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SCM989765

舒从明作品:长篇小说《南山情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8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39.犯罪入狱

39.犯罪入狱
       王校长心里真是烦,却还是去看了他一次,礼貌性地问了几句,话不多,脸也一直黑着,他不想和这样的人多说一句话。
       王校长最后要走的时候,说了几句:“你屡教不改,这次错误犯大了,要先老实交代问题,争取政府宽大处理”,要他耐心等待审理结果,并劝他:“事已至此,男子汉要敢作敢当,认真悔罪,接受处罚!”
       事发后连续几天时间,人们看不到张显志的身影,在学校里,人们都在搜寻者他的影子,猜测可能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有的人在背后窃窃私语,说长道短,闲言碎语慢慢散播开,随着时间慢慢发酵。每当有新消息,人群就像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一样兴奋。每当王校长走进校园,老师们看他的眼神,让他心里忐忑不安,知道事情不能再隐瞒下了,必须将事情真相公之于众。
       王校长没有空闲,亲自向乡政府领导汇报和检讨。这样影响恶劣的刑事案件发生在他的管辖范围内,乡党委政府当然高度重视,严厉批评,为了严肃工作纪律,警示后人,对前次处分还未撤销,再次犯错,严重影响教师形象的张显志,及时做出了“开除公职,送交司法审判”的决定,并将结果通知家属何家珍,让她去见丈夫一面。
       那天早上,何家珍刚走进乡政府的办公室,突然,收发室的李大爷大声喊她接电话。她急忙跑过去,接了电话:“你是何家珍吗?请立即到你丈夫张显志的学校里来,有要事处理!”,对方语气生硬,没有与她多说一句话,让她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坐在去学校的公共汽车上,何家珍心里忐忑不安,究竟有什么大事发生?准没有好事。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心里猜测:“男人惹祸了吗?犯的还是犯经济问题?总之肯定不是好事情,或许是经济问题有关吧!”。
       到了学校,她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走进校长的办公室,校长支开了众人,单独与她谈话。校长向她说明张显志强奸学生的经过及影响,以及事情发生后调查取证情况,乡政府处理意见和教育局的批复,让她在处理意见批复上签字。
       何家珍一听说是刑事问题,脸涨得通红,一下搞晕了头,变得语无伦次,不知道如何面对。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再多也能承受,十多年来,受过多少委屈,她都隐忍不言,面对丈夫因为强奸女学生被抓开除公职的现实,她真的不知道如何面对,头脑里一片空白。今后,家庭和孩子们的养育责任全靠她自己,对于这样的变故,她心里没有准备,也不愿意面对啊!她不敢与校长争辩,也不敢抗议处理的轻重。
       王校长非常理解她此刻的心情,劝她:“你要看远点,面对现实,这是上面的决定,依法办事,是不会更改的,影响太坏啦,不处理所有的教师都抬不起头来,没有商量的余地啊!”,她强忍住心中的愤怒,含泪签了字,走出房门的瞬间,她的身体晃了几下,走路踉踉跄跄,几乎要晕倒,全靠意志顽强支撑着。
       她慢慢走进张显志的寝室里,收拾好张显志的东西,打包带走。远处,许多人在看热闹,都是张显志过去的同事,他到小学的几年里,与许多老师们感情不深,没有人同情他,对犯了错误处理刚撤销,又再次犯错误的他,人们都非常厌恶。有的人一副落井下石的样子,在一旁幸灾乐祸,让何家珍感到恶心难受。
       何家珍从前来过学校,虽然夫妻关系不好,老公不待见她,可在一般人的眼睛里,还是感觉两人是般配的夫妻。她每一次来,人们都会投来羡慕的目光,现在,丈夫因为强奸罪被逮捕开除,屈辱,真的很屈辱。
       她去看关押在派出所里的张显志,黑屋子里光线昏暗,张显至胡子拉渣,神情沮丧,看见妻子到来,不敢直面妻子的目光,把头埋得很低,两人都没有说话,沉默了很久。
       他刚一抬头,当着公安人员的面,何家珍左右开弓,狠狠地扇了他两耳光,声音清脆,在狭小的房间里显得特别响亮。张显志自知理亏,何况手上戴着铐子,不敢还手。何家珍边打边骂,情绪失态,粗话连篇,张显志没敢应一句嘴,任由妻子发泄怨气。
       何家珍带着丈夫的物品乘车离去。车到达乡镇府门大前时,已是下午,残阳如血,心灰意冷的她拖着疲惫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履一步步走进政府大院,像丢了魂魄一般,焉不拉几。
       最后,张显志因为强奸学生,被判处四年有期徒刑,开始了他的铁窗生涯。
       高墙之内,他因为有点文化,善于应对,被劳教管理人员特别优待,派的活都不重,抽空办一下板报,读书念报,在犯人中算比较幸运了。

发表于 2019-2-18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您点赞
踏遍祖国万水千山,寻觅古今人文经典。
制成时代精美图文,奉献麻辣平民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19-2-18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美 发表于 2019-2-18 15:42
为您点赞踏遍祖国万水千山,寻觅古今人文经典。 制成时代精美图文,奉献麻辣平民论坛。                    ...

谢谢古老师点评!

 楼主| 发表于 2019-2-20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40.回到原点
       四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转眼就到了张显志出狱的日子,念及夫妻往日的情分,何家珍去监狱接他。车上,两人很少说话,几年时间没有接触,思想上没有交流,感情变得更加冷淡。
       公共汽车走完了颠簸的碎石路,停在大兴乡破旧的车站上,乘客们都陆续离去了。何家珍最后挪动了双腿,慢步走下汽车,张显志拧着一包行李,耷拉着脑袋跟在妻子身后,像犯了错的小孩跟在母亲身后,像一头丢了王位的雄狮,灭了威风,木然地走着。
       离乡政府大院越来越近,天色尚早,周围的看客显得异常兴奋,又有了新闻和热点。何家珍的心跳得越来越厉害,她猛然转身,毫不客气地把丈夫的行李扔在地上,问他:“你还有脸面再去见孩子们吗?你想让她们看到囚犯父亲的落魄样子吗?你还是自己回南山老家去吧,好好反省,重新做人!”
       望着昔日温柔贤淑的妻子,变得如此冷漠,他心里很惭愧,过去身上披着教师的皮,人五人六,多少还算有一点身价,今日作为劳改释放人员,明显低人一等,他知道多说无益,拾起自己的行李包,灰溜溜地回九顶山去了。
       九顶山南麓,古老的四合院依旧存在,父母去世的早,家里没人住,一直让邻居帮忙看着。
       整个院子显得破败不堪,简直没有人气。三五株樱桃树分布在院子里,略有一点生气,到处枯枝败叶,没有人打扫。邻居喂养鸡鸭几十只,关在院子里,满屋乱飞,鸡屎鸭屎满地都是,恶臭难闻。
       回到老屋,独自一人,他的心情开始平静下来。四年的牢狱生涯,无数个日日夜夜,他辗转难眠,把一切像电影一样放了一遍又一遍,后悔,痛苦,都无济于事,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卖,历史翻过去了就回不来,只能沿着眼前的路往前走。
       长期的学校生活,四年的牢狱生涯,都是有规律的生活,工作生活在一条线上,君子动口不动手,坐而论道,生活上养成了懒散的习惯。回到农村后,怎么也不适应农村的环境。农村人都是全能的生存专家,一切生活所需都要自己去挣,有些技能看似简单,做起来却是那样困难,形式单调,枯燥乏味。
       他很孤单,人到中年,无妻无伴,一人苦守在老屋里,像村里的孤寡老人,独自生存。有时,他砍山林里的竹木卖,换取生活费,勉强维持最低生活所需。他也学着重新拿起锄头,继承父辈几百上千年来的生活方式,侍弄那些他们曾经种过的十几亩山地,孤苦伶仃地过日子。
周围那些儿时的伙伴,那些当年非常羡慕他的人,都感慨世事无常,真是不可思议,看他搞生产的样子,窘态百出,顿觉可笑。他既没有强健的体魄,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擅长偷奸耍滑,举止漂浮不实在。村里人一个个都摇头叹息,心里多了一份一辈子当农民的自豪,自己才是真正的专业农民!
       在丈夫出事后,何家珍曾面临着巨大的思想压力,感觉很没面子。大家冷眼看她,满脸鄙夷,从前当乡长时的神气、高高在上,夫妻俩都是国家干部领工资,吃皇粮,让人羡慕风光,与现在形成了巨大落差。她因为家庭问题而苦恼不堪,人前一张笑脸,人后愁眉不展,夜里常常以泪洗面。
        她独自带三个孩子,住在乡政府大院,一间房隔成的两间,前面两个大孩子共住一张床,后面大床归她和小女儿住,拥挤嘈杂,小女儿脑袋有问题,把狭窄的空间搞得乱起八糟,犹如狗窝。
       落难见真情,那些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多数人对她退避三舍,有些人还要冷潮热讽,她从旁边经过,有人大声招呼她:“何乡长!”,话语里带着讥讽。她不能做任何计较,微笑着面对一切,不需要做解释,不需要过激言辞回敬别人。生活本来有风险,谁都会有落难时,坦然面对,不必尽力讨好所有人。
       当她走过街道,后面远远地传来人们评议的声音,她权当没有听见,有时晚饭后,带孩子去马路上走走,听见人们的议论声,她不敢发言反驳,也不敢生气红脸,该发生的一切都已经发生,无可挽回。其实她的心里很苦,就是不愿意对人诉说,提起不争气的丈夫,就是她心灵上一道伤疤,流血又流脓,每次刚要好一点,又被人无情地撕开,挤出里面的脓水,撒上一把盐,让她慢慢品味其中的滋味。
       四年多的时间,这一切,她已经慢慢适应了,习惯了没有丈夫的生活。从前,丈夫常常不回家,不在她身边,不过在她的心里家还是完整的,丈夫犯事把她的心彻底伤透了,心里的家已经变得残缺不全了。
       丈夫刑满释放回家,她原想把他留在身边,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又怕他改造不彻底,生活条件一好又旧病复发。更重要的一点,丈夫的存在就是一根刺,深深地扎在她的喉咙里,拔不出来,咽不下去;丈夫的存在就是一个耻辱的标签,一个人们作贱她的精神图腾。她最终无法容忍,把丈夫赶回了老家,让他一个人独自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19-2-22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41. 山里凤凰

