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53|评论: 3

雷锋精神的化身 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赵维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8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雷锋精神的化身 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赵维富http://pic3.newssc.org/upload_local/0/2/2012/3/1331169325359.jpg
  阆中市授予赵维富“阆中市道德模范称号”
  四川新闻网南充3月8日讯 特约记者张晓东
  赵维富在阆中市已经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被四川省委宣传部树立为重点宣传典型后,已经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成为巴山蜀水间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好人赵维富是雷锋精神的化身,他是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3月2日,阆中市授予赵维富“阆中市道德模范称号”,并号召全市88万人民向他学习,一名普通的食品站职工何以让人如此感动,请看---
  大山深处播大爱
  喜事办成批斗会,被迫无奈说真相
  2010年10月13日,在阆中市柏垭镇裕农场上,一对新人喜结良缘,裕农食品站站长赵维富的儿子赵显与邻村姑娘俞华结为百年之好。这本是赵家的一件大喜事,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让老赵一家人都十分难过,赵维富不但拿不出一分钱为儿子操办婚礼,结婚的新房还是赵维富女儿赵俊华用租借在农技站的瓦房腾出来的一间,不到十平方米,女方的亲戚见了有些不悦,在席间喃喃说道:“赵维富做生猪收购、屠宰十几年,家里条件应该不差,但是自家儿子结婚怎么办得这么寒酸?”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使得赵维富的妻子王文芳和儿子赵显就是气不过。等亲戚走完之后,晚上九点钟,王文芳召集了儿子、儿媳和女儿、女婿在女儿的寝室里召开了一场针对赵维富的“批斗会”,家庭大战爆发了。
  正在这时,好友李锡尧因为没有接到请帖只好打电话前来祝贺,在电话那头,赵维富声音十分低沉,而且语气中十分沮丧:“啥子祝贺啊,现在闹得一团糟!”,周围还有争吵的声音。这让李锡尧十分尴尬,放下电话后,他决定前去看看。“你自己说,你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没有?儿子的终身大事,你连钱都不出,这叫什么话?你一天辛辛苦苦挣的钱到哪去了?”王文芳哭喊道:“到现在,我们一家人还住在食品站的房子里,连自己的窝都没有。农村老家那三间瓦房早已破败得不成样子!”李锡尧在室外听了很久,赵维富的妻子吵得很凶。憋了一肚子气的赵显想不通,一拳砸在窗户上,“哗啦”一声,玻璃碎了,家里人的心也碎了。作为好友,他决定劝劝好友一家人。进屋后,只见一家人都板着脸,嘟着嘴。 “儿子一辈子就结这一次婚姻,结果在这样差的房子里,还是租的姐姐的,儿子有看法!”王文芳气愤地说道。李锡尧也接过话题问道:“工作了20多年,这是怎么的,结婚的房子实在有些不雅观!”这时候,赵维富长吁短叹一阵后说:“今天只有我把这些苦衷说出来,才能过了这个关!”。“你们不知道我的心里,以为我把钱乱用了,其实我没有乱用一分钱!”