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内江大林

[草根播报] 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行走在教育的边缘(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6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为什么要说是行走在教育的边缘???

 楼主| 发表于 2013-9-16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沙漠中心 发表于 2013-9-16 21: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问楼主,为什么要说是行走在教育的边缘???

离教育中心还远得很呢。

 楼主| 发表于 2013-9-16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9月16日星期一

  早晨升旗仪式后,Z向我反映,站队时旁边的L喜欢动脚,有时脚踢在了自己的裤子上。

  Z也是一个上课不太自觉地学生。听了之后,我没有正面回答。回到教室,我先向X同学表示了歉意,我说我给家长联系,想纠正你的缺点,没有想到挨了家长的打,这不是我所期待的。X同学脸上立刻升起了一种被理解的幸福。

  我把X同学抛在了一边,把目光转向了L同学和Z同学。平时都是我给学生讲道理,这次,换一种形式——让这些同学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我先问Z:“现在老师想调换一下座位了,你愿意和L一起坐吗?”

  Z马上说:“我不愿意。”

  “说说你的理由吧!”

  “上课喜欢动,影响学习……”

  我顿了顿,说:“那你和L是不是有共同的缺点?你都不喜欢他,别人会不会喜欢你?”Z同学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我把目光投向了全班,说:“刚才Z不喜欢和L做,班上有没有愿意和L一起坐的?”

  全班肃然,我让L转过身去,看看全班同学的态度。

  接着我说,班上还有一个同学也喜欢动来动去,全班一起都把目光投向了X同学,采用同样的方法,班里找不到一个同学愿意和他一起坐。然后我让李宇翰站了起来,问:“愿意和他一起坐的举手。”结果全班许多学生都举起了手。

  我说,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故事,一些人别人接触了一次,就不想接触第二次,没有同学愿意接触你,这算不算一件很悲催的事情?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他需要一种归属感,也许同学的认可就能让学生找到一种归属感。Z同学表面上自若,心里也许会有一些想法吧。

  当然,我这样做不是要孤立这些同学,这也不是教育的初衷,我给学生说:“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作为同学我们看到同学犯了错误,是帮助他们一把呢,还是把他们拒之于千里之外?如果这些同学我们都往外面推,我们怎么算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班上的同学对我的做法都表示赞同,作为教师,公平公正的教育帮助学生,学生其实是能理解的。

  X在短短的时间里经历了被理解的幸福,同学的不信任与老师的帮助同学的宽容,心里应该会有所触动吧。课堂上,x同学多次举手回答问题。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自己做小动作,在朗读训练中也主动担任了一个角色。

  如果时间充足,可以让周围的同学谈谈如何来帮助同学,因为第一课需要上课,还要收作业,这次班级交流就告一个段落。

  下午是军训总结班会,请同学谈了谈军训中的生活,大家都说太累了。其实这次的军训强度并不大,学生们平时都不太注意自己的身体锻炼,一点点运动量就感觉有些受不了,当然,学生的话是有些夸张成分了。

  想到中秋节就要来临,中午到外面买了几十个月饼,每一个同学分发了一个。我先让每一个同学闭上眼睛,然后让同学看看自己课桌上分到的是什么。结果有同学马上哀求道:“老师,能不能发一个大点的?”有同学说:“我已经吃完了,可以再来一个?”我赶忙制止道:“别再搜刮老师,老师只有两千多块一个月呢!”

  我说: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月饼,希望我们整个班级有圆圆的开始,也有圆圆的结束。中间,师生的关系也是圆圆的。

  

发表于 2013-9-17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操心,六中的老师三.四年就可买车买房

发表于 2013-9-17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读了这么多天的连载,我感触也蛮多.大林老师的确是一位好老师.作为同行我很佩服.我也是这样做的.可是大林老师没有关于教育上的困惑吗?如今的环境不觉得太复杂而且嘈杂了吗?作为老师不紧要教书,育人,还要面对生活的压力,好难!