41. 山里凤凰
       张显志不争气,何家珍心里沮丧气恼,但也有让她高兴的事情,那就是她的两个孩子。
她的大女儿张晓燕,知道父亲心里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她们最需要父爱的时候,在外面鬼混、坐牢,就当是没父亲的孩子一样,她从小就知道妈妈的艰辛,学习非常刻苦,无论小学还是初中,都以年级前几名的成绩考上。从初中开始,直到高中,和妹妹俩都一直住在学校里,远离傻子妹妹的干扰,学习时间充足,学习成绩优秀,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考上了大学。喜讯传来,何家珍乐得笑口常开。
       大女儿的表现让何家珍非常自豪,这个倔强的女人,奋斗了一辈子,终于熬出头了,家里飞出了一只金凤凰,这是山里人一辈子都盼望的事情。女儿成材后,人们不敢再轻视这个女人,反而佩服她的坚韧。
老二张晓玲比姐姐小八岁,姐姐考上大学那年,她才读五年级,成绩一直稳居全乡第一,是山里最出名的学生。上初中后,因为学习基础不错,成绩一直好,在王方等农民同学面前,显得非常自信,鹤立鸡群。
       老三张晓桃一直跟在何家珍身边,她每天要负责照顾孩子生活起居,这个孩子比张晓玲小两岁,小时候非常聪明,后来因病烧成了傻子,成为何家珍一辈子的负担,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带着她,像一个拖油瓶,要十岁的孩子了还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丢在家里也不放心。
       人到中年,何家珍在工作上只能得过且过,因为以前当过乡长,由于工作原因也整过的人,被整的人翻身做了党委书记,是她的顶头上司,在工作中与她思想不合,经常起矛盾冲突。何家珍明知是给她过不去,给她小鞋穿,也没有办法。生活就是一把枷锁,套上了就很难取下来。
       张晓燕上大学后,很少回家,逢节假日才回家团聚。老二张晓玲离家较近,每逢周末都能回家陪伴母亲,她不仅成绩好,还很听母亲的话。
       抛开私人恩怨,所有接触过何家珍的人都很佩服她,作为母亲,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为了孩子,她顽强地挺住了,带着病体坚持工作,为孩子们支撑起一个完整的家,在忙碌的工作中,她能逐渐淡忘丈夫留下的精神伤害。
       王正在父母讲述中知道了她家的故事,很同情张晓玲的遭遇,很难理解一个当教师的人,居然会把家庭、妻子和孩子抛在脑后,与别的女人乱搞,做出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反正他自己还小,许多事情弄不明白,无法做出价值判断,外婆十分鄙视张显志,认为他:“简直猪狗不如!”,父亲认为:“是打牌赌博把他一辈子都害了”,李桂枝认为:“张显志人长得帅,做种还可以,惠及子孙。高大帅气的男人多数靠不住,对待婚姻常不负责任,因为帅哥一般更容易得到女人的亲睐,容易得到的东西,必然不懂得珍惜,相貌丑陋的男人要相对可靠一些……”
       王方好像并没有受到大人的影响,对待张晓玲一家人的态度没变,张晓玲依然常常来家里。初中二年级时,来家的次数更加频繁,袁大娘特别不乐意,王元生不说好歹,李桂枝还是那样热情,她最心痛可怜人,对于张显志来家里,大家可以不理睬他,但是对于张晓玲来家,大家还是很客气的,山里人常说:“欺官不欺帽,欺老不欺少”,谁也不能给孩子使气,即使大人之间有矛盾,也不能和孩子们计较,这是山里做人的规矩。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42.招摇撞骗

42.招摇撞骗
       张显志回乡务农后,重新做人的热情坚持了几天,很快又恢复了原样,环境的改变与打击,让他精神上更加萎靡不振,干脆破罐子破摔,更加堕落了。
       因为从小读书,做文化工作,很少参加农村的体力劳动,没有体力,田间地头的劳动简直承受不了,不知道怎么做,不适应环境,学习起来也困难,农村人常说:“人过三十不学艺”,思想观念转变真是困难。张显志总想逃避现实,靠自己教书练出的口才到处骗吃骗喝。
当农民也需要专业,专业搞得好,收成有保障,才有吃喝。张显志的庄稼种得一塌糊涂,只知道下种,平时管理、锄草施肥,样样都不在行,因此收成很低,连糊口都困难。逢场时,他常跑去乡政府求何家珍给钱接济生活,何家珍在气头上,没有钱给他,还把他痛骂一顿,赶出门去。张显志自讨没趣,心里很气恼。每一次屈辱后,他都感觉自己一个大男人,从前在学校里还挺能干的,到了农村就这样无用,对社会充满了怨愤之情。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连生存问题都不能解决,必然会想尽办法求得生存。人性的本能使他变得更加卑劣,什么事情都敢干,聪明人干坏事比傻子危害更大。
       张显志回到南山村里,山里人信息闭塞,不知道他因何故被开除,他不说别人也无从知晓。那个年代,能上能下的事情很多,人们早已见惯不惊。刚开始,大家以为他当过教师,有文化,水平高,很尊敬他,在交往中,慢慢看出了问题,对他敬而远之。
       他嗜好赌博,只要一看见打牌,或者一听说打牌,手就痒得受不了,非要坐上桌子玩一把,常打常输,输了又想翻本,只要有钱在口袋里,就四处约牌友赌博。别人家都很忙,不想打牌,他就在旁边等着,甚至帮别人把农活做完,回到家里休息时一起打牌。每次赌博,赢钱时,他不会离开,非要把口袋里的钱输得一干二净,从桌子上随意抓五元钱作烟钱,转身就跑,大家都知道他的“过场”,也不和他计较。
       人不如意时,总爱喝酒来麻痹脆弱的神经,减轻内心的痛苦。张显志也是这样,自打回家后,变得特别爱喝酒,村里只要有红白喜事和热闹场所,他必定想方设法前去凑热闹,酒桌上吃得乱醉如泥,头昏脑胀地找人打牌赌钱,常常把礼金也输得精光,尽吃白食,搞得人人讨厌,个个嫌弃。
       实在没钱用的时候,他就悄悄卖老林里父母留下大树,解急救贫。卖东西他从不向乡邻问问行情,买家随意说一口价,哪怕是极低的价格,他也愿意卖,只要缺钱花就卖,多数情况都属于贱卖,因此附近买木头的小贩都特别喜欢他,照顾他买木材,贪他有便宜可占。
       农村人淳朴,也很善良,嘴巴能说话,文化层次不高,不会写材料,张显志常以写诉状、举报信、开证明材料等名目,骗乡亲们的钱花,骗乡亲们的饭吃,次数多了,他的伎俩逐渐被人们识破,再也没人信他那套鬼话。
       村里人不相信他,就只好跑到远处去撞运气。骗一次算一次,过了今天,哪管明天。
       自从晓得王方是张晓玲的同学后,他就以各种借口去混饭吃,都能够得逞,利用王永生一家人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性格,得到了不少好处。
       有一天,他经过王家院门前,见袁大娘正在门前晒太阳,便上前对袁大娘说:“袁大娘!我好可怜哦!都两天没有吃饭了,你老人家就可怜我一下嘛!……”,袁大娘一看是张显志,心里鬼火直冒,前不久拿背篼背芋头回去,又背着背篼去偷东西,差点把女婿给她冤枉了,今天仇人相见分外脸红,张嘴就是“妈逼娘逼”地骂了出来。
       张显志没有生气,也没有应嘴顶她,他知道袁大娘是一个善良的老人,厚着脸皮装可怜,说:“我也是饿得心里慌才出此下策,你不可怜我,我干脆就饿死在你们的家门前!”,边说边挤出几滴眼泪来。袁大娘看他的样子实在挺可怜,心里不忍,解放都几十年代了,难道新社会还能像旧社会那样饿四人,不应该啊!就当是做好事,给子孙后代积德行善吧!便让他进屋里坐,煮了一碗挂面给他。
       肚子里吃饱了,他的精神就来了,陪着笑脸与袁大娘攀谈起来,说:“我是自己的运气不好,被人家栽赃陷害的,一招不慎落入别人做下的圈套,才丢了工作,眼下落难到这般地步,苦啊!俗话说:‘三穷三富不到老’,我总有翻身的时候,现在大女儿已经考上大学了,用不了几年就毕业了,将来还会当大官,为我翻案平反,到那时候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们的!”,袁大娘在心里想了想,也对啊,我亲身经历过解放前后的动荡年月,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年月,许多老革命被下放到农村里吃尽苦头,被生产队里的人整来整去,还不是都平凡了,又重新安排工作,落实政策后都过上了好日子,一个人的命运谁又能说得清呢?她的心一软就让他在家里住下了。
       女婿王元生回来,见张显志在家里,脸黑得像包公,袁大娘悄悄给女婿说道一番,女婿才勉强接受了他的道歉,心里一直对他没有好感。
       张显志赖在王家不想走,连吃三天饱饭,脸色变得红润起来,李桂枝的脸色却很难看。张显志看在眼里,灵机一动,想到这家人憨厚老实,容易上当,他家里的两个孩子读书学习很认真,是家里的希望所在,攻其要害,必有收获。他指着王正,对李桂枝说:“我是教书人,见过的人很多,你这个儿子眼睛虽然小,眼里却有一股神光,绝不是等闲之辈,你要好好培养他,将来一定像我那大女儿一样考大学,脱农皮,做一个大城市里的居民啊!”,李桂枝见有人夸儿子,心里有些高兴,便请教起教育之道来。张显志侃侃而谈,说得一家人点头称赞,忘记了他白吃白喝产生的不愉快。他又在王家住了两天,直到周末才离去。离开的时候,袁大娘还主动送他一口袋马铃薯,一个老腊肉。
       张显志回家将马铃薯吃完,腊肉留下来挂在火坑笆上,准备在山穷水尽时吃,同时,他感觉王家人真是太好骗了,最容易上当。
       张显志刚刚离开王家,张晓玲和王方就放学回来了,因为有张显志的一番话语,王元生对张晓玲也很客气,态度转变得快,连张晓玲都感到有些惊讶,悄悄问王正发生了什么事情,王正小孩家不知隐藏,一五一十地给晓玲姐讲起来,张晓玲知道原来她的父亲确实太坏,又来骗这家人,如果让他这样继续下去,自己都没脸见同学。
       张晓玲把她从妈妈那儿知道的情况悄悄告诉了王方,嘱咐大家要用心防范,不要上当受骗。
       张晓玲回家后,把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了母亲,原来,张显志回村后的所作所为,早就有人传到何家珍耳朵里了,她半信半疑。听了女儿的话,何家珍这才知道情况远比自己想的要严重,张显志没有悔过自新,老老实实当个好农民,经常以她自己当过乡长,有一定知名度,女儿争气为由到处招摇撞骗,上街没钱用时,去馆子里赊账买酒买肉,大吃大喝,到处的馆子里都有他的欠条。何家珍心里一软,毕竟是多年夫妻,看在孩子们的面子上原谅了他,把馆子里的欠账都付清了,并告知各家馆子,不能再赊账给他,下次概不认账。

