker评论专辑
孙思邈有一治百病"咒语",人有病痛之时不妨念一念,
“圣人所以药饵者,以救过行之人也;故愚者抱病历年,而不修一行。缠屙没齿终无悔心。”
2011/8/23 1:15:14
[22楼] 评论人: 八人入乂 查看 八人入乂评论专辑
19楼] 评论人: 风云骑士 查看 风云骑士评论专辑
中医要想发展,不能只盯着老祖宗的兜里的东西,我们必须有更大的进步更完善的中医体系,才能再次超越西医。感觉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从西医身上汲取精华,中医现在不要老是整什么天人合一的理论 ……
——————————————————————
中医在今天是如何衰落的,就是由于外行、政客们提出的如19楼这样貌似辩证、貌似好心、貌似“现代化”的这些想当然的观念指导下造成的。不固守和重温经典,中医将丧失自己的魂,走向衰败成必然(欢迎给俺扣上宗派主义、保守主义的帽子),学中医的,你们懂的。
2011/8/22 21:20:24
[21楼] 评论人: Lyu_Xianhua 查看 Lyu_Xianhua评论专辑
西医能治好一些病(主要也就细菌性感染、手术修补和摘除这两类,病毒感染、癌症、器官移植不算能治好),但会带来新的病(整体破坏)。中医能治好一些病,不但治好了病,还作了整体的恢复(其实是倒过来的,恢复进而治病)。
西医是机械论,把人当作机器修,这条道最终是走不下去的。
中医理论太抽象,还停留在老祖宗的阶段而无法更新,对现代人很难解释得通。
中医的医术还停留在手艺阶段,很难传承。
2011/8/22 15:23:59
[20楼] 评论人: walker 查看 walker评论专辑
佛道方觉网友,您好!我所学的都是慈悲的师父教,师父的加持才明白的.从高处往下看什么都是一目了然.天涯有一位叫奇人甲谈了一些道家的东西,您不妨一看.(我不是修道的).好象奇人甲从他的角度谈到中医失传的问题.
修佛丶修道乃师父传带方何以悟道.凭自己如何刻苦丶努力是不行的.因为这不是常人之技能. 所以草根网很多博主论中医都可以说是门外汉.
修佛丶修道的言谈有时给人感觉口气很大,甚至玄而又玄.
(我个人认为,不一定对)奇人甲谈的不过是小道修炼的事,很多人就已经受不了.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现在的人认为这药那药丶这扎一针那一针,一大堆说道忙活半天才算作治病. 常人身体很脏,真正有能力彻底阹病的高人根本不用折腾来丶折腾去丶动手动脚的触手治病,对病人看一眼病就没了.好象圣经也有这么个故事,一瞎子摸了耶穌的衣角就重见光明的,对否? 我不是基督徒. 说的有点玄了,打住.
2011/8/22 10:53:19
[19楼] 评论人: 风云骑士 查看 风云骑士评论专辑
中医要想发展,不能只盯着老祖宗的兜里的东西,我们必须有更大的进步更完善的中医体系,才能再次超越西医。感觉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从西医身上汲取精华,中医现在不要老是整什么天人合一的理论,更多研究中药的药理及药材的作用,踏踏实实把老祖宗的经验之谈研究透,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2011/8/22 9:24:49
[18楼] 评论人: 风云骑士 查看 风云骑士评论专辑
中医并不是不推崇解剖,二是中医中的解剖及外科观念不被中国人所接受。华佗勇于尝试外科及解剖,但是限于当时科学水平及治疗效果逐渐被主流的中医所取代。在外科消毒技术、麻醉及输血等现代技术发展之前,外科根本没有优势和中医对抗。早期的欧洲外科手术的死亡率很高的,但是当时没有其他医学所以只能坚持用西医。中国则不一样,由于中医很早成体系。所以无法竞争过中医而被淹没。
2011/8/22 9:21:01
[17楼] 评论人: 佛道方觉 查看 佛道方觉评论专辑
人的思维各异,故志不同、道不合;何争真理。自然界一切皆自然而然的生来死去!故曰:得道者生,失道者亡!…
2011/8/22 5:46:53
[16楼] 评论人: 佛道方觉 查看 佛道方觉评论专辑
8楼楼主的观点,是我多年想交流的先生,在草根网上难得的知己。有缘的话,我想与你交?
2011/8/22 5:39:44
[15楼] 评论人: 天凉好个秋 查看 天凉好个秋评论专辑
还是那句名言“有什么别有病”。
2011/8/21 21: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