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qctzb

最起码,我们青川人应该记住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国际救援队在中国的119个小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0日17:31   央视《新闻会客厅》
日本国际救援队在中国的119个小时
藤本正也

  央视《新闻会客厅》2008年10月10日播出:《铭记》之日本国际救援队在中国的119个小时,以下为节目内容。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省中北部,一场千年不遇的大地震震撼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

  在巨大的地震灾害面前,中国政府和人民勇敢而迅速地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抗震救灾。危急时刻,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2008年5月14日,日本总务省消防厅表示,希望派遣救援队前往中国地震灾区。5月15日上午11时,中国政府正式邀请日本救援队赶赴四川地震灾区。5月15日下午6时,日本外务省派遣出第一批紧急救援队员31人,从日本千叶县成田机场出发。

  藤本正也:日本有一个《国际紧急援助队法》,根据这个法律,接到对象国紧急救援邀请以后,24小时以内必须派出紧急救援队。

  藤本正也,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中国事务所副所长全程陪同日本国际救援队在四川地震灾区的救灾工作。

  国际协力机构是一个技术合作的实施机构,其前身为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成立于1974年,一直致力于使发展中国家在社会和经济方面取得独立、持续的发展。1982年,国际协力机构在中国设立事务所,以实施技术合作和提供无偿资金援助为主要活动目标。根据日本外务省指示,国际协力机构中国事务所承担了此次日本国际救援队在中国的一些事务性工作。

  藤本正也:中国政府正式发出邀请之前,日本政府和国际协力机构已经做好派遣救援队准备,所以在收到邀请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派出了第一批队伍。

  十年前,藤本正也就在国际协力机构中国事务所工作过三年,这次是第二次来北京工作。5.12汶川地震发生时,他已经在事务所工作了一年零九个月。

  藤本正也:这次我是在地震发生第二天,5月13号路经重庆到了成都,跟大使馆的人员一块到的,在成都跟四川民政厅和外事办听取当时的情况以后,我们也提出事前想去看一下几个灾区。紧急救援队来成都之前,我们去看了都江堰、绵阳、绵竹、德阳,这是救援队来之前我们去过的地方。记得是我们正在德阳医院的时候,就听到中国外交部正式向日本政府发出派遣的邀请。

  5月16日凌晨2点,日本国际救援队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这是日本政府第一次向中国提供人员进行前线救灾活动,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支在特大自然灾害后进入中国的国际专业搜救队伍。

  藤本正也:日本救援队队长小泉崇:我们接到指示到出发只用了6个小时,从接到中国政府的邀请到派出救援队花了很短的时间,而且中国的接收单位,中国外交部和四川省外事办有关人员也非常着急。

  5月16日凌晨3点20分,日本国际救援队离开机场。 5月16日上午9点47分,日本国际救援队冒着余震危险、沿着扭曲开裂的公路,艰难行进300多公里,赶到了四川最北部的青川县关庄镇施救。

  藤本正也:第一个目的地是青川县。其实我们在青川县去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关庄镇,不过我们到了第一个目的地关庄才知道,这个现场是整个山体滑坡的一个现场,这个山体滑坡的下边埋着四个村,还有一台公共汽车,里边载满人,好像还有一个小小的幼儿园还是学校,他们就埋在深度大概有70米到100米左右的下边,因为日本的救援队的特长是在城市灾害里边,像建筑物倒塌以后,从建筑物的瓦砾下边寻找生存者,利用一些生命探测仪还有一些器械,有救助犬这种方法,来搜索幸存者的这么一个救援队。所以说当时因为现场特别混乱,所以说日本的救援队这些优点没有及时传达到中方的现场人员那里。

  日本国际救援队在这次携带的救灾设备中,有三件最新的仪器,第一是世界最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能够探测到废墟底下心脏的跳动和轻微呼吸;第二是二酸化碳素探测仪,通过一条细管向废墟的深处输入二酸化碳素,可以确认是否有人;第三是地震预警器,可以提前测知余震。除此之外,随同这批 队员前往四川灾区的还有三头救灾警犬。

  藤本正也:在青川的现场,这个建筑物倒塌的方式,中国跟日本都不一样,如果是在日本的话,建筑物倒塌还可以剩下很大一块的墙,所以它下边会有空间,如果有幸存者,通过他们呼吸,里边会积了二氧化碳,所以利用生命探测仪可以查到这些二氧化碳,就很容易判断出里边有没有幸存者。在中国,中国现场的这些建筑物都是用砖砌成的,所以一倒塌的话,没有这种大块的墙壁,倒塌以后变成粉碎状的,里边没有空间,所以说利用生命探测仪伸到里边去以后,根本就探不到这些二氧化碳或者其它气体的一些迹象,很难正确地判断里面有没有幸存者。

  面对地震造成的大面积山体滑坡,日本救援队经过勘察,确认已经无法施救后,在当地政府的建议下,擅长城市救援的日本救援队立即转移战场。 5月16日下午3点30分,救援队赶到了青川县城解放街的中医院宿舍,这里是一个重灾点,一幢6层的宿舍楼完全坍塌。正在家中休产假的宋雪梅和她出生仅仅75天的婴儿尚未来得及逃生,就被埋在废墟之下。

  藤本正也:那天下午是4点29分开始救助活动。当时我们做的这个救援活动开始以后,得到当地的协助,一开始用挖掘机,大型的挖掘机把大型的瓦砾都掀开以后,大概到了傍晚左右的时候,这些大型的瓦砾都已经搬运完,开始用人力,用手把这些小瓦砾扒开来进行搜索。不过到了深夜以后,因为没有照明,所以说我赶紧弄了一些照明的设施,一边用灯光照着,一边做搜救的工作。

  日本救援队在余震不断、周边危房随时都有倒塌危险的情况下,分成三个小组开展搜救,每两个小时轮换一个组回去休息两个小时,用这种交替方式一直彻夜进行搜索工作。

  藤本正也:当时的工作时刻表现现在还在我手上,我当时深夜进行工作的时候,我们的工作现场跟帐篷有一段距离,大概用车花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当时我们没有这种小型的车把队员送到帐篷或者从帐篷把队员接过来。正为这个事发愁的时候,当时有三个中国的年轻的志愿者,他们是从北京过去的,他们开的车也是北京的牌照,他们听到这个情况以后,主动跟我们说,他们会隔两个小时为我们把这些救援队员从现场送到帐篷,再从帐篷把这些休息完的队员再送到现场,所以说得到他们的帮助,我们是按照工作时间表,两个小时一趟交替进行工作。当时我手上拿着这些时刻表,10点45第一批,0点45第二批,2点45第三批,4点45第四批,6点45第五批。按照这个时刻表往返于帐篷和现场之间,连夜进行搜救活动。我们的救援队最后一班是6点45接送,他们说是6点45接送结束以后,直接要奔到北川还是绵阳去继续做志愿者的工作。因为当时是深夜,没有灯,所以也没能看清他们的脸,也没问他们的姓名,现在我的手上有一个号,应该是车牌号吧,应该是他们开过来的车的车牌号,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找到他们,向他们表示谢意。

  5月16日深夜,青川县中医院附近的居民带着几箱政府发放的方便面和开水,自发来到救援现场,为救援人员提供免费的晚餐,这也是日本救援队到达灾区后吃上的第一顿热饭。

  藤本正也:第一批队员从日本到了成都以后,整整一天没有喝到什么热的这些东西,虽然是简单的方便面,他们也吃得也非常高兴,所以说在这个紧急救援活动能够这么顺利进行下去,是得到当地居民还有包括前面所提到的北京的三个志愿者,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的活动也不能这么有效顺利地进行下去。

  搜救工作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晨,上午7点25分的时候,日本救援队发现了宋雪梅母女俩,已经确认没有生命反应后,母女二人的遗体最后被救援队员用手挖了出来并通知了她的家属,让家属进行了确认。在整理好遗体后,日本救援队全体人员向遗体默哀。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宋雪梅母亲:太感谢了,好辛苦,你们确实辛苦!

  从5月16日傍晚开始到17号中午左右,日本救援队员工作了近20个小时。这时,第二批救援队员30人也赶到了青川与第一批队员会合,此时,日本救援队队员总数达到61人。

  藤本正也:这次派遣紧急救援队61个人应该是到目前为止日本政府所派出的救援队当中是一个最大规模的队伍,以前有过小规模队伍的派遣,如果比这个还要大的话,管理这方面也有很大的困难,所以说这次应该算是最大的一次。

  5月17日中午,正在青川县的61名日本救援队接到救灾指挥部下达的新任务:立即赶赴灾情最重的四川省北川县实施救援。

  藤本正也:我们17号晚上10点左右到了北川中学的现场,虽然下着雨,但我们的队员直接到了北川中学用生命探测仪还有其它简单的仪器进行探测,并决定在此进行活动后,第二天早上五点开始,队员们就早早起床,准备这些器材,从早晨开始到晚上一整天在现场进行活动。队员一开始在现场周围,建筑物的周围进行活动,而且如果有余震的话,专门有一个队员吹哨子,让周围的队员赶紧撤离现场,不过队员们最后还是都进入到这个建筑物的内部进行搜救工作,所以说队员们都冒着很大的危险进行了搜救活动。

  北川中学的这座五层教学楼在地震中整体下陷,地面上仅露出三层。在5月18日整整一天,20多位日本救援队员冒着极大的风险,钻入下陷的教学大楼底部,仔细搜救幸存者。

  藤本正也:日本的救援队一共分成几个组,一个组里边是有一个操作机械的,还有一个是支援操作机械的,第三个是确认安全的,第四个是做现场记录的,每个组都有四个人,分为好几个组,到学校的各个地方去进行搜救工作。

  当时到了现场以后,味道也是非常大的,因为过了有生命反应的72小时,而且气温一直在上升,所以特别味道非常重,我现在都记得非常清楚。我本人也有三个孩子,而且当时在现场看到的有跟我孩子相同的身材,相同的发型的孩子的遗体,所以看到了以后,有非常心痛的感觉。

  我们18号在北川中学进行搜救工作的时候,大概是在下午三点左右吧,在北川中学的好几处都发现了生命反应,特别是有一处的反映非常明显,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我这几天以来第一次流下了眼泪。当然我这几天看到一些悲惨的情况,不过我是一直在主力支援救援队员的这么一个立场,因为每次都得要想着下一步要做什么,下一步要对谁做什么,脑子里一直紧张地想着这些东西,所以一直没有多想。不过当时听到发现生命反应的这个消息以后,我第一次流下了眼泪。

  尽管一次次搜救,又一次次终止,但救援队员们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幸存者的信念和努力。

  藤本正也:我们的队员从瓦砾堆里把遗体拉出来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场面就是,这个遗体的面部损伤得比较严重,挖出来以后,我们的队员第一个把一个干净的布盖在他的脸部,慢慢拉身体的其它的部分,遗体不是简单地从瓦砾堆里拽就拽出来,他们是一边用手挖一块,再拉出一点,挖一会儿再拉出一点,这种方式。所以拉出一点,他们就用毛毯把遗体裹一裹,很小心地裹,再拉出一点再裹一裹,因为当时有很多媒体在外面,虽然这么说可能对电视台可能说是不公平,不过因为日本的媒体还有一些中国的媒体,很多媒体想拍这些搜出遗体的镜头,所以说我们的队员作为遗体的家属这种感情,尽量不让遗体裸露到外边,小心地把遗体抱出来以后,做了简单的默哀以后,交给中方的有关部门。中国的一些媒体把日本的救援队员对遗体默哀的照片做了很大的报道,我也看到了这个报道。当时媒体报道的照片我们全体队员排在遗体的两边默哀的场面,其实是在青川的一个现场,当时青川中医院的现场已经是没有其它的生命迹象,而且最后是在结束青川的现场决定以后,我们做了集体默哀的这么一个行动。不过在北川,因为刚才上面提到遗体一个一个搬出来,所以我们的队员不是对每个遗体都是按青川市的排在两边默哀,而是每个队员把遗体交给中方的搬运人员的时候,用合掌的方式简单地做了五秒左右的这么一个形式的默哀。

  5月19日下午2点28分,全中国人民为地震罹难同胞默哀三分钟。在北川中学倒塌的废墟上,日本国际救援队与中国救援人员并肩而立,共同向大地震的遇难者默哀!