发表于 2013-9-17 12:5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9-17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连看了内江六中大林老师的教育教学“日记”,深感大林老师不愧为“人民的好老师”。他“只想做个普通的老师,最真实最接近地气的那种”的思想境界,是现今很多老师所没有的。
      
      社会提倡公平正义,而六中在分班问题上也宣称的是电脑随机分班。但从大林老师“昨天接到学生名单,教师子女全部选到我班上,让我感到压力山大”的话语中,仿佛觉得六中的电脑分班也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哈。本人憶想一下,像大林老师这样负责任优秀的班主任老师,班上的学生可能都是官员子弟、教师子弟和富贾子弟吧?!看来一个地区存在教育资源不均,一个学校内部也存在这个问题。所以,现如今的社会提倡的种种公平正义总是在让我等之辈的老百姓变成了“老不信”!!

       普通老百姓的孩子能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孩子和家长的好运气、好福气!!!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人一月饼,让我悲喜交加。喜的月饼虽小,爱心无价。悲的是,这一天你白干了,愧对你的家人。教师也是人啊,也要养家糊口,也想体面的生存,社会对教师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可社会给了教师体面的待遇吗?数学好的同志,请给大林算一下,何时能挣一套房?  
--------------------------------------------------------------------------------------------------------------
谢谢你的支持!
给学生一点小小的礼物,我怎么就愧对家人了?多一百块钱少一百块钱对我的生活有影响吗?关于社会能否给教师体面的待遇,这实在不是你我能讨论出来的。 本帖最后由 内江大林 于 2013-9-18 00:20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漠风长空 发表于 2013-9-17 22: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接连看了内江六中大林老师的教育教学“日记”,深感大林老师不愧为“人民的好老师”。他“只想做个普 ...

教师子女在学校是可以选班的。我也不是优秀老师,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而已。通过学生基本情况表来看,班上没有一个同学的家长是局长之类的,普通个体户孩子倒是很多,占了一半以上。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9月17日星期二

  记录一下今天的课堂,兼回答以上几个朋友的问题。

  昨天开始上《羚羊木雕》,把教学的重点安排在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描写、以及如何去看待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同观点。

  昨天请同学分角色朗读了一下课文,下课的时候有同学哈哈大笑,问我:张之路是男的还是女的?我说是一个男作家。同学又问,为什么要和一个女同学换裤子?看来同学们没有弄清文学体裁,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出来的。

  今天趁上课讲到昨天同学的问题,顺便说了一下,这篇小说原题叫做《反悔》,原来小说的主人公中的万方是一位男生,课文中的一些情节——比如在树下换裤子、揣着小藏刀等事件都带有男生行为的特点。课文还有改动的地方,喜欢的同学可以去读读。课堂上需要有一点悬念,老师把所有的都说完了,学生觉得也没有趣味了。

  主体教学环节,我先请同学找出了描写“我”心理的句子,然后自己点评这些句子能表现孩子怎么的内心世界,顺便提到了心理描写的不同方法。然后问了一个问题,家长懂得孩子的心理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的实际情况来回答。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家长其实还是明白孩子的心理的。但是在要回羚羊木雕这件事上,父母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让孩子要回羚羊木雕?

  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其中一个学生说到,孩子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感情的世界,而成人的世界里更多的是财富。这一点我是赞同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物质的世界,一个是精神的世界。一个人的情感、信仰、梦想这些都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这些东西有些时候是无法摧毁的,即便是生命消逝,这些依然会存在。作为孩子,他生活的世界更多地是精神的世界,是情感的世界,人与人之间是单纯的,透明。当我们逐渐长大,当现实逼迫着我们放弃一些东西的时候,也许我们的精神世界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被吞噬。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当一个人步入中年,对世界对生活的态度也许会渐渐改变,有时候你会突然觉得,其实金钱名利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重要。拥有三五套房子的人和拥有一套房子的人也许同样快乐,开QQ车的幸福感也许并不比开豪车的人低。作为教师,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工资收入低这个状况,可以调整的就只有自己的心态。

