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橄榄调和油的风险提示 缘起:医学界将“橄榄油”公认为21世纪最益于健康的食用油之一。被人们誉为"液体黄金"。2015年我国橄榄油进口总量超过15000吨:多力、欧丽薇兰、贝蒂斯等国际知名油企纷纷进驻中国市场,将独产于地中海沿岸的液体黄金带给了中国高端消费群体。 橄榄调和油的假命题 2003年本土油商们结合中国消费特色,一律采用橄榄颜色外瓶,将橄榄原果外形放大,采用橄榄油与大豆油、花生油等混合降低成本的方式,借用橄榄油的独特美誉瞬间走进了中国家庭餐桌。金浩、长寿花、西王、福临门、恒大兴安等数十个食用油企推出的价格在120元左右的橄榄油调和油,一夜之间取代了国际油企所销售的价格在300元以上的橄榄油。 重拳打击虚假橄榄油 橄榄果的珍贵与稀少,导致各种造假、参假丑闻接踵而至。 2008年,意大利对橄榄油造假行为展开了“净化橄榄油”行动,最终63人被捕,63个农场被没收;2014年意大利政府再次针对勾兑橄榄油的参杂行为展开围剿,13家大型橄榄油生产商被卷入丑闻。2015年意大利都灵检察官对包括卡拉佩利在内的7个意大利橄榄油品牌样本分析发现,其产品涉嫌以次充好、商业欺诈。 中国规范橄榄调和油 2012年5月15日,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金龙鱼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没有标明橄榄油的含量,违反了GB7718的规定:责令其改正,并处以合计60000元的罚没款。 2016年6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发布第12批指导性案例:在食品标签或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某种或数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应标示所强调配料的添加量。2016年10月30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涉案商品应当对添加的橄榄油含量予以标示,其未作标示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予以十倍赔偿消费者。 2016年11月7日成都市成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金龙鱼橄榄原香型食用调和油违反《食品安全法》,予以行政罚款9284元。自此,中国各大城市纷纷开始针对橄榄油造假展开雷霆行动。 问题橄榄油进入南充 随着对“一滴橄榄油,调和整瓶食用油”重拳出击,问题橄榄油纷纷从东部城市撤场,四川川乾律师事务所在办案过程中偶然发现,“多力”、“西王”、“恒大兴安”等问题橄榄油出现在南充及南充周边城市各大超市,经过几个月通过民间购买取证,步步紧逼问题食品,对销售者进行举报、投诉、起诉,最终顺庆、嘉陵、岳池等地食品药品主管部门纷纷对问题橄榄油进行查处、罚没。但是那些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问题橄榄油在高利润的诱惑下,渐渐从大型超市隐退,悄然躲进周边城镇、中小超市、农贸市场,禁而不绝…… 为此呼吁广大市民,如果购买到了“多力”、“西王”、“恒大兴安”等问题橄榄油,请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联系,力争众志成城将问题橄榄油赶出南充市场。 南充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电话:12331,假日值班电话:0817-2227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