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之名,虽因此地自清以来不属盐亭,而未入盐亭县志,情有可原;但周边原盐、南两县人有“雄关”之名的呼叫还真是1952年底富驿分成富驿乡、雄关乡、金锋乡以后。花牌楼的名号确实响亮,远近闻名。雄关之名确因花牌楼而得。三国张飞镇守阆中、来往成都,花牌楼是必经关口。之后一千多年,阆中设道、设路、设府,来往成都必经盐亭、富驿、花牌楼这关口。命花牌楼以雄关之名确也名正言順!
1918年3月四川靖国之战,刘伯承 受熊克武派遣 带领一支靖国军驱赶刘存厚出川,与刘存厚军一部曾激战于花牌楼及李家坡一带。
1934年至11935年川军田颂堯驻军三台,前卫阆、南、苍嘉陵江防线,阻击红四方军,修通到南部公路,但车辆很少,马、步兵仍从花牌楼雄关通过。
1949年11月胡宗南主力大多乘车经公路逃往成都,其余杂牌军还是途经花牌楼逃往盐亭方向。
1949年12月底以后,解放军贺、李部队十八兵团一部大多以连为单位,日以继夜地从花牌楼关口急行军通过,开赴前线。
1947年至1950年上半年土匪猖獗之期,以花牌楼作案最多,其原因是花牌楼有土匪可利用的有利地形,有几条山梁聚于此成山结,可潜伏伏击,可迅速逃离;更有甚者,花牌楼,是南部的金锋、小元、柳驿、伏虎、玉台、双佛赶集富驿的商贾必经关口,财源滚滚而来,是土匪极大的诱力。
花牌楼的地理地势,相对高度不算很高,但却是湍江和弥江两水系的分水岭。
综上所述,称花牌楼是雄关名实相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