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 制度 | 提出了10项任务,实行台账管理,分别制定了详细的整改目标、措施和时限,以及牵头省领导和责任单位。 |
出台了省委常委会科学决策强化落实、直接联系群众、领导机关公开承诺等多项制度,正在制定领导干部生活待遇、干部作风评议和绩效管理、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等制度。 | |
产业结构调整 | 重点扶持100个成长性好的战略性新兴企业、100个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重点企业、100个服务业重点企业、100个科技型中小企业 。 |
到2017年底,压减炼铁产能6672万吨、粗钢产能6726万吨、燃煤消耗4000万吨、水泥熟料产能397万吨、平板玻璃产能1655万重量箱。 | |
大气污染防治 生态环境建设 | 共集中查处和整治污染企业4288家,破获环境案件185起,前三季度单位工业能耗同比下降7.45%。 |
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防治50项措施,3年内将淘汰100多万辆黄标车,5年内削减6000万吨钢铁、4000万吨燃煤。 化解过剩产能的任务已分解到市县和企业,层层签订“军令状”推进落实。 4288家污染企业被集中查处和整治。 | |
特权现象、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 | 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全部取消O牌车1.7万辆,处置违规公务车1.03万辆,清理超标办公用房4.41万平方米,减少公务接待费用23.98%。 |
审批事项 | 省级下放和取消审批事项131项,取消罚款101项,建成了全面连通省直部门的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建立了“零障碍”全程协办机制,各市县全部实行涉企收费由财政部门“一口办理”。 |
农村工作 | 首批3000个村中86%完成了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等“四清”工作 。 |
投入143.9亿元,着力打造升级版的现代农村。 | |
典型引路 | 推出了好干部吕振华等典型。 |
明察暗访 | 一月一汇总、一月一调度,组织20个暗访小组深入各地明察暗访。 |
通报处理 | 通报处理了公款吃喝、大办婚宴等违纪典型,处分干部2753人。 |
制度 | “两规定一办法”(《自治区党委常委反对“四风”十项规定》、《关于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反对“四风”若干规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干部违反改进作风有关规定实行问责的暂行办法》) |
公务车辆 | 停止办理各级党政机关“桂O”车牌证的注册登记, 加大查处力度,共立案44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5人,组织处理14人。 |
“三公”经费 | 今年1月至8月开支同比下降41%,节约下来的1.3亿元资金全部用于改善民生; |
审批事项 | 共取消和下放现行具体审批事项338项; |
结对帮扶 | 领导干部“结一联五”制度,每位县处以上干部分别与1个贫困村党组织结对联系,分别与贫困群众、困难党员等5户家庭结对帮扶; |
农民工问题 | 共组织300多万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为1100多万人提供劳动维权服务和法律服务,为100多万人提供免费公共就业服务; 严厉打击“黑中介”和欠薪行为,今年以来办结案件3044件,追发农民工工资近4亿元,涉及农民工415万人。 |
农村人居环境 | 省级干部分片包干,选派8万多名干部进驻1.4万多个村,组织农民群众清洁家园水源田园。 |
信访积案 | 将2012年以前受理的信访积案550件,按部门和属地管理原则,分解交办到各市和有关部门。 |
查处问题 | 已查处贺江水污染、龙胜以迎送干部为名违规公款吃喝等24起违规问题,处理违纪人员25人。 |
制度 | 先后围绕规范商务公务接待、改进会议报道等,分两批制定出台20项制度规定。 |
门难进脸难看 事难办 | 集中开展机关作风评议、委托国家统计局第三方抽样调查评议和网络评议三种方式,直接听取2万多名群众意见。 向社会公布作风监督投诉电话,把评议结果和整改情况作为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
农业帮扶 | 专门安排项目资金1.22亿元,定向支持6个集中连片经济薄弱地区。 |
新农保 经办服务 | “四个不出村”:在村级平台和便民服务点为农村居民提供参保登记、个人缴费、待遇领取、权益查询等四项服务。 |
基层乡站 公共服务 | 细化完善全省农经农业系统《评议政风行风实施方案》,要求以县为单位、分条线实现“四个统一”:统一公开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统一公开服务承诺、办事流程、行为规则;统一公开服务载体;统一农技推广标识。 |
窗口服务 | 公安窗口部门周一至周六正常办理职责规定的各项业务,周日受理群众急办和预约事项。规定实施2个月来,全省车管所共在周末办理各项机动车等业务20多万件。 将居民身份证法规定的60日执法周期进一步缩短至20个工作日。 |
“四风”问题 | 对各类领导小组过多、报刊征订基层负担较重、退出领导岗位干部担任协会负责人较普遍等现象,推进新的“三项清理”。 省级机关各单位推出5300多项整改措施。 今年以来,全省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出境费用同比下降33%,公务接待费用下降近41%,会议场次、文件简报数分别下降约22%和32%。 |
