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份,市民有望进入嘉陵江两大天然浴场游泳。”昨(25)日,市水务局副局长罗秀建表示,具有10公里天然优质漫滩的嘉陵江南充城区段将由此成为市民亲水生活的重要节点,与城市繁荣共生。据悉,拟建的江东天然浴场与龙王井天然浴场承建环节已于25日开标。
1 两大浴场 首次构筑江边天然“亲水圈”
“嘉陵江江水不急不缓,水质也不错,很适合天然游泳!”游泳爱好者罗忠勇一边用水拍打身体准备下水游泳,一边向同伴唠叨:最近江边和江面上都有人用仪器在搞测量,嘉陵江上又要搞啥?
“听说要修建天然浴场,前几年就一直在说,但是一直没有动静,这次怕要动真了!”一些游友彼此打听着他们最关心的话题——嘉陵江南充城区段将修建两座天然浴场,供三区市民和游泳爱好者游泳。
两座天然浴场为地处高坪区江东中路外侧浅水漫滩的“江东浴场”和地处龙王井下游位置的“龙王井浴场”。它们恰巧分布在上中坝嘉陵江大桥的两头,在江边形成一个人气旺盛的“亲水圈”。
天然浴场最大限度保留天然地貌。以江东浴场为例,水岸线以上采用水泥石阶和生态植被护坡,水岸线采用预制水泥桩。浴场设有停车场、阳光草坪、青石便道、洗浴更衣室;水面部分由近向远分布为近岸浅水区和游泳区,分别用浮标标示边界。浅水区分为儿童区、初学游泳区等。两大天然浴场一次性可容纳2至3万人,总投资700余万元,水上部分将从下月开始在3个月内完工,水下部分待汛期结束后开工。天然浴场建成后,将移交给市文化广播影视体育局主管。
2 河道渠化 优质漫滩休闲属性被“激活”
嘉陵江从北向南贯穿南充城,流经城区段蜿蜒曲折,很多地段形成了优质漫滩和湿地地貌。近年来,嘉陵江边一年四季都有市民成群结伴下水游泳。
“嘉陵江是长江流域一条不可多得的水质保护较好的支流,我们从小就在江边游泳,在这里消夏和冬练。嘉陵江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了。”市冬泳队队员老陈说,但是因为没有形成一个相对规范、设施齐全的浴场,市民们往往自发选择下水地点,有些人还一度游到城市取水段处。
“嘉陵江的优质漫滩进入规划范围,首先有两个原因。”市水务局建管科科长赵开明说,一是随着南充城市形象和环境的提升,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嘉陵江,能够为城市功能配套;二是市民不断提升的生活需求,对嘉陵江边建设天然浴场有着强烈的愿望。
市水务局有关人士称,最初,有关部门只提出建江东天然浴场,后来追加了龙王井和清泉坝天然浴场,到决策环节时清泉坝天然浴场被取消。
“既定的两大天然浴场布局点所在江段的渠化工作已全部完成,其防洪能力达20年一遇,设计方案也进行了泄洪和排沙安排,无论从哪个方面说,嘉陵江漫滩都有必要为公共休闲所分享。”该人士表示。
3 市民消夏 乘坐公交车直达天然浴场游泳
为了解决天然浴场水流清洁卫生,以江东浴场为例,将在浴场上游的龙埂和岸坡防洪堤之间修筑卵石低堰,把江水与浴场水相对分隔,再利用江水自流的特点进行换水,整个浴场每36分钟可全部换水一次。
而对于备受市民关注的天然浴场的交通资源问题,设计方南充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院有关人士介绍,龙王井浴场有部分停车能力,江东浴场还规划有专门停车位509个。
此外,市民乘公交车前往浴场会更加便利。以江东浴场为例,有9路公交车直达浴场入口。在天然浴场投放营运后,10路公交车,14路公交车、32路公交车、2路公交车、22路公交车都可以局部调整至经过两个天然浴场。
天然浴场投入使用后,浴场将配备专人值守,随时向专业队和普通市民开放。浴场所有设施费用均由市政府财政投入,为确保浴场水质,其上游周围1公里内将不得泊停任何船只和从事水面生产性作业。
相关新闻
冲锋舟为水上安全护航
本报讯 在接受一家企业捐赠一艘水上冲锋舟之后,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协会水上救援队正式拥有了两艘水上搜救船只。昨(25)日,该队负责人陈永平表示,救援队现有持证志愿者队员98名,每天轮流参与江面义务巡查工作,作为嘉陵江水面安全一支重要的补充力量。
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协会水上救援队成立后于6月17日首次下水巡查。每次巡查以4人一组,每组在水面巡查1小时。与此同时,他们还安排志愿者队员在岸上巡查,一旦发现救援目标,他们立即展开救援。
陈永平介绍,参加该队的志愿者全部具有山地、抗震等类型救援的经历。他们都热心公益,每天下午4时起接受指派参加巡查。
嘉陵江将建水上游乐项目
本报讯 “嘉陵江湾区水上娱乐项目正在推进之中。”昨(25)日,记者从嘉陵区水务局获悉,该项目的规划方案已报经区政府,将与文峰新城项目开发打捆推进。据悉,水上娱乐包括水上摩托、潜水、水上游艇等。
嘉陵区嘉陵江湾区项目(水上乐园)位于嘉陵江旅游航道的黄金地段,区位优势明显。该项目将与即将投入营运的旅游码头配套,重点是强化江上亲水娱乐项目的档次和特色,突出参与性和娱乐性,极大丰富周边休闲资源和提升环江亲水的宜居环境。
□ 记者 张松/文 罗天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