  参加完默哀活动,日本国际救援队与中国外交部协商以后,当天傍晚撤离北川,晚上十点回到成都。5月21日,61名救援队员结束了在四川灾区的搜救活动,乘飞机回国。

  从5月16日到5月20日,日本救援队在整个这次救援活动中先后转战了4个救援现场,连续搜救119个小时,一共收容了15具遗体,发现七个遗体,交给了中国的救援队来收容。

  藤本正也:非常遗憾,没有发现幸存者。一句话很难讲出来。当然,我也听说其它地方过了很长时间以后,也有发现幸存者的情况,能说的一点就是,日本的救援队在救援活动当中虽然是没有找到一个幸存者,不过日本救援队作为第一个派到中国来的一个救援队,在现场进行了一周的活动,可以说这个对以后的中日关系还有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两国国民之间的感情方面来说是起到很好的影响。说实话,从现场回来以后,到现在已经过了三个月了,我们日方职员在外赴任期间一般是三年,不过这十天就等于我也在外赴任一期三年的时间,得到了非常浓厚的经验。所以对在现场我本人的活动,还没有完全整理好做总结.在现在受灾现场也有好多人失去亲人,有的是失去父母,有是失去自己的孩子,还在煎熬着的人非常多,所以说一句话、两句话把这些感受总结出来,我觉得是不应该的,我也想花更多的时间,比如说五年或者十年的时间,再去回想一下当时这十天,究竟这十天对我来说有什么样的影响,我通过这十天的救援活动,究竟自己学到了什么,对日本和中国人民留下了什么印象,这些我都想花更长的时间去考虑、思考。马上总结这些,马上忘掉这些,我是做不到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2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江县委荣获“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

【2008-10-10 9:18:59】 【来源:新华网巴中分频道综合10月8日上午10时,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在319个被表彰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中,南江县委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 “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


5月12日14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在汶川发生。受到波及的南江县48个乡镇全部受灾,受灾人口达44.58万人,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南江因此成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51个地震重灾县之一。


危难时刻


县委成为受灾群众的主心骨


特大地震发生后,南江县委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当天下午,正赶往省委党校参加学习的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青理东,立即调转车头,从成都返回南江,连夜深入重灾区乐坝镇、沙河镇、东榆镇等地指挥抢险避灾,组织疏散受灾群众,排除隐患。全体县委常委、县委委员身先士卒,立即奔赴挂联乡镇和企业,安抚群众,疏散群众……


危难面前,群众首先看到的是领导干部快速反应、沉着指挥的身影,是共产党员奋勇争先、舍己为人的风采,他们将群众的疾苦挂在心头,将群众的冷暖记在心上,全力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在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5月12日下午,由12名县委常委分头带队,组织400多名医护人员和200多名党员干部,带着500余万元的救灾物资,慰问安抚灾民,确保了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水喝,切实维护了灾区人心稳定、社会安定。


同舟共济


县委成为援建灾区的好战友


地震灾害发生后,南江县迅速组成抢险应急队伍,火速奔赴受灾最严重的广元市青川县抢险救灾。


从5月13日第一批抢险应急队员出发起至8月18日第五批抢险应急队员撤回,在历时100天的抗震救灾行动中,南江赴青川重灾区的抢险队员们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患难。


5月13日上午9时,第一批来自全县11个乡镇、企事业单位的118名民兵应急队员从南江出发,冒着余震昼夜兼程。 14日凌晨2时率先抵达青川县木鱼镇,随后连续奋战15个昼夜,帮助重灾区抢救伤员、寻找遇难者、清理贵重财物、搭建临时住所,成功营救韩宝花等10名幸存者,转移灾民976人,挖出遇难者遗体78具;在废墟中抢挖衣物数千件、粮食17万余斤、食用油4.5吨和黄金等大量贵重财物。


南江县拨付慰问金50万元,组织蔬菜、瓜果、大米等救灾物资,分5批由县委领导带队,前往灾区慰问参战官兵和木鱼镇受灾群众,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南江县委的援助行动,赢得了成都军区、省军区、巴中市委、市政府、巴中军分区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


服务群众


县委成为抢收抢种的先锋队


南江县委组织2160名党员干部组成应急队、救济队、助耕队、指导队,由县委常委挂片蹲点,深入全县522个村广泛开展以深入灾区、深入群众,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两深入、两手抓”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县级领导包片、县级部门领导包乡镇、县级部门选派志愿者和乡镇干部包村组、村组干部包户的“四包”责任制,到村入户,核实灾情,抢收抢种,发展生产。


青理东先后带领县委办和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深入灾情严重的南江镇、东榆镇了解群众愿望,倾听群众呼声。在东榆镇跃进村,听说村督察员李道坤儿子、媳妇在外打工,老婆长期生病,李道坤天天走家串户忙碌,帮助村民抗灾自救,至今小麦还没收割完的事。青理东带领干部为其管理蔬菜、抢收小麦。长赤镇青杠村刘登全家5 口人,家中只有一个劳动力,震灾房屋受损,眼巴巴地望着田地下不了种。


在灾区一线,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走访察看受灾农户5.15万户,实施帮扶1.32万户,帮助恢复住房6.43万间,帮助维修校舍2.16万平方米,帮助农民抢收抢种1.86万亩。


自力更生


县委成为建设家园的引路人


南江县委紧紧围绕“三年恢复重建、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严格按照省委和市委的要求,逗硬落实“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问到底”,全力以赴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


“国家给了政策、资金支持,我们不能等、靠、要,要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充分发动社会捐资,全力帮助灾民重建美好新家园。”5月24日夜,一场由县委精心组织、以“大爱无边”为主题的大型赈灾捐赠晚会在朝阳新区广场隆重举行。县委领导带头捐赠,党员干部、企业职工、普通市民和中小学生争先恐后奉献爱心。赤溪乡残疾人岳俊伍毅然把自己拾破烂的收入和卖掉家里谷子凑的500元现金捐向灾区;南江和平饭店总经理黄义江一次性缴纳特殊党费10万元……全县收到社会捐款1050.2万元、特殊党费达116.3万元。


重建不是重复,而是更新,更是创新。在倒房重建过程中,县委组织国土、建设、环保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规划、选址、设计、安全的指导工作,设计了4类川北民居重建方案。全县恢复重建农房4951户全面动工,目前已完工1080户,15所农村小学、5家乡镇卫生院等公用设施和市政项目建设正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为确保抗震救灾款物用在刀刃上,县委按照公开透明、公正公平、严肃纪律的要求,坚持受灾要助、对象要准、监管要严的原则,切实加强救灾款物监管。从执纪执法部门、离退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中聘请17人担任义务监督员;先后两次组织2160名机关干部深入48个乡镇、522个村蹲点督导;抽调405名机关干部组成48个工作组进行交叉大检查,严格资金物资监管,充分发挥了救灾款物的使用效益。 (据巴中日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知识托起生命的桥梁—记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共产党员赵长军
 
 
2008年10月12日12:35   来源:《浙江日报》
 

  他是一位桥梁博士,参与过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工程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管理。为了把知识更好更直接地服务于群众,2007年10月,作为第8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带着对刚怀孕的妻子的牵挂,他毅然远赴四川广元;

  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及了广元的山山水水,详细“叩问”着一座又一座桥梁,努力地、尽快地修桥、建桥,为的是让桥能坚实地肩负起百姓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在汶川大地震中,他勇担重责,临危不乱,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细致入微的现场勘测,冷静分析,科学决断,和同事们一起抢修险桥,为打通抗震救灾“生命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他被四川广元看作是浙江送来的“宝”,他被浙江的同行引以为傲。于是,两地不约而同地推荐他为交通运输部抗震救灾的先进人物。

  2008年10月8日上午10时,他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党和人民的嘉奖。

  他,就是全国抗震救灾模范、浙江省交通厅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赵长军。

  青川北线交通中断,五座桥梁情况堪忧,人们想到了桥梁博士赵长军,他会及时赶回吗——

  危急时刻,我能不来吗?

  2008年5月12日14点10分,赵长军搭乘的杭州飞往成都的飞机稳稳地降落在双流机场。

  候机大厅里响着轻柔的音乐,相聚时的欢叫声和离别时的祝福声响成一片。一个胖嘟嘟的孩子正甜甜地睡在母亲的怀里,赵长军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刚满三个月大的儿子。他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14点26分,这会该是儿子吃奶的时间了……生活是如此的秩序井然,如此的美好!

  行李传送带上出现了赵长军的箱子,那里除了几件换洗的衣服,还装着十多本关于农村、山区桥梁建设的书籍资料,这让它显得“分量”十足。

  突然,地面剧烈地抖动起来,从地下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隆声,漫天飞扬的尘土让刚才还晴朗的天空刹那间失去了颜色。惊恐的人们纷纷涌向出口,有人开始哭喊着:地震了!地震了……5岁时便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赵长军,推断这次地震的级别不小。他掏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时间:14点28分。他飞快地拨下了广元市交通局总工程师陈代平的手机号码。

  “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甜美的女声此刻让赵长军感到莫名的烦躁,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一把拽起传送带上的行李冲出机场大楼……

  汽车的收音机里时时更新的关于“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的消息证实了赵长军的猜想,不断攀升的死亡人数令人揪心。他反复地拨打着几个同事的号码,但都不能接通……

  此时,广元市区的电断了,通信断了,一片忙乱。剧烈的震动刚刚停止十多分钟,广元市交通局的干部们不约而同地赶到了局门口。由于办公大楼在地震中出现了明显的裂痕,大家只能因陋就简地在交通局大门口搭了张桌子开起了紧急工作会议。

  利州区、元坝区、朝天区的消息相继回来了,旺苍县、苍溪县、剑阁县也有了消息,唯有青川县音信全无。青川怎么样,青川怎么样……人们的心被紧紧地揪了起来。

  青川县位于广元市西南面,地处地震带上,90%以上的土地是陡坡绝壁。后来的消息证实,地震使青川与外界的交通全部中断,其中两条公路——南线、北线都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损毁:地面开裂、塌陷,从山坡上滚下的巨石毫不留情地砸向公路,有9辆行驶在南线上的汽车几乎被压成了平板。

  “不惜一切代价,抢通青川运输线,保障青川重灾区生命线的畅通。”广元市交通局局长李秀洪作出的决定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但抢通道路的困难却是明摆着的,尤其是北线那五座位于地震活动断层附近的大跨度拱桥,在大地震中肯定会有损伤,而桥梁技术恰恰是广元交通系统最为薄弱的。

  谁能担此重任?广元市交通局总工程师陈代平的脑海里立即闪现出一个人的影子——来自浙江省交通厅、从去年起便在广元市挂职担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广元市交通局副局长的桥梁工程学博士赵长军。“如果赵长军在就好了。”可很快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眼下情况这么危险,交通、通讯中断,他会回来吗?

  然而,晚上10点,当从南线察看完灾情的陈代平刚回到局里,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参加紧急会议的赵长军。

  其实,下午4点赵长军已经赶回局里,跟着局长李秀洪赶到青川调查了解灾情,往返260多公里,至今粒米未进。

  “你回来了?”陈代平惊喜地拉住了赵长军。

  “这样的危急时刻,我能不回来吗?”

