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早晨,当你漫步在佛头上山森林公园的林间小道上,不时会闻到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但向路旁望去却找不到那芳香的花朵在哪里,蓦然举目,才是那灌木藤蔓之间隐约可见,淡雅而又黄白相间的小花──金银花。真可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灌木藤蔓处!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朵,因其花朵初开时为白色,2-3天后变为金黄色,故名金银花,别名忍冬花、鹭鸶花、银花、双花、二花、金藤花、双苞花、金花、二宝花。金银花的花萼短小,萼筒长约2mm,无毛,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先端尖,外面和边缘密被毛;花冠唇形,长3-5cm,上唇4浅裂,花冠筒细长,外面被短毛和腺毛,上唇4裂片先端钝形,下唇带状而反曲;雄蕊5,着生于花冠内面筒口附近,伸出花冠外;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细长而伸出。那沁人肺腑的芳香气味就是从雄蕊中散发出来的。 金银花是一味应用很广的清热解毒中药,性味甘寒,归肺、胃经,主治温病发热;风热或温热类感冒流感;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急性咽喉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金银花全身都是宝,花、叶、藤皆可入药,银花、银花叶、银花藤,功用大致相同。花叶轻清上浮,皆偏于解表,叶之功次于花;藤则象形,长于通络,可清经络中之风热而定经络之疼痛。银花炭入血分,清血热,可用于热毒血痢,以黑胜红,故有止血之功。 自从2009年甲型流感在世界各地流行以来,金银花身价倍增,国内国外需求量猛增,其价格由原来每公斤二、三十元一下子上涨到两、三百多元,直到现在也仍是一百多元之上。 金银花的原植物为为忍冬科植物忍冬、华南忍冬、菰腺忍冬、黄褐色忍冬,都是藤蔓细长而多分枝的多年生藤本植物,常依灌木緾绕或顺地面匍匐生长。我国分布较广,除东北、内蒙、宁夏、青海、西藏、新疆以外的各省均有自然生长或人工栽培。我县和全省各地的银花原植物以忍冬、华南忍冬为主。金银花开花时间集中在夏初及夏中,采摘时间一般在5月中、下旬采第1次花,6月中、下旬采第2次花。我省南江县是全国闻名的银花产出大县,年产银花达410多万公斤,是该县农民创收的拳头产业。我县的银花分布也很广,除海拔700m以上的高山外均有分布,但人工栽培少,尚未形成产业。 佛头山的银花分布在半山腰以下的路旁、山坡、田边,岩边和疏林地带,均为自然生长,尚无人工栽培,管理更缺位,花期常被人们随意采摘,有的采摘行为对原植物具有灭绝性,连藤蔓一起割掉,严重影响了原植物的再生。 银花飘香沁人肺,给游人营造了一个馨香舒适的休闲环境,望人们珍惜银花的无私奉献,采花应手下留情,切不要做灭绝性的采摘,人人都做爱花、护花的使者,让银花开花喷香之后还能继续良好的再生,让我们自己年年都能闻到银花的清香! 2011-0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