 楼主| 发表于 2019-2-27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43谈笑人生

43谈笑人生
       何家珍开始关注她丈夫,有时回家看他一下,给一点零花钱,劝说过很多次,要他重新振作起来,好好做人。他表面上答应:“我一定改正!”,过后就忘了,依然我行我素,狗改不了吃屎,说了很多遍都不见好转。响鼓不用重锤敲,破鼓敲破也不响。
       有的人劝何家珍说:“你那男人不争气,干脆离婚算了,眼不见,心不烦”,何家珍思前想后:“自己都已经有三个孩子了,不可能嫁得出去,况且还有一个傻子带着,明摆着要遭人嫌弃,两个女儿聪明,将来肯定有出息,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也没有脸面嫁好人家,又要遭人嫌,不好看!”,没有理会别人的好意。
       张晓燕应届毕业考上了大学,是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成了远近青年学习的榜样。何家珍感觉很光荣,再苦再累,只要想到自己的女儿就倍感欣慰。女儿考上大学,不需要过多担心她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大学基本上是免费,还要发给生活费,将来毕业还要分配工作。进了大学校门,未来就有了保障。
       张晓玲初三那年,她的姐姐刚好大学毕业,进了C市一家国营大厂,担任厂里的会计,工资高,收入稳定,不时给母亲寄些钱回家。何家珍的经济压力一下减轻了许多,暗自下定决心,要如法炮制,把张晓玲也培养成她姐姐那样的人。她为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满腔心血,再苦再累也毫不在乎。
       孩子周末回家,她什么事情都不让张晓玲做,一门心思就让她学习,看书,要什么书就买什么书,想尽一切办法都要办到。同时,不准张晓玲和王方等农村娃一起耍,称她们是“打猪草的”娃子,“将来还是要打猪草的”。她心里最讨厌古志芬的弟弟古志刚,说他是杀人凶手的弟弟,不准女儿与他一起耍。张晓玲对母亲的话半信不疑,嘴上应着,过后就忘了。年轻人都贪玩好耍,母亲的心思她未必理解,周末常瞒着母亲找藉口与也要王方一起耍。
       母亲的严格教育,把张晓玲训练成一台高效的学习机器,时间利用合理,学习效率高。小学基础好,又特别听老师的话,字写得漂亮,各科成绩发展均衡,每学科都很优秀,不捭科,不偏科。老师很喜欢她,让她担任班长、当学习委员,轮换着干。她管起同学们来像小老师,吼人训人不留情面,从来不含糊。
       进入初三后,即将面临中考,决定着许多人的命运前途。要好的同学都离她远远的,刻意与她保持一段距离。在学校组织的大小活动中,总能看到她活跃的身影,老师的宠儿和同学的羡慕让她更加自信,心里充满了优越感。
       自从张晓燕考上大学后,村子人不敢再那么作践张显志了,始终刻意与他保持一段距离,以后的事情怎么样,谁也说不准,凡事不能做得太绝。
       农村人没多少文化,朴素,善良,以为考上了大学,就像戏文里考上状元、进士一样,将来是要当官的。人们对张显志在村里的一些小偷小摸的行为,开始抱宽容的态度,有时还要主动接济他。因为张显志好吃懒做,又爱打牌赌博,生活总是非常贫困,接济再多也是枉然,老婆那点死工资带两个孩子也不宽裕,给他的补贴更少。
       张显志生活囧况,许多人幸灾乐祸,当看戏一样好玩,作为“读书无用”的最好例证,也有不少人同情他的遭遇,因为不了解他所犯的错误,误以为他是遭人陷害,毕竟没有杀人放火嘛,也有人猜测他可能是得罪了领导,被抓住了把柄打击报复、小题大做,许多人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懒得去管别人的闲事。
       人们每当看见他,都不忘记调侃他一下,说:“喂!张先生,女儿都上大学了,马上就要出来当官了,你当老太爷后,到时候,可不要忘记我们哦!”,每当听到这些话,他知道人们话里有反话,暗暗嘲笑他。他无言反驳,总是报以:“哈哈哈!嗯嗯嗯!”的话语,转身离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3-2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44.无心无情
       张晓玲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幸福成长。母亲的坚强支撑了一个即将坍塌的家,过度的操劳,让她变得衰老不堪,一个刚五十的女人像六十岁的老太婆,双眼模糊,迎风流泪,傻子长大了许多,个子比她妈还高,依旧什么也不懂,照顾和管理难度很大,都十多岁了,生活还不能自理,瞧着让人揪心。
       中学时代,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世界观即将形成,人生观也即将定格。张晓玲对于家庭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一点都不知道,也没有太多的生活体验。她的农村生活经验就是跟着王方去地里跑一跑,动嘴的时候多,动手的机会少。她自己的生活完全依靠母亲提供给养来满足生存需要。
       袁大娘看到张晓玲这孩子,替她的将来担忧叹气,担心她将来找不到婆家,即使结婚了,也不知道要吃多少苦,挨多少骂才能成人。好在她的学习成绩优异,老师和同学们都不怀疑她能考上中师中专,捧得一个铁饭碗,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光明的前途。
       张晓玲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很少参加同学集体娱乐活动。
       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尽情地表现自己。与同学古小勇参加全县中学生数学竞赛,荣获一等奖,校长代表学校在大会上为她颁奖。在全校的知名度更大了,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又是班上的班干部,对班上的同学管理严格,限制了不少同学的自由,引发大家不满。
王方成绩不如张晓玲优异,却也过得去,在班上属中等偏上,属于上高中比较难的一类人,她的同学关系好,与她交往的同学很多,孔秀云、古小勇、古志刚、李学梅、雷强等人特别要好,每到周末回家时,身后总跟着一群同学,或者帮助干农活,或者帮助料理家务,人丁不旺的王家显得非常热闹。
       有一位特别漂亮的同学叫做刘玉兰,家住在距离场镇三四里路的刘家沟,虽说世代务农,也算耕读传家,父母有一点文化底蕴,对于这个孩子,从小被父母当成掌上明珠,娇生惯养。模样生得特别好看,惹人喜爱。
       她的美貌自然天成,不加雕琢便十分引人注目,像一多绽开的鲜花,正是招蜂引蝶的时候。她说起来简直就是一个传奇,小学没毕业,便身材高挑,脸蛋迷人。学习成绩却一直不太好,连初中都没考上,她爸爸很看重读书,走关系把她送进中学校门。在平时的学习中,贪玩好耍,经常在同学圈里走动。
       有一天,她跟着王方出现在家里,把王正看呆了,从前他认为晓玲姐姐最漂亮,和玉兰姐姐比起来,还有差距啊,无论是个子,肤色,还是气质,都不能相比。刘玉兰最大的特点是个子高,皮肤白皙,脸型圆润秀美,眼睛会说话,看上去水灵灵的,夺人心魄,又特别爱打扮,走路像在跳舞一样,表现很让人惊讶。
       王正即将小学毕业,对异性开始有点感兴趣,自然多看了姐姐的同学几眼,和他们一起玩耍时,别人都把他当小弟弟逗着玩。他发现姐姐的许多同学都对学习不感兴趣,几乎从来不谈学问,许多知识一问三不知,让王正多少有些失望,他感觉还是张晓玲姐姐有学问,只是不敢说出来。这些同学对学习没兴趣,对于玩儿很有一套,讲起同学间的往事来,滔滔不绝,一点都没有遗漏掉。
       刘玉兰在学校里,因为人长得漂亮,颜值特高,每次去伙食团打饭,工人师傅们都会多舀点饭菜给她,她总是开心一笑,以眼神答谢,学校食堂里的师傅们都喜欢主动和她搭话聊天。
有一个姓尚的年轻厨工,连二十岁也不到,是顶替父亲接班儿的年轻工人,一家人都是非农户口,工人世家,特别喜欢她,多次向她暗示要和她耍朋友,三番五次地写信约她见面,每一次她都把头一埋,红着脸跑开了,不答应,也不拒绝,让人捉摸不透。
       有一次,尚师傅想约她见面,信上要求她晚自习下课后,悄悄在操场见面详谈。好奇心促使刘玉兰想看看究竟,又怕旁人说闲话,便约了几个要好的姐妹一起去,为自己壮胆,因此,尚师傅虽然见着了人,当着众人的面,也不好说太多的心里话。她从不单独见面,表现若即若离,让尚师傅深深地迷恋上她,不可自拔。日思夜想,寝食难安。他开始不停地给玉兰写情书,托人带口信,总是不见回音。
       尚师傅还不死心,晚上去女生寝室边听墙角。这一听真出了大事,原来,刘玉兰毕竟年轻,有一些张扬和浅薄,正在寝室里用充满感情地语气朗诵尚师傅的情书,在姐妹们面前炫耀着。尚师傅得知了实情,羞愧难当,感觉没脸再见人,夜里在自己的寝室后门边上吊自杀了。
刘玉兰的性格散漫,毫不顾忌别人的感情,无意中酿成了大祸,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因此,她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美貌出众,有男人为她而死,被人尊称为“校花”,附近各单位的壮男鳏夫都期望一睹芳容,与她接触接触。
       那些成绩平常的人没有闲着,眼看读书生涯即将结束,都在忙着捞点资本。有人偷偷开始了早恋,也险些酿成事故。


