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098|评论: 3

现代雨水综合利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9 09:44 | |阅读模式

3 雨水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虽然近几十年来,我国的雨水利用取得了很多进步,研制出了不少实用的技术和相关材料,缓解了一些地区的水资源紧缺,但是不管是在思想理念上还是技术的实际运用中都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在理念上,我国对于雨水利用方面的技术研究倒是有一些,比如雨水收集管网、雨水过滤体系、透水砖材研究等等,但是系统的理论研究很少。笔者看到的比较有价值的关于雨水利用的著作仅有寥寥几本,而且其中较多讲述的是技术问题,鲜有理论思想的阐述,一本十几章的书中,往往理论占不到十分之一,且篇幅短小,阐述的内容也是围绕着技术展开的。说明这方面的研究还是缺少整体的科学思考,基本上都是具体的技术探索。此外,我国的雨水利用研究分别形成了以城市和农村为核心的相互隔离的两大模块,要么只侧重于城市,要么只侧重于农村,缺乏“一体化”的思维,缺少统一的“城乡一体化”的研究和规划。作为城市的依托,农村的水状况是否良好对于城市水状况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作为农村的“上层建筑”,城市水状况的好坏也直接影响了农村的水状况,没有统一,很难治本。笔者走访过的水利专家也看到了这一点,认为我们现在的雨水利用目的性太强,为了哪一方面就只朝着那一个方向发展,忽略了全局的统筹思考。
其次,在技术方面,技术的区域适应性和标准化都有待思考。区域适应性,也就是可行性,是说技术在区域环境中是否真的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好的技术不是对所有地区都是适合的,比如喷灌,同样是半干旱地区,常年大风的地方就不适合,蒸发太强。现在的雨水利用技术在这些方面的考虑还是比较薄弱的,没有为研究出的技术划定最适合最经济的使用范围,而使用方往往又没有能力在这方面进行较全面的专业分析,结果就是没有最大化地利用该地区的雨水资源。标准化顾名思义就是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标准,比如,雨水收集率达到多少才算有效收集?才有实际应用的意义?平均量多少才算稳定?另外,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技术在整体的组合规划时难以相互匹配,即使想做一个大范围的雨水利用系统,也没有良好的组合来维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三,在生态环境方面,我们缺乏雨水利用技术对区域内的生态特别是水生态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的研究。水是循环的,保证这种循环的水量在区域内也是一定的,而且绝大部分就是依靠雨水来维持的。我们将多数的雨水收集利用了,减少了蒸发和下渗,雨会不会越下越少?地面会不会越来越干燥,甚至出现大面积的龟裂和下陷?这种影响会不会形成“蝴蝶效应”?笔者认为,影响肯定是有的,这一点凡是有常识的人都必须承认,只是存在的影响有多大,会不会急速恶化的问题。生态无小事,因为生态一旦破坏恢复起来很难,而且后果十分严重,为了后代的生存,我们也必须开始思考或者更加重视对于这方面的思考才是。
上述的三个问题是相互联系的,解决其中一个必然会推动另外两个问题的解决。城乡一体化思考必然需要建立一个相对较大的系统,这就需要一个一体化的思想来指导,否则无法进行综合;在系统建立时就必须考虑到大范围内的适应性和技术标准的统一,否则无法建立系统,或者即使建立也无法有效地运行;系统运行前,必然要考虑所建系统的可持续性,否则越利用越缺水,没有经济效益也没有生态效益。如果,我们能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合理地推广这些雨水利用技术,我们的城市一定会更加清洁美丽,不会再忽旱忽涝,不会再需要大规模大范围的调水;我们的农村将绿树成荫、风调雨顺,不会再有成片的荒山秃石,不会再有因缺水而流露出的绝望。如果我们能做到,相信我国的雨水综合利用将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Ω
更多文章请详见《休闲读品·天下》2011年第四辑《现代雨水综合利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2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2-3-10 13:34 |
回复 ghongdan 的帖子

独特的见解

发表于 2012-3-15 11:18 |
- -.......

发表于 2012-4-16 00:03 |
有这种科学方法 吗》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