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47|评论: 5

《青川放歌》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9 10:49 | |阅读模式
《青川放歌》序
◎何开四
这些年,我多次到广元和青川,在青川的地震遗址博物馆写过《东河口赋》。青川风景秀美,林木葳蕤,同时又是一个灾害频仍的地方。“5·12”汶川特大地震,青川遭受重创,但青川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重建家园,“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豪迈的声音在中华的回音壁上引起巨大的反响。青川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值得我们尊敬和钦佩。所以,当我看完柳桂华女士的《青川浩歌》,颇多感慨,并乐为之序。
柳桂华女士生于斯、长于斯,她热爱自己的家园,热爱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忙碌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她时有“文心诗情”涌动于心。青川秀丽雄奇的山川和十几年来家乡的发展变迁,是她创作的源头活水。新闻、散文、诗歌、评论等文体她都写过,不乏佳作问世。她写作态度真诚,“吾手写吾心”是她恪守的原则。
《青川放歌》多角度地反映了青川政治、经济、生态、风物以及灾后重建等内容。从中我们可以读到青川人浓浓的乡恋以及溶解在这样纯朴乡恋中的美好情愫,特别是书写了青川人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壮丽诗篇。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宣传各级党委政府的“抗震救灾”举措和系列惠民政策,宣传全国人民的无疆大爱,宣传浙江人民的倾力援建,同时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青川人民自强不息、惊天动地的抗灾精神。
集子共分三编,收入新闻111篇、散文25篇、诗歌15篇。文章的整体风格正像集子的名字那样,显得朴实自然,给人以昂扬向上和生气勃郁的感觉。检视集中各编文字,当以“第一编·新闻”中所收的102篇新闻作品最具特色,可以说是这部集子的主干。其中,像《废墟上大写青川》、《绿水与青山共存》、《环境的磁场效应》、《动力之源》、《横空过雨青峰耸》、《百舸争流竞大海》、《奏响文化惠民交响乐》等文章就极富特色。它描绘了青川人民聚精会神抓重建、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浩大场面,构思精巧、文辞瑰丽,直写得波澜起伏,颇能引人入胜,毫不逊色于时下一些优秀的新闻作品。其余如《情为民系》、《富满山川》、《产业链上栽大树》、《信访上来、人访下去——青川县“信访下乡”不来虚的》、《春风化雨正当时》、《心和群众一起跳》、《牧歌声声催民富》等篇什,把笔触转向“三农”,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也极具感染力。《情系青川》、《大地飞歌》、《弹奏援建最强音》、《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夫唱妇随来援建》、《撑起灾区产业发展的一片蓝天》等章节,记录援建的壮观,抒写灾后巨变,为新时代献上一首首强劲的赞歌,具有其独特的史料价值,在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也大有裨益。
收入《青川放歌》的“散文”与“诗歌”也耐人咀嚼。作者善于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挖掘美,从常人的平凡言谈举止中写出崇高。无论是《婚姻是一种感觉》、《闲散的日子》、《依然激情》、《致女儿的十八岁》、《美》、《心中的歌》、《山歌再起》、《选夫有感》等写作者个人精神生活的篇章,还是《徜徉青溪》、《川北薅草锣鼓》、《怀念乔庄小巷》、《板房大院,我们喝着转转酒》等写故乡的文章,都感情真挚,毫不做作,具有动人的魅力,可谓“平淡中见醇厚”了。
集子还收录了大量评论和杂感文章。《领导干部要正视恭维》、《为“创新奖”叫好》、《省钱不能亏安全》等都是作者在工作中的真切感悟,或引经据典,或列举实例,有的放矢,深入浅出,不仅涉及民生大事,也谈生活小事,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摆事实、讲道理,娓娓道来,给人启迪。
纵观全书,有热情放歌,有理性思考,有真情叙事,有人生感悟。它是青川历史发展的文学折射,也是作者人生经历和智慧的积淀。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理想、奋斗,从中解读出关注、亲情,从中解读出创业的艰辛、生活的酸甜与苦涩。它是一次深情的回答,是一种知性的梳理,是一种豪情的再现。作者用真情编码的悠悠情思交响在绿色青川、生态青川、和谐青川的改革洪流中,遥接美好的未来。
“一定要把青川建设得更美好”是温家宝总理对青川的嘱托。阅读此书,你会感到,青川人民不负总理的厚望,他们在社会各界的倾力援助与自身的辛勤奋斗中重建自己的美好新家园,营造出了和谐美丽的新生活。
阅毕,不能释怀的是贯穿于书中作者的真诚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我看来,一本书的辞藻、行文的节奏、编排的序列,有时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文字当中所透发出的拳拳之心和真挚之情。也许这更能看出一本书的品位。
祝柳桂华女士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评委、中国作家协会茅盾文学奖评委、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6-9 11:17 |
好啊。

发表于 2011-6-9 12:22 |
:):)

发表于 2011-6-11 09:09 |
柳才女青川哪里人?祝柳女士有更多作品问世。

发表于 2011-6-13 16:09 |
吹,继续吹********
发表于 2011-6-16 11:26 |

当年在清溪镇拍摄的电影《清清溪流》,讲的山村女教师的奉献,说的很直白。
地域文化,其实,可以多在情感文化上下功夫。
以前,在北井坝的县教师进修学校(五七干校)里,有个党老师说过,吹鼓手都是街头上的过街小丑。。。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