 楼主| 发表于 2019-3-5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45.开花结果

45.开花结果
       烧鸡凼的刘国英和火烧庵的唐长龙谈恋爱,王方与支部书记的儿子李强悄悄谈恋爱。这些人学习上不求上进,都在暗暗为自己的将来布局。山里的孩子,虽然还只是中学生,但在父母眼里都不小了,认为他们每天在学校读书,升学无望的情况下做一点毕业后的打算也无所谓。每个人都揣着一颗浮躁的心,渴望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子成家立业生小孩。
       那时候,学生间的恋爱非常简单,没有什么亲密行为,做得比较背密,不外乎写情书,递纸条,送小物件,手帕也行,钢笔也不错,贺卡也可以,只要能够代表心意就成,极少有人敢拿钱来说事。
       孩子似的心情,或许出于好奇,或许是寻求异性刺激,其本心并不坏。刘国英与唐长龙耍朋友时间有点长,从初一开始,便开始秘密往来,在同学间是早已公开的秘密,只有老师不知道。
       眼看还有半期就要毕业,感情已经很深厚,便急不可耐地直接同居了,虽然只有二八芳龄,远远够不着结婚成家的法定年龄,却以“老公、老婆”互相称呼对方,有时还要在教室里秀恩爱,亲密一下,拉一拉手,抱一抱,让同学们好生羡慕。
       临近毕业,在学习上老师抓得紧,几乎每天都在做复习试卷,非常劳累。有一天,刘国英实在不想去读书,也不要唐长龙去学校读。一下失踪了两个学生,把班主任老师急坏了,派几个干部学生四处寻找,八方打探。最后,终于在同学的帮助下,得知了真相。班主任孔老师带领三位班干部找到了唐长龙家。
        天色已晚,周围漆黑一片。唐家灶台下,刘国英正在忙着做饭,唐长龙和父母在地里干活,没有回来。孔老师一看,原来俩人早过起了家家,心里的怒火在熊熊燃烧,嘴里却很客气,真怕把学生得罪了,彻底不去上学,不好向校长交差。
       孔老师和气地问刘国英:“为什么不去学校里读书呢?”,刘国英无所谓地说:“反正成绩都不好,也考不上高中好,不如早点成家,生儿育女!人生迟早都要走这条路的!”,几位干部同学开始轮流劝说,刘国英都表示不想再读书了。
       唐长龙牵着水牛回家,一看孔老师坐在屋里,吓得赶紧往外躲,倒是刘国英无所畏惧,叫回了“小丈夫”。孔老师和同学们开始轮流做他的思想工作,最后达成一个协议,两人轮流去学校读书,坚持到毕业考试完,拿到毕业证为止,为自己的学习生活画上圆满的休止符,唐长龙的家长也同意这样。
       刘国英俩初中毕业后,托关系走后门,在身份证上做了手脚,改大了年龄,与唐长龙结婚了。大半年后,两人生了一个小男孩。自己都还是孩子,就开始忙孩子的事情,他的儿子也重复父辈的老路,年纪轻轻就结婚了,俩人不到四十岁就做了奶奶,成了同学间的笑话,这是后话。

