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10|评论: 3

[转帖] 教育部严禁炒“高考状元”却为何屡禁不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0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今日举行的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各地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一旦发现严肃处理。同时,各地教育部门要严格督促检查,查安全保密、考场考点、信息安全、招生录取。(中国新闻网)

    尽管教育部近些年来一直要求“高考成绩不排名、不公布高考状元、不炒作高考状元”,全国除少部分地区外,有关高考状元的报道占据了地方性新闻报道的重要位置。谁让国人历来有“状元崇拜症”?“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是自古以来读书人的人生最高境界,也是家族光宗耀祖的最大梦想。而现实中,以升学率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积重难返,又强化着人们对“高考状元”的追慕。

    尤其是到高考“发榜”时。就到了媒体、商家炒作“高考状元”的高潮。每年的的那个时候,有关高考状元的新闻铺天盖地的传来,每个省、每个市、甚至于每个县都会产生自己的“状元”,接着就是采访、座谈、出席某个活动。可以想见,这些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必会荣登其母校的招生广告,或是成为某商品的代言人。

    把状元做成产业链,也算是当代社会才有的奇景。要放在古代,十年寒窗无人知,一朝成名天下闻,受益的除了状元本人及其家人,最多让修建状元牌坊的木匠沾沾光。但放在当今中国,假如没了状元,世界将会怎样?可以设想——中学:没状元,让咱怎么做招生简章。高校:没状元,清华北大该急坏了。状元房、状元笔记、状元讲座、状元承诺班……商家:没状元,怎么卖房卖培训?而一些地方主管则由此脸上贴金,自恃领导有方,政绩砝码加重。

    可以说今日之热炒高考状元,则已经成了某种商业手段。它实际上和选拔人才无关,和教育制度无关,和激励人才无关,甚至于和高考状元本人无关。人们热衷于它,因为从中可以获取有利于自己的东西。相比中国,在美欧等国家,从来没有“高考状元”的情结。为什么没有?主要在于这些国家人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仅仅“分数高”,并不能证明就是优秀学生,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意志力、公益情怀、创造能力、领导能力方面有积极的建树。

    而这种多元化、社会化的评价标准,完全是开放的、自由的,所以,美国学生很乐于参加慈善活动以及公益活动,打工赚钱是家常便饭。国内的教育尽管也强调多元评价,但分数好才是真的好,仍是最高标准。如果成绩不够好,就算你的社会协调能力和规划领导能力再强,也没有人赏识你。偏才怪才屡屡受到排挤,甚至被淘汰出局。多元评价得不到落实,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的“高考状元”自然就被推上了金字塔的塔尖。

    所谓的“高考状元”不过是临场发挥较好而已,“高考状元”不过是一次考试的偶然产物。上大学之后,乃至将来毕业、工作,第一名一定比第二名、第三名强?

    状元崇拜,说到底是有关何为“成功学生”的社会取态,与“高分低能”、“文科无用”一样,症结在于评价标准太单一。反观欧美国家不会像中国那样对“高考状元”情有独钟。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得到足够的社会尊重。当总统和当掏粪工,只是分工不同,都能获得丰厚体面的收入以及社会劳动保障。大家各司其职、各有所长。这样,人们就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发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比如技工、司机等行业,同样有优秀人才加盟。反观我们,行业差别和歧视仍然很大,只有考高分才能进入名校,而只有进入名校才能获得“高人一等”的发展机会。

    高考作文何尝不是如此?无论炒作真作还是伪作,都是为了利益考虑。而且“文无第一”,难有绝对好坏,就像当年江苏高考作文《赤兔之死》,在有些人眼里,也未必能得满分。加之高考作文虽然重要,也仅仅只是一次考试、一篇作文,能写出一篇好作文也未必代表写作水平就真的达到“满分”了。更重要的是,细看很多所谓满分作文,有着满满套路。至于说给学生提供几篇范文,想想有那么多的名家名作,还不够学生学习啊?又何必炮制高考满分作文?

    一个公平的社会能为公民提供更多向上的机会,考场无处不在、博弈无时不有,高考不会固化一个人的命运,更多的风景还在“社会”主战场呈现。过分的宣传高考状元,是在人为的“拔苗助长”或摧残人才,是在人为的扭曲人才教育机制。不仅于高考状元们自身发展不利,令人担忧的是,它还会导致更多的人追捧高考状元,以高考状元为目标为榜样。长此以往,便会使得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培养出一个个考试机器,却不是真正可取可用的人才。

    教育部的禁令是好的,却未必能挡住学校和商家的商业利益冲动。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5-10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哎、

发表于 2018-5-10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部应该坚持依法行政。教育部严禁炒“高考状元”,没有法律依据,所以收不到效果。
      
      《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教育部为了满足了极少数有话语权的家长心愿——8月31日不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偏偏要违法行政,提出“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至出生年月日由省级行政部们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公开违背《义务教育法》。

发表于 2018-5-11 11:2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部有很多需要做的事,那些高官家的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就不准宣传贫困家庭子女考出好成绩,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奇葩的规定。教育部门需要做的事太多太多太多了,比如随从务工人员进城就读问题哟,小孩幼儿园上学费用高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亟需要去解决,出了一大堆规定,加了一大堆限制,具体办事的时候,拐来拐去,拐来拐去,拐到最后办不成。
毛线的毛线就是毛线。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