  封桥,北线交通立即中断;不封,万一桥梁坍塌,责任谁负——

  救人救灾最重要,责任我来负!

  机器的轰鸣声、炸药的爆炸声。黑夜中,参加公路抢险队的勇士们,在无数次余震中,顶着爆破后乱飞的石块和山体松动不时飞落的土石,争分夺秒地推进着公路的抢通进程。没有人不知道危机四伏,但没有人在危机四伏中撤退。在那通讯完全中断的20小时里,勇士们唯一留下的,是每次出发前写在本子上的姓名和家属的联系方式以及想对家人说的话。

  赵长军临危受命,担任了广元市交通局抗震抢险救灾总指挥部副指挥长、青川北线分指挥部副指挥长。负责广元市全市范围内桥梁的紧急检测、抢通加固工作,重点是抢通加固青川北线的几座受损大跨度桥梁。此时,尽管青川南线被临时抢通,但由于危险路段多,交通量大,加上余震和降雨影响,经常中断,抢通修复北线迫在眉睫。

  人员、机械紧急调往北线,生命线在一点点向灾区延伸。但当北线抢通工作推进至212国道三堆乡路段时,却遭遇了“拦路虎”:“此路段上的干溪河大桥桥台侧墙严重外倾,桥面开裂,这座建于1990年的拱桥的状况,令救灾人员心生惧意,绝不敢携带重达十数吨的工程机械上桥。”

  桥,卡住了抗震救灾的步伐,而在北线上,尚有白水大桥、井田坝大桥等多座大型拱桥……沿线5个乡镇数万群众的安危,系于桥梁。

  步行、爬山、坐船……为准确掌握这五座桥梁的受损情况,赵长军一行艰难前进。沿途山体满目疮痍,大大小小的石块不时从他们身边滚过;危岩狰狞地俯视着他们,似乎一阵风过就能将他们葬身山中;泥石流、滑坡也可能随时夺去他们的生命……每一次实地踏勘,都有可能成为死亡之旅。

  白水大桥是2万多人的沙洲镇通向外界的唯一通道。5月恰逢枯水季,从摩托艇停靠点到达桥面还得爬上一段长百米、坡度近50度的斜坡。正午的太阳晒得人身上火辣辣的痛,赵长军他们硬是以岩石的凹凸为支点,手脚并用、一点点地爬上了那段斜坡,浑身上下被汗水湿了个透。

  赵长军和陈代平沿着桥面仔细检查,发现了六条横向贯通桥面的裂缝,有一处桥面出现了10厘米以上的严重翘起。“一定是桥身出了问题。”赵长军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走到桥面中间,赵长军又发现了一处让人揪心的隐患:大桥中间桥墩上的一个腹孔墩产生了10厘米以上的水平方向错动!“你们拉着我,我弯下去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情况。”赵长军说。“太危险了!”同伴们劝阻道。赵长军不容分说,整个身子趴到了桥面上,从栏杆的缺口处将上半截身探了出去,同伴们则死死地拉住赵长军的双腿。就这样,赵长军用手中的相机,倒挂着拍下了他想要的资料照片。

  但赵长军还不放心,他提出要下到桥墩查看。拉着沿途的杂草,扶着桥墩表面的钢筋,赵长军走在仅20厘米宽的台面上,一脚踩空,差点掉进40米下的白龙湖。在桥下,他们发现桥一端的腹孔顶部已经完全断裂,桥可以被断定为危桥……

  一天往返200多公里,赵长军终于掌握了桥梁的受损情况,5座桥梁均出现危情。一个关键问题随即摆在眼前:封还是不封?封,广元通往青川的北线交通立即中断,沿线三堆、沙洲等镇势必成为孤岛;不封,引发桥梁倒塌或发生次生危害,责任由谁承担?

  其实,这一权衡,在检测时便展开了,出于安全考虑,不少人倾向于封桥。但赵长军说:“不能轻易说封或者不封!”

  连续15个小时,赵长军他们饥肠辘辘地一路奔波,返回广元已是晚上10点。他给自己泡了碗方便面,边吃边根据勘测到的数据,查阅资料进行计算分析,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3点。

  一早,赵长军便将一份建立在精确计算基础上的建议,呈交广元市交通局抗震救灾总指挥部:

  干溪河大桥看上去严重,但桥的主体部分却保持相对完好,可以限速单边通行15吨的车辆,留人24小时看守,每天复查一次;

  白水大桥一端腹孔顶部完全断裂,可认定为危桥,必须限制一切机动车辆通行,同时向上级求援,尽快架设战备钢桥;

  井田坝大桥完全垮塌,需抓紧制订重建方案,并应立即建设临时便桥或便道;

  龙洞河、洛阳河大桥受损轻微,不影响人、车通行……

  “干溪河大桥裂得那么厉害,还能用?是不是搞错了?要行车出了问题谁负责?”对于赵长军的结论,有人担心。赵长军决定以实践证明自己的结论。

  “你的车只要不超过15吨,保持5公里以下的时速,顺利通过肯定没问题。”赵长军对仍在犹豫的司机说,“要不,我坐在你的车上一起过去。”

  “赵局长,不用了,我相信您。”说着,司机发动了汽车。

  车缓缓地移动着,桥微微地抖动着。五米、十米、二十米、六十米、九十米……人群中响起一阵欢呼:“过去了,过去了!”

  道路通了,物资送过去了,灾区的群众心宽了……赵长军的决定为沙洲等受灾严重乡镇的抗震救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经过赵长军的精细观察,专家组迅速制定了白水大桥的修复方案,在浙江交通架桥突击队的努力下,两天时间就被抢通。广元市市委书记罗强闻讯高兴地说,这是典型的“浙江速度”呀!

  后来有人问赵长军,你只是挂职干部,有必要承担风险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吗?赵长军说,“救人救灾是最要紧的事,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既然桥还能用,就得充分利用它的承载力。我的决定是建立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上的,绝不是‘傻大胆’,出了问题我负责!”

  除了检测、抢修桥梁以外,赵长军还承担着对口支援广元交通的协调联系工作。他不但要为交通运输部和浙江交通系统一批批赴川人员联系车辆食宿,通报现场情况,提供处理意见,还要和施工队协调施工方案,帮助调集施工材料。

  人们想不到,文弱的赵长军竟能爆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整整一个多月,赵长军大量透支着自己的体力,他坚持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每天工作近20小时,他的双眼布满了血丝,脸上的皮肤被晒脱了一层又一层。但在赵长军看来,这一切都自然不过:“我身边的同事们都在拼命工作,我身后有着浙江交通强有力的支持,换了任何人都会这样做。”

  司机赖青告诉笔者,为了掌握动态资料,赵长军往返北线不下20次,他经常乘坐的那辆丰田越野车,在一个月里行车里程暴增。至于途中遭遇险情,甚至近距离接触死亡,几乎是常有的事。

  5月25日,赵长军驱车赶赴青川,查看观音店—木鱼镇的道路受损情况。下午3点28分,正在返程途中的赵长军遭遇了震中位于青川的6.4级余震。“烟尘漫天,岩石滑落,一些碎石砸在车上。”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司机赖青依然心有余悸,“那感觉,好像穿行在枪林弹雨中,性命完全交给了运气。”

  赵长军的一举一动感动了周围的人。

  “赵长军临危不惧,德行高尚,朴实无华,一专多能。”总工程师陈代平说。

  “你看看人家赵局长,这么高学历的知识分子是怎么工作的?再比比你自己,还好意思偷懒?”直到今天,每当有人工作懈怠,广元市路政处处长李辛就爱搬出赵长军。

  “他戴着草帽,端着一个搪瓷碗,蹲在帐篷一角喝着稀饭,谁会想到他会是个局长?还是个博士!”负责后勤工作的严青泉依然记得第一次见到赵长军时的情景。

  “看他在那个斜坡上爬上爬下,我都替他捏把汗,这个局长呀,敬业!”白龙湖管理处的工人也这样称赞。

  广元的桥因为年久失修隐患不少。桥梁高级技术人员严重匮乏。人们期待赵长军提升交通建设理念——

  为当地百姓贡献我的专业特长,正是我的愿望

  “热爱技术的人要敢于坚持真理,承担责任。赵长军是个真正的专家。”这是广元川北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罗通钊对赵长军的评价。

  广元市旺苍县国华镇有座盐井河桥,总长110.50米,为6跨16米钢筋混凝土T梁。2007年11月完成施工图,准备交付使用,赵长军审查之后,发现设计方案不合理,提出重大修改意见。

  “说实话,当初对赵长军的建议还真有点不以为然。”罗通钊说。罗通钊是一位有着20多年从业经历的老交通,是广元市交通系统仅有的两位高级工程师之一,还是四川省交通厅专家组成员。用他当时的话说,博士硕士我见得多了,没什么了不起的。但“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在平心静气地考虑了赵长军的修改建议后,罗通钊这位老交通也不得不信服:前后2次修改,盐井河桥,施工方便,节约预算15%,约30余万元。

  让罗通钊印象更为深刻的是地震后发生的另一件事:

  井田坝大桥在“5.12”地震中倒塌,为了尽早抢通北线,某甲级交通规划设计院为该桥做了设计方案,利用残留的断裂桥墩重新建桥。但赵长军认为,地震过后桥墩已经受到严重损坏,剩余承载力到底有多少,在没有经过认真勘察测算之前不能轻易下结论。赵长军拨通了该设计院的一位主管领导的电话,哪知这位领导也是个脾气火暴的人,一听赵长军对设计方案的质疑,当时就火了起来。在他看来,这是对他权威地位的挑衅,断然拒绝了赵长军的建议。

  对方的傲慢虽然刺痛了赵长军,但他明白,现在最重要的是怎样让工作继续。他立即向上级作了汇报,以党性做担保,坚决要求召开专家座谈会,重新讨论设计方案。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第二天这位领导便赶到了广元,在会上,赵长军有理有据地反驳了该设计方案。

  “当时我也在场,听完赵长军的讲话后,我第一个举手表态,我说,我完全赞成赵长军同志的意见,这个方案必须重新制定。”罗通钊对赵长军竖起了大拇指。

  在赵长军看来,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作为中组部、团中央选派的“博士服务团”成员,赵长军明白,他应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为广元的交通发展、为广元的人民群众贡献自己的力量。

  所以,赵长军在刚到广元的两个月里,就把广元市三区四县中的数十个乡镇走了两遍。有一次,赵长军和同事一起去青川县。那里有座建造于1984年的人行悬索桥,是两岸人们通行的必经之路。但就是这样重要的一座桥,主索松弛,桥面下垂,吊杆和人行护栏缺失。“存在这么多隐患的桥大家还在用,山区老百姓出行真艰难!”当天晚上,赵长军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要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当地的百姓通行带来更多的安全和便利”。

  偏远山区的经济发展需要路和桥,百姓的生活和致富需要路和桥,看到的和听到的一件件事情,让赵长军深感自己来广元是他人生中的又一正确选择,他可以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最急需的人民。他的工作思路日渐明确,通过对重点项目的监管,从工程设计、施工等方面加强项目审批程序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提高管理、设计、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苍溪县桥溪乡人行悬索桥横跨东河,全长152.4米,是桥溪乡小寨、蟠龙、云峰等地村民外出的重要通道。2007年12月,赵长军与陈代平到该桥建设工地检查时发现,该桥主索的安全系数不到1.0,而按照设计要求这个安全系数应不小于3.0。赵长军还发现,原来的设计中,锚碇和桥塔的设计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此时桥塔和锚碇已经施工完成,有人劝赵长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已经建好的东西拆了,也就意味着原来投入的资金都要归零,“我们是老区,建一座桥不容易。”赵长军却坚持道:“正因为老区建桥不容易,我们要建得更好更坚实坚固!”他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工,然后修改、完善施工图。

  通过计算分析,赵长军两次提出了自己的计算书。为了让设计施工人员心服口服,他又多次把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请到局里,对他们解释、演示。最终,该桥拆除了不合理的结构,并按照重新设计的图纸施工。在5.12大地震中,这些桥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目前已投入使用,

  “赵长军的专业技术和工作态度,没的说!他是浙江交通送给我们广元的一个‘宝’!”广元市交通局副局长吴文斌对自己的这位搭档赞不绝口。

  灾后的广元,有20多座危桥必须拆除重建,上百座病桥急需维修加固——

  广元需要我,我留下

  “啊,啊,啊……“每当赵长军的手机里传出婴儿响亮的叫声时,同事们就会说:“赵局长,儿子又在叫你了!”而此时,赵长军的脸上也会显出灿烂的笑容。在他听来,在当今五花八门的手机铃声中,他自己精心制作的自己的儿子叫声的手机铃声,那是最“酷”的。

  儿子出生几个月了,可如今,他只与儿子见面两次。听着手机里儿子的声音,看看电脑里妻子传给他的几十张儿子的照片,这对他来说,是生活中最大的慰藉……

  2007年6月,一个炎热的下午,浙江省交通厅领导找到时为建设管理处主任科员的赵长军,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博士服务团”,去四川广元,在交通厅领导看来,赵长军是合适的人选。

  但厅里也了解赵长军的实际困难。赵长军的妻子易国瑛长期患有甲亢,此时36岁的她刚刚怀孕;双方家长年老多病,如果赵长军去援川,谁来照顾他妻子?