 楼主| 发表于 2019-3-6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46.早结的瓜苦

46.早结的瓜苦

       刘国英的另一位小学同学,就不如她那么幸运了,因为耍朋友不慎,丢了性命,成了山里轰动一时的大新闻。
       女孩姓李,叫李娇,学习不上进,爱看琼瑶小说,羡慕风花雪月,喜好儿女情长,整天沉浸在言情小说的情节里不能自拔。她与同村一个男生交好,你来我往多次后,男孩逐渐迷恋上她,送了许多手帕之类的小物件表达爱意,每次她都非常高兴,如数笑纳,两人之间形成了默契。其实女孩才十四岁,男孩十六岁,啥事都不懂,又在青春期,正是冲动的年龄,哪里知道其中的奥秘?
       有一天,李娇使性子,与男子闹翻了,两人扯破了脸,不愿再做他的情人。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杜绝男孩的纠缠,她与另外一个青年一起玩耍,以此来赌气,恶心男子。男子发现后,责骂她说:“你见异思迁,喜新厌旧,是当代陈世美!……”,女孩甚至不承认她与男子有任何关系,反而怨他无事生非,一辈子不愿理他,说了许多绝情的话。男孩自己觉得冤屈,明明有爱情证物,她却不承认,不够真诚,因此很气愤。
       有一天,李娇在干活回家的路上碰见男子,男子挡住她去路,再次找她理论是非曲直。女孩不肯承认爱他,也不退还他的东西,一点也不示弱,争吵罢休。
       年轻人牛气冲天,越吵越生气,越说话越多,伤害彼此的语言层出不穷,一句比一句更厉害。男子终于失去了理智,用锋利的砍柴刀向女孩头顶上劈去。女孩下意识地用双手护住头,手指被砍成许多小节,到处乱飞,血流满面。男孩发狂了,丧心病狂似地一阵疯砍,一连砍了几十刀,连女孩内脏器官都挑了出来,肠子和残缺肢体飞得到处都是,现场惨不忍睹。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未朦胧时,凶案现场还没有清理,依然一片狼藉,山顶上有一位在乡政府上班的干部赶早经过现场,无意中碰着了一截挂在树枝上的肠子,还说了两句:“谁家里这么浪费啊!猪肠子砍得稀烂,丢得满地都是!”,当派出所的朋友告诉他真相后,一连几天他都不想吃饭,这是后话。
       女孩不知何时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再也不动了,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男子这才一下瘫坐在地上,他知道自己犯了人命大案,提着弯刀,穿着血衣,慢慢向乡派出所走去。
       最后,男子因为激情杀人,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在牢房里改造了二十多年牢,从监狱里出来时,已经三十多岁了,美好的青春年华全荒废在监狱里。出狱后,已经完全与社会脱节,不知如何营生赚钱,生存艰难,也没有女人愿意嫁给他,成了村里的老光棍儿,这就是后果。
       当时,经历了这样的事件,有孩子的家庭都很重视子女的教育,特别是有女孩的家庭,怕一招不慎引发命案。
       虽有命案发生,但谁也抵挡不住爱情的魔力,就连老实巴交的王方也参与进来,与村支书的儿子李强相爱了,有点难舍难分的味道。双方父母知道后,都坚决反对,在双重压力的扼杀下,爱情遭遇了挫折。李强的成绩本来不错,考上高中完全没有问题,心思用偏了道路,成绩开始直线下降。他妈妈知道儿子不用心读书,和王方谈恋爱,把李强狠狠打一顿,连王方也一起骂了,恶狠狠地拆散了这一对儿。
       周末,王正见姐姐回家,脸色黑得要命,显得很不高兴,身后也没有带其他同学回家。他缠住姐姐东问西问,被王方一顿臭骂,自讨没趣地躲开了,印象特别深。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47.有意误会
       何家珍因张显志不争气伤透了心,常想一定是自己命相不好,经常在夜里偷偷流泪哭泣,渐渐得了一种怪病,迎风就流泪,双眼视力模糊,看东西需要抵近才能看得清楚,严重影响了工作。
       作为一名老干部,虽然还没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由于确实有病,严重影响工作,乡政府安排她提前回家休息,不需要再按时上下班,工资收入等待遇都保持不变。何家珍心里不愿意离开工作岗位,也不得不服从工作安排,只好带着张晓桃回到九顶山的老宅。
       张显志见老婆退养回家,终于夫妻团圆,家里变得热闹了,非常高兴,得意了好一阵子。他认为自己的幸福生活又开始了,有人照顾他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对老婆回家抱着极大的期望。因何家珍视力不好,又要照顾傻女儿,退休工资大部分给读书的女儿张晓玲,没有多的钱给张显志打牌、喝酒。很快,他就发现这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好处,又变得懒散起来。
       何家珍是个勤劳的人,回到家里,动手将房前屋后的荒地开垦出来,种上了农作物。心里思考着家庭振兴计划,让张显志全力以赴搞生产,把家里荒废的农业生产搞了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家里有蔬菜吃,也有粮食吃了。周围的邻居看见都说:“何乡长真是不简单,退休干部还能当好农民,干得一点也不含糊,几下就把家里理顺了,真是好样的!”
张显志见老婆回家,猜想她退休时,单位肯定发有一笔退休安家费,满以为她手里有钱,经常以各种理由向老婆要钱。何家珍知道他的脾气和秉性,即使有钱也不给他。张显志耍混使泼搞惯了,经常借故发脾气,三拳两脚地往老婆身上招呼。何家珍有苦难言,打掉牙往肚里吞,不敢对邻居们讲。
       经过一段时间,张显志总在何家珍安排下干活,失去了行动自由,家庭财务和买卖都是老婆说了算,卖的钱财也归老婆管,彻底失去了到处活动的本钱,因此怀恨在心。
        有一天,他借故把何家珍毒打一顿,便离家出走了,在外面依旧我行我素,四处瞎逛,东边混吃一顿,西边混一餐,三天两头不归家。
        何家珍受了气,憋在心里,再难受也不敢对人说,怕人家笑话她。她和张晓桃在家里,视力又不好,做事不方便,长期做干部工作,没有力气,许多农活干不了,不少重体力活需要邻居帮忙。邻居们看不过眼,常劝说张显志,希望他帮助妻子做家务,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张显志哪里听得进去,口里答是,转身就忘了。
        何家珍视力模糊,家务收拾得不规矩,到处又脏又乱,鸡屎满地,臭气熏天。家里客人来了,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正在读初中的张晓玲每次回家,都嫌脏,常不进屋,看母亲一下,在家里待一阵,要一点钱就跑到同学家里去了。何家珍看张晓玲一直听话懂事,她不喜欢做家务活和农活就算了,不与她过多计较。
       袁大娘对待王方的同学们都很客气,唯独待张晓玲比其他同学都刻薄,张晓玲每次到王家,袁大娘反应都挺冷淡,稍有不如意,少不了要被袁大娘数落一番。在王家,只有王正最喜欢张晓玲,两人很谈得来。
       张晓玲中学三年,因为学习成绩好,长期担任班干部,帮助老师管人,替老师吼人,充当老师的帮手,因此曲高和寡,脱离了群众,同学关系搞得很僵。马上就要毕业了,大家都不再买她的账,许多同学甚至不愿意和她一起耍,她每次回家看妈妈,拿到生活费后,便跑去王方家里。她真是没办法,学校里没有要好的同学,村里人又都讨厌她,躲她家人像躲瘟神一样。
张晓玲喜欢去王方家,只要她说要去,别的同学就都不去,别的同学去王方家里耍,也都不喊她,不告诉她一声。集体活动中,只要张晓玲一出现,同学们就散伙,说不上拉帮结派,就看不惯张晓玲学老师的模样教训同学,伤害了同学感情。班里几十个同学,只有几个成绩较好的同学不排斥她。
        王正论年龄只比晓玲小两岁,就读的年级却要低三个年级。张晓玲在乡中心小学读书,入学年龄早。王正在山里的村小读书,每天要走十里山路,年龄太小,行走困难,入学晚些。王正佩服张晓玲的学问,处处学习她,很勤奋,知识渊博,和张晓玲谈论古今天下的大道理,也能写一手漂亮的楷书。只要一谈起学习,王方像局外人一般,少男少女在一起谈天说地,无所顾忌,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种淡淡的情愫。
       王正总是盼望周末到来,能和晓玲姐姐一起玩耍,张晓玲每次见到王正,也像找到知音一样,谈起学问来眉飞色舞。
       有一天,恰好是星期天,艳阳高照,风和日丽,三个人一起在地里干农活。
       周围的乡亲们都讨厌张显至的为人,见他女儿在地里干农活,有人便故意说怪话,惹张晓玲生气。那人故意大声问王方:“你弟弟小小年纪,就耍女朋友了啊!在哪里找了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哦?”,他们大声说话,生怕张晓玲听不见。
        气得张晓玲一张粉脸通红,又不敢争辩,也不好解释。王方连忙解释原因,那些人明知她是张显志的女儿,却假装不晓得,有意而为,还有人故意说话影射张显志强奸偷情的事。张晓玲知道他父亲的所作所为,短处捏在人家手里,说不得硬气话,让人瞧不起,心里也很憋屈。


 楼主| 发表于 2019-3-14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48.命运拐点
  炎炎盛夏,气温偏高,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临近,同学们都在为前途各忙各的事。
  离中考越近,张晓玲越焦躁不安,她把人生赌注全部押在读书考学的路上,作为干部家庭出来的子女,几乎不会干任何农活,连简单的家务活都干不了,如果考不上中师中专,如何对得起苦命的妈妈,让她操心失望呢?
  在平时学习中,张晓玲获得了太多的荣誉,出尽风头,人人都知道她是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在管理同学中,常常以身说法,把自己树立为大家学习的榜样。真到了决定人生命运的关键时刻,这反而成了她的思想包袱,如果考好了,那是应该的,如果没有考好,就成了大笑话。
  张晓玲毕竟太年轻,忽略了一般青年人常犯的毛病,就是说大话,空谈理想,把目标定得太高,话说得太满。如果考不上,将有多丢人,她自己心里最清楚,后果让她不敢想象。
  表面上,张晓玲充满自信,信心百倍,实际上她比谁都担心,患得患失,面子上又故作坚强,不能表现出怯懦来,给人留下笑柄。夏日的天气炎热,衣服单薄,一动就汗流不止,一想起后果来脊背就冒冷汗。
  张晓玲曾无数次思考过自己的命运:别的同学,反正都是农民,打猪草,干农活样样都行,件件都熟,考得好是赚来的,考得不好,还是哪里来回哪里去,像父辈一样修理地球,向土地上讨生活。他们早已习惯了劳苦,没有任何生存压力。他们天天高唱歌儿,无惧升学考试对他们的挑选,老师说:“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考上了是国家栋梁之才,穿皮鞋,住楼房;落选了,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穿桶靴鞋,走泥巴路。当农民,是大多数人必须面对的现实,大家不仅不焦虑,还非常开心,三五成群地四处闲逛。
  张晓玲拿着厚厚的复习资料,在一棵高大的梧桐树下坐着,躲在阴凉处静静地看书,背书,思考,等待命运之神眷顾她。
中考的考场设在四区上,附近四个乡镇的几百名学生齐聚一堂,华山论剑,比较高下,把附近几家旅馆、单位招待所挤得满满的。为迎接为期三天的考试,挑选出优秀者送入高一级学校,许多人都卯足了劲儿地等着考试。
几所学校都提前进入考场,熟悉考场和环境。人口稀少的山区乡镇上一下子热闹起来,到处都有莽莽撞撞的青年学生,饭馆、旅馆、小商小贩等各色人群,各种服务行业,生意都异常火爆。
  王方提前住进了亲戚家,张晓玲没有亲戚家可住,随班上的同学住在区粮站里。晚上,除了张晓玲,还有不少专心学习的同学在一起看书复习。也有不少同学去电影院看电影,三五成群挤在一起打桌球玩,没有一点升学压力,与张晓玲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天中考紧张激烈,每一门考试完毕后,拿笔的手心里都捏出了汗,考完后,听老师点评试卷,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感觉答对题的人欣喜若狂,感觉答错题的人愁眉不展,一脸苦瓜相。张晓玲也不例外,每学科考试完毕,往往是全身没劲儿,心里没有底,没有八成的把握,心理压力特别大。
  一切考试都结束后,大家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家等候。大概要将近一周后才公布成绩。
  张晓玲看到自己的成绩,感到非常失望,虽然她的分数超过了许多人,名列前茅,但因为没有考进前三名,想走中专的路,基本上没有指望,山区乡镇的教学水平本来就比不上平坝地区,排名靠前,希望就大,排名靠后,希望渺茫。这次考试成绩出乎她意料之外,同班同学古小勇考了年级第一名,张晓玲屈居第四名,无奈三甲之外,想早点工作基本不可能了,她的分数上重点高中绰绰有余,升学不成问题。
  接下来又是焦急地等待,等待高中学校划线录取。张晓玲没有地方可去,跟着王方去山里避暑,耐心等候录取结果。
  最终,王方的成绩还不错,远超她的预期,离重点高中录取有距离,普通高中又没有信心考大学,她颇有自知之明,报考了一个冷门的农业中专,录取分数线比较低。对于读高中,张晓玲并没有什么疑虑。班主任孔老师虽然对张晓玲的成绩有点失望,也很关心她,把录取情况第一时间告诉了她。她很快便拿到了县城第一中学的录取通知书。
  看到张晓玲拿到了通知书,王方开始犯愁了,每次上街赶场,她都会去邮局问,却迟迟没有接到录取通知书。
  有一天下午,王方的同学五六个人突然来到家里,王正还没有弄明白缘由,只见几个同学在一起嘀咕,收拾好行李就急冲冲地走了。王正送到山边,看着众人远去的背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王正转身回来,刚要走进院子,背后追来一人,是老邻居李凯祥,在村里姐姐唯一的同学。他把王正叫住,交给他一个皱巴巴的牛皮纸信封,说是刚收到的信,让他转交王方。
  王正回家打开信封,见是姐姐等待已久的录取通知书,可是姐姐已走了,心里非常着急,因为信息不通,没有办法立即告知姐姐,只好把信交给了父母。
  第二周,王方回家取衣物,王正才得知真相:原来,李凯祥的中考也考砸了,连一般的职高都没有上,见同村的王方考上了农专,心里很妒忌。因为山高路远,邮递员无法将信件亲自送达,只好请人代送,听说李凯祥和王方是同村,就请他代劳。李凯祥拿到王方的通知书后,悄悄藏了起来,不告诉王家人,让他们干着急,最后读不成书。王方几次去学校查问,知道自己被录取了,却一直没有收到信件。
  王方那几个要好的同学得知了真相,在报名的最后一天把王方接走,请班主任孔老师证明是通知书遗失学校才报了名。
  那天,李凯祥见许多同学远道而来,知道可能因为此事,直到看见众人离开,才在报名期限的最后时刻交出录取通知书,既假装好人,又让王方读不成书,用心阴险毒辣。

