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35|评论: 5

[转帖] “ 小黄车昙花一现 ”市民熟视无睹 !“ 垃圾分类疲态一现 ”市民哭笑不得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7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7月1日,《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正式实施,上海成为全国首个强制垃圾分类的城市。

       行政力量之外,垃圾分类更是一场依托复杂社区管理的持久战,推动每个居民去思考:“ 谁愿意做? 谁做谁得罪人。”  冲在垃圾分类最前沿的居委干部、物业人员不少都已显出疲态

       7月1日,上海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正式实行,为了迎接大考,各小区垃圾箱房进行了精心改造,设专人全天值班

       6月26日下午,5点还差一刻,萨福基和陈龙树已经出现在岗位上。65岁的萨福基在白衬衫外套上了一件黄绿色志愿者马甲,59岁的陈龙树则穿着红黑色的保洁员制服,他们打开垃圾箱房,翻腾了一阵。5点钟,天下起雨来,垃圾箱房开始“ 营业 ”,弄堂里陆续有人撑着伞,拎着垃圾袋朝箱房走来。“ 侬好伐 ”—— 老邻居来招呼,萨福基胖胖的圆脸上露出了笑容。

       垃圾箱房在弄堂深处,装了四扇不锈钢铁门,每道门上开一个四四方方的窗口,窗口上方分别贴“ 干垃圾 ”“ 湿垃圾 ”“ 可回收物 ”“ 有害垃圾 ”的标签。老熟人接下萨福基的问候,一边应道“ 侬好侬好 ”,一边把白色塑料袋里的瓜皮菜叶和剩饭剩菜倒进“ 湿垃圾 ”窗口,袋子转手扔进旁边的干垃圾桶。扔完垃圾,老熟人向陈龙树递过一张印有二维码的小卡,陈龙树摆摆手,用带着浓重扬州口音的普通话告诉他:“ 今天刷不了,系统在做数据迁移,要到28号之前才能刷卡积分。”老熟人听明白后讪讪一笑,转身离开。

       雨越下越大,弄堂里渐渐只听得见雨声了。冒雨来扔垃圾的多是老居民,积分卡还是习惯性地向陈龙树递过来,陈龙树便再解释一遍。这是一个叫“ 绿色账户 ”的积分系统,在上海全市通用,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就可以找值班的志愿者或保洁员扫码积分。算起来,积分的价值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按规则,一天最多只能积20分,满两三千分才能换来一条毛巾或者一块香皂。不过,老居民很多已经习惯了扔完垃圾后找陈龙树刷一下卡,这似乎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仪式。

       离7月1日《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正式实施越来越近,垃圾分类在网上的热度越来越高,上海人使出了浑身解数,记者在餐厅碰见了食客七嘴八舌地议论干湿分离;某天在酒店走廊看到了新摆出来的四分类垃圾桶;在地铁上听到家庭主妇电话指导家人该把袋装咖啡扔进哪个桶;还听说不少人去网店里下单分类垃圾桶,却被店家告知已经售罄的悲惨遭遇。走在上海的街头,蓝色或橙色装的环卫人员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路边的垃圾桶齐齐换上新装,明确“ 表示 ”只收可回收物或干垃圾 —— 这时节的上海,要跟任何一个陌生人搭讪,垃圾分类恐怕都是比天气更好的话题。

       7月1日,萨福基也在掐着指头算日子,他关心的是,《 条例 》实施后,志愿者们在垃圾箱房的值守安排会不会有新变化。去年6月,他所在的愚园路1032弄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原本在街口当交通文明志愿者的萨福基被调到了垃圾箱房旁,和保洁员陈龙树成了搭档,此后风雨无阻,每天早上7点到10点,晚上5点到8点,准时来守垃圾房。

       愚园路1032弄,又名“ 岐山村 ”,弄堂两侧建筑兴建于1925年至1931年间,现存有70幢三层联排花园住宅和5幢独栋花园洋房。从出生到现在,萨福基在岐山村生活了65年。从影视公司退休后,他成了弄堂最活跃的志愿者,既是党员,又是楼组长,大事小情,任劳任怨。陈龙树是岐山村唯一的保洁员,在岐山村干了26年,他以前主要工作是扫弄堂,现在要提早到4点左右开始打扫,到了7点就要去垃圾箱房值守。上午10点到下午5点的非开放时间段里,也有志愿者轮流值守,以防居民把垃圾丢在箱房旁边。

       岐山居委会主任张彪告诉本刊,岐山村是从2018年6月开始推动垃圾分类,那时整条弄堂刚刚完成大规模历史建筑修缮。“ 修缮是市里财政拨款,居民从中获益,最直观的比如大修后,居住环境改善,出租租金上涨,所以这时候来推,阻力会小很多。”  岐山村目前有519户,其中近一半是外来出租户,本地居民以中老年人为主。据陈龙树的观察,如今岐山村有80%上下的居民会主动分类,有小部分分得不好的,他和萨福基会做二次分拣,拿着火钳从桶里面夹出不属于其中的垃圾。

