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634|评论: 2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0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人解得此中语
可得平生静万年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3-21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解不得,顶一下

发表于 2010-3-21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禅!解不得······:'(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解不得,顶一下
海椒酱泡萝卜 发表于 2010-3-21 00:14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D 不得即得,得即不得。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禅!解不得······
lanyuan 发表于 2010-3-21 06:38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嗨。。。。
发表于 2010-3-21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即得,得即不得。
...蝉 发表于 2010-3-21 07:52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好高深啊,希望mm大师明示,指点迷津

发表于 2010-3-21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拿根杆杆一统一哈就飞走了,免得吵人。:lol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拿根杆杆一统一哈就飞走了,免得吵人。
看海一片蓝 发表于 2010-3-21 12:01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高深啊,希望明示,指点迷津
海椒酱泡萝卜 发表于 2010-3-21 11:19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P mm大师

发表于 2010-3-21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拿根杆杆一统一哈就飞走了,免得吵人。
看海一片蓝 发表于 2010-3-21 12:01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坏:lol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伪装心情 发表于 2010-3-21 23:08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D 老领导就是有领导风范。知道保护弱势群体。

发表于 2010-3-22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拿根杆杆一统一哈就飞走了,免得吵人。
看海一片蓝 发表于 2010-3-21 12:01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高招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历史上咏蝉的诗词不少,与其它咏物诗一样,大都是寄托情怀而已.又看到网上有咏蝉的作品,新意不多,却反映出人们对蝉的情思不尽.说到知了,总想起与之曾经的一段缘分.从童年起就对蝉有一种敬意和感激之情,这种情感并不是因为有多少诗意. 现在的孩子只感觉蝉的灵性可爱,那高亢的叫声,金蝉脱壳的变幻,无不让孩子们惊奇不已.我最初对蝉的兴趣,与今天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区别,可后来就不同了.蝉壳是入本草的药材,学名"蝉蜕".三十多年前,在我的故乡公社的供销社专门有收购,记得是二元五角一斤.二块半钱今天就是两根冰棍儿,那时却是我一年的学杂费啊!一斤蝉蜕好像是一千多个,能装半个麻袋.当时一个工的分值也就是几角钱,记得最低时是一角三分.在吃穿都是大问题的农村,这显然也是个不大不小的钱路.
夏季的早晚,孩子们发疯一般地穿行在林间地头.早晨拣到的是空壳,晚上摸到的是蝉蛹.把蝉蛹罩在脸盆下等它脱壳,不时地掀开来看,不是看它如何脱壳,是等着那个金黄可爱的壳啊!孩子们像宝贝一样收藏着蝉蜕,集少成多后卖掉.勤快的一个暑期能拣好几斤,换了学费还可贴补家用.为争抢蝉壳,孩子们会发生打闹;为寻找蝉蛹,可能会在夜晚的林草中触摸到一条蛇.女孩子总是不甘示弱,甚而为之流泪.
蝉蛹还是一道美味佳肴,前几年宴席上还可以经常品尝到,如今也难以见到了.小时候生活条件差,吃蝉也是一种口福.盛夏的夜晚,在树林里燃一堆火,然后摇动周围的树,蝉会奔向光明投火自焚.说起来残酷,可蝉背部的那块花生米大小的肉味也能解馋.新脱壳的蝉蛹才是最馋人的,或曰食之不吉,可吃的人还是不少.
许多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犹是历历在目.每次听到林荫里的蝉鸣,心里总会泛起涩涩的回忆.而今已经很难听到轰鸣般的蝉声,即使是在农村的田野,蝉也没有以前多了. 据说蝉蛹在地下有着五年的生成期,对水土的生存依赖可想而知.农药的大量使用,环境恶化,人蓄尚深受其害,何况一曲曲蝉虫.蝉好像不属于益虫之列,寄生蛹卵于林梢而使之枯死,蝉蛹在地下从树根里吸取营养.然而,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却是一番生机盎然.
忘不掉的蝉,说不完的知了.真希望有一天能读到更多关于蝉的故事,是一本书,或者是一部电影.
新近咏了一首古风<蝉吟>,也算是对蝉的一份心情写照吧.
蝉鸣何澹澹,林间已了了。水土常敷药,荼毒滋露草. 人蓄犹难免,
况复蝉与鸟。虫疫多不死,何以独蝉少?闻声哀续断,举目叹树梢。