 楼主| 发表于 2019-3-15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49.父女失和

49.父女失和
       一心一意要将张晓玲培养成才的何家珍,怎么也不能接受张晓玲中考失利的现实,没有考上中师,也没有考上中专,剩下的路只能走读高中、考大学这条路,至少还有七年时间要熬。她盘算着自己每况愈下的身体,忧心忡忡,担心自己无法支撑到女儿大学毕业,心里更加痛苦,眼睛的视力越来越差。
       张晓燕大学毕业后,在国企大企业里做会计,收入不高,但是未成家,没有负担,时常资助母亲供养两个妹妹,何家珍的经济压力并不大。
       张晓燕身上有母亲的优良遗传基因,虽然个子不高,但是脸蛋长得漂亮,又有大学文化,成了厂里远近闻名的香饽饽,附近各单位的青年男子趋之若鹜,想与她交朋友。
      厂附近有一所大学,有一位年轻的教授,通过朋友介绍辗转认识了张晓燕,开始追求她。经过一段时间交往,两人都感觉不错,岁数也都不小了就结了婚。婚礼非常简朴,何家珍带着傻女儿去参加婚礼,张显志也跟着去了,见了自己的女婿,正经地充当了一回长辈。
张晓燕安了家,女婿又能干,工作也稳定,只是离老家有几百公里之遥。自打安了家,很快有了儿子,工作家庭两兼顾,每天很忙碌,只好把儿子交给婆婆带。
       张显志见女儿工作了,心想也该自己享福了,几次三番往大女儿家里跑,要钱要物。起初,张晓燕为了尽孝道,总是尽量满足他,直到后来,才发觉不对劲,公公婆婆也有了怨言,家庭矛盾开始升级。
        张显志再次来要钱,张晓燕有孩子以后,开支很大,经济也不宽裕,便拒绝了父亲的要求,私下还把他说了一顿。
        张晓燕是新组建的小家庭,刚成家不久,积蓄不多,公公婆婆也没有工作,负担较重,这些苦衷张显志不管,反而责骂女儿不孝,不管自己爹妈。这彻底惹怒了张晓燕,从小就因为不是儿子,被父亲冷漠,把心中积累的怨言一股脑发泄出来,父女两撕破了脸,张显志出门要走,张晓燕也不挽留。

 楼主| 发表于 2019-3-15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南林韵 发表于 2018-12-2 16:51
舒兄,期待你的更新哈

每周更新3--4次哈!

 楼主| 发表于 2019-3-18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50.新的起点

50.新的起点
       李凯祥与王方既是同班同学,又是乡里乡亲的邻居,因为性格不合,经常起冲突,男女有别,极少往来。王正心里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心是那样阴暗,做法是那样龌龊,几乎毁了姐姐读书的前途。
       此后,王正姐弟俩和李凯祥即使见面也都不打招呼,实在是瞧不起他的人品,双方彻底绝交。
        张晓玲从读高中开始,家境更艰难,举步维艰。
        何家珍眼疾越来越重,仅有的退休金,治疗疾病花去大部分,本来为张晓玲准备的生活费,又常常被张显志偷走,用于赌博喝酒,挥霍浪费掉了。何家珍为了增加收入,摸索着种庄稼,养了两头肥猪,忙碌一年收获的农作物、养大的肥猪被张显志悄悄卖掉,钱拿去赌博、喝酒、下馆子,等到何家英发现时,追不上,打不赢,只能朝天哀叹,咒骂几句,发泄怨气。张显志的嗜好成了家庭的无底洞,无论妻子怎样能干,也填不满。
        家庭环境的变化,让张晓玲手里非常拮据,过去那种干部家庭出身的优越感逐渐消失,有时,心里甚至变得有点自卑,为自己的家庭出生感到悲哀。
        何家珍性格要强,心里也曾经动过念想:让大女儿帮助她供养妹妹。多次思前想后,见面又不好开口,在自己的女儿那里肯定没有问题,女婿要是不答应又怎么办呢?即使表面答应了,背后又对女儿不好,又该怎么办呢?这是一个做母亲的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样做岂不是害了大女儿,毁了她一生的幸福。
        她时常陷入苦苦思索中,路在何方?想得越多,心里越痛苦,特别是张晓玲中考失败让她更加难受,几乎每夜都以泪洗面,眼睛的视力越来越差,很快就要失明了。
       何家珍的生活困境,乡亲们看在眼里,见她生活不能自理,许多邻居都来义务帮忙,帮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一个正直的人,总会赢得人们的尊重,一个人品低劣的人,早晚会被社会遗弃。
       何家珍退休后,乡政府里的单位宿舍被收回了,每次张晓玲只能回老家的四合院里栖身。
家里几乎看不到父亲的身影,她自己又不会干活,家里到处稀脏邋遢,居住环境连她自己都嫌弃,她也不帮助妈妈收拾料理,实在需要收拾时,只好去求助王方姐弟帮忙突击一下。
        过去,张显志一人在村里生活,以赖为赖,人们对他有不好的看法,妻子女儿回家后,人们看他那样对待病妻,简直禽兽不如,更加憎恶他。
        在很短时内,事件的影响继续发酵,张显志成了舆论中的大坏蛋,一个对家庭极不负责的丈夫,一个极端自私,毫无品行的父亲。许多农民家庭,都自觉地把他当作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导致周围许多人家都十分讨厌打牌的人,教育孩子从小不准打牌,有些人甚至连看打牌都不允许看。
       地方上的许多人,虽然对张显志所作所为看不起,社会问题毕竟单靠非议是解决不了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当事人自己的言行改变。