于是他从自己小时候住在高山上讲起,一家十几口人靠吃救济粮勉强度日,没有衣服和鞋穿,如何得到别人的帮助,以至于自己下定决心长大后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回报社会,无论是以前在村上,凡是村民的事情都当成自己的事情,钮大奇家里发展生猪,他支持,钮大奇的老婆去世,他又捐赠;杜广海的儿子上大学,他支持;复退转业军人于志全,在部队做过胃切除手术,妻子还上了脑瘤,他支持接济。钮清平家妻子去世后,他给钱给猪肉。村民杨从建,收猪时间看到老人在哭,修建襄渝铁路时落下了一身病,现在老婆跑了女儿也带走了,他掏了100元给他,每年都去看望他 ……100多个人物,支持的钱物不下10几万元.赵维富讲了两个多小时,大家都感到特别的震惊,听完父亲叙述,赵显流下了眼泪激动地说道:“爸爸,我们错怪你了,你该早说出来,也不会受这么冤枉气,我们今后也和你一样,多做好事!”这一夜,让大家都熄灭了心头的怒火,心里平和多了。
http://pic3.newssc.org/upload_local/0/2/2012/3/1331169371281.jpg
  赵维富关心群众生活
  记者明察暗访,举荐身边的活雷锋
  为了核对这些事情的真实性,李锡尧将赵维富说的这些人物、时间和钱物分别记下来,通过近三个月的明察暗访,并找到这些当事人进行核对,得到确认。李锡尧用笔记下了村民感激的泪水和赵维富的好。
  鹿角溪村钮大奇,有一个患精神病的儿子、一个尚未成年的女儿,和一个重病的老婆,不仅家贫如洗,还欠了一大堆的外债。 这让钮大奇没了想头,完全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看到这种情况,他在经常送去猪肉猪油的同时,还背着家里人借给了老钮6000元钱发展养殖。2011年他老婆得了癌症,钮大奇卖下了家中最值钱的东西才凑够1.1万元,赵维富闻讯后特地送去1000元。他老婆病逝后,家里已经是一贫如洗,钮大奇说,他准备晚上把妻子的尸体背出去,用席子裹起埋了算了。赵维富一听,对他说:“你老婆和你辛苦了一辈子,这样做你对的起她吗?怎样向她娘家人交代?”他赶紧从别的肉摊上买了10斤肉,拿了500元钱送给他,叮嘱他一定要把丧事办好。在采访中,钮大奇泪流满面地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赵维富对我的恩情!”赵维富带给乡亲们的情和爱,深深地温暖了乡亲们的心,也深深地烙在了乡亲们的记忆深处。鹿角溪村村民杨从炳一看到弟弟的遗像,就想起了弟弟临终前的嘱托。临终前,杨从建还不忘托付自己的亲哥哥代他向赵维富道谢。“赵维富对我那么好,这个人情我也还不了,我心里难过,这么好的人,我却报答不了他的情!”杨从建临终前说。由于贫困,多年前妻子携带未成年的幼子离家出走。去年3月,杨从建身患重症,对人生感到最绝望的时候,赵维富鼓励他、帮助他,隔三差五送钱、送肉、送东西过来,用行动温暖了杨从建即将冰冷的心。
  赵三富住在赵家山的半山腰上,家庭贫困,房屋破烂不堪,1995年维修房屋时,“转角”那边实在因为缺钱给撂下了。赵三富说:“当时赵维富收猪经过这里,知道情况后,二话不说拿出1000元钱给我修房子。”有一年,天寒地冻,赵维富在场上看到赵三富穿着布袜子和草鞋去赶场,冷得发抖,冬天里啊穿的还是草鞋,脚趾头都冻烂了,于是赵维富说: “赵老汉,你等一下。”一分钟时间,赵维富当即把自己身上的呢子上衣脱下来给他穿上,又从家里拿了一双大头皮鞋给他。赵三富说:“那是他活了几十岁穿的最好的衣服和鞋,一直舍不得穿,至今只穿过两次。”他还对两个儿子再三交代,在他死后一定要把这双鞋、这件衣服放进他的棺材里,这份情不论他走到哪里,都要带着。
  2003年,村民杜学海的儿子杜金万考上成都中医药大学,仅靠种几亩地和养猪过日子的杜学海家要支付儿子上学的费用,实在困难。”那时候我最为难,吃盐、吃肉都没得钱。‘村民杜学海.就在这困难时刻,赵维富伸出了援手,让杜学海一家重新燃起了让儿子完成学业的希望。赵维富一直给杜金万拿钱,每次杜学海割肉,他都不要钱,收猪,他不赚钱,变相性地补贴了杜学海的家用,如今在赵维富的热心资助下,杜学海的儿子杜金万上完大学、读了研究生,在重庆某医院有了工作。
