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点读后感。
狼的秉性就是夺取血食,消灭比他更弱小的生命。楼主眼中的狼分明有一丝丝“柔软”,这匹狼被遗弃,被追杀,准星总是在它的可视范围内。
但它不惧死亡,他只想在“月圆之夜痛苦一场”,咀嚼悲凉,然后英勇就义。
这样的“狼”在我们周围普遍存在,这些狼其实是披着狼皮的羊,他们不是没有野性,但是传统文化以及社会要求的共性将他们野性冲刷得模糊了, 他们不愿意不择手段地获取,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能力——技术方面的,更多的是超本能的东西主宰了他们的行为,也就是文化性、社会性左右了他们,人性的光辉无时无刻不从他们的躯体里释放出来,这就就是他们的“柔软”。
这就很矛盾,一方面这样的狼渴求生存,另一方面他们接受的思想却束缚了他们,矛盾的两方面没有一个是错误的,那结果是什么?只追求狼性的人牢牢地占据了生存制高点,他们看到的是阳光、是春天、是一马平川、是康庄大道。追求“高尚”的人——那些披着狼皮的“羊”们反而前途暗淡,几无生存空间,“死”与他们如影随形。
但是试想一下,假如我们的社会从此没有这些披着狼皮的“羊”,没有人追求“高尚”,人人为了利益你死我活,为了利益相互“杀戮”会是什么后果?毫无疑问,一切都会乱套,弱肉强食,强中更有强中手,结果就是人类自我灭亡。
所以我们的社会提倡人性多一些,提倡狼性少一些,在某种情况下达到一种奇妙的平衡。这对披着狼皮的羊来说情况就不是太妙了,同时他们身上散发出的人性光辉也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我们认为,用理性制约狼性,让人性中多少渗透一点狼性,也许才是较为合理较为现实的观念。如果单方面强调一种倾向,结果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另外,楼主作品中的狼其实多少带有一点消极、随遇而安的情绪,这种“狼”风格、诉求也较为完美地展示出来的了,语言表达上几乎无可挑剔,作品感染力强,令人回味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