 楼主| 发表于 2019-3-21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51.思想惯性

51.思想惯性
       张晓玲的高中生活,在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冲撞后,逐步回归现实。当初她一心想考上中专,端起铁饭碗,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又充满骨感,追求过,奋斗过,也不遗憾,与理想失之交臂,是上天注定她命中要遭劫难。
       进入新校园里,环境改变了,张晓玲的心情也改变了。在学习上她积极努力,因为人才出众,很快吸引了老师的关注,继续担任了班上的学生干部,又活跃起来,逐渐走出了中考失败的阴影。
       张晓玲对自己的实力是自信的,中专没走成,上高中读大学变成她的人生理想。她考的是本县最好的高中,又让她重新振作起来。该校以考大学上线率高而闻名,每年高考上线率一般都维持在70%左右。她想凭她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良好的学习基础,怎么也能站在70%那边吧!
       张晓玲最要好的同学王方,以及同班同学孔秀英都在读农专,两校相距不到三公里,她最喜欢和王方来往。其他同学对她避而远之,读卫校的古志刚、李雪梅等人,也在这座县城里读书,有时见面要故意调笑她,把过去她当班干部时说的过头话,拿来堵她的嘴,有人甚至不愿意和她多说话,找不到友情和关怀,显得非常孤立。
       两所学校在城市的南北两端,王方的学校在南门上,张晓玲的学校在北门边,中间一条马路可以直达。农技校主要培养农业人才,师资场地狭小,办学条件不如第一中学那么好,吃得差,住得差,教学楼老旧不堪。农技校的学生来自附近各县,是初中阶段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属于差劲儿高中不愿意考,又不愿提前务农的那类人,真正有志于当好农民的年轻人不多。
       两类“三观”不同的人,在县城相遇了,彼此间的冲突和纠纷不少。
       有三年同窗之谊,又就读于不同的学校,因为路途遥远,为节省车费,他们周末一般都不回老家,为了打发时间,经常在一起耍。几乎每次见面,古志刚都会和张晓玲闹不愉快,何家珍亲口对张晓玲说过:“古志刚的姐姐古志芬是杀人凶手,杀死了你的亲弟弟,你不准和他在一起耍”,张晓玲每次见到他心里很纠结,古志刚则看不惯张晓玲在同学们面前的那种优越感,因此经常起纠纷,王方只好两边调停,化解矛盾纠纷。
       在张晓玲的同学里,她从小自我感觉良好,充满了优越感,不需要语言表述,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当时她自己的父母都有工作,是有文化的人,正宗的非农户口,虽然父亲不争气,被开除了公职,还有母亲的光辉形象支撑门面。其余同学都是农家子女,从小在地里刨食,是专门修理地球的人。
       有时,她不自觉地叫同学为“打猪草的女娃子!”,叫男生是“放牛娃儿”,颇有轻蔑之态。现在有同学瞧不起她,她的情绪反映很激烈,立即贬损回击他们。
       其实,表面上看不起别人才是一种自卑表现。家庭不幸的伤痛像烙印一样,深深刻在她心里,挥之不去,通过贬低别人,能从中找回一点自尊。
       从前,别的同学学习成绩不如她,她爱学着老师的口吻教育同学,当班长时,她管理很严格,是为大家着想的,可总是以教训的口吻对同学说话,伤了同学感情,让人听着心烦。
       现在,随着中考的失败,她从自我搭建的神坛上跌落下来,摔得很重,让同学们看清了她的嘴脸和虚伪。大家心里不喜欢她,看在老同学的面子上,加上对她不幸家庭的同情,不好打击她的自尊。她比较粗心,不清楚大家对她的态度,也看不到大伙儿的情绪变化。在参与班级管理中养成的习惯和心理优越感,顺着惯性往下滑,从来没有在乎过老同学的感受。
       进入高中后,许多同学都已经成年,有了基本的辨别能力,在附近读书的老同学参加周末聚会,有自己的选择和偏好。由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环境,早已非从前可比,她没有及时转变角色,还以为是初中的时候,还认为自己是老师的宠儿,说话的口气有点大,处处喜欢彰显自己的优越感。
       有一次,她无意中说漏了嘴:“你们要早点知道好好学习该多好啊!像我一样考在第一中学就好了,我们学校百分之七十的人都能考大学,学校每天的伙食不错,餐餐都是鸡鱼蛋面,住的是崭新的楼房!……”,同学们听了,心里很不舒畅,憋了一肚子闷气,不好反驳她,即便反驳也说不过她,谁都知道她的嘴巴厉害。
       这样几次活动下来,就很少有人与她来往了,就连班上脾气最好的孔秀英都不理她了。只有王方心地纯厚,待人宽和,也最了解她,不与她计较长短。每次回老家,她没地方住时,还是去王方家住。

 楼主| 发表于 2019-3-22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52.人贩阴谋

52.人贩阴谋

       冬天,山里冷得很快,入冬不久就会打霜下雪,平坝地区还凉爽宜人,着装单薄。俗语说:“山高一丈,土冷三尺”,说的就是山区与平原的气候差异。
       王方放寒假较早,回到家里就与父亲一起规划家庭的未来。家中有上百亩森林,王方打算把其中一部分改造出来,种上苹果、梨树等经济树木,果实可以卖钱,改善家庭经济。王方在学校里学的就是这个专业,正好可以用来试验一下,看能否发家致富。
       王方准备先把位于烧鸡槽的荒山改造成果园,那是一片山间谷底,地形较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理想的水果种植基地,但是灌木丛生,乱石成堆,需要整理改造。她说干就干,制定了详细的改造计划,放口风准备招募工人帮助开垦荒地。
       按她的计划:先将数林里的大树砍掉,成材的裁料卖钱买树苗,其余枝桠砍柴,枯枝败叶烧灰沤肥。改造森林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需要大量人力,除了动员自己家人外,需要出钱雇佣几个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帮忙。
       附近的人家听说王家这个计划后,都持怀疑态度,觉得王元生听一个小孩子折腾,不会有好结果的,没有人前去帮忙,怕到时候可能连工钱都付不起,王家父女只好自己先干着。
隔了几天,张显志介绍两个工人前来卖工,长得身强力壮,干活是一把好手,试干了两天,干活卖力,父女俩都很喜欢。
       用了一周时间,才做完了第一阶段的伐木工作,把大家都累得够呛。张晓玲放假较迟,听说王方在家改土建果园,直接跑来帮老同学的忙,连家都没有回过。
       许多人一起干活,既有趣也热闹,张晓玲非常喜欢。
       有一天,临近中午时,王方和张晓玲提前回家做饭。王元生夫妻俩因为上街赶场,购买日常用品去了,地里只剩下两个雇工在独自劳动。
       午饭熟了,姐姐叫王正去喊工人吃饭。王正比较有心计,想看看两个雇工是否在老实干活,轻轻往森林边走去,躲在远处林边上观察两人干活的表现。
       两个雇工因主人家不在,或许是真的累了,坐在地里的石头上抽烟,边抽烟边冲壳子闲聊,那个叫张山的人说:“王元生家这两个女儿模样都不错,要是能想办法弄到河南去,一定能卖一个好价钱哦!”,王正一听,心里嘎登一下,吃了一大惊,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原来这两个人是心肠歹毒的人贩子啊!另一个叫李四的人说:“后面来的女娃好像不是王元生的女儿,长得不像哦!人家雇佣你来做活路,你却打人家女儿的主意,不江湖哦!”,张山说:“江湖值几个钱,马无夜草不肥,人物横财不富,吃乱钱的人,越吃越有钱,希特纳坏事做绝,让人记住一千年才是天才!”,李四说:“我看这两个女娃精里精怪的,怕不好骗哦!”,想了想,补充了一句:“亏你敢想,那是违法的勾当,抓住了要坐牢的哦!我可不敢”。张山说:“现在改革开放,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抓住了就该你背时,没有抓住你,就该你夹吃!”,李四说:“我还是有点儿害怕!你又没得门路,哪有那么容易卖人哦!”,张山说:“我有的是门路,来这里干活就是有人指点,只要能把女孩哄到县城的车站上,交给外地来的客人,钱就到手啦!”,李四说:“我看没得那么容易,那两个女娃聪明的很,轻易不会上当!”,张山说:“你看王方不是想建果园吗,我们以介绍人入股投资为由头,介绍她和客人见面,她刚进入社会不久,没有经验,最容易上当受骗!”,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谈悄悄商量起来,谋划怎样骗女孩的事。
       王正心里非常吃惊,不敢立即发作,他仔细一想,如果自己立刻回家,可能会打草惊蛇,那两个人不知道会干出什么事来,只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喊他们回家吃饭,等他们不注意时,悄悄把两人的阴谋告诉家里人。
       午饭后,王正悄悄对姐姐说了听到的话,姐姐不信有这种事情,王正又悄悄对刚赶回家的李桂枝说。李桂枝是成年人,社会经验丰富,她让儿子不要声张,权当没有这回事。
       饭后,大家在休息时,李桂枝推说肚子痛得厉害,要上街去看医生。王正的心里有数,和父亲一起留在家中,看那两个人有什么动静。
       下午干活时,张山果然开始接近王方,向他推荐投资人,游说她做大果园的规模,因为之前有弟弟的提醒,王方明白了事情真相,里面果然有阴谋。她显得并不那么热情,张晓玲却非常热情,一个劲儿地游说王方“见面谈谈嘛,看看怎样把果园做大做好!……”,李四也在一旁帮腔打圆场,劝王方:“要建果园就要建大果园,赚大钱!”,王方看了弟弟一眼,眼神告诉弟弟真像你说的那样。
       大家依旧在干地里的活,流汗的流汗,没有人偷懒,没有人当众揭露张山的阴谋。
        李桂枝在走之前,特意把女儿叫到一边,嘱咐女儿加强戒备,不要惊动对方,看他们有啥子行动。
       她离开家后,一路不停地跑,赶到乡场街上,拨通了她“干大”留下的电话,把了解到的情况对“干大”讲了。她“干大”在电话里告诉她要装着没事儿一样回家,不要惊动对方,耐心地等待。
       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快步走回家,静待事态的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19-3-25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53.夺路而逃