  “回去和妻子商量商量,三天后给个答复吧。实在有困难,我们可以安排其他同志去。”

  当天晚上,在陪妻子散步时,犹豫再三的赵长军把组织决定告诉了妻子。

  “这是好事啊,你去吧。”谁知妻子满口答应了。易国瑛知道,丈夫是多么热爱自己的专业,就像茅以升那样造一座世界闻名的大桥是赵长军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每天都要在家学习到深夜,中午休息时间,他也都在看书做题。去四川挂职正是丈夫检验知识、贡献知识的绝好机遇。即使不能圆梦,也能让他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2008年2月29日下午3点,赵长军在前往成都开会的路上接到了易国瑛打来的电话,说她已在医院检查,可能早产。下午4点半,妻子又打电话告诉他要做剖腹产。5点钟,赵长军接到表弟的电话,易国瑛已经生了,是个儿子,母子平安……在这天的日记里,赵长军写下了四个字:阳光灿烂。

  幼小的生命给这个常年与书籍、数据、图纸为伍的男人带来了从未体验过的喜悦。他很想把那些从博客上看到的育儿知识学以致用,但远在千里之外的他只能通过妻子每天发来的孩子照片了解孩子的状况。几个月下来,他的电脑里已经有了几十张孩子的照片。孩子的“啊,啊,啊”叫声被他制作成来电提示……

  怀着对妻子、对孩子愧疚之心的赵长军,在日记中,在他的心里,无数次许下了这样的诺言:回家后,一定会百倍地为母子补偿这一切……

  按规定,“博士服务团”在四川服务的日子9月份就要到期了,几个月后赵长军也可以回到美丽的西子湖畔,回到他日思夜想的妻子、儿子身边。但奇怪的是,此时此刻的赵长军内心突然生出一种惆怅,他总觉得有一只巨大的“手”在拉着他,他的脑海中不时地闪现着这样的场景:

  在广元,在偏僻山乡,百姓在有安全隐患的索桥上通行,下面是深不见底的河谷。很多桥梁年久失修,特别是遭受大地震后,在整个广元,有20多座危桥必须拆除重建,上百座病桥急需维修加固。而“十一五”期间还将修建20多座,最大跨度达到100米……赵长军分明看到了山区百姓那急切期盼的双眸!

  桥呀桥,赵长军学的是它,想的是它,建的是它。也许,赵长军的一辈子将与桥相伴,成为他心血的熔铸,生命的托付。但自从来到广元,特别是经历了大地震之后,赵长军对“桥”的理解竟与以前有如此的不同:桥,不只是人们通行的载体,不再像钢筋、水泥那样冷冰冰。桥,是群众致富的希望,连接着奔向小康的大道;桥,是党和政府为民惠民的坚实架构,是与群众心心相印的生动而又最具实效的写照!

  赵长军明白了,那只巨大而无形的“手”,是党的召唤、人民的期盼,是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肩负的责任!

  此时,党组织也在考虑赵长军的去留。从广元交通建设的实际,特别是灾后重建的需要来考虑,他们多么需要像赵长军这样既具高度责任感又有丰富科技知识的人才,他们真切地希望赵长军留下来。他们期待赵长军不只是帮助解决一桥一墩的技术难题,还要帮当地形成技术积累,提升和创新交通建设理念。

  2008年6月的一天,赵长军接到了浙江省委组织部的电话:“赵长军同志,我们想让你留下来,留在广元参加下一批博士服务团……”

  “广元需要我,我留下。”赵长军说。

  随后,他把组织决定告诉了远在杭州的妻子,妻子的回答简洁而轻松:“广元需要你,就留下吧!儿子有我呢!”

  如今,在广元市800公里干线公路上,在需要加固或重建的重要桥梁边,依然活跃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在那个身影的背后,架起的是浙江与广元两地交通部门更为密切的技术援助“桥梁”。

  他,就是赵长军。(胡丹 陈金德)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色英雄—记全国抗震救灾先进模范张波
 
( 2008-10-12 09:22:59) 稿件来源:宁夏日报
 
    10月8日表彰的522名全国抗震救灾先进模范中,宁夏卫生厅疾病控制处处长,46岁的张波名列其中。四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张波是第一批奔赴前线的宁夏人,任宁夏医疗救援队卫生防疫分队长。

    回想在灾区救援的日日夜夜,八个字最能表达张波的感受:“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得到汶川地震的消息后,宁夏医疗卫生系统的同行们坐不住了,纷纷报名主动要求上前线。5月14日,宁夏第一支卫生救援队奔赴灾区,救援地点是四川广元市的地震重灾区青川县。

    经过长达30多个小时的昼夜兼程,救援队克服重重困难,在15日晚9时到达青川。一片黑暗中,有人在不停地忙碌着,时而有微弱的灯光晃动,废墟中不时传出凄厉哭泣声。救援队的到来,为受灾的青川带来了一份生的希望,更带来一份力量!

    按照指挥部安排,救援队摸黑在青川县中学扎营。为了不给灾区政府和群众添任何麻烦,除了年龄稍大的同志入驻两个帐篷外,其他同志都在汽车上休息,紧急救援分队的年轻人甚至露宿广场。张波还记得在青川的第一顿晚餐,因为没有热水,所有的队员只能干嚼方便面。张波说:“我们是来救灾救援的,不是来添乱的,不能给灾区群众增加任何负担。”

    临时搭建的帐篷内住满了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失去公共卫生设施的青川街头随处可见垃圾和粪便……面对此情此景,救援队迅速开展排查,为受伤的群众把脉问诊,并对水源、垃圾、厕所、生活垃圾进行消毒处理。

    5月21日下午,救援队接到救援任务,张波带人前往灾情比较严重的木鱼镇,对250多具遇难者尸体进行消毒掩埋。这是一项特殊而艰巨的任务,对卫生防疫队员的心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面对250多具面目模糊、已经开始腐烂的尸体,防疫队员们一次次落泪。擦干泪水,忍住内心强烈的悲痛,怀着对生命的无限敬畏,张波和防疫队员们按照技术要求一一对尸体进行消毒,然后重新掩埋。

    石坝乡是卫生防疫任务最为艰巨的一个乡,自地震以来,道路塌方河水淤积,无法进入,救灾物资完全依靠空投和肩扛。24日下午,指挥部向宁夏卫生防疫队下达了运送救灾物资任务,张波和两位同志背着物资徒步翻山向石坝乡挺进。由于道路扭曲塌方严重,部分路段下沉形成河道和湖面,根本无法通行,只能从山上爬过去。历经4个多小时艰难跋涉,翻越五座山,他们到达目的地开展工作,途中正赶上青川县发生6.4级余震。张波说:“到达灾区后,面对严酷的环境,几乎每个人的手机上都有一条随时准备发出、或请别人帮忙发出的诀别短信。”那段日子里,张波正在武汉念大学二年级的儿子,每天都要给他发一封只有四个字的短信:“老爸,加油”。

    宁夏医疗卫生防疫队离开时,广元市卫生局局长紧握着张波的手泣不成声: “宁夏医疗卫生防疫队的领导是好领导,队员是好队员,个个都是好样的。”说到荣誉,张波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各部门联手支援灾区,电力、消防、武警、新闻工作者、志愿者等纷纷赶赴灾区,伸出援手。我这个荣誉是大家的,属于在抗震救灾中奉献的每一个中国人。”(记者 李东梅)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4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捐赠过冬衣被 温暖灾区百姓
 
宁波开展向汶川地震灾区捐赠衣被活动

 中国宁波网   08年10月14日 07:17 
 
 
  本报讯(记者卢磊 通讯员陈绍友)记者昨日获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出了关于开展“捐赠衣被、温暖灾区”——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赠衣被活动的通知。从即日起,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向地震灾区捐赠衣被活动,切实帮助受灾群众安全过冬。

  据介绍,今年救灾捐赠活动主要为汶川地震灾区困难群众捐赠过冬衣被,也可捐款。捐赠活动主要在全市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广大市民中进行,坚持自愿捐赠原则,不组织下岗职工和生活困难群众参加捐赠活动。根据安排,11月3日至4日为捐赠物资发运阶段,其中11月3日向四川省青川县发运捐赠物资,11月4日向四川省民政厅发运捐赠物资。

  据悉,此次捐赠活动我市需募集新棉被2万条,8成新以上棉衣裤、大衣、羽绒服、毛裤、绒衣和绒裤2万件,统一捐往对口支援的四川省青川县。多余的衣被(毛毯)交由受援省民政厅统筹协调支援其他受灾县(市)。接收的捐款全部用到地震灾区,用于采购御寒衣物和取暖炉具,也可直接支援受灾地区用于受灾群众解决过冬御寒问题。

  捐赠活动以各县(市)区和市级各部门为单位组织进行。对所捐赠的衣被,各单位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并按要求分类包装(包装袋可向市民政局社会捐助接收中心购买,地址:育才路289号市社会福利中心内,联系电话:87215969),在规定时间内送至铁路北站(环城北路货运市场旁)。市本级捐款统一送至市民政局社会捐助接收中心(收款单位全称:宁波市财政国库收付中心其他资金专户,账号:12020122000000931—082,开户银行:宁波银行营业部)。驻甬部队捐赠衣被送至驻地民政部门或在规定时间内送至铁路北站,捐款送至市民政局社会捐助接收中心。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4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为己只行善 虚拟世界“网络善客”能走多远

2008年10月14日 05:52:38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日报杭州10月13日讯 离下班还有10分钟,杭州西湖区一小学老师徐帆忙里偷闲,在网上浏览新闻。“天气越来越冷,地震灾区的孩子们盖的还是从废墟里挖出来的薄被子……”一条新闻牵动着她的心,她下意识地点开网络募捐网站“善铺网”,准备发起倡导,为青川孩子筹款买棉被和运费。