  通过深入调查,从南登观村、鹿角溪村、檬子嘴村、回龙场村,丛裕农到柏桠,赵维富帮助的对象也越来越多,所做的好事也不计其数,凡是他经过的地方,都有他帮助别人传颂的佳话。大家按耐不住了,天天电视台一宣传身边的典型,赵维富就是我们身边的典型,赵维富是个大好人。应该好好的表扬他这样的人,这个社会才和谐。2011年,在大家的提议下,由当过民办教师出身的文化人李锡尧执笔的写成了表扬信寄给了中宣部和相关新闻媒体,并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随着南充市委宣传和阆中市委宣传的工作人员的调查深入,赵维富所作的一桩桩好事也逐渐浮出水面。
  处处爱管“闲事”,燃起生命的灯火
  “做人就应该有爱心,在别人生命遇到危险的时候,都不帮助的人,那还叫人吗?”赵维富时刻牢记着父辈说的话。
  那是1986年6月8日,时任村干部的赵维富正在小学操场上组织村民交售征购粮,不经意间看到裕龙河半山腰一个老人朝着山下不停挥手,似乎在呼喊着什么。“糟了,河边肯定出事了。”赵维富放下手中的活朝着河边跑去。一路上,他甩掉脚上的凉拖鞋,崎岖山路上满是石子,他也全然不顾。一口气飞奔到岸边时,3个小孩指着一湾看似平静的水面焦急地喊道:“军娃掉下去了。”
  赵维富顾不得脱衣服,就猛地跳下水。岸边水浅,但是乱石丛生,赵维富刚进水就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从脚底传来,紧接着看到一股殷红的液体在他脚底的水里散开。赵维富抬脚一看,脚后跟划出一道长7厘米左右的口子,冒出一股鲜血,顺着水滴往下淌。赵维富没多想,又猛地一下扎进水里。闻讯赶来的村民,也跟着下水救人。赵维富在水底摸索,不时浮上来换口气,又一头扎进水里。时间一点点流逝,其他跳进水里救人的村民都放弃了,岸边的群众也不住地喊:“快上来了吧,这么久了,娃娃肯定死了,不要把你也搭进去了。”
  赵维富没有放弃,他心里一直在期待奇迹:“我不能放弃,一定要找到娃娃。”便又扎进水里。
  再一次浮出水面的时候,赵维富定了定心神,观察了一下水面,突然看到一颗豌豆粒大小的水泡从河中心冒出。焦急万分的赵维富,立马朝着水泡方向游去。几经努力,他终于在水底摸到了孩子的一只脚,一拉、一扯,然后奋力将罗军托出水面,拖到岸边。上岸后,赵维富和附近村民一起给罗军拍背、抠喉,要把他从死神手里抢救回来。孩子父母听闻消息呼天喊地赶来见儿子“最后一面”,却正赶上孩子吐出水,缓缓苏醒。人群渐渐散去,赵维富才一步一个血脚印,赶到卫生院包扎,花了12元钱,脚后跟缝了8针。第三天,为表示感谢,罗军父母特意将赵维富请到家里吃饭,并拜赵维富为干爹。当时罗军家很穷,他就主动承担起了兄弟俩从小学到初中的书学费。2010年春节,罗军当着他亲生父亲的面跪下,对他说:“你不是我的干爹,是我的亲爹,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永远是你的儿子。” 罗军的奶奶邓友仕至今都记得“我的感激说不出来啊,没有赵维富救,军娃子就不能活啊!”
  2009年农历正月十三中午,正在吃午饭的赵维富听到一群人在议论:一名男子骑摩托车摔了个跟头,弄得满身是血,周围人都怕被赖上,不敢救。“好久前的事情?受伤的人现在还在吗?” “有人救没有?”赵维富急切的问道,群众说“事情发生有10多分钟了,现在人还躺在那里……”“这些事情哪个敢管,弄不好就脱不了手。”当时,老赵非常气愤,大骂了一句“简直没有人性”,丢下饭碗,骑着摩托就往事发地赶去。还没等人把话说完,赵维富放下碗筷、骑着摩托车朝着事发地赶去。在3公里外的路上,赵维富看到一个人脸上、口里、浑身都是血,摩托车倒在路边。赵维富认出受伤的是同村的罗万维,二话不说,将罗万维扛到自己的摩托车上,送到卫生院抢救。赶来后的罗万维家人连声感谢,赵维富只淡淡地说了句:“没事,举手之劳而已。” 事后有人问老赵当时想没想过被赖上怎么办?赵维富坚定地回答“人的命要紧”。
  1988年,南登观村一度时期发生多起盗窃案,搅得村民不得安宁,赵维富几天不吃不喝登点守候,终于查出惯盗团伙主犯,为村民挽回经济损失十多万。不仅如此,他通过说服教育,劝导了犯罪团伙成员改邪归正,维了社会治安和风气。在他的帮助下,这些回头浪子现在都发家致富,修起了高达的楼房,一位改邪归正的村民这样说道:没有赵维富的帮助,也许我今天现在还在铁窗里.