       晚上8点左右,天色暗了下来,垃圾箱房结束“ 营业 ”。陈龙树用小推车推着湿垃圾桶,穿过狭长的弄堂,出了大门,把垃圾桶卸在街边。弄堂里500多户人家平均一天制造两桶湿垃圾,晚上10点左右,环卫部门的湿垃圾运输车开始沿街收运,包括岐山村在内的大部分弄堂通道狭窄,垃圾车进去后不好掉头,于是一到晚上,弄堂临街的入口处都整整齐齐地立着两个圆鼓鼓的、盖紧了盖子的湿垃圾桶。

       垃圾分类定时定点被写入《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成为各个社区推行垃圾分类的做法,但它和人们生活作息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冲突,这不仅是岐山村,也是上海大部分社区遇到的普遍问题。张彪早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去区里开会时也反映过,“ 一个是年轻白领上班时间跟规定扔垃圾的时间完全不一样;另一个是有些老人雇了保姆,保姆中午做好饭、服侍完老人,吃好喝好怎么也要到12点以后。我们提出压缩一下上午的时间,中午再增加一个时间段,但这涉及物业、志愿者、街道各个方面,包括管理成本的问题,很难改 ”。 他还告诉我,白天非开放的时间段里也有志愿者值班,但如果私自开了垃圾箱房,上面来检查发现就是不合格。

      “ 制度上有问题,不遵守也是有原因的。” 22岁的蒋小姐四五个月以前搬来岐山村。一个周六下午,她拎着六袋垃圾和一个纸箱子到垃圾房,其中大多数是外卖盒子。刚刚入职广告传媒业的她每天早上9点出门,经常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到了休息日,又是另外一套作息 ——“ 周末的时候我12点醒,已经不能丢垃圾了,而下午有时候出门,回来的时候时间又过了。”

       推出垃圾桶,整理好箱房,锁上铁门,8点已过,陈龙树和萨福基打了招呼,便各自往家去。晚归的年轻人身影慢慢出现在昏暗的弄堂里,送外卖的电动车不时穿梭其中 —— 入夜以后,岐山村进入另一种节奏。等第二天一早,天蒙蒙亮,陈龙树回弄堂清扫路面时,总能找到扔在垃圾箱房一旁地上的垃圾袋,有的分好了类,有的混在一起。

       某种意义上,垃圾问题已经不单是关乎垃圾,也是生活现实的投射。岐山村在近百年历史中,居住空间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中国成立后住房资源长期紧缺的背景下,当初达官贵人、高级职员等上层阶级居住的独栋花园洋房和联排花园式住宅逐渐平民化、边缘化,由于缺少维护投入,弄堂一步步走向衰败,居住空间不断被压缩。

       萨福基认识弄堂里的八成居民,很小的时候 …… 被扔出的垃圾可能是最诚实的。在垃圾箱房前,萨福基知道哪对老夫妇为了给女儿带孩子要搬走,也能知晓谁最近要出远门,还有,比如老邻居爱喝哪个牌子的白酒,哪栋楼的年轻人钟情红酒,而那种提着几个垃圾袋在垃圾桶前徘徊的年轻人,萨福基一眼就能猜出,这是新搬来的租客。尽管有种种不便,弄堂里的住户还是尽力遵守垃圾分类的规则,大家不仅在学习分类的知识,也开始重新发现和审视自己所在的社区。

       与岐山村垃圾箱房旁由志愿者、保洁员和监控探头严防死守的场面不同,岐山居委会还管理着其他几条弄堂,只有七八个编制的居委会常常忙得晕头转向。弄堂里住着不少老干部、老教师,还有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他们退下来后组织了各种自治团体,比如老年协会、读书会、合唱团、歌舞团,还有专门负责历史建筑讲解的工作室,这些团体在推动垃圾分类上功劳不小。如果说上海有可能成为真正实现垃圾分类的第一个城市,郝利琼的信心很大程度上也基于此。

       郝利琼记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其他馆都在展示高科技,而台湾馆展示了台北市的垃圾分类,她很震惊:“ 这个事情也值得拿来展示吗? 后来才知道台北做的事情有多么了不起。”

       如今上海全城热议垃圾分类的奇特景象,让扎入垃圾分类十几年的郝利琼又喜又忧 ——

       一方面,她觉得终于看到了曙光,中国城市垃圾分类实践从近20年来的喊口号阶段进入到法治时代,

       一方面她也担心行政命令推动下的问题:“ 像高档社区大厦那种推行方式,在现在的上海看来确实是很奢侈的。我们只是开了一条路,证明这样是可行的。但一旦变成用暴风骤雨式的行政命令去强制推动,大家都忙着去完成任务指标,容易忽略垃圾分类真正要给社区带来什么改变。”