  敲敲键盘,轻点鼠标,就能捐献爱心——网上购物,店主会把利润捐出去;响应网友号召,通过网络汇款,就能把物资运到贫困地区;QQ、MSN签名换成一句广告词,登录一次,企业就会捐钱给孩子……这种时尚、简单又富有爱心的行善方式,成了“蜗居”于网络上的年轻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时间一长,网络“善客”一族便出现了。徐帆和她的朋友们几乎每个月都会通过网络上的各种捐赠方式,资助贫困学生、灾区孩子,或是某位需要帮助的病人……

  天气转凉,“善客”们又在忙着为孤寡老人以及贫困山乡的孩子们添置冬衣和棉被,然而,在方兴未艾的“网络行善”热潮中,热心资助他人的同时,网友不免要多一个“心眼”。

  网友“德芙很好吃”是个不折不扣的“网络善客”,在网络上“日行一善”已成为她的生活习惯。上个月,她刚拍卖掉一只包包,将500多元捐给一个面临辍学的孩子。“网络竞拍很有趣,大家相互打趣,争相购买,其实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爱心。这种互动,让我的生活更充实。”然而网络捐赠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也曾让她心有余悸。

  日前,在一家爱心论坛上,网友“大浪淘沙”在帖子里描述了一位辍学孩子的可怜身世,呼吁大家募捐助学。因为“大浪淘沙”在该论坛里已“混迹”半年多,大家对他很熟悉,再加上经核实,孩子的资料也属实。于是网友们自发募捐,短短几天,向“大浪淘沙”指定账户汇款5000多元,随后,“大浪淘沙”似乎一夜蒸发,捐赠的事没了下文,更让人吃惊的事——辍学孩子没有得到任何资助。愤怒之下,网友们用各种方式进行“人肉搜索”逼该网友现身。1个月后,“大浪淘沙”出现在论坛里,向大家解释“前阵子都在出差,忘记将钱寄出”。

  无论此事孰是孰非,但它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自发性的网络慈善,如何有效监管,如何才能更规范和令人信服?

  日前,台州、安吉等地不少民间自发性组织,挂靠在正规的慈善组织旗下,成为当地慈善总会的分会,省慈善总会认为,这是慈善事业发展的一种有益探索。

  省慈善总会秘书长李刚说,网络慈善组织的发起是善意的,但是由于缺乏合法的身份认证以及行业规范,在社会中的认知度、信任度可能要受到影响,而慈善总会要做的,就是逐步通过各种途径,将这些组织引入正规的渠道。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阮蓓茜 编辑: 李利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等会见青川县党政代表团

2008年10月15日 03:41:5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5·12”大地震之后,杭州市与青川县结成了对口援建关系。这两日,青川县委书记李浩生率领青川县党政代表团来访杭州。昨日中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和市长蔡奇等一起会见了青川县党政代表团。广元市委副书记、省援建青川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谈月明,市委副书记王金财,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许勤华,市政府秘书长许小富等参加会见。

  王国平代表市四套班子和全市人民对青川县党政代表团的到访表示欢迎,对青川人民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表示敬意。他说,援建工作把杭州与青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援建青川是杭州市的光荣政治任务,我们将不折不扣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根据援建指挥部和青川县委、县政府及青川人民的需要做好“自选动作”,扎实谋划、有序推进,做到无论是“规定动作”还是“自选动作”都要争高分、甚至夺满分,力争在全国、全省起到好的表率作用。王国平说,青川人民在地震灾害面前表现出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巨大精神力量。王国平希望青川县委、县政府对杭州的对口援建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加强对杭州援建指挥部的指导帮助,关心援建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让他们工作得安心放心,全市人民等待他们凯旋。

  蔡奇表示,杭州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对青川的援建工作。

  李浩生对杭州市在地震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对青川的援助表示感谢,对杭州人民的深情厚谊表示感谢。他说,青川县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这些都得益于杭州的支持帮助。李浩生还简要介绍了青川县下一步灾后重建主要工作。

来源: 杭州网-杭州日报 作者: 王琦 编辑: 李利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6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道紧急令撕开生死关2008年10月16日07:49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剑阁县卫生局抗震救灾记

  本报记者陈婷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而今年,因一段生与死的特殊考验,剑阁县卫生局以一种特殊方式度过这个节日。

  第一道指令:抢救生命

  地震突然降临,时间就是生命。县卫生局局长郭建军立即下达第一道指令:迅速组建卫生局临时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所有医护人员尽快转移在院病人,全力救治震灾伤员;主动出击,凡有救护车的医院立即出车,穿巡大街小巷搜救伤员。
 
 


  余震不断,瓦砾横飞,郭建军跳上救护车,用高音喇叭高喊:“伤员请呼救!”一遍又一遍,一趟又一趟,搜救范围从城区延伸至周边乡镇,连续8个多小时,共运送和救护伤员450余人,紧急疏散受困群众近万人。

  救治行动紧张有序进行。统计显示,该县震灾伤员5692人,除12人因医疗救治途中不治身亡外,其余均成功获救。

  第二道指令:奔赴前线

  卫生局抗震救灾指挥部里,来自全县各地医院的告急电话不断:有的业务用房倒塌,无处安置患者和伤员;有的急救药品断档;有的需立即转送重症伤病员……

  县卫生局第二道指令紧急下达:派遣3组人员前往各地巡查,局班子成员赴灾情严重的柳沟、武连、开封等镇指挥救治。

  下寺镇中心卫生院,一名叫张丹的孕妇即将临产。副局长蒲剑秋指挥将孕妇背至室外,医务人员围成一圈,搭建“临时产房”。1小时后,婴儿顺利来到人间。

  全县各地医疗急救药品告急,食品和饮用水严重短缺。卫生局加强统筹,对现有药品和全国各地送来的医疗物资实行统一调度,并动员医务人员将家里的食物拿出来支援伤员及家属。

  据统计,全县灾后共组建防疫小分队618支,出动防疫人员83196人次、防疫车辆1200余台次,发放各类消杀药品76吨,累计消杀面积21297万平方米,食品、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覆盖率达100%,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第三道指令:驰援青川

  毗邻剑阁的青川县,是地震中损失最严重的受灾县之一。“整个灾区是一家!”剑阁县卫生局决定:尽一切力量援助青川。

  由剑阁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抽调的骨干医生、护士组成的首支应急救治队,星夜兼程奔赴青川县城。县卫生局还通告全县各医疗单位,保证预留部分床位给从青川县转运出的危重伤病员。

  随着灾情日趋平稳,剑阁县开始着手灾后重建工作。但青川县依然严峻的医疗救治和疾病防治工作形势,令剑阁县卫生局领导挂怀,该局继续抽调人力、物力全力支援青川。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6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表达感激感恩之情 促进川浙交流合作
四川在线  (2008-10-16 03:40:45)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蒋巨峰率团赴浙开展致谢和投资促进活动,川浙党政领导举行座谈会


  本报杭州10月15日电 (记者谭江琦)“地震无情共担风雨,心手相连重建家园”——我省向浙江省赠送的锦旗上的两句话,浓缩了全川人民的感激感恩之情和期盼加深川浙交流合作的心愿,也传递出由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率领的四川党政代表团浙江行的两大主题:致谢、合作。


  今天,川浙党政领导座谈会在杭州举行。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出席会议并讲话。蒋巨峰率四川党政代表团出席会议并讲话。

  川浙交流合作历来紧密,从最初的对口帮扶,发展到在经贸、教育、科技、人才、卫生、旅游、劳务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浙江省委、省政府立即发来慰问电、捐赠慰问金,全省各界积极捐款捐物,组织救灾物资,派出救援队伍。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浙江“将青川当成浙江自己的一个县来建”,全力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浙江人民全力支持,倾情相助,给予了我们巨大的精神鼓舞和物资帮助。”蒋巨峰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川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向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浙江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介绍了我省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情况后,蒋巨峰就推动青川恢复重建和深化川浙合作建议,川浙双方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加快恢复重建急需项目的建设,把支援灾后重建、支援灾区加快发展与浙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蒋巨峰表示,我们一定认真做好配合、服务、对接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好援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强化政务服务,为对口支援有序有效推进创造条件。

  赵洪祝对灾区恢复重建工作表示关切,对四川人民表现出来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表示敬意。他说,当前,世情、国情和我们两省的省情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我们更要审时度势,围绕恢复重建这一重大任务,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优化合作环境,做好对口援建工作。三年时间转瞬即逝,我们一定会把对口支援工作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为灾区人民重建美好新家园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相信四川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生机勃勃,相信两省的交流合作会迎来更广阔的前景,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好更快。

  吕祖善介绍说,浙江对口支援青川恢复重建的协调指挥机构已组建到位,三年援建总体规划基本编制完成,第一批援建项目开始启动。下一步,浙江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援建项目建设,抓紧出台三年援建总体规划,着力抓好永久性住房、乡镇“一校一院”、基础设施、群众生产生活供应保障等急需项目建设,确保项目质量,推进产业合作,向青川人民和浙江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会上,还举行了浙江省援建青川县项目和川浙合作产业园投资协议签约仪式。

  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浙江省副省长陈加元,四川省副省长黄小祥出席会议。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6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进交流合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深入开展 浙川两省领导座谈

  浙江日报杭州10月15日讯 今天下午,浙江—四川两省党政领导座谈会在杭举行。双方深入商讨了对口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并就深化浙川经济合作交换了意见。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在会上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主持座谈会并介绍了我省对口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情况。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介绍了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情况,并提出深化浙川合作建议。

  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副省长陈加元,四川省副省长黄小祥等出席座谈会。

  赵洪祝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四川省党政代表团来访表示欢迎,对四川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抗震救灾中体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奉献精神和优良作风表示敬意。他说,四川的灾情一直牵动着浙江干部群众的心。浙江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具体要求,把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当前头等大事,迅速动员全省各方面的力量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当前,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推进交流合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一定把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按照中央提出的“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和决策部署,切实做好对口支援青川县恢复重建的各方面工作。在加强政府间交流合作的同时,我们支持和鼓励浙江企业到对口帮扶地区投资发展。要继续抓好原定的一系列对口帮扶工作,努力完成中央交给我们的对口帮扶任务。

  吕祖善在讲话中说,目前,我省对口支援青川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启动,扎实推进,进展顺利。四川省委、省政府对我省援建工作高度重视,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下一步,我省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进一步抓好对口援建工作。要加快推进援建项目建设,抓紧出台三年援建总体规划,着力抓好永久性住房建设、每个乡镇“一校一院”建设,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尽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保障上的问题。同时,要继续推进双方产业合作,加强援建项目和资金的监督管理。

  蒋巨峰在讲话中代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全川各族人民特别是灾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四川抗震救灾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的浙江省委、省政府,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浙江人民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他说,当前,四川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了全面恢复重建的重要阶段。我们双方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加快恢复重建急需项目的建设,并把支援灾后重建、支持灾区加快发展与浙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利用四川优势资源和科技人才储备,拓展浙江企业发展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座谈会上,四川省委、省政府向浙江省赠送了锦旗和感谢信。双方还签署了浙江省援建青川县项目协议和浙川合作产业园投资协议。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6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医疗急救中心召开《生死大营救》——上海市120抗震救灾纪实文集暨DVD首发式
 
 
( 2008年10月15日 )


  10月14日上午9时,市急救中心组织召开了《生死大营救》—上海市120抗震救灾纪实文集暨DVD首发式。大会由中心党委书记贺勇同志主持,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建光同志出席并讲话,局党委副书记黄红同志以及有关处室领导、市急救中心党政领导、各区(县)急救中心党政主要领导,以及全市急救系统抗震救灾队员共200余人参加了大会。
  
  5月12日,汶川突发8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是一次特大自然灾难。但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四川灾区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在这次抗震救灾工作中,上海市院前急救系统在市卫生局和市急救中心的组织下先后分5批,共36辆救护车,111名医疗急救队员参加抗震救灾。他们奋战在广元至青川的生命线上,在面对危险的工作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始终与灾区人民共患难,心连心。截至7月3日救护车对在灾区工作52天,行程25万多公里,出车520次,转运伤员694人,其中重伤员498人。由于组织有力、指挥得当,整个救援过程没有一名伤员发生意外,急救队员无一人伤亡,救护车没有发生一起事故,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徐建光局长在会上指出:《生死大营救》纪实文集的出版,全面、客观、真实地展现了上海市医疗急救队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战斗、生活的千辛万苦和灾区人民建立的深厚友谊,叙述了难忘日子里一个个动人的历史记忆,饱含了上海市院前急救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上海市赴川抗震救灾全体队员们的心血和汗水!
  