  热心公益事业,不惜贷款垫资
  登观村是山高坡陡,自然条件恶劣,是有名的偏远村。自然条件恶劣的偏远村,信息闭塞,群众思想观念相对落后。自1993年以来,赵维富长期为村民捐款维修道路和水渠,一心为村里的群众利益着想,想方设法解决乡亲出行难。当看到村里道路垮塌,赵维富便请老村长赵树昌负责安排人手,自己出钱搞维修,每次都是几百上千元。2011年5月,赵维富又请来挖掘机施工修通南登观村赵家湾左山路1公里,打通了南登观村三个社的出行通道,以前只有一条人畜可走的小路,现在宽敞得可以开大货车。“这是南登观村第一条村道。”南登观村党支部书记王洪胜说。仅这项工程,赵维富就垫资12000多元。老村长赵树昌病好回家,路过此处,硬是下车,在这段路上走了四五趟,激动得热泪长流地说没想到本来没有希望的路,这样快就修好了。
  渠道和水系要定期疏通,都是他请人组织清淤,去年村里水渠的疏通就耗时4天,村里组织了8人施工,每人每天40块钱补助以及饮料、生活等费用都是赵维富自己掏的钱。赵维富“大手大脚”为村民修路修水渠,在用完自己钱后没钱时,就只得硬着头皮找妻子王文芳“借钱”。一开口就向妻子“借”2000元钱,2011年底,为了给修路民工付工资,又要向妻子借钱,而且不说原因,妻子不借他就要去贷款。拗不过赵维富的犟脾气,王文芳只得把自己卖烤酒的4000元钱私房钱借给他,至今都没有还上。为钱,王文芳没少找赵维富谈心:“你知道,我靠在女儿的烧酒坊批发烧酒维持生计,一年才挣5000元。可你呢?没交过生活费,柴米油盐都靠我。你说,我们这日子怎么过啊?”面对妻子的抱怨,赵维富总是“耍赖皮”哄她开心。赵维富经常对王文芳说:“能吃饱穿暖就好了,要那么多钱干嘛?我不喝酒,不抽烟,不赌博,拿钱做点好事有啥子不对吗?”
  2010年,他在场上常常耳闻目睹,一些不孝顺父母,邻里不团结,因打牌而打架斗殴,年轻人跟老年为一张牌不合适就打架,甚至还要70多岁的老人从桌子下面爬出来,还有因打牌,而休克致死的事情。老赵心里冒出一个想法,何不找一些人组织一个红歌队,让那些闲下来,没事做的人,来参与唱红歌、听红歌,编一些快板、小品来教育引导他们,丰富他们的平常生活。于是赵维富找到了有吹、打、扯、唱才能的场镇医生郑永烈,建议他组建红歌队。为了使红歌队尽快成立,他捐款1500元,购买了相关设备,并从飞凤请来老师教唱。为解决老师来往的车旅费问题,他又把价值1000多元的摩拖车送给了老师,目前,红歌队已有12名成员,而且队伍还在不断扩大,并正式开展活动,除演唱新老革命歌曲外,红歌队还编排了快板、相声等节目,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与赵维富一同在食品站工作过的同事杜学金说:老赵人缘好,生意也很不错,这20多年应该有20多万元的存款,但是至今赵维富没有一笔存款,相反生活过的很清贫,在2010年,王文芳因为公路征地符合失地农民购买社保,但是这样好的政策,赵维富却拿不出2.1万元,还哄骗妻子说:“买那个没有意思!”。
  赵维富虽然是食品站长,其实只有他一个人,居住的地方还是食品站70年代修建的房屋,走进赵维富的家,依然能感受到赵维富一家过的紧巴巴的日子:一张双人木床、一张吃饭的方桌、唯一的家电就是一部21英寸的电视机。
http://pic3.newssc.org/upload_local/0/2/2012/3/1331169414203.jpg
  热心为群众服务
  深情谢党恩,回报社会到永远
  20多年坚持不懈的做好事,到底为的是什么?“我们家里从小家庭子女多,十分困难,连饭都吃不起,是中国共产党给我们发放救济粮度过难关,使我们的乡亲们给我衣服、鞋子穿,我就发自内心的感激,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今后在我有能力的时候,回报社会,回报乡亲!”。赵维富说。心存善良、心怀感恩,正是赵维富坚持做好人好事几十年如一日的根本动力。
  “我经常要走乡串户收购生猪,在收猪的同时,对周围许多贫困户的情况,非常熟悉,我悄悄记下了他们的名字!”赵维富说。在农村做点好事,还是有难处,他生怕伤了别人,也怕别人嘲笑。有的时候,只能托人送些猪肉、猪油给别人,三五斤、十几斤不等,最多的还一次送了上百斤,没想到一年年下来便成了习惯。许多人问他:“老赵,你送了这么多东西出去,不怕把摊子送垮了,到底图个啥?”赵维富告诉他们:“看到困难的人不帮助一把,我心里会不安。乡里乡亲支持一下也是应该的。”