       虽然现在对岐山村的垃圾分类效果还满意,但对未来也不敢乐观。“ 2014年的时候,上海就兴起过一轮,后来断断续续,不了了之,都没有像现在这一次浪头这么大。说实话,从去年到今年年初力度都很大,但现在好像力度又开始减弱了。毕竟几十上百年的历史,想一下子改变所有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很难,包括我在内都没办法一时适应。” 虽然垃圾箱房装了监控摄像,立法也纳入了处罚手段,但居委会和物业都没有执法权,即使居民乱扔垃圾,也得找城管来执法,上海全市这么多小区,执法成本可想而知。

       在上海走访的许多社区里,冲在垃圾分类最前沿的居委干部、物业人员不少都显出了疲态。“ 谁愿意做? 谁做谁得罪人。” 一名负责卫生工作的居委干部告诉我,他们从2016年年底就成了试点,做了几年,效果还算不错,但问题一直不少,物业公司不想管,居民有问题就来找居委会,让居委会干部们疲于奔命。前不久,他所在的街道还有一个小区一名老年志愿者在守垃圾箱房时和居民吵了起来,导致心脏病发作不幸去世,给整个社区蒙上了一层阴影。后来招收志愿者,他们规定必须在75周岁以下,还要看身体状况,没有什么大毛病的。

       不过,小区里的老人倒是非常积极,甚至有的抢着值班 ……




.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9-7-7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1日起,《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 正式施行,上海城管执法部门同步开展执法。截至 7月6日,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依法查处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案件 190起,其中对个人查处 15起,其中既包括个别小区居民,也包括个人餐饮店经营者等相关责任人。

      “ 我们讲依法查处,就是指开具了《 行政处罚决定书 》,即立案查处并开出罚单。”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190起已依法查处的生活垃圾分类案件中,查处未设置分类容器案件数占比 62.1%,未分类投放案件数占比 35.8%,违规收运类案件数占比 2.1%。

       据介绍,7月1日至6日,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 17800人次,开展执法检查 9600次,其中分类投放环节共检查居住区、宾馆、商场、医院、园区等单位 12826家次,个人8253人次,共教育劝阻相对人6704起 ( 其中单位3456起、个人3248起 ),责令当场或限期整改 3367起 ( 其中单位2552起、个人815起)。

       除了继续做好分类投放环节的执法检查之外,全市城管执法部门还同时将执法检查的重心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环节拓展,加大全过程监管力度,坚决遏制“ 混装混运 ”现象。

       7月1日至6日,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检查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企业 138家次,对存在混合运输、遗撒滴漏、标识不清等违规行为的 4家 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

   




.

发表于 2019-7-7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搞垃圾分类,干嘛不弄自动扫描的垃圾箱呢?打卡,然后就可以丢垃圾进去,垃圾箱自己扫描,分红绿灯,分类错的就记分罚款,加两个摄像头

发表于 2019-7-7 22:0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8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wildroseedu 发表于 2019-7-7 22:05
支持垃圾分类,维护城市公共环境


       垃圾分类的难点,不仅是居民老太婆学会分类而已,而是垃圾分类对每个参与这项计划的人,其实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首先 ,就是要求每位老太婆老大爷具备一种更强的日常意识。这种意识不仅是重视环保的意识,同时要求一定程度的“ 专业性 ”,能够学会辨认生活中的各种物件,了解它们的成分和属性,以及后续垃圾处理的相应措施。相信现在上海的朋友都更加了解各种化学常识,中学学过的知识现在都能学以致用,恭喜你们。

       第二 ,就是要求居民能够付出足够的时间成本,不仅要花费大量时间,认真地对垃圾进行分门别类,同时还要按照“ 定点定时 ”的投放规定,其实这无疑都在增加居民的负担和生活成本。

       第三 ,垃圾分类的背后需要一个极为庞大且复杂的物流以及垃圾分拣系统。

       施行垃圾分类后,可想而知,垃圾车的回收和运送路线将更加复杂,所以尤其需要一套强大的物流系统的支撑。除此之外,垃圾回收之后,在处理过程中,也需要有一套严格的处理方法以及回收再利用的基础产业支持。

       当然,政府的相关法规以及执法严格程度,也会对此产生一定影响。

       只有当这几个环节完全紧密配合,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原本想要达到的目的。




.

 楼主| 发表于 2019-7-14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月底上海阿姨们就要撤离垃圾站了。

       战斗力最强的她们,始终战斗在垃圾分类第一线。从“ 来了来了,垃圾来了 ”  到  “ 你是什么垃圾 ”, 阿姨们用最简单的语句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虽然在网络上她们一直被调侃,被吐槽,被嫌唠叨,但阿姨们对垃圾分类的热情,像爱儿媳妇一样从未减退。面对如今还站在垃圾桶前帮你分类的阿姨,请记得说一声“ 一路走好 ” ……




.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