  我曾经给学生说过一句话:幸福不是去眺望遥远的彼岸花,而是让身边幸福的种子生根发芽。与其抱怨生活,不如改变生活。

  我只是一个普通教师,也有柴米油盐的烦恼。但我更愿意成为一个这样的人——在学生心中,我希望是一片绿洲,给他们带来希望和慰藉。在孩子心中,我希望是一棵大树,给她带来生机与荫蔽,在爱人的心中,我希望自己是一片沙滩,让她能够自由徜徉。当然,这只是我美好的愿望,愿望是美好的,现实也是残酷的。

  想起我的一个朋友,一直在省重点中学教书,日子安稳而幸福。为了做教育,带着妻子孩子流浪。他先去私立学校,然后到了苏州,再到了一个偏僻的小镇上,他没有房子,也没有车子,但他就这样默默的传播着他的教育思想。

  想起《史记》中的一句话:“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作为一个平凡的老师,我无法企及他们的高度,心里只想离物质远一点,离精神近一点。

  

发表于 2013-9-18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人拥有了什么后他才会觉得拥有的并不重要,生活很残酷.要心甘情愿的静下心来谈何容易.

发表于 2013-9-19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林老师能不能讲讲作为家长,该如何管理孩子的学习。主要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等等,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9月18日星期三

  今天是放中秋假前的最后一天。

  早晨起床,已经六点五十分了。孩子已背好了书包,准备自己出发了。她告诉我,今天要英语测试,走路去的话有点晚了,想自己坐车到学校,我没有同意。我说:做一件事情要坚持,时间又不是太晚,这样急着去学校有什么用?

  初二的时候,孩子有过一段非常叛逆的时间,她的学习基本是我负责,加上是在本校读书,孩子的独立空间可能比较小。我常对学生说,做人要有宽容之心,可是真正对自己的孩子,就缺乏了教育的耐心。有时候我自己觉得过分了,还曾经给孩子写过一封道歉书,告诉她,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也是第一次面对青春期的女儿,如果爸爸的教育有失误的地方,希望能够得到她的理解。

  父母和孩子之间尽量不要挑起争端,一挑起来往往难以收场。尽管孩子一出门便露出一脸不高兴的神色,我还是克制自己,不要用批评的语气去教训她。

  走了一半路程,孩子的情绪渐渐好些了。我问她不走路的理由,她说:班上没有一个同学走路上学。我说,走路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并且举军训中一个同学骨折的事情。现在是孩子长身体的时期,锻炼可以让骨头变得更密致。孩子接过话去,说:“我又没有骨折。”孩子的逻辑就是这样。我说:“难道只有骨折之后才去锻炼吗?”

  孩子不做声了。但这并不代表她能接受我的意见。我说:“有些事情在你们这个年龄看起来,父母的做法是错误,但长大之后才会突然发现,父母的做法还是可取的。”我担心女孩子如果一旦不再听从父母的意见,人生路会曲折得多,有些东西而且是很难弥补回来的。因此我说:一个孩子,十八岁以前,父母的意见可以听从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二十是自己的意见。十八岁到二十三四岁,父母和自己的意见可以各占百分之五十,待你真正懂得生活后,父母的意见对你来说,就只能是一个参考,你得自己去主宰自己的生活。说话的时候,我尽量用商量的语气。女儿的不满还在,她向我问了两个问题:第一,百分之二十的意见平时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怎么没有感到它的存在?第二,孩子十八岁不就是成年了吗,为什么要二十三四岁才成年。我说,十八岁只是一个身体成熟的年龄,一个人成熟还包括心智的成熟。有些人很小心智就成熟了,有些人即使年龄很大心智都像一个孩子。现在一般出来工作都是二十三四岁,那个时候,才真正的融入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所以才能去感受到人生的新的开始。

  孩子后来仿佛好一些了,中午到家的时候,依然和我有说有笑。家长和父母之间,有时是和风细雨,有时又是一场语言的战争。只希望在言语之中,不要伤害到彼此。

  早晨到学校,学习委员已经开始领读,全班没有一个同学在说闲话做闲事。待同学早读结束,我及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表扬,告诉他们——老师会因为你们的行为而快乐!