  徐建光局长在会上高度肯定了上海120人在抗震抢险救灾工作中的卓越表现和取得的优异成绩,对大家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同时勉励上海市院前急救系统的干部职工继续努力,在保障好市民的日常急救工作的同时,继续高质量地做好对口援建工作,为推进上海市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建光同志、党委副书记黄红同志以及有关处室领导为抗震救灾队员代表进行了授书仪式,并同大家一同观看了《不辱使命、拯救生命》上海市院前急救系统抗震救灾纪实片。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6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川服务最久的台州义工昨载誉归来 发布时间: 2008-10-16   中国台州网 

  昨天17时,义工小鱼回到台州。从5月18日起,小鱼在四川震区服务了138天,据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负责人说,她是我市在震区服务时间最长的义工。

  小鱼本名叫李美秀,今年29岁,在仙居经营一家广告公司,2005年加入义工队伍。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正在发烧的小鱼手背上还吊着针,就上网组织义工队伍,参加抗震救灾。随后,她做出一个决定:停掉公司,带着所有积蓄去四川救灾。5月18日,小鱼抵达灾区,除了中途回家10天,就一直在四川做义工。

  地震后,各地志愿者涌入灾区,一两个月过后,陆续返乡。小鱼说,她曾在的“心连心”义工队最多时有100多人,现在只剩她一个人。“从灾区救助到灾后重建,到处都是忙不完的事情,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而且,其他志愿者走了,留下的工作更繁重了。”所以,她选择留在灾区。

  小鱼在灾区的日子过得分外忙碌。5月份,与队员一起参与救助;6月份,办起帐篷小学,开办免费医疗站;7、8月份,调查贫困学生情况,联系助学;9月份,天气转凉,筹集灾民过冬所需物资。

  看到小鱼在网上发布的受灾师生状况,北京几家企业出资72万元,帮助150名学生圆了大学梦;美国博爱基金会在网上联系到小鱼,资助89名受灾老师和141名学生。

  这几天,小鱼很开心,青川中学和马鹿小学困难学生的过冬新棉被终于有着落了,募集的400条棉被和1000件棉衣已发放下去。“这件事告一段落了,我才能安心回来。”

  138天的朝夕相处,小鱼已成了灾民们的至亲。走在路上,小鱼常常被人叫住:“你就是小鱼吧,好人啊,有空到我家玩。”小鱼急性肠炎发作,青川的4位大学生和孤儿,在她床头守了一天一夜。青川教育局腾出办公楼后面的空地,给小鱼和她的义工伙伴们建个板房,用来办公和住宿。

  “经历了那么多震撼心灵、梦魂萦绕的人和事,我已经离不开四川了。”小鱼说,在台州整休一段时间,还会重返灾区。

新闻来源: 台州日报   作者: 周霜 胡艳芬   网站编辑: 杨能勇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6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夜深了,皎洁的月光洒下丝丝银华,此时此刻,在地震灾区四川青川县乔庄镇战斗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弯着腰,手里拿着听漏检漏设备,沿着城区供水管道仔细检查着。这是宁波供水工作组小分队正在工作的一幕。
    在“5.12”特大地震中,青川县自来水水厂,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都遭到了严重破坏,供水一度陷入瘫痪,目前经过抢修已基本恢复居民生活供水,但是供水管网目前还是经常出现接头脱落,断裂渗漏等情况,造成供水压力不足,致使许多地势较高地方供不上水。水厂多处房屋受损,给正常供水带来隐患,化验室设备损坏严重,无法正常检测水样。而且水质受余震影响经常变得浑浊,无法达到供水标准。
    了解到上述情况后,宁波市援建指挥部在浙江省援建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在宁波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迅速组织力量,从宁波市自来水总公司和宁波市城市管理局抽调业务骨干,组建赴青川供水工作组,开展青川县乔庄城区供水系统应急修复工程的勘察和设计工作。工作组一行七人,于10月10日傍晚到达青川县城乔庄镇。为了能尽快地解决灾区群众的燃眉之急,当晚工作组就带着应急照明灯徒步到乔庄城关现场熟悉供水管道,一直工作到深夜。第二天一早,工作组的同志们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白天来到当地的水源地及居民区,对水质进行检测与化验,并与当地有关部门一起现场查勘城市供水改造路线,晚上他们克服疲劳和困难,对乔庄镇供水管网进行了听漏、检漏,决不放过管网中存在的任何一个可疑点,一直工作到深夜1点左右。
    目前经过检测,乔庄镇的水源、水质还是比较理想的,能够达到生活用水的要求,城区的供水管网共查出7个大的漏水点。针对供水系统的受损情况,工作组同志们提出了供水应急工程的初步方案。该应急工程包括供水管网的修复、安装以及水厂的加药扩散器、检修等设备的恢复,可基本解决乔庄城区居民灾后饮水问题,确保灾区群众能用上安全、干净的放心水,为维护地方社会问题起到重要作用,将极大推进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10月14日,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不畏艰辛、日以继夜连续奋战了三天四夜的供水工作组同志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工作得到了浙江省援建指挥部和青川县规划和建设局、青川县自来水公司的充分肯定和赞扬。临返回宁波前,来自我市城管局的花如桂同志说,灾区人民自力更生的精神,宁波援建指挥部抗震救灾的精神和一切为了灾区人民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都深深感动了供水工作组的每一位同志。次此任务,大家加班加点,特别是负责检漏和设计的同志们,反复到现场勘探,以过硬的专业水平,尽职尽责的精神,顺利完成了任务。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赴川交警突击队队员手记:不惑之惑 发布时间: 2008-10-18   中国台州网 
   台州赴川交警突击队 杨华球

  人物简介:杨华球,赴川前任黄岩交警大队车管所指导员,曾担任刑侦大队副大队长、交警大队事故队指导员等职务。

  “千里远行,心系灾区。”已入不惑之年的我,对世事看淡了许多,可“5.12”地震所带来的震荡却时常撞击心房。2008年9月15日,得知组织要征选赴川突击队员,我没有多加思考,主动提出赴川申请。
  援川交警中,我的年龄较大,身体也不是很好,加上老母生病住院等因素,我似乎成了最不该去的人。不过,赶赴灾区救助同胞的激情与冲动却诱惑着我执意奔赴灾区。我的请求最终得到了组织批准,成为全市援川的25名突击队员之一。临行前,交警支队领导还任命我为突击队的副队长。抵川后,突击队成立临时党支部,我又被战友们推选为党支部副书记。  
  赴川的旅程是艰难的。9月18日上午,我们自己驾车横跨浙江、安徽、河南、陕西、四川五省,跋涉2310公里,历程55个小时,沿途昼夜兼程,风餐露宿,终于在9月20日下午到达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乔庄镇驻地。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现在,我作为一名亲历者,见证了蜀道之难。进入广元市后,我们都以为青川县城可以片刻即到,谁料沿途多山路,加上公路还未完全从地震的摧残中恢复过来,临崖、陡坡、急弯和山体滑坡、道路塌方、轮胎下陷等的险情,屡屡减缓行车进程,短短80公里的广—青公路足足跋涉了3个多小时。  
  面对余震不断,阴雨连绵,泥石流频频的工作环境,以及饮食不习惯,饮用水缺乏、昼夜温差大的生活困难,我与战友们牢记市局领导为我们壮行时的嘱托,时时处处展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突击队风采,真正做到了哪里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就冲向哪里,哪里最艰苦就战斗在哪里,千方百计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保护灾区人民生命财产,一心扑在灾区的重建工作中。
  作为突击队副队长,我具体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为尽快进入角色,我克服人生地不熟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的诸多困难,注重熟悉辖区情况,掌握民情、民风,迅速与灾区群众连成了一片,贴到了一起。抵川的头几天,同事们住宿的活动板房甲醛浓度较高,严重威胁身体健康,有些同志因气味过重,甚至露天住宿。我和搞后勤工作的王林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疾控部门和灾区群众了解,并结合网上查询到的知识,得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之后,我与王林军连续几天放弃休息时间,冒雨走街串巷,走遍了青川县城的各个角落,千方百计地买到活性炭和红茶,在每个房间采取放置活性炭和红茶泡水的方法,驱除室内甲醛,给战友们创造了安全的住宿环境,保障了突击队员的身体健康。针对饮食习惯差异,许多战友水土不服的问题,我还充分征求大家意见,克服灾后物资紧缺,多方采购,尽可能提供符合家乡口味的菜肴,努力解决队员的生活必需品,使同志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艰苦的路面交通安全保卫中。我深信,能让同事们吃饭可口,睡觉踏实,每天生龙活虎地战斗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将是对我这个后勤主管的最高褒奖。
  在营地的活动板房前,有一条迎风招展的红布,那是我与战友们亲手挂起的横幅,上面鲜红地印着“青川永远是台州交警突击队的第二故乡”,每天一早,队员们会带着横幅上的心语上路保卫;夕阳西下时,迎接我们返回营地的还是这块印着队员心声的红布条。她时刻提醒着我们:虽远在家乡千里之外,但我们从不曾感到孤独。——因为,青川,就是我们的故乡。
  此生,我将为自己在不惑之年的援川经历而一直自豪着。
(严吉茂整理)
新闻来源: 本站新闻   作者: 严吉茂   网站编辑: 杨能勇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元市抗震救灾资金使用情况公示
    2008-10-18 22:21:05   来源:广元新闻网

    截止2008年10月16日16时,我市共收到各类抗震救灾资金495447.72402万元(当日新增16611万元),其中,省财政下达和预调抗震救灾戴帽专项资金458477万元(当日新增16600万元);接受社会各类捐赠资金36970.72402万元(当日新增11万元),其中接受浙江社会各界捐赠资金12910.016228万元。市政府已安排和预调各类抗震救灾资金475006.565452万元(当日新增16809.25415万元),其中,安排和预调抗震救灾戴帽专项资金455158万元(当日新增16600万元),市财政预拨市级单位抗震救灾资金3353.69万元;安排社会捐赠资金15375.324052万元(当日新增209.25415万元),市级单位借调资金1119.5514万元。

    截止2008年10月16日16时,我市共向青川县拨付各类抗震救灾资金112033.157042万元(当日新增5790.7万元),其中,安排和预调抗震救灾戴帽专项资金109012.0711万元(当日新增5790.7万元);安排社会捐赠资金3021.085942万元。

    截止2008年10月16日16时,我市收到省财政预调的受灾群众生活补助资金122026万元(当日新增16600万元),已经预调资金122026万元(当日新增16600万元),其中:苍溪县9007.3417万元、旺苍县19505.2906万元、剑阁县14649.7311万元、青川县28075.7311万元、利州区25531.9248万元、元坝区7756.8789万元、朝天区16041.694万元、经济开发区1457.4078万元。

    全市抗震救灾资金安排明细情况如下:

    一、已安排和预调抗震救灾戴帽专项资金455158万元,明细情况如下:

