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14|评论: 0

[原创] 美感与宗教感之我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30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感与宗教感同属心智范畴。早在古希腊先哲阿纳克萨戈拉关于宇宙起源的臆测当中,心智便是超越物质、更为高级的存在,赋予万物以秩序。在一个界限并不十分清晰的、形而上的领域当中,美感与宗教感之间的“暧昧”也便成了一种必然。想要理清二者的联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源起
       笛卡尔曾经将知识比作为一棵不停生长的参天大树:树根是形而上学,树干是物理学,它结果实的枝是道德与实用的科学。能够使我们轻易看到的是一切来之不易的、位于土地表面之上的进步;而对于树根的根深蒂固,则须要更深的反思,这是作为理性动物的人生而具有的、潜在的宿求。
       以中国的“龙凤崇拜”为例,其起源可见诸诸多文献,多有“人首蛇身”、“人面鸟身”等类似说法。闻一多的《伏羲考》中对《山海经》中人面蛇身出现的位置做了整理,大多位于中国北部、西部及南部,东部则很少;而在其他古文献诸如《说文》当中,则有“凤,神鸟也……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等类似说法。这些动物形象或许就是诸多不同部落的图腾,而赋予了人面则相当于加入了人的主观意识,而带给这些原型以不断“被再创造”的潜力。
      《左传》中有如是记载“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由此可以猜测,当时的部落在建立之初,很可能看到了什么动物便以什么动物为本部落的图腾。并且在一系列兼并过程当中,他们似乎有不断吸收战败部落图腾元素的习惯,这也就是为什么蛇不断的进化,加入了马的毛、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须与鳞等等。经过时间的推进,逐渐形成了东西对峙的两大部落集团——以龙为图腾的“炎黄集团”和以凤为图腾的夷人集团。据相关记载,可能是炎黄集团最终上了上风。然而,或许是因为夷人集团的势力始终没有被完全消灭,致使龙始终没有被插上翅膀,凤亦始终得以被保存。
       从图腾的进化上来看,一个简单的图腾本于动物的原型,这时对原始人来说,这一符号仅带有一种象征部落队伍的简单二价关系。然而,在狂热的心理、情感、观念等因素而构成的社会意识的推动下,本于动物原型的图腾不断在进化,于此同时,对于图腾的观念也随着这种进化而不断的发散,简单地标志性二价关系进而演变成一种带有多重象征的超越关系,崇拜便是这种超越关系的结果之一,使之进而“物态化”成了巫术行为;与此同时,对于图腾造像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普遍性的认可,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模糊的、初期的“美的概念”。
       图腾的“超越思维”是人类知识的坩埚,里面沸腾着宗教、哲学、艺术、科学的混杂。超越思维的触角必然有一只伸向了距离原点并不遥远的“美”:共同符号——图腾烙印于人的灵魂,这形成了一种共同的认可,蕴含了未来向普遍性美学观念不断超越的潜在性。

二、本质的共通性

       在论证这一点之前,有必要对一切价值观正确的美与宗教进行相关的设定:宇宙中蕴涵着真理,真理中蕴涵着美与宗教,美与宗教在真理的范畴内拥有共同的交集。
       关于美感在宗教中的体现,可以以佛教与儒道文化结合的产物——禅宗来予以说明。《坛经》中载有六祖慧能对于世人“佛性”的见解:“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又提到“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是以有智有愚”。佛性自在人心,宜“断我执,求自性”,这与儒家传统思想之“求诸己”、道家“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以及后来心学所谓“心外无物”等观念甚为相似。在这种共有的价值观的影响之下,必然会产生出“持虚守寂”的生活态度,进而造就非常相似甚至相同的审美观念。这在一些受禅宗影响的文人笔下显得格外明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唐代诗人、被冠以“诗佛”之名的王维。他的一首五言绝句《竹里馆》如是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对于“中岁颇好道”、“晚年惟好静”的诗人来说,不仅仅表达着受儒道思想影响的中国传统文人所共有的审美情趣,还体现出包括禅宗在内等一切学说普遍的修行观念:凡至美之物,皆利于孤行。
       禅宗对中国传统文人的影响比比皆是,然而,这种影响绝非单向的,而是一种双向互动。正如北宋时期有“浪子和尚”之称的诗僧惠洪。抛开当时的社会背景不谈,长此以往流传下来的、本于儒道文化的传统文人审美取向同样在这个由于一句“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归心未到家”而倍受诟病的释家弟子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好为绮语”的形式与“在欲行禅”的实质相结合,冥冥中显示出一种超脱的境界。在滚滚红尘之中,集“虎溪三笑”之意境于一身,这不正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绝美的意境吗?
或许各家学说(包括宗教与文化)在发展初期会各执一端,然而在本质共通性的“牵制”之下,加以时间的淬炼,必然将汇集与一处,以“杂家”的姿态来诠释共同的初衷与实质,并与此同时将本来就并不明显的美感界限彻底打消而融为一体。

       除上述观点之外,笔者认为对于“我”的认识,也是宗教感与美感二者间的契合点。
       宗教的发展必然使得信仰主体的心理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畏惧——祈祷——虔诚。前两者均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及功利性,而虔诚则真正的使得宗教抛开了世俗的束缚而附有神圣感。在中国的传统诗歌当中,也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前者在于对一己之情的抒发,后者则在于对普遍性情感的升华。如此比较,境界自有大小之分——出众的无我之境必然会产生更加具有震撼性的美感。这样看来,宗教的神圣感和艺术的美感间以一种共同崇尚的无我而达成了某种精神层面的共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