  下午放学之前,我到班里总结当天工作。特意问了一句:请同学们告诉我,今天是什么日子?一同学说,今天是放假前的最后一天,全班都大笑起来。一个同学终于说到今天是9月18日,是国耻日。我给同学们说到了这段历史,说起了柳条湖事件,说起了东北三省的沦陷,在日本的铁蹄下,东北同胞度过了十四年暗无天日的日子。

  节日前讲这段历史有些沉重。我告诉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去了解这段历史,有些东西在我的脑海中可以逐渐的淡忘,但是我们不能忘却。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不要做健忘的中国人,也希望我们这个民族不是一个健忘的民族。

  因为有时忘却历史就等于背叛。

  祝所有的同学中秋快乐!家庭幸福!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漠风长空 发表于 2013-9-19 10: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林老师能不能讲讲作为家长,该如何管理孩子的学习。主要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等等,谢谢!

这一点我自己做得比较差,孩子的学习我很少真正的系统的思考过。从班上优等生的情况来看,小学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包括阅读的习惯、作业的习惯,听课的习惯等等。家长先扶着孩子走,再试着让孩子自己自觉学习。

发表于 2013-9-21 02:1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再次读大林老师的日志,有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的感觉。雄起,大林老师!内六中,加油!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9月22日

  放假后到校的第一天,学生和老师都显得有些不适应。

  早晨7点40分到教室的时候,学习委员已经站在讲台上了。有些学生坐在座位上,心不在焉。学生要改变小学时的一些习惯的确还需要时间。我在黑板上板书了一句话:世界上最难翻越的山不在天边,而在心底。生活的不良习惯、慵懒的生活态度这些可能都是我们人生道路中的大山,希望我们能一起翻越过去。

  早自习读完给11班的同学读完了《命若琴弦》,看起来耽误了学生早读的时间,但从学生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其实是愿意接受这些文学作品的。教语文最悲哀的事情是,学生喜欢文学,但是不喜欢语文课。文学的熏陶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在原来的教学中,我给学生读过《凤凰琴》《城南旧事》,学生上大学后,回来告诉我,他们心中一直都记得我早读课给他们读书的情景。有些学生大学后,有空也会找找以前我读过的作品来看看。学生时代的东西就像一堆柴草,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就会燃烧成一团熊熊的火焰。在学生学习不太紧张的时候,争取给学生读一些他们喜欢的作品。

  上午开始上第四课《散文诗两首》。学生的情况基本稳定了,自己也有了更多的精力在思考教学。因为是随堂课,我更喜欢一种自然生成的课。这种课有大概的设计,但没有固定的模式。在《金色花》的教学中,主要想让学生感受到散文诗的美。因此把重点放在了朗读和学生的品读上。朗读环节设计了齐读,自由朗读和抽同学朗读大家点评的方式,顺利的解决了部分句子表达的情感。在品读部分,大家发言,畅谈文章的美。由于文章比较浅显,学生也能谈到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10班一位同学谈到了文章的想象丰富,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这也是非常美的。像这类浅显的文章,如果能够自己去感受欣赏的文章的美,对自己阅读其他作品是很有帮助的。

  明天准备上《荷叶母亲》这片文章的内容也是比较浅显的,主题鲜明。我打算从写作的角度让学生学习托物抒情散文的一般写法。我们学习的课本有很多经典篇目,以前做教学的时候总喜欢课外拓展与延伸,其实课本本身就是非常好的阅读和写作范例。只是有时候在教学的时候,因为太熟悉了,容易把课文忽视掉,希望自己在这届的教学中既要延伸,更要注重课文。

  下午坐在办公室评改作业,少部分的同学还是存在懒散的行为,分别找这些同学谈话,每个学生其实都有向上的一面,只是有些时候自己不能管理好自己。罗曼罗兰有句话: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不被卑下的情操所掩盖罢了。我告诉他们,每一个学生都是有缺点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完美,但是我们可以朝着完美的路上飞奔。

  下午去教室放学,因为没有其他的事情安排,学生可以早些回家了。但我说放学的时候,全班都欢呼起来,这种快乐像泄闸的洪水一般,在教室里翻卷涌动。有时候想想,从早晨到黄昏,要让学生静静的坐在教室里听课就已经很难得了。如果在学习之外,再占用他们的时间,表面上他们听从,但他们真的就愿意吗?他们快乐吗?

