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凉山回忆连载 西昌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0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逸事

  一:现代红楼梦

  而今那座钢筋混凝土的、巍巍屹立的住校部大楼原址,就是我曾经住过多年的叫“红楼”的地方。

  一个时代过去了,单就是它的建筑风格,也总有许多地方令人回味的呢,拿我读书时记忆犹新的苏式木楼来说吧,那种不计较采光,四面都是房间的群体建筑现已不多见。但读高中时我们的教学楼就是那个样子的,只不过那是厚厚的干打垒土坯墙。到了大学,居然还是这类似曾相识的大楼!不过墙体已换成青砖的了。

  我说的“红楼”也是这样的一座砖混的木楼。除了房间毗邻相间、尤如四合院似特点以外,他们还一律都是木制的楼梯,楼板,贯连着长长的走廊,从那残破的蓝色纸望板缝中望出去,可以看见那些用铁抓固定的房梁和隐约透出天光的红色瓦片。

  楼门口有一个突起的建筑,不过就是用两根砖柱托起一个几平米平大小的平台,用以遮蔽着进出楼口的风雨,这就是大楼的总入口了。这个小小的风雨平台也成了楼上唯一的一个天然“阳台”。

  房的两边是杂草丛生的院坝,院子不大,可供人们打打羽毛球什么的,靠墙边安装了几个自来水龙头,楼的侧面是公厕,这些便是整栋楼的公共设施了。

  几级长满青苔的石板台阶,把你迎进那不甚光亮的红楼的内堂。除了这里有一个不太宽大的厅间以外,十字交叉的通道两边都是些木门木窗,涂着狗屎黄的油漆,这就是那些底楼的教室了。厅间的正面就是上楼的梯。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本意是描述那段西昌的风貌和曾经的历史,但突然发现,回忆中会涉及许多的人和事的,而其中有些人和事似乎又提出不当,故文中有许多删节,不联结之处,忘晾解哈.....

发表于 2012-3-10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段老师,其实小说中的人用真名的可否改一下。。。

2014年度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2-3-10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回忆文章。支持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乔治 的帖子

     谢谢乔治同学提醒
     因我这不是纯粹的写小说,是真实纪实的回忆录而已,对于提及的那些学生,不过是儿时教师角度写出的一段趣事,对于那些同龄已退休的提及一些难忘有趣记忆反而更充实,也应无伤大雅,那些已经升官变迁不能提及的自然会回避,一些与社会不适的也自然删节,这不,西昌礼州还办了一个知青博物馆呢,不然这一段“另类”历史将会消亡,后辈将来还以为文革或知青或恢复高考就是50、60后编的“故事”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2-3-10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你的作品就像一张发黄的照片,唤醒了已模糊的记忆;能阅读这样的作品,象陈年的美酒,更加甘醇!期望!

发表于 2012-3-10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关注:handshake

发表于 2012-3-11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段老师,就像1983年在您的指导下我们的科技号橡皮动力航模一样,再次听你的教诲无比激动。天南海北的同学都将继续看这篇我们的青春连载,在这里我们又回到80年代的一中岁月。
 楼主| 发表于 2012-3-11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梯单向,宽宽的四米左右,可供10余人行走。因为不负重压的缘故,踏在上面它还会嘎嘎的作响,有时下课的男生们总会故意加重了脚步,——“一、二、三、四!”的呼着,或劈里啪啦一轰而下,常常搞得整个房楼都微微的振动起来。这时你也总会听到:“楼上的在板命啦!”的吆喝声。大约跨过10级梯步的时候,左右两个急拐,楼梯一分为二,经过钉木裸露的木质走廊,便可以到达各自的教室了。

  红楼得名于它顶上盖的那层红红的机制瓦,“万绿从中一点红”,整个校区就因它而瞩目。其实这楼也是外强中干,虽然建造年代并不久,不知什么原因,铸就那些墙体的红砖就已开始风化,轻轻一碰便会掉下许多尘削碎块来,在这“震区”自然也被定为“危楼”了,学生当然也不敢安排去上课,于是用钢筋加固加固,再用薄薄的纸板间隔了,就做起我们这些新分来大学生的住宿楼来。

  文革终了,这是1981年,恰逢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分配。我属于秋季分配的那类,因我是州外学校分来的,此次独自一人。我背着行囊踏入了红楼,进入了属于我的那间用1/3教室隔作的寝室。

  这时楼上已有10余户人家了,他们大都是半年前由西昌师专分来的大学生。特殊年代造成的罢,都是些早已成家立业,30好几的人,农村里摸爬滚打了几载的知青大学生嘿。但自豪的是,都不是“工农兵学员”,而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毕业生,10年哪!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3-11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学,先来后到呵,先写写当年那些艰难的红楼老师们,下一章再写写我那些可爱的学生哈.......