  “虽然我帮助乡亲们花费了一些钱财,使我愧对亲人,儿子结婚我没有钱为其置办新房,老婆买社保也没有钱,但是当我看到得到我帮助的乡亲们开心的笑容和直面困难坚强生活下去的决心,我心里就十分欣慰,我还要把这样的好事继续做下去! "3月2日,阆中市举行赵维富先进事迹表彰暨市民素质教育活动启动仪式,阆中市委决定,授予赵维富同志“道德模范”荣誉称号,阆中市委书记蒋建平向他颁发荣誉证书和绶带,阆中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学生以及社区居民1000多人参加表彰会,阆中34多万市民通过电视现场直播聆听了赵维富的先进事迹报告。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向赵维富同志学习的活动,要认真学习赵维富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他心怀感恩、心存善良的精神;学习他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精神;学习他诚实守信、公平正派的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赵维富先进事迹展现了崇高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社会情操,他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关心孤寡老人和失学儿童,用实际行动唤回了社会道德良知,文明富裕这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他是我们基层干部学习的榜样!”河溪镇干部李军说道。“赵维富只是一个普通的公民,但是他的先进事迹太让人感动了!”在现场,很多市民为赵维富的事迹感动地落泪,阆中中医院的护士李冰常一边流泪,一边听完赵维富的事迹报告。
  “我们这次开展赵维富先进事迹表彰暨市民素质教育活动,就是要倡导全体市民学习赵维富同志的这些品质,做“明礼、诚信、感恩、奋进”的新阆中人,让阆中成为一座环境优美、经济繁荣、文明和谐的幸福之城!”阆中市委书记蒋建平说道。
  “我觉得父亲虽然很平凡,但是他很伟大!”在表彰会现场,赵维富的妻子和女儿赵俊华也感到了现场,满含热泪。2011年春节大假过后,赵显和妻子俞华到成都打工了。离家时,赵显告诉记者,他要像父亲一样,为身边的人“撑起一把伞”。20多年的坚守,爱心洒遍大山,只为感恩党,回报乡亲,他是大山的儿子,他更是乡亲们的亲儿子,只听见乡村间裕农红歌队演奏的歌曲在耳畔响起,就像一一缕缕春风吹拂大地:“学习赵维富好榜样,雷锋精神放光芒,孤老病残人挂心上,长期捐款被服油粮,长期捐款被服油粮。”
  人物档案:
  赵维富,今年58岁,柏桠镇南登观村人(原裕龙乡南登观村)。81年至85年担任村民兵连长,85至89年任村主任,其后外出务工,后从事生猪收购、屠宰、销售,93年正式进入裕龙乡食品站工作,先后担任负责人、站长等职,后随因食品站改制进入阆苑食品公司。
返回本网首页  返回联播首页  收藏本站  打印本页  编辑:杨仁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2-3-9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顶一下..

发表于 2012-6-30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新娘问婚礼司仪:请问你主持一次婚礼要多少钱?司仪:看情况。嗯,一般来说,新郎越帅,收费越高。 该女听后很腼腆地掏出5块钱递过去,司仪回头看了看新郎,然后很从容地找了4块5……

发表于 2012-7-1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终于活着回来了!刚刚见了一个网友,长得很像如花,还是毁容版的如花,你能想像么…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