    1、截止2008年10月9日16时已安排和预调抗震救灾戴帽专项资金433673万元,具体明细已在2008年5月22日、27日、6月2日、7月17日、8月7日、9月17日、10月10日《广元日报》第2版及8月23日《广元日报》第3版、6月19日《广元日报》第8版、6月28日《广元日报》第7版、四川省新闻中心、广元电视台、广元电子政务网公示。

    2、2008年10月10日至10月16日16时安排和预调抗震救灾戴帽专项资金21485万元。

    ①拨付县区抗震救灾综合财力补助4885万元,其中:苍溪县517万元、旺苍县621万元、剑阁县631万元、青川县1277万元、利州区911万元、元坝区402万元、朝天区526万元。

    ②安排和预调“5·12”地震灾害受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资金16600万元,其中:苍溪县1460.3万元、旺苍县1843.6万元、剑阁县1798万元、青川县5790.7万元、利州区1713.2万元、元坝区1408.1万元、朝天区2487.7万元、经济开发区98.4万元。

    二、已安排社会捐赠资金15375.324052万元,明细情况如下:

    1、截止2008年10月9日16时已安排抗震救灾社会捐赠资金15166.069902万元,具体明细已在2008年5月22日、27日、6月2日、7月17日、8月7日、9月17日、10月10日《广元日报》第2版及8月23日《广元日报》第3版、6月19日《广元日报》第8版、6月28日《广元日报》第7版、四川省新闻中心、广元电视台、广元电子政务网公示。

    2、2008年10月10日至10月16日16时安排抗震救灾社会捐赠资金209.25415万元,其中根据捐赠人意愿安排定向捐赠支出190.2万元,安排市粮食局垫付救灾粮油经费14.05415万元,市计生委抗震救灾工作经费5万元。

                     广元市财政局

                    二00八年十月十六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义乌台商会捐赠板桥小学

发布时间(2008-10-18 14:30) 信息采编:唐继宗 


    本网讯(李华  赵晓云  魏红生)10月13日,青川县板桥小学锣鼓喧天,彩旗飘扬,全校师生喜迎义乌台商。义乌台商会张会长一行7人,千里迢迢到板桥小学举行捐赠活动。

    这次捐赠的物质有生活用车一辆、电脑8台、办公桌椅30套、乒乓球桌4对、学生餐桌40套等价值33万余元的办公设备和教学设施。浙江省义乌商会捐赠物品,孕涵着对灾区的学子的深情厚谊。捐赠仪式上,县教育局、乡党委政府向义乌台商会致了答谢辞。学校校长、学生代表在捐赠仪式上发言,表示在各级政府坚强领导下,在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援助下,全校师生重振工作信心,齐心协力,重建和谐校园,共建精神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第三批对口支援青川卫生援建队抵达青川

发布时间(2008-10-18 14:32) 信息采编:唐继宗 

 

    带着宁波市卫生局领导的嘱托,带着甬城广大医务人员对四川灾区群众的深情厚意,宁波第三批卫生援建队一行32人经过长途跋涉,于10月16日中午抵达青川,并与第二批援建队完成工作交接,随后欢送他们圆满完成任务后返甬。
    第三批卫生援建队由市卫生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顾坚苹带队,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级调研员陈解华主任医师为副队长,其余30名医务人员分别来自11个县(市)区和8个市级医疗卫生单位,这批卫生援建队伍中有共产党员18名、共青团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有博士和高级职称6名,年龄大都在30—40岁,专业主要为内科、外科、骨外、妇产科、五官科、影像科、B超、麻醉、全科医生和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卫生检验等。
    在送走第二批卫生援建队后,按照工作部署,当天下午援建队领导走访了浙江省对口支援青川卫生工作指挥部,并和青川县相关单位进行工作对接。援建瓦砾、茶坝、黄坪乡的卫生队员随即赶赴各乡医疗点所在地,其余24名队员分别进驻青川县中医院、妇保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和乔庄镇中心卫生院。援建卫生队全体队员马不停蹄、热情高涨,迅速投入到医疗卫生援建工作之中,并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家乡人民的期望,努力工作,为青川群众健康和灾后重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浙医一院第二批赴青川医疗队日记总汇07   2008-10-14


东河口的记忆
 

2008年9月8日     阴有雨     板房内温度22℃   我们省级医疗队除了承担县人民医院的重建、医疗工作外,另一个任务就是不定期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巡诊与医疗技术指导。经讨论,队里决定周六放弃休息,沿着5.12大地震青川县受灾最重的凉水、关庄、红光、石坝、马公一线,走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当地卫生院领导就关于病理标本送县医院检查的事宜进行协商。当然,隐藏在每一位队员心中最深处的秘密是希望借此机会能亲眼去看一看红光、东河口、石板沟,去凭吊山崩地裂那一瞬间惨痛的历史。

道路在滚滚的车轮下延伸,当平整的柏油路面被崎岖狭窄、颠簸不平的临时道路所代替,当赏心悦目的满山苍翠被大片大片裸露的岩层、大块大块堆在路边的乱石所代替时,我们此行的第一站――红光乡东河口到了。

无法形容第一眼看到大自然肆意肆虐后的心情,“震撼”、“惨烈”就是一直萦绕在我们的心头,久久无法释怀的两个词汇。瞬间的地动山移、山崩地裂,美丽的大自然露出了她狰狞的一面,瞬间天堂变地狱,瞬间崩塌的山石土尘遮敝了整个天空,瞬间远方的大山被推到了眼前,瞬间河流改道,瞬间房屋倾覆,瞬间平地变沟壑,瞬间沟堑变山丘,瞬间一切就被深埋于地层下百米之处,瞬间3000万立方米的山体倾斜而下,仅仅80秒,4个社、210户、780人就此阴阳永隔,历史就在这一瞬间永远凝固。一切文字、一切语言在这一刻、这一处都显得那么的苍白、那么的无力!

路边有当地政府树立的东河口震前、震后对比的两块标示牌,看过之后更让人唏嘘。震前的东河口是一个深藏在群山环抱之中的美丽山村,青瓦白砖的农居整齐地掩映于绿树之下,平静的东河自村边潺潺流过,远处的公路犹如一条玉带缠绕在青翠的半山腰,冉冉的云雾缭绕在远方的山间……一切一切都告诉着我们这是一个宛如人间仙境的地方。但是宁静的生活在5.12之后,一切都不复存在,崩塌的山体间遗留的些许翠绿,默默地提醒着后来者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劫后余生幸存的一幢房子静静地向我们袒露着,暗暗地控诉着大自然的不公;随处可见的是裸露的山岩、纷乱的土堆,因此而形成的东河口、红石河两个巨大的堰塞湖就像上天为这场灾难而流下的两摊硕大的眼泪。我们静静地站着,小心翼翼地走着,默默地拍照,空旷的山间一切显得那样的肃穆,阵阵山风,仿佛送来了远处山林的呜咽。我们不愿大声地说话,宁愿此刻相机的快门声也能轻点、轻点,生怕由于我们的到来惊扰了此刻静静地躺在我们脚下百米之处780个灵魂……

东河口的记忆,带给我们的只有感伤,带给我们的更是对大自然的敬畏。逝者已矣,安息吧!无语离去,惟愿此等惨剧切勿再现人间!

巡诊了红光乡卫生院、关庄中心卫生院、凉水镇中心卫生院,深深被我省援建医疗队员及当地基层医务工作者在无比艰苦的环境里坚持工作的精神所感动。

红光乡卫生院由我省舟山市医疗队对口援建,直至今日,红光乡仍未通网络、未通电视,舟山医疗队队员们戏称每日的业余活动就是晒月亮、数星星、压马路;关庄镇中心卫生院由诸暨市医疗队对口援建,震后该院留下唯一的一名护士也因病休息,来自诸暨的两名护士同志承担了全部的护理工作,担负了全部的白班、夜班;凉水镇中心卫生院目前仍设立在帐篷内,门诊部及药房就拥挤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木棚下;省卫生工作组的同志在马公乡副食店前看到了令一条每一个人都不胜感慨的告示“各位喜欢吃肉的同志,9月5日起有肉供应”。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简陋的条件下,我省各地援建医疗队队员仍然以高度的责任感、高昂的热情保证了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保障了乡亲父老的健康!向他(她)们致敬!

依例,本日记要配发几幅相片。但是在东河口,我们的相机只能记录眼前,无法回溯历史;我们简陋的摄影器材、粗糙的摄影技术根本无法忠实反应悲壮的现场。因此只能翻拍当地政府树立在路边,用以提醒每一位后来者这里曾经的过去以及曾经发生过的人间惨剧的大幅照片。

下午突闻由于连日降雨,青川通往外界唯一的公路在七佛乡路段发生塌方,至此青川又成孤岛状态。

无题(2)

 

2008年9月9日     大雨到中雨转阴   板房内温度23℃  从星期日起,我们遭遇到了入川后持续时间最长、雨量最大的一次降雨过程,当地人告诉我们这就是雨季,前年曾有一次类似的降雨,造成青川通往成都的唯一道路被水冲跨,经过10多天的抢修,道路才恢复通畅。真是说什么就来什么,中午吃饭时看到我省疾控中心王臻,他本应在上午就出发去成都开会的,一问才知道通往成都的道路已经有5处地方垮塌,交通彻底中断,所以他也只得半途折回,无语。

连续3天的大雨,使驻地边上的尖角子河河水大涨。原本清澈见底、水流缓慢,最深处也只不过高过脚踝的尖角子河完全失去了往日的温柔:从上游滚滚而下的混浊的黄水,在河道里不时卷起一个个湍急的浪头,其间夹杂着一些树枝桠杈,咆哮着继续向下游而去,原本在河道中央可供我们散步的蓄水堤坝,早已被水淹没的不见踪影。我们的板房里挂满了晾不干的衣服,地面上湿漉漉的一摊摊水迹总也没有干的意思,中午回到驻地,一推开板房的门,就闻到一股霉味扑面而来。不过与仍住在帐篷里的人们比起来,这种状况已经很不错了,县医院内科马主任告诉我们,他住的帐篷里水已经积到10厘米高了。唉,该死的老天,差不多总该给点阳光了吧。

再糟糕的天气,再糟糕的心情,工作仍然要继续。根据队里的安排,今天由章宏给县医院内科系统医师讲解“消化性溃疡诊治进展”;晚上在驻地举行的队内交叉业务学习由顾鹏程主讲“骨质疏松的诊治”,也吸引了不少县医院的医务人员摸黑冒雨前来听课。

外科系统今天安排了包括胆囊切除术在内的3台手术带教,顾兄和阿傅都顺利地完成了手术带教。

由于青川气候潮湿,当地关节炎或腰腿痛的患者不少,有时门诊一下子来一堆患者,光靠顾鹏程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幸亏还有一个刘甬民,挂的专家标牌是“疼痛治疗”,因此不少患者就慕名直奔老刘那边去了,这才稍稍缓解顾兄的压力。今天老刘就在顾兄的指导下为一例膝关节痛的患者完成了膝关节腔抽液注射治疗术。

随着病理科的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任主任也忙碌了起来。可怜的任大教授,从标本的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封片,再到看片、打报告都要亲力亲为,从普通技术员到主检再到打字员,都一手承包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当地外科、妇科医生存在不注意留取病理标本的缺陷,经过我们的反复宣教,这种状况终于有所改善。但还是偶有丢弃标本的情况发生,看起来要改变一个人,一个单位已经沿袭多年的不良习惯行为,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据陕西省地震信息网披露,自2008年8月27日14时至2008年9月9日17时,汶川8.0级地震余震区共发生58次余震,其中26次震中位于青川,震级在3.0级以上的共28次。

                