  也许家长的期待、教育的环境、就业的压力容不得我们有太多的思考,每一个人都只能像窗外飘零的秋叶,随着瑟瑟的风一起舞动。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9月23日星期一

  早晨由学校举行升旗仪式。

  在升旗仪式的时候,我再次观察了几个入学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喜欢倾听别人的话。升旗仪式结束,是我的语文课,给学生谈到倾听的重要性,同时说到,每个人都智力上可能会有差异,但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是可以学好的。因此,我再次强调了,在任何一个老师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尽量把头抬起来看着老师。即使是同学在讲台上做总结,大家也不能在下面做自己的作业。先把学生倾听的习惯养成,以后学生才会有长远的发展。

  因为语文课谈了一些学习的方法,10班的语文进度就慢了一些。班上已经连续三周获得了流动红旗,被评为了一星级班级。我给学生承诺过,如果被评为了一星级班,我们将给学生播放一部影片。下课后,专门到电脑城找了几部电影,适合学生看的电影实在太少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显得太长了点,《亚当的苹果》是有关信仰的一部电影,初一的学生恐怕不是太懂。还是《放牛班的春天》这个比较适合,先做好准备,明天利用健康课欣赏。

  下午同一位家长交流了孩子的情况,当然不是我请来的,做班主任,请家长的次数屈指可数。因为家长接孩子,顺便聊了几句。交流后,自己觉得有些郁闷。

  学生是一个成绩不错的学生,因为上历史课老师讲课时,没有听老师讲课,只顾自己在下面看书,被历史老师点名了,放学后被留了下来。

  家长坐在办公室里,让同学给家长倒了水。我告诉了家长学生今天扫地的原因,并大致说了学生很不错,但是我们还需要加强管理之类的话。家长突然冒出一句:老师,我没有说过不管他?我愕然了,难道我的表达有问题?我向家长解释我没有说你不管这个意思,只是今后可以多多配合。这个学生的父亲常年在外,学生性格在我看来有点内向。当我说出自己的看法后,家长马上说:孩子性格不会内向,因为自己就是一个开朗的人。我停顿了一下,交流出现障碍,该怎么继续?一般情况,只有母亲在家管理的孩子,在青春期和母亲之间都不容易处理好关系,因为没有其他的人来做调和。我想说,父亲不在家,孩子的青春期会叛逆些,父亲即便在外,也应该与孩子交流,和母亲达成教育步伐的一致性。尽力维护母亲在家的权威。我前半句刚说完,家长说:父亲不可能不要工作回来管孩子噻。解释一番之后,我沉默不语了。

  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要教育好孩子,教师必须学会与家长沟通交流,如果与家长的沟通出现问题的话,教师又该如何来教育孩子。庆幸的是,这个学生的成绩应该不错,家长也不是溺爱孩子的家长,如果遇到不配合老师教育的家长,比如在学校来质问老师,甚至争吵,辱骂,教师又该如何来面对?