53.夺路而逃
       山上,王正也在心里盘算着:这两人现在要强行劫持是不可能的,自家的人多;自己如果出其不意从背后给他一锄头,定能将他打翻在地,让其丧失活动能力,可这样做要负刑事责任,张山有作案阴谋,但并未实行,反击不是时候,结果会很被动。
       刚干两个多小时活儿,山间突然阴云密布,天边出现了白光,山风很大。像是要下雨夹雪的征兆,大家赶紧收起工具往家里走,还没有到家里,就飘起了雪花。
       大家一阵小跑往家里赶,回到家里时,雨雪交加的冷水淋湿了衣裤。
       王元生连忙安排王正生火,烧一锅热水,让大家洗一个热水澡,喝一碗热茶预防感冒。王正心里有事,边干活边注意那两个人的动静。
       水烧热后,王方和张晓玲在一间屋里洗澡,两个工人在另一间屋里洗,王正没有洗澡,只是将淋湿的衣服换了。
       天色渐暗,空中灰蒙蒙的,山谷间起了大雾。王方没有安排再上山干活,算全天的工钱,大家在屋里闲耍。
       忽然,院子外传来了狗叫声,有人向院子里走来。王正赶紧出去开门,见母亲李桂枝回来,身上被雨水淋湿了,赶紧安排母亲换衣服,虽然心里很好奇,当着众人面也不好打听情况。
        隔了个把小时,天色已近黄昏。院门外走进几个人,为首是李桂枝的“干大”杜三爷,还有几位公安人员,都穿着制服,乡派出所的张所长很壮实,走在前头。王元生见有公安,一脸惊愕,不知出了什么大事。
       两位工人一见有公安,立即脸色大变。张山转身朝竹林里猛跑,只见张所长拔出手枪,大喊一声:“站住!再跑,我就要开枪了!”,张山只好站在原地不动,李四早已吓瘫,跌坐在干坎下。
       张所长让两名公安上前,用手铐把两人铐了,用绳子绑在房屋的柱子上。李桂枝的“干大”是当兵出身,身手矫健,上去啪啪啪就是几个耳刮子,打得张山的脸上呈酱红色,骂道:“你好大的狗胆,敢打我孙女儿的坏主意,真是活得不耐烦了!”。张所长一看差不多了,忙制止了杜三爷的过激行为,开始审问具体情况。
        张所长说:“啥子事情?你们自己都晓得,老实交代吧!”,张山不说话,李四慌了神,连忙说:“不关我的事,都是张山喊我说的,我啥子都没有做过!”,张山不好抵赖,就说:“我们都是听张显志说的,王元生家里人最老实,大女儿刚读书回来,有点人才,卖相好,人又好骗,才找来看看有没有发财的机会!”。
        张晓玲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问:“你说谁喊你来的?”,张山耷拉着头不再重复,张晓玲说:“你再说一遍,谁喊你来的?” ,张山只好说:“张显志,就是那个当过老师的张显志!”,张晓玲听了,哇啦一声就哭了起来,“我的妈呀!我可是他的亲闺女啊,他怎么会连亲生女儿都要卖啊?哪里有这样的父亲啊?真是丧尽天良哦!……”
        王元生这时才醒过神来,知道背后有阴谋。张所长带着公安人员及时出现,制止了可能发生的犯罪行为,全家人都非常感激他。袁大娘千恩万谢,感谢菩萨显灵,弄得张所长有点不好意思。他说:“老人家,你不要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嘛!”。
      王元生又转身谢“干大”杜三爷,见杜三爷的新皮鞋在来的泥路上踩坏了,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却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谢意。老人家叹了一口气,“怪不得人家都说你是老实人啊?全家人都知道的阴谋,就你不知道!”,大家东一句西一句地说着。
       张所长眼看天色将黑,需要带走这两个坏人。王元生夫妻想留大家吃饭,张所长谢绝了,让李桂枝带王正姐弟俩一起到派出所做笔录。
       众人带着坏人,踏着泥泞的土路,走了半个小时才赶到山下。坐着警车回派出所,车子跑得很快,节省了很多走路的时间。
       等审问完毕,做完笔录出来,已是晚上十点多,李桂枝送走杜三爷,才带着两个孩子到严三嬢家寄宿。
       严三嬢听说有人策划阴谋害她,都很吃惊,现在针对李桂枝女儿的拐卖阴谋被粉碎了,又非常高兴,特别是李桂枝以看病为由稳住嫌犯,给县里的长辈打电话求助一节,显得颇有智谋。人家杜三爷听说后,警惕性非常高,立即包车赶来,连新皮鞋都跑烂的事情,好比听说书一般传奇。经李桂枝一讲,严三嬢逢人就讲杜三爷义气。
       以后,街上人慢慢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感觉王元生背后有人罩着,不敢轻易欺负他了。人贩子将山里的女孩拐卖到省外,山里已经发生过多次,不少女孩被卖到河南、河北等地,给老光棍当妻子,生儿育女,挨打受骂,吃尽了苦头,直到孩子长大后,才允许回家探望父母。人们因此非常痛恨人贩子,现场抓住一般都往死里打,一听说有人贩子就磨拳擦掌想打架。
       两个人贩子,一个只是受到蛊惑,并没有做啥,教育后放走了,张山是主谋,对上线交代不清,认错态度不好,被关了半个月后才释放,这是后话。
       第二天回家路上,李桂枝悄悄对王元生说:“昨天夜里,我喊“干大”他们去吃饭,他们都不去,他悄悄对我说:‘以后,有事情你直接找张所长,他是我的同学,在他的地盘上谁敢欺负我干女儿,一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你们两口子啊!人太老实,谁都想打你们的主意,这件事情出馊主意的就是那个张显志,你们还拿他女儿当亲女儿一样,他却随时准备害你们,对这种人要时刻提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莫要再上当啦,不过,我想这件事情以后,没有人敢再欺负你们啦!”。
       王元生想起来好后怕,同时也感觉天道公平,张显志一贯喜欢出“烂条”害人,结果差点把自己亲生女儿一起卖了。
       张晓玲知道父亲是为人贩牵线的主谋,觉得脸上无光,挺对不住老同学一家人,巴不得公安把他抓走。可是,当另外两名公安赶到张家老宅时,他早已经跑掉了,不知去向。
王元生并不怪张晓玲,觉得她更可怜,建议她不要回去了,住到别的亲戚家里。

 楼主| 发表于 2019-3-27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54.读书幌子

54.读书幌子
       在张晓玲最需要经济支撑学业时,何家珍眼疾加重,生活更加艰难,走路佝偻着腰,劳动能力严重衰退,只能摸索着照顾张晓桃。
       张显志整日四处游逛,不管不顾自己的妻子女儿,被大女儿吼过后,很快就忘了,又打着供张晓玲读书的幌子,到张晓燕家里要钱,要物,供自己挥霍,张晓燕也无奈,只好想办法给他钱。何家珍理解大女的经济状况,从来不向她伸手要钱,显得特别有骨气。
       世上再大,也没有不漏风的墙,张晓燕回家看望母亲,得知了事情的真相,气得直跺脚。父女俩为此又大吵一架,张晓燕把父亲恶狠狠地数落一番,张显志自觉没趣,收敛了许多,不敢再频繁地往女婿家里要钱了。
       张显志依然回村里混日子,饱一顿,饿一顿,越混越艰难,就像人们俗话所说:“火柴头卸磨子,越卸越黑”,人们不再相信他,也很难在村里吃到便宜饭,人瘦得皮包骨头,可怜又寒酸,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穷酸至极,谁看了都会摇头,谁也不敢相信,这就是当年的人民教师,脱了农皮惹人羡慕的张显志,风流帅气的张老师。
       张晓玲的高中生活变得异常艰难,她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着,学习成绩优秀,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家里的顶梁柱随时都有倒下的危险,家就像一盏在风雨中飘摇的孤灯,随时都可能熄灭。熬一年算一年,多读一年赚一年,张晓玲慢慢变得成熟起来。
       高三那年,何家珍一直在生病,工资收入不够打针吃药,许多时候硬撑着,不去医院就医,把省下钱来给张晓玲读书用。看到家里的情况,张晓玲伤心透了,心里一直在滴血,思想压力越来越大,常常晚上睡不着觉,怕又考不好惹母亲生气。
       对于参加高考,张晓玲抱着极大的希望,全力以赴地冲刺着,她的人生价值就应该体现在高考上,通过了独木桥,她的人生路将是一片坦途,没有通过独木桥,她的人生路将一片灰暗,希望渺茫。
       然而,高考的独木桥真是难通过,命运之神再次与她开了一个冷笑话,仅以2分之差名落孙山。
       残酷的现实把她气得差点寻短见,王方姐弟俩轮流陪伴照顾,百般安慰劝解,才让她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人一般都是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其他同学可没有王方那么理解她,对她客气。有一天,古志刚从县城乘车回家,在公共汽车上碰到张晓玲,先是一番久别重逢的问候,再以调侃的口吻问:“老同学,考在哪所大学啊?”,原来他早知道了高考结果,在故意调侃她,她不好说谎,只好说没考上。古志刚说:“你每天吃着鸡鱼蛋面,住着新楼房,这样都考不上大学!看来你也是属于30%的那部分人啊,是考不上大学的命!我们考不上,还可以回家看牛儿,打猪草,你呢?城里的居民嘛,可不能去打猪草哦!……”。
       古志刚善于说笑话,一番话语逗得满车人都笑了。张晓玲羞得满脸通红,恨不得在车下打一个洞,钻下去躲一躲,深悔当年说大话,说了过头话,今日遭此羞辱,一报还一报,立即就落了一个现世报。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3-27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埋一节写得恐怖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