都是冷水惹的祸


秋日雨夜的一场冷水澡,终于让高大的沈毅弘“轰然倒下”。勉强坚持完上午的查房后,回到板房的他只好乖乖地躺在床上享受泰诺带来的迷糊快感了。听到他有气无力的叮嘱“傅,今天的日记拜托了”,我只能遵命接过他的笔。

都是冷水惹的祸。当我们在繁华的都市里,习惯了空调、热水,习惯了度假娱乐,突然间又重新回到二三十年前,蒲扇冷水,手电水桶,风尘泥泞的艰苦环境,我们的确有些茫然,也不得不付出一点代价。但是,我们并不脆弱,我们是乐观的。于是,冷水澡成了酷男的形象代言,拎水成了体能锻炼的首选项目,徒步上班成了吹牛打趣的最佳时机。艰苦,让我们变得坚强;艰苦,让我们变得坚韧。

病床上的沈毅弘拒绝了我们的陪伴,因为他知道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灾后重生的医院就象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需要我们的细心呵护和精心培养。内外妇病房分开后,各科病人数量猛增。产房里,时而传来新的生命洪亮的啼哭;帐篷手术间里,顾鹏程埋头修复破裂的髌骨,我忙于切除充满结石的胆囊,而刘甬民则在一旁麻醉护航;新开张的病理检查让任国平主任成了大忙人,因为条件受限,每个病理组织的处理都要花上七八倍的时间,好在这里的外科医生终于不再把手术标本随意丢弃了;全院唯一的医生办公室内,章宏正和各位内科医护人员分享“上消化道岀血的诊断和处理”;当当地B超医生一时找不到右下腹痛患者的病灶,黄志良又隆重登场;最苦要数方德仁队长,皮肤科专家兼内外妇儿导医,门诊的活全包了;卢祝华已经把整体护理各岗位的职责传真件带给了护理部,并一一讲解示范。

都是冷水惹的祸。虽然作为全队唯一的呼吸科医生,沈毅弘有把握让自己尽快康复,但是,病中的他一定很急,急着想看到他惦记的病人。他也一定很羡慕,羡慕我们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他也一定很思念,思念至亲的人来到他身边,给他悉心的照料。

板房外的空地上,皎洁的月光留下了它的身影。中秋将至,虽然没有人提起和家人的团聚,但思乡的情绪已经在队里蔓延。在姐姐的博客上,我找到了这样的一篇文章“我跟妹妹去青川”,摘录一段:

“我能知晓妹妹思念的心切。告别了家人和亲朋,远离了熟悉的环境,遥远的思念会像疯长的爬墙草,不给阳光照样枝蔓横延。清闲中空地上的球赛,晚饭后相聚时的海侃,网络里来来往往的MSN发送,终难阻止一颗心时不时的游走。年迈多病的父母,幼小可爱的女儿,还有远在千里之外的家是每一刻的牵挂。   我从没有去过青川。可这些天亲情载着我,穿过网络我天天去。”

这就是我们的家人,有他们的支持,谁还会惧怕冷水惹的祸?

亲爱的家人啊,当中秋月光透过三潭,映射西湖的时候,请原谅我们的缺席。月亮代表我们的心,永远陪伴在你们身边。

沈毅弘有话要说:我已经活过来了!

烫手的山芋

 

2008年9月11日     晴   板房内温度30℃  

终于告别了连续的阴雨天,板房前的空地上一下子又成了“万国旗”博览会,挂满了各种物品,大家都忙着晾晒潮乎乎的衣物、被褥,本来就狭窄的通道显得更加难以行走,走路的时候必须一只眼看着头上,一只眼看路,不然一不小心头上挂上一些不该挂的东西,搞不好就成“飞行员”咯。

可爱的阿傅,刚“日记”了一天,按方队长的说法是写了一篇“抒情散文”,就又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回给了我。唉,写点啥呢?30多天下来,该抒情的都抒情了,该感叹的都感叹了,有点郁闷!

曾经听顾兄经常唠叨一句话“没有耕坏的地,只有闷死的牛”,从今天发生的一件事来看,深以为然。在我们自己医院时,外科医师习惯了一天连续开3、4台刀,但是在这里,3、4天才开一台刀。上午,阿傅要开一个颈部皮脂囊肿切除,就一个无比简单的小手术,结果上台阵容无比豪华:傅佩芬副主任医师主刀,梁锋冰副主任医师一助,顾鹏程二助;刘甬民没有捞到麻醉机会,只得悻悻地在边上转来转去,时不时递点东西,做做巡回护士也好,当然,还有不忘他摄影师的职责,时不时地咯嚓咯嚓一番。这种级别的手术、这样的手术团队组合,估计放在我们自己医院,至少是省级领导才能享受吧!对了,有一个插曲,手术正在进行中,发生了最近一段时间最大的一次余震,当时的感觉是板房墙壁在咔咔作响,地面在簌簌颤抖,但是4位英勇的医务工作者丝毫没有理会……(好像有点肉麻,此处省略N个字)。事后了解,本次余震达4.4级,震中就在青川。

按照队里的排班,今天上午有两堂业务讲座,内科系统由省儿保毛建华副主任医师主讲“肾病综合征”,外科系统由傅佩芬副主任医师主讲“围手术期抗生素合理应用”。

可能是慢慢接近换防的日期了,根据省对口援建卫生工作组的要求,今天我们与县医院领导及科室主任们商量了下一批医疗队所需要的专业及人员结构。透露点消息,最近一段时间,病房里脑血管意外的病患者比较多。

状态还没有完全恢复,今天就只能写这一点了。对了,日记还有一个功用,就是告诉所有关心我们的人们,我们还在平安地坚持着!

 

他乡的中秋月一样明

 

2008年9月12日     晴   板房内温度32℃  

中秋佳节终于不可避免地即将到来了,但是我们全体援建青川的医疗队员们“舍小家、为大家”,在这一阖家团圆的节日里,就只能在遥远的青川通过网络、电话向家人问一声“中秋快乐”!

令我们大家惊喜的是驻地与医院里竟然种上了许多桂花树。一打听,原来青川自古既有种植桂花的习俗,当地保存最久的一棵桂花树据说需两人才能抱拢。闻着空气里淡淡的桂花香,一恍惚竟有了回到烟雨朦朦雾江南的感觉。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队友们刻意回避着敏感的话题,但是淡淡的思乡之绪总是萦绕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为了表达对大家抛家别子、援建青川的感谢,当地卫生局及县医院安排了多项活动。今天上午,我和方德仁队长参加了卫生局召开的“浙江、青川医疗卫生规范管理暨喜迎中秋佳节座谈会”,当地县政府王副县长、政协李副主席、卫生局王局长及我省卫生对口支援工作组组长丛黎明主任等出席了会议。大家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当地的卫生重建工作及在工作中发现的一些较突出、急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各位领导表示了对大家的感谢。

晚上,县卫生局在驻地为我们省级医疗队及宁波市医疗队举行了“浙江、青川卫生人中秋赏月主题晚会”,一群兄弟姐妹不管认不认识,不管来自何地,大家狂喝啤酒、狂啃鸡爪、狂吼卡拉OK,开心!

发现青川的月饼有点像杭州的老婆饼,外面裹着芝麻,馅有豆沙或饴糖两种,香喷喷味道不错,一不留神,又多吃了几个,唉,今天的减肥事业又遭受了重大损失!

沐浴在淡淡的月光清辉下,虽然与家人相隔千里,但只要大家都有着一颗暖暖的心、有着一颗拳拳的爱心,他乡的中秋月不也是一样的明亮吗!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1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一拖争做一流制造企业公民

 2008年10月21日08:19 中国农机化导报

  •   总部位于河南洛阳的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一拖),是我国“一五”期间建设的重点项目,1955年10月1日破土动工,中国农机工业从这里起步。
      
      中国一拖不但是我国第一台拖拉机的诞生地,还是我国第一台越野载重汽车的诞生地,也是我国道路压实机械行业的摇篮。
      
      经过五十余年的奋斗,中国一拖已发展成为一家在国内外设有工厂、子公司和代表处,以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动力机械、车辆和零部件制造为主要业务的大型综合性机械制造企业,综合实力一直处于中国企业500强之列,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
      
      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众多数控加工中心集群、流水生产线等先进设备,能够出色地完成铸造、锻造、冲压、热处理、机械加工、装配实验等工艺过程,产品设计能力和制造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一拖的“东方红”系列产品,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全国用户满意产品,企业在海外注册的“YTO”商标被国家评为“拖拉机产品推荐出口品牌”。
      
      但如果一个企业输出的仅仅是产品,即使拥有再顶级的品牌,也不能算作一流的企业。中国一拖深谙自己争做一流制造企业公民所必须肩负的社会责任,并十分看重伴随与产品一同输出的文化与价值观。
      
      绿色环保的公民
      
      中国一拖致力于打造真正的绿色工厂,把卓越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的标准之一,不仅投入巨额资金建设了花园式厂区,而且广泛采用绿色制造技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借鉴国外先进环保经验,投资建成了废水、废油、废气等多套回收处理再利用流程,使企业废弃物处理走上了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的轨道。
      
      作为国内最大的非道路用动力机械基地,50余年来,中国一拖一直致力于生产最环保的产品,早在30年前,中国一拖的动力机械产品就已经成为行业中的节能典范。作为国内最早的大规模锻造基地,中国一拖一直致力于改造老设备、引进新设备,将能耗及空气、噪音污染降至最低。
      
      心存感恩的公民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湖南等十余省市遭受了50年来最严重的雪灾,企业加班加点为灾区赶制发电设备,并顶着风雪昼夜兼程紧急运往灾区。四川发生的强烈地震,也震动了每个一拖人的心。企业在第一时间派出了救灾志愿队,携带压路机、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移动电站、发电机组等灾区急需的大型设备,连夜到达重灾区青川县木鱼镇,并冒着余震投入抢险工作,只用上级规定的一半时间就打通了进入木鱼镇的唯一陆上通道,除了公司向灾区捐款捐车,员工自发的捐款活动也同时在全公司轰轰烈烈地展开,全体在职员工以及退休职工均自发为灾区发起多次集中捐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任何一个一拖人都从心里认定向灾区伸出援手是他们共同的责任。
      
      高雅的公民
      
      中国一拖“东方红”产品的许多用户来自我国广大农村,“东方红”产品对他们来说,本质上是生产资料而不是消费品和工具,但中国一拖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舒适、美观的产品,以至于购买“东方红”品牌产品对许多用户来说,已经成为时尚、高雅的象征。
      
      东方红大轮拖门窗采用弧面玻璃设计,增加后视窗,视野开阔。内部采用隔音、减震材料,可达到与轿车相媲美的噪音标准。平地板驾驶室,和充分应用人机工程设计的各种操纵装置,让劳作变得轻松。还有空调、音响等等配置,让用户在工作的同时充分享受高雅生活的乐趣。
      
      激情的公民
      
      作为拥有50余年悠久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中国一拖始终保持着激情与活力。由中国一拖第一代建设者们开始的“中国第一”的豪情壮志,激励着数代一拖人不断开拓进取。
      
      2008年是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诞生50周年,也是“东方红”品牌诞生50周年,在奥运火炬传递到洛阳时,中国一拖火炬手代表一拖数万员工,以奥运火炬传递中国一拖“中国第一”的企业精神,展示数代一拖人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一拖的企业精神不但用于企业内部,而且延伸到企业的终端用户。由“中国第一”精神和“东方红”品牌文化演绎出来的“金色服务”品牌,以及与之配套的大型呼叫中心和服务网络,完美解决了用户的后顾之忧。
      
      作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中国一拖在关注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积极投身环保、文化、艺术、体育、公益等各项事业,作为洛阳乃至河南省的一张名片,中国一拖不断为成为一流的企业公民而拼博不息。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