  这虽然是教育中一个很小小的插曲,但回家的路上,心情却有些沉重。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9月24日
     客舍并州已十霜,伤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这首诗一直都是我很喜欢的小诗,它道出了我们心中一种普遍的感受——大千世界里,有些人有些事,我们也许一直在摆脱,但真正离开之后,时光就会给它涂抹上一层橘黄的色彩,让我们的心感到一种温暖与怀念。
      今天到十一中听教研课。一提到十一中,就有这种温暖和怀念的感觉。我第一次上市公开课在十一中,送教下乡课也是在这儿,更重要的我和妻子在这儿相识,成家。这里残留着我们青春的影子。
       原来住宿的石头房子已经拆掉了,岩壁上的芙蓉树也不见了踪影。但在那时,芙蓉树叶婆娑,粉白色的芙蓉花成团的摇曳在枝头。夜晚,月光透过树枝,透过窗户照进小屋,整个屋子充满了淡淡的光和影。这种诗意与生机投射在年轻的心中,便定格成了一幅永恒的画面。   
      几番周折后,妻子调入了我所在的学校,再后来,又和我一起到了现在的学校。转眼间,十多年就过去了。整天忙忙碌碌、辛苦劳累,工作成了一条无止息地道路,你仿佛永远看不到尽头。于是,乡间生活的轻松与惬意就成了一种莫名地怀念,成了一种难以触及的 幸福。
     听完课,和同事们一道,又驱车回到学校。
     下午给学生们播放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说的是一位名叫马修的老师用他独特的教学方式改变一群寄宿学生的故事。在故事的结尾,当马修老师离开的时候,虽然校长警告孩子们不能和马修老师告别,但教室里飘下的纸飞机,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对马修老师的爱与依恋。 故事感动着我,也感动着所有的学生。以前给学生讲过公众场所的礼仪,学生们比较安静的欣赏,在播放完毕的时候,学生们还用央求道:能再看一遍吗?我一挥手,坚定的说:不能。下次能不能欣赏就看你们三周以后的表现吧。
      作为教师,对学生单纯的说教往往收效甚微。他们对老师的说教都装了一层装甲。但一部电影,或是一段精彩的句子,说不定更能引起他们内心的触动——
       天空中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当你错过太阳而流泪,你也将错过群星了。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三句泰戈尔的经典名言,课堂上推荐给学生背诵,希望学生能喜欢上它。

本帖最后由 内江大林 于 2013-9-25 15:10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3-9-26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9月25日

  孩子的数学成绩最近都不太理想,我们虽然没有对孩子说什么,心里也有些担心。今天上午,化学老师告诉我们,孩子的化学过关情况不理想,错误率有点高。

  中午吃饭的时候,和孩子做了短暂的交流。根据自己原来的学习方法,给她提出了一些建议。孩子听得心不在焉,想必对家长的话习以为常了。再后来,孩子开玩笑地对我们说:你们长期用的就是挫折教育,你们也可以鼓励一下我啊。

  孩子不算一个最优秀的孩子,学习上显得浮躁。在初二的时候,叛逆得让我难以接受。曾经父女之间有过几次大的冲突。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好的时候八九十名,差的时候一百多名。她喜欢画画,即便是初三也坚持去,家里的墙上被她随手画的东西涂得乱七八糟。小学就过了钢琴十级,参加过一些钢琴比赛,成绩也还不错。也许在家长的眼中,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点,而忽略了孩子的长处。

  我和孩子他妈都不是特别看重成绩的人。平时的学习我们也很少过问,每天需要签字就时,空闲点的时候提醒她改正一下错题,忙的时候随手签上就是了,典型的不合格家长。孩子取得得成绩的时候,我们也鼓励她。也许批评多于鼓励吧,孩子心中记得的仿佛就只有批评教育了。

  幸好孩子与我们还是可以沟通交流的,晚上她很高兴的告诉我们:今天的数学靠得不错。以后晚上回家也要晚点,因为路上太拥挤了,她想留在学校做一会儿作业,怕我们担心,所以提前给我们说,仔细想想,孩子其实还是基本懂事的。

  学校的中考升学奖大致算了出来。我给孩子说,爸爸领到升学奖是大家的功劳,这次发了奖后,一千块归你,两千块归妈妈,怎么样?孩子高兴的跳了起来。虽然是初三的学生了,有时候思想行为还是一个小孩子。我想,孩子这么大了,应该让她懂得有了快乐,应该学会与家人分享的道理。以前虽然也奖励过孩子,钱最后还是落回了我们的口袋,只不是让她高兴罢了。

