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昭陵六骏图》与“昭陵六骏石刻”的渊源 -此画创作的“七大亮点”画坛后人当品鉴 [复制链接]

2019-10-16 20:40

浏览:3092 回复:0
《昭陵六骏图》与“昭陵六骏石刻”的渊源
此画创作的“七大亮点”画坛后人当品鉴
203803g28ofxz1zf8cxqz1.jpg
10月7日,“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在辽宁博物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持续至2020年1月5日,为期近百天。就在这个展览上,诸如,《簪花仕女图》、《五牛图》、《清溪饮马图》、《神骏图》等唐代名画,在辽博先后都展览过,而这幅《昭陵六骏图》则是难得一见,也分外抢眼,更值得品鉴。
一、太宗六骏皆为引进西域的良马。
《昭陵六骏图》依据唐太宗昭陵六骏石刻而绘,为此,要认识《昭陵六骏图》,自然就要从“唐太宗昭陵六骏石刻”说起。
1.唐朝是崇尚骏马的朝代。唐朝非常重视养马,马不仅是非常重要的役畜,也是衡量武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在那个崇尚骏马的朝代,朝女子骑马都很普及,《新唐书》车服志:“宫人从驾皆胡帽乘马,海内效之,至露髻驰骋,而帷帽亦废,有衣男子衣而,如奚、契凡之服。”《宫诗》有描述宫女初学骑马时的情景:“殿前宫女总纤腰,初学鞍骑怯又娇,上得马来才欲走,几回抛鞚抱鞍桥。”唐朝著名的“唐三彩”釉陶瓷作品,也主要以马为代表形象。而且,唐朝画家画动物较多的是画马,画马的水平超越古人开创一代画风,画马的画家最多,留下的画马名画最多,堪为古代画坛一绝。
2.“六骏”皆为引进良马。唐朝引进的家畜以马居多,对唐朝马匹品种的改良具关键意义。唐朝外来马主要从中亚昭武九姓诸国与大食国引进。太宗的“六骏”就来自突厥与突厥汗国控制下的西域诸国,“拳毛騧”应源于“权于麾”国的大良马;“什伐赤”应是突厥高级官号“设发”命名的坐骑;“白蹄乌”应是一区冠以“少汗”荣誉性专名的坐骑,突厥语“少汗”应是汉语“白蹄”真正的原意;“特勒骠”的“特勒”是突厥常用的一个官衔;“飒露紫”还原为“沙钵略”,含义是“勇健者的紫色骏马”;“青骓”来源于突厥文,指来自西方大秦的骏马。
3. 石刻“六骏”是对六马的表彰与怀念。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所谓“昭陵六骏”是指唐太宗李世民经常乘骑的六匹战马,在唐开国战争中,它们先后为主人乘骑出战,陷阵摧敌,立下战功。李世民登基后,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园,于贞观十年(636年)下诏,将六马的英姿琢刻于石屏之上,镶嵌在昭陵北阙。同时亲题赞辞,记载马名、肤色、乘用时间、所负箭疮和气格秉赋,以示对六马在唐王朝创建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表彰和深切的怀念。
DSC_3165.JPG
二、石刻“六骏”赞颂唐太宗经历的六大关键战役
石刻“六骏”的更深层次含义,那是用“六骏”象征唐太宗所经历的六大关键战役,如此写史,这绝对是石刻艺术的深厚负载和独出心裁的创造。
1.飒露紫记载东都之战。飒露紫,色紫燕。公元621年,唐军和王世充军在洛阳决战,在夺洛阳邙山一战,李世民乘飒露紫亲自试探对方虚实,偕同数十骑冲出阵地与敌交锋,随从诸骑均失散,只有骁勇善骑射的侍臣猛将丘行恭跟从。年少气盛的李世民杀得性起,与后方失去联系,被敌人团团包围,流矢射中“飒露紫”前胸,危急关头,丘行恭回身张弓四射,箭不虚发,敌不敢进。丘行恭下马给御骑飒露紫拨箭,并把坐骑让给李世民,又执刀徒步斩数人,突阵而归。为此,六骏中惟此作品附刻人物和事迹。唐太宗题赞:“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愚三川,威凌八阵”。
2.拳毛騧记载平定刘黑闼之战。拳毛騧,毛作旋转状的黑嘴黄马。窦建德失败后,刘黑闼占据夏国旧州县,并勾结突厥人,自称汉东王。公元622年,李世民乘拳毛騧,率唐军与刘黑闼在今河北曲周作战。刘军主力渡河时,唐军从上游决坝,趁机掩杀,夺得胜利。拳毛騧前中6箭,背中3箭,表明战斗之激烈。唐太宗题赞:“月精按辔,天马横空,弧矢载戢,氛埃廓清”。此役宣告唐王朝统一大业完成。
DSC_3167_副本.jpg
