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75|评论: 0

[转帖] 为什么一定要夸孩子努力,不能夸孩子聪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30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 北游

   
01


    “语言”在人格塑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对人格还未定型的孩子来说,父母使用语言上的细微差别,都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心理和人格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

    夸孩子努力和夸孩子聪明就是这样。

    这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指向做事,后者指向做人。

    当孩子把关注点放在做事上时,他(她)的专注力会加强,对结果的预期会降低。

    而当孩子把关注点放在做人上时,他(她)会非常在意旁人的认同,对结果会非常在意。

    我之前在评论17岁男孩跳桥悲剧时提到过一个观点:

    要让孩子提高复原力和自信心,最好的办法不是讲道理,而是让孩子在“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循环中不断体验成功。

    复原力和自信力是一种内化的能力,是无法通过外力输入的,需要孩子在自己的成功体验中去逐步建立。

    父母最应该做的,不是仅仅讲道理,而是营造让孩子能够不断成功的环境。

    那么,当我们再回到“夸孩子努力”和“夸孩子聪明”区别的问题上来,我们就会很轻松发现这两者的优劣。

    当你夸孩子努力时,孩子的关注点在“我需要努力”这个目的上,而当你夸孩子聪明时,孩子关注的是“我必须聪明”的结果。

    哪个更容易获得成功呢?显而易见是前者。

    不但“努力”的目的更容易获得,还会提升孩子做事的专注力和行动力,不会因为害怕失败的结果而畏手畏脚,因为“行动”本身就已经意味着成功了。

    而“聪明”这个标签对一个孩子来说,不但更难获得,还必须通过连续不断的成功来保持,别说对孩子,对任何一个人都极难做到。“夸孩子聪明”,不会让孩子体验到更多的成功,而更多会是“挫败感”。当孩子因为两三次挫折而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时,孩子就会自我强化“我并不聪明”的否定情绪而丧失自信。

   
02


    科学作家万维刚曾经提到过纽约大学的一项研究。

    研究者找了139个四到五岁的孩子,把他们分成两组。

    第一组叫“认同组”。老师会用语言去暗示孩子们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

    第二组叫“行动组”。老师只是鼓励孩子去做一件事。

    发现区别没有?没错,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

    第一组就类似于夸孩子聪明,让孩子关注“做人”;而第二组就类似于夸孩子努力,让孩子把关注点放在“做事”上。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夸孩子聪明完全没用,其实也是有积极效应的。

    比如地上掉了一支铅笔,让孩子把铅笔捡起来 —— 那么认同组的孩子就更愿意去做。“爱帮助别人的人”这个标签在他身上的确有一个正面的作用,使得他更愿意帮助别人。

    就如同你夸孩子聪明,孩子当然也会觉得受到肯定而建立自信,并更愿意继续行动去得到更多肯定。

    但是,关键之处来了:如果孩子遭遇过一次挫折,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在这项研究里,研究者让孩子把桌上的一个盒子给收起来,他们会在这个过程中故意“捣乱”,设定一些障碍。

    比如,研究者会那个盒子里装很多乒乓球,但是盒底是坏的,孩子一拿盒子,乒乓球就会撒一地。或者让孩子把一个玩具收好,可是那个玩具其实是散架了,孩子一碰就坏。

    研究者设定这些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经历挫折。

    但是事先不知情的孩子会如何应对呢?

    对于第一组“认同组”的孩子来说,他会想,他本来想去帮忙,结果把事情搞砸了。这种挫败的感觉很不好,他会因为自己没完成任务,而不能成为老师一直暗示的“爱帮助别人的人”,虽然这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因为孩子的心智并不成熟,很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所以会不自觉的把“失败”和“不爱帮助别人的人”两者相联系。

    那么好,经历了这么一次挫败之后,研究组再让两组的孩子去完成一个别的、稍微有点难度的任务,“认同组”的孩子们积极性就完全不如“行动组”了,自告奋勇的大多都是行动组的孩子了。

    当研究者再问那些没有举手帮忙的认同组的孩子,你是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吗?发现这些孩子的自我评价也明显降低。

    反观行动组的孩子,为什么在行动失败后,积极性和自信心依然不受影响呢?就是因为对于行动组来说,老师只是鼓励他们“做事”,老师不但用语言暗示他们,行动本身就是成功,所以“结果的失败”根本不会打击到他们的自信心。

   
03


    其实类似的实验不少。

    家长们都知道教育孩子,应该以鼓励为主,但具体如何做?如何赞美孩子、如何鼓励孩子、父母给孩子传递什么样的信号最为有效,很多家长并没有深入思考和实践。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卡罗尔•德维克曾在纽约的400名五年级学生中做了一系列的经典实验。

    刚开始,德维克会给每一个孩子一组相当简单的试题。

    随后,研究人员会告诉孩子得分,并附上一句六个字的表扬。

    一半的孩子收到的“你肯定很聪明”,另一半收到的是“你肯定很努力”。

    接着,德维克让孩子们参加第二次测试。在这次测试中,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试题的难度。

    结果是,被赞扬努力的孩子中,90%选择了难一点的试题。

    而被赞扬很聪明的孩子,大多数选择了简单的试题。

    然后,德维克又安排了第三次的测试,这次试题难度没有选择,都非常难。结果不出意料,所有的孩子都失败了。

    然而,和我们之前提到的实验一样,两组孩子在面对同样失败的结果时,反应却截然不同。

    “努力组”的孩子依然勇于挑战难题,尝试各种方案去解题;而“聪明组”的孩子似乎被打败了,他们情绪低落,表现出了对难题的厌烦和畏惧情绪。

    德维克分析说,这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他们不够聪明的证据,要保持聪明,就是不要去冒险犯错。

    德维克这个经典实验的结果是,努力组孩子的成绩提高了30%,而聪明组孩子的评分下降了20%,先后五次实验都是同样的结果。

    语言的力量有多大,父母一句无心之语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成长,通过这个实验可见一斑。

   
04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有个著名的观点,他认为天才并非来自“天赋”,而是源于后天的“刻意练习”。

    他在研究了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后得出结论说,这些杰出人士正是在掌握了“刻意练习”的正确方法后,通过大量的、刻苦的训练,形成“长时记忆”后,才成为天才的。

    让孩子把关注点放在做事上,专注于解决问题本身,就是进行刻意练习的基础。

    如果一个孩子天天小心翼翼的关心别人如何评价他,做事畏手畏脚,我们怎么能期望他能够通过艰苦的训练,成就自己呢?

    而在任何一个教育领域,尤其是在帮助孩子创建有效心理表征的过程中,父母的言行都影响巨大。给孩子营造不断成功的环境,给予孩子正确有效的反馈,让孩子建立成长性思维模式,比一时的成绩要重要百倍。

    因为陪伴孩子一生的不是父母,而是他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一个人能否在人生中获得世俗的所谓成功,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他即使经历再多苦难和挫折,也能获得幸福感。

    一个人,如果没有获得幸福感的能力,至少证明他还不够聪明,不足以应付这个复杂的世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