  这次的一千块,准备让孩子自己去安排,看她如何来安排。

  学校安排了国培老师跟班听课,跟班听课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我告诉他,我们上课都是随堂上课,不会像公开课那样精心准备。加上初一的学生有很多习惯要培养,真正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课堂是不太可能的。国培的跟班听课老师不要太失望,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早晨和班里一个比较优秀的同学做了交流,小学的时候她是班长,但进入初中后我让她做值日工作,好几次都需要我提醒她才做,工作缺乏主动积极性。我她告诉我,她不太愿意做这些小事。我告诉她,如果连小事都不肯做,那么要做好大事也难。我撤换了她的职务,告诉她,在班上看看还有哪些事可以为集体服务,你可以向老师提出申请。她说,班里的事情都有同学做了。我让她再仔细观察一下。

  英语老师来上课了,没有谁帮助老师提录音机,我问同学,谁愿意来做这个事情,许多同学都举起了手,但是被我撤掉值日工作的同学没有举起手来,也许觉得委屈,也许觉得这个工作也是小小的工作,不愿意做吧。

  人的成长需要磨砺,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希望她以后能够明白这一点。

  

 楼主| 发表于 2013-9-27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9月26日星期四

  早晨正式开始了《弟子规》的诵读。

  上一届学生在读《弟子规》的时候,加入了许多小故事,学生进度慢,这次诵读,打算只讲述大致的意思,结合生活中自己不足的地方,思考和反省自己的行为。

  "入则孝"部分是《弟子规》的经典部分,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父母长辈。当然,时代在发展,在晨读的时候,我们也会去掉一些愚忠的思想。孩子和父母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孩子也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他的独立人格和个性。比如"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责,需顺承"这一点就需要辩证的来对待,父母有时也可能是错误的,如果父母是错误的,孩子一味的顺承也是不对的。

  我们要培养懂礼貌的学生,但是也不能培养出懦弱无能逆来顺受的学生。

  上午开始上文言文,前天到十一中听课的时候,发现老师讲文言文不太符合初一学生的特点。初一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应该让学生知道文言文学些什么,该如何来做笔记,课后应该怎么复习。老师先把这些基本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有了学习的模式和框架,以后学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因为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知识容量不大,备课时增添了刘禹锡的《乌衣巷》,把它作为引入。为了说明他人对谢道韫才华的赞美,引用了红楼梦中 林黛玉、薛宝钗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作为补充材料。另外,稍稍提及了魏晋风度。从课后的作业来看,部分同学依然有错误,学生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的确还需要培养。

  放学后一路步行回家。想着明天的家长会。这是第一次和家长接触交流,家长会的重点放在如何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制度、如何让孩子顺利由小学过度到初中以及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的探讨上。

  晚上开始着手整理家长会材料。学校的规章制度是现成的,我选择了其中家长需要注意的几条。比如到校时间和放学时间,学校不允许带手机等等。小学到初中的过度主要让家长了解初中学科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改变。这些问题其实都不算很大的问题,最难的是家庭教育观念和学校教育观念的协调统一问题。

  家庭教育可能主要成才教育,而学校教育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公民教育。即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公民。在教育理念上应该会有一些冲突。因此,在家庭教育这一板块,我提出了教育的首要目标——人格教育。其次是培养孩子乐观健康的心态。再次赏识教育和适当的惩罚相结合,严厉和溺爱都是不可取的。另外还谈到学会和孩子沟通等等。

  家长们应该都是非常优秀的。按理应该由家长来给老师谈谈什么是成功,如何在社会上游刃有余。但是作为班主任,即使我的人生不成功,也得坐在上面与家长交流,这是一种惯例,也是一种责任。

  看了几篇大师们关于励志的讲演词,言语自然又充满了热情,很是羡慕。转念一想,大师们毕竟是大师啊,而自己,就是一个默默行走在教育边缘的普通教师而已。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