整改措施 完成时限 | 通过媒体分三批向社会公布,以群众监督倒逼整改。 |
“四风” | 省级领导干部向社会公开作出7项承诺; 省委班子带头清理办公用房、清退各类会员卡、整治公务用车。 |
乡镇医疗 | 将农村120急救网络覆盖到全省各乡镇。 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推行急救病人先接诊、后办手续制度; 对城乡低保患者、农村五保户、无主病人等,采取先诊疗、后付费或适当减免费用等办法。 |
窗口单位 执法部门 | 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1800多件。 自今年10月1日起,甘肃14个市州及政府所在地,加上兰州市的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实行双休日正常受理办证业务。 二代居民身份证办理时间由2个月缩短为1个月。 |
公文数量 | 甘肃省委省政府发文数量同比减少30%左右。 |
“三公” | 第一批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单位削减“三公”经费7789万余元。 |
行政审批 | 下放、合并、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00多项,清理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70多项。 |
特权车 | 停止核发“甘O”号牌特权车,并对已有悬挂“甘O”号牌的车辆,与其他民用车辆同等对待、管理。 |
高速公路工作 | 规定移动测速必须使用制式警车,并与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共设7处区间测速系统,设置测速警告标志。 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全省道路交通安全违法异地缴纳工作机制。 |
入园难择校贵 | 承诺年内将新建、改扩建500所幼儿园 研究推行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薄弱学校建设工程。 |
食品药品安全 | 开通“安全用药”专家咨询热线。 |
查处问题 | 8月以来,甘肃在全省范围内通报了24起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典型问题,对当事人作出诫勉谈话、党纪政纪处分、免职等处理。 对涉及公款宴请、公款旅游、滥发奖金和实物、公车私用等违规行为的200余人次,进行了责任追究和组织处理。 严肃处理了参与投资办企业的223名公职人员,责令相关人员一律退出。 |
中纪委监察部 | |
召开会议情况 | 今年以来,以中央纪委监察部名义召开的全国性会议只有3个 |
与去年同期相比,委部机关会议费下降84.06%,招待费下降52.07%,培训费下降37.87%,印刷费下降13.49%。 | |
缩减公文 | 委部机关公文从原来的41种减少到18种,精简幅度达56%。 机关各单位自有文号从原有的78个精简到43个,精简幅度超过44.8%。 |
今年1至8月,向中央纪委委员、各派驻机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发送纸质公文比去年同期减少60.9%。 | |
出国人次数 | 不组织或参加与纪检监察业务无关的团组,今年以来先后拒绝了4个国际会议的邀请。 今年1至8月,委部机关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和人次数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26.4%和16.8%。 |
议事协调机构 |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对参与的125个各类议事协调机构进行精简,取消或不再参与86个,保留或继续参与39个。 |
优化内部机构设置,撤销党风廉政建设室、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室,新设立党风政风监督室; | |
撤销执法监察室、绩效管理监察室,新设立执法和效能监督室; | |
增设第九纪检监察室、第十纪检监察室。 | |
清退会员卡 | 6月20日前,全国81万名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按时递交会员卡零持有报告。 |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带头落实,委部领导班子成员、在编干部职工全部填写了个人会员卡零持有报告,确保人员100%覆盖。[全文] |
公安部 | |
办事程序 | |
对群众申请办理户口等符合政策规定、但手续材料不齐的,要提供书面清单,一次性告知群众补充事项,可以不开证明的不要让群众开证明,可以一趟解决问题的不要让群众跑两趟,可以不回原籍办理手续的不要让群众来回往返; 对确有困难、行动不便的群众,要尽可能地提供预约上门办事办证服务。 | |
办事流程 | 运用人口信息系统等科技手段加强监督管理,坚决杜绝“一人多户”、“一人多证”、随意更改信息等问题。 |
投诉渠道 | 建立网上服务平台,开通网上监督窗口,畅通群众对违法违规办理户口、证件和办事难、办证难问题的举报投诉渠道。 公开办理户口登记和居民身份证相关政策、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审批时限和收费项目、收费标准。 |
责任追究 | 凡是被举报在办理户口业务过程中刁难群众、经调查属实的,一律停止执行职务,追究责任; 凡是发现利用职务之便办理虚假户口的,一律予以开除; 涉嫌犯罪的,一律追究刑事责任。[全文] |
欢迎光临 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https://www.mala.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