3.白蹄乌记载平定薛仁杲之战。白蹄乌,纯黑色,四蹄俱白。唐初割据兰州、天水的薛举自称秦帝,薛仁杲乃之子。公元618年,薛仁杲父子与唐军争夺关中,薛举病死。相峙两月之后,李世民以少量兵力正面牵制诱敌,亲率主力直捣敌后,薛军溃退。李世民乘白蹄乌衔尾猛追,一昼夜奔驰200余里,迫使薛仁杲投降。石刻“白蹄乌”昂首怒目,四蹄腾空,鬃鬣迎风,再现黄土高原逐风奔驰之状,唐太宗题赞:“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4.特勒骠记载浍州之战。特勒骠,黄马白嘴微黑,毛色黄里透白,也称黄骠马,“特勒骠”是突厥族的官职名称,可能是突厥族某特勒所赠。619年李世民乘此马与宋金刚作战,宋金刚陷浍州(在今山西境内),兵锋甚锐,“特勤骠”载着李世民勇一昼夜接战连打八个硬仗。唐太宗题赞:“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5.青骓记载平定窦建德之战。青骓,苍白杂色。窦建德是李世民母舅,原系隋军将领,乘乱自立夏国。时唐军扼守虎牢关,李世民趁敌方列阵已久,饥饿疲倦之机,下令全面反攻,亲率劲骑,突入敌阵,一举擒获窦建德。石刻中青骓作奔驰状,马身中了五箭,均在冲锋时被迎面射中,多射马身后部,足见骏马飞快。唐太宗题赞:“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6.什伐赤记载平定王世充之战。“什伐是波斯语“马”的音译,这匹来自波斯的赤色马,是李世民在洛阳、虎牢关与王世充、窦建德作战的坐骑。王世充隋末唐初据洛阳自称郑王,此重大战役,李世民出生入死,伤亡三匹战马,基本完成统一大业。石刻上骏马凌空飞奔身中五箭。唐太宗题赞:“涧末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如此战功卓著的“六骏”,简直堪称“神马”!
DSC_3168_副本.jpg
三、此画二次创作有“七大亮点”画坛后人当深思
《昭陵六骏图》是金代画家赵霖创作的一幅中国画,此图依据唐太宗昭陵六骏石刻而绘,全卷分六段,每段画一马,分单幅列绘唐太宗昭陵六骏,旁有题赞。引首有清乾隆皇帝书《昭陵石马歌》,本幅有2则题诗,共钤印13方。此图使人追想唐人画马的雄壮风格和六马骋驰战场的雄姿。
《昭陵六骏图》相比唐太宗“昭陵六骏石刻”,既忠于原作,又发挥绘画之长,凸显7大特色:
一是保留了石刻的风味。“昭陵六骏石刻”的线条粗犷,而《昭陵六骏图》中的骏马,无论是奔驰、腾跃,还是徐行、伫立,都能曲尽其态,都画得凝重有力,颇具石刻风味。
二是传递了重大的信息。人文画传递重大信息不足为奇,而在画动物中传递重大信息,这应该是首开先河之举。一方面用“六骏”表现了六大战役;一方面则活灵活现地描绘了,唐朝重视引进外来良马,特别是再现了来自突厥与突厥汗国控制下的西域诸国,引进的太宗“六骏”的具体形象。
DSC_3169_副本.jpg
三是传承了韩干的画风。韩干官至太府寺丞。画艺较全面,善画人物画像,尤善画马。皇帝命他拜当时画马名家陈闳为师,他不听命,说:“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师也。”由于他重视写生,所以画马超过古人。赵霖参酌了唐代韩干的画风,描法柔和匀细,设色浓重沉厚,造型饱满朴拙。简单地的说,就是赵霖与韩干画的马,都健壮高大,其细腻之处,皆有工笔画之妙,两者的画风有师承之感。
四是表现得更加真实自然。绘画能更充分的表现六骏的细节,通过遒劲的笔法和精微的设色,将马匹的毛色表现得更加真实自然。这个真实自然的骏马形象,具有写真的效果,无论对于研究历史,还是研究生物马匹,这个信息负载能力,绝非“昭陵六骏石刻”所能企及!
五是生动形象更为传神。笔致劲健,肤色淳厚,把战骑驰骋疆场的雄姿,刻画的十分生动,其中的三匹马身中箭伤,犹如刚下战场一般,不仅呼之欲出。相比石刻,更为传神,更有冲击力和感染力。此画卷唯一有人物形象的,就是卷首的《丘行恭拔箭》,其如丘行恭像、鞍辔杂佩和箭疮位置,画卷都一一誊写,标记清楚。画面体现了人、马之间相依为命的深厚情感。
六是画卷宣泄出大情绪。金代精于画马者较多,惜流传作品甚少,而赵霖所作《六骏图》卷,是一幅难得精品。可作为大画家绝非为画而画,为画马而画马,更非画马不知为何画。凡是作为大绘画,总要表达大情绪。金代的赵霖借助画唐太宗的“六骏石刻”,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国强盛之情。
七是成功实现二次重新创作。《昭陵六骏图》相比唐太宗昭陵六骏石刻,绝非不是简单地临摹和放大,而是从绘画的角度进行了重新的表现,让《昭陵六骏图》同《五牛图》、《胡人呈马图》等的绘画色彩、细腻、同样光彩,并且能更为深刻的负载了更大的信息,这无疑是成功进行了二次创作,对“昭陵六骏石刻”作了发扬光大。
DSC_3171_副本.jpg
金代画家赵霖二次创作出的《昭陵六骏图》,画中有“七大亮点”闪烁,作为画坛后人当深思!
(文中配图,均为忠新自拍。)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