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31|评论: 1

[转帖] 小学生研究基因获奖,亟需打上“制度补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5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12日,一则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某石通过研究突变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的信息,在社交媒体中广为传播。有网友指出,这样的科研水平,远远超出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范围,“背后肯定存在严重的学术腐败,呼吁严查。”7月1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发布一则声明称,经初步核查,该获奖项目学生是其所研究员之子。(7月13日《新京报》)

“小学生研究基因获大奖”引起热议,此事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这位小学生是神童,而且是真的接近“神”的那一种,要么存在学术腐败,论文是家长代笔的。显然,绝大多数网友都认为是后者。

如果说这位陈某石小朋友真是“神童”,那么,人们就有必要对“神童”重新定义:神童指的不是作为人的儿童,而是作为神的儿童。这位陈某石小朋友的牛逼劲,已经超越了“人”的能力范畴。

相关实验记录显示,2018年1月6日,陈同学在指导教师、盘龙小区教师吕冬梅的带领下,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陈老师和杨老师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同年1月9日,陈同学表示老师们给了他“一个基因”,随后陈同学“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到了2018年1月13日,陈同学就表示了解了PCR技术的原理,知道了PCR引物的设计等,了解了为何通过荧光强弱就可以知道哪些基因的RNA表达水平。

一个小学生从“不知基因为何物”,到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仅仅花了5天时间。如果真有这样的天才,人类的全部知识够他几天学的呀?如此无敌的智商,简直是要逆天了,不仅爱因斯坦望尘莫及,就连外星人也未必赶得上。

陈某石的父母均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领域与儿子获奖课题所属领域相同。陈某石并非“石头蹦出来”的神童,但如果说他的强大的基因完全来自父母,也是说不通的。因为作为研究员(相当于教授,正高职称)的父母,与作为小学生的儿子相比,科研能力和水平不相上下。可是,儿子仅用五天时间就达到了这个水准,而父母念完小学后,还得接着念完中学、大学本科、硕士、博士,直至当上研究员,钻研十几二十年才达到同等水准。如果说是这位神童遗传了他父母的基因,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基因发生了突变。

如果事实证明该小学生其实是人不是神,也没有发生基因突变,那么,他在短短几天内研究基因并获得大奖,只剩下最后一种可能,就是作弊。他的论文究竟是自己写的,还是父母代笔的,相信很快就会在舆论倒逼之下水落石出,因为此等奇葩之事不仅涉嫌学术腐败和践踏教育公平,还严重羞辱了群众智商。

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一位神经生物学博士后向记者表示,陈某石所完成的分子实验,“相关专业研究的本科生需要经过大半年的训练才能操作,但实验结果并不能做到陈灵石同学那样完美,很难相信一个小学生会有如此精准的手法。”

“这种专业的项目,指导老师应该是专业人员,比如大学教授或研究员。”上述研究人员表示。而陈某石的指导老师是吕冬梅、马倩、时燕萍,其中吕冬梅、马倩为昆明市盘龙小学的老师,时燕萍为现任校长。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多名研究人员证实,陈灵石是研究员陈勇彬与杨翠萍之子。一位研究员表示,“他们是一家子,他们肯定和这个课题有关系。”

无论从常识还是基本事实判断,“小学生研究基因获大奖”都极有可能是一起学术腐败案件,无论是涉事小学生还是其父母,无论是指导老师还是评委,都有可能参与其中。可是,作为科学家的家长又何必拔苗助长呢?有网友一语道破其中的秘密:“因为有加分、保送、自主招生,我国这样的天才越来越多了”。这个“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究竟还有多少类似的猫腻,还有多少人通过作弊的方式获奖并凭此实现“加分、保送、自主招生”,难道不应该顺藤摸瓜,来一次彻查彻办并堵上制度漏洞吗?

倘若有关部门只是把此事当作个案处理,即便查处了这一起,又有多少意义?正如对待冒名顶替上大学现象,如果仅限于查处舆论强烈关注的几个案例,又能对捍卫教育公平起到多大影响呢?教育公平要落到实处,关键是要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每一起践踏教育公平的案件,并切断其中的利益链,及时打上“制度补丁”。(文/李蓬国)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0-7-15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不能出名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