我爱蝉之壳,当年助我学。药石有此味,价值比犀角。晨昏勤拣拾,
蛹变急欲剥。百千只盈铢,沽得钱几数。课读听窗外,高亢如礼乐。

蝉鸣不随风,命短志未穷。造化存灵响,人岂不如虫?信知世间物,
大小不虚空。童心时相忆,辗转鬓欲翁。吟此复感慨,独坐意朦朦。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蝉,生于初夏,没于中秋。起于翼满,歌于繁稠。声彻鸣于广陆,足尽落于四洲。然世知其逍遥,而未晓其蜕之苦也。
    初,蛹生于黄土之下,不食,尚眠,以越冬春。至暮春者,虫始破土,犹未生翼,惟足刨耳。方其攀树上,去地丈余,止以蜕,此乃虫极苦之时也。有小儿者,偶于此时见之。观之不忍,乃以手剥其蜕,虫虽免颤颤之苦,然以其短其程,翼未成也。故虫乃不能飞,哀而亡。
    呜呼!小儿欲善其事,心岂念非哉?以其不知也。蝉欲翔尚需历蜕身之苦,况人事乎?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圣人之语甚矣,不欺吾也!
    昔徽宗朝,国富民康,虽北有契丹、甘凉西夏,然宋室尚强,故得夏辽俯首,兵患不兴。即位初,徽宗勤于政事,广开言路,朝有善谏之臣,野无饥寒之民,国愈治。然安逸之境善养无德之人,富强之势善滋骄奢之意。徽宗不晓先帝之道,渐荒于政事,兴土木、好文艺、任奸佞,以致民生疲敝,反抗迭起,内横忧患,外有强敌。终招“靖康之变”,二圣罹难,京洛沦陷,此全徽宗之过也。
呜呼!宋室何以一夜而亡邪?是以从陈后、隋炀之故也。向使徽宗享清苦于富贵,工勤勉于乐舞,安得金人坚甲踏宗庙而过焉?
    噫!夫朝暮之虫尚先苦而后乐,其称天下者且行不若蜩蝉之事,岂不为他人耻焉?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蝉说
漫漫长夜苦追求
历经壳蜕几时休
有朝一日登枝头
任吾鸣唱说风流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它破蛹出土要经历五到十七年的努力,

在此之前它要在阴暗潮湿的泥土里孕育着,

想象那地狱般的磨砺,

我为之折服,钦佩不已!

那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耐心,

太不可思议了!

终于,一夜之间他振翅飞上枝头,

为多年的委屈歇斯底里的高歌,

发泄所有的不快和苦闷,

因为它只有一夏的时间展示自己的歌喉,

在此之后,它又将被深深埋没,

苦苦等待生命的下一个轮回……
发表于 2010-3-22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领导就是有领导风范。知道保护弱势群体。
...蝉 发表于 2010-3-21 23:10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老领导。。。。笑翻

发表于 2010-3-22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知了

发表于 2010-3-22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近咏了一首古风<蝉吟>,也算是对蝉的一份心情写照吧.
蝉鸣何澹澹,林间已了了。水土常敷药,荼毒滋露草. 人蓄犹难免,
况复蝉与鸟。虫疫多不死,何以独蝉少?闻声哀续断,举目叹树梢。

我爱蝉之壳,当年助我学。药石有此味,价值比犀角。晨昏勤拣拾,
蛹变急欲剥。百千只盈铢,沽得钱几数。课读听窗外,高亢如礼乐。

蝉鸣不随风,命短志未穷。造化存灵响,人岂不如虫?信知世间物,
大小不虚空。童心时相忆,辗转鬓欲翁。吟此复感慨,独坐意朦朦。


我也知了!
ytr

发表于 2010-3-22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知不了,晓不得,不知道。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