发表于 2012-3-11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关注,等看下段可爱的学生: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廊里每家的门口都安放了一个煤炉,然后就是一大堆煤球,一张课桌摆上一个菜墩,然后就是那些锅呀刀呀的用具,就在这里安家落户呢。我加入了这锅碗票盆的行列。

  由于夫人没调过来的缘故,五岁的大女儿跟着我这个不善烹调的人,唯有成了伙食团的忠实团员。每天早上,她照例从抽屉里找出馒头票,一拐一拐的到伙食团买回两个馒头,给我留下一个后,就背上它的小书包自己上幼儿园去了。下午放学自己回来,我有时还没下课呢,她就乖乖的坐在门口的小木蹬上,掏出书包里的小人书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那时候人的生活就这么简单,孩子们也没现在这么娇气,家家都没有电视、少有家具,50多元的工资,朝夕鸡犬相闻,楼道里烟雾弥漫,就这样在红楼开始了我的新生活。

  二:难忘红楼人

  现在那些久居在现代化大楼里,习惯于小心翼翼的从防盗门镜中往外观看的人们,永远体会不到人际间还曾经出现过一种以真诚待人、活谐友情并存的那种时代的。

  那时候,我总爱在吃饭的时候端着个碗走东家串西家,从别人的盘里挟个泡菜什么的,其实每家今天吃什么,只需到楼道里闻闻就能八九不离十!这也是当知青、当工人时留下的遗风,红楼无腐败呀。

  大家一边做饭,一边相互打趣问候,国家大事也是这时讨论的重点话题,间或相互讨要些酱油盐巴之类,绝对没有两面派心理作崇,生活平淡而温馨。我是学物理的,在那十来个文科(数学、语文)“呆子”的眼里,无疑又是最受欢迎的人物,因为我会修理收音机,会修理电器,牵根线接个灯什么的,随叫随到呢。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那些在现代电梯公寓里面对电脑电视发牢骚的的你,是否感知得到曾经还有那个岁月?.......

2014年度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2-3-12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顶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层楼就向是一大家子很和谐,住过这样的楼有同感。:)
发表于 2012-3-12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床的隔壁就是另一家人的床(仅一层纸板而已),那就是大家把她叫着“画家”的郭女士了,因为仅隔了一层薄壁,我俩也可以有机会“躺着谈心”。我虽不善画却总是对画情有独衷,郭老师的油画特别的好,那白桦林中两根搭在池塘上木头被她画得栩栩如生,使至今不忘,她也曾答应给我画上一幅,可惜我一直到她调走我都没分到可以挂画的房子,也只有作罢了。郭老师性情羁敖不驯,天生一付大喉咙,偏偏她男人五大三粗却又轻言细语,家里大盆大盆的衣物总是这个在煤球厂当厂长老公的任务,黑更半夜里总听见他在嘿哧嗨哧的搓洗衣物(红楼都没洗衣机)。

  后来,她竟然还去竞选了某中的校长,听着她夹着大舌头在上百人的会场上就职演说,我都替她难过呢。下海的时候,她又迷上了养海狸鼠,曾多次打电话要我介入投资,幸好我没参与......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回忆必竟会接触具体的人,本想把“难忘红楼人”这一节删除,,但总不可能老是山山水水的描述呀....,那些已逝去年代的红楼人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眼前呢......。不像今日一个单元住到死,也老死不相往来的摸样(十多年了,我竟然不知道现在楼上住的是谁!!),也是红楼人造就了今日的国重呀。
    罢罢,三言两语简单进行勾勒吧。影掠一个风貌,一个时代,如此而已......。不然都随风而去了,除了我,谁还在刻意记住他们呢.......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