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11月30日,涉及四川省的网络舆情信息共计884.3万条,主要来源于微博、新闻、论坛、微信,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民生、违法犯罪、行政管理等方面。
一、当月舆情概况
11月份的四川区域热点舆情主要涉及社会民生、违法犯罪和行政管理的三个方面,占舆情总量的近72%,本月与旅游交通相关的舆情也有所增长,占比11%。主要舆情热点如下:“川妹子余旭最后的飞翔”、“‘叫了个鸡’遭遇城管”、“成都海霸王造假被罚40万”、“岳池警方通报‘上访人员死亡’一案”、“女主播直播淫秽视频获刑4年”、“成都空铁载人‘试飞’”等。
(一)舆情类别
从11月四川区域热点舆情分布情况看,社会民生类舆情依然是网民关注的焦点,舆情信息占比与上月相对持平,达到35%;违法犯罪类舆情环比出现下降,但排名仍居第二位,占比20%;行政管理类舆情环比出现上升,排名第三,占比17%;旅游交通类舆情环比小幅上升,排名第四,占比11%;渉官涉腐类舆情环比小幅下降,排名第五,占比6%;而环境灾害类、企业经营类、公共安全类舆情分别占比5%、4%和2%。
(二)舆情分布
1、正面舆情分布
从本月四川各地的正面舆情分布情况来看,本月正面舆情指数最高的是成都,其次为甘孜与眉山,排名在最后的是达州和资阳。本月正面舆情量上升较为明显的是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成都的正面舆情量要远远高于其他城市,而且在社会热点舆情事件的引导处置上,成都有着天然的优势。如发生在本月的“共享单车执法乌龙事件”中,成都市各级政府迅速反应,坦诚错误,纠正不当执法行为,获得了网友的好评。
2、负面舆情分布
从本月的四川舆情负面指数上看,成都、乐山和达州排名靠前,甘孜和雅安在本月的负面指数有明显的下降。本月,负面指数上升最快的是达州,在本月里发生了数件对当地舆情口碑影响较大的负面事件,在网络上引发较大的反响。如“达州6岁女童遭姑父性侵长达一年,姑姑放纵不管还出言恐吓”、“谎称可申请廉租房 达州渠县一村支书4年骗近千人”、“达州市原市委常委、副书记易杰被逮捕”、“达州10岁女童被养母虐待追踪:法院宣判解除抱养关系”。
(三)舆情来源
从舆情分布平台来看,本月四川舆情的主要来源是微博平台,占比达到56%,新闻和论坛、微信平台的信息量分布较为均衡,占比均为11%,而博客平台的舆情量相对持平,仍占比3%。
二、舆情热点
1、川妹子余旭最后的飞翔
11月12日上午,在河北唐山玉田县陈家铺乡,发生飞机坠落事故。据当地村民介绍,飞机坠落是在上午10点左右,落在大杨浦村和邻村中间田地里,砸出几米深的大坑。村民称,男飞行员受到轻伤,被救起送医,女飞行员跳伞失败,壮烈牺牲。二这位牺牲的女飞行员,就是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女飞行员、歼—10首批女飞行员四川籍妹子余旭,代号金孔雀。
1986年,这只金孔雀出生于四川崇州,19岁芳华的她于2005年参加招飞,成为我国首批女飞行员。2009年10月1日,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余旭在这个万众瞩目的时刻,以娴熟的技术翱翔天空,接受庄严检阅。在珠海航展、马来西亚航展中,余旭均有出彩的表现。
余旭曾说过:“我喜欢蓝天,我喜欢飞歼击机的感觉,那种感觉很自由、很酷。”然而,这只金孔雀的风采永远定格在2016年11月12日。余旭的牺牲在舆论中引发极大震动,截止到14日中午,相关的内容已经接近18万条,追忆这位航天英雄。人民日报评论:追怀余旭,向中国女飞行员们的责任与担当致敬。“金孔雀”蓝天折翼,带给人们巨大的悲痛和惋惜,但年轻的生命在祖国蓝天划出的美丽弧线永远留存。
2、“叫了个鸡”遭遇城管
本月,成都市的一家炸鸡店被城管强制拆了招牌,原因是店名“叫了个鸡”及菜名太污,招致市民举报后被锦江区书院街道办城管治安综合执法队责令限期改正。
11月13日,陈女士和几个朋友带小孩到IFS周边逛街、玩耍,在她们去买卤味时,偶然发现了这家名字“辣眼睛”的店。“看起来像是家新开的炸鸡店,招牌和外墙都是明黄色,很惹眼,但让人不好接受的是,这家店名叫‘叫了个鸡’,附着的宣传语是‘一家专门做鸡的店’。”陈女士说,单单是这些,她已经觉得“太恶俗”、“太没底线”,更令她生气的是儿子一直重复这个点名,令陈女士感到很难堪。之后,她通过热线电话,把相关情况反映给了城管、工商等部门。之后才有了炸鸡店招牌被拆除的一幕。
城管若要对招牌进行拆除,要看此招牌是否经过审查批准,还要看他的招牌内容是否符合实施办法的规定,是不是工商部门登记、核准过的名号。据当地工商部门称,按照我国现行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不得含有有损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内容和文字,不得含有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的内容和文字。“类似‘叫了个鸡’这样的名称,在我们这儿肯定是通不过的,不会登记为企业名称。”锦江区书院街道办城管治安综合执法队的一位负责人也表示,在设置招牌前,该商家未向城管部门提出申请,属于擅自设置。所以说,让这家仅开了十天的店进行整改是合理合法的。
此事反应到网络上,虽然炸鸡店被城管严令整改,但并没有触动“城管与小贩”这个敏感话题,网友更多的是理性探讨这个有争议性的话题,不雅的招牌是否该出现在大街上?摒弃了一味的语言暴力,无论网上还是网下所呈现的,都是对健康、理性语言环境的追求。
3、成都海霸王造假被罚40万
本月,成都通报了一起因食品安全问题处罚的案例,引发了媒体和网友的广泛关注,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因9个批次产品抽检均不合格,被罚款40万人民币。
据成都郫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提供的消息称,今年5月11日、6月6日和6月22日,郫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依据不合格检验报告对该公司进行了执法检查。在该公司原材料冻库中,执法人员发现有冻杂油(伊赛牛肉)和鸭脖皮原材料,执法人员现场进行了拍照取证,并对不合格的9批次产品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召回通知书和检验结果告知书。据调查,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对9批次产品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无异议,确系该公司生产。但9批次不合格产品已全部销售至终端市场,无法召回。郫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对该生产企业给予404400元的行政处罚。
新闻报道后,网友再一次表示了对舌尖上安全的担忧,新闻中配发了较多令人不适的图片,引发了网友的口诛笔伐,对海霸王集团的声誉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在新闻中,海霸王集团虽然表示道歉,但“不合格产品已全部销售至终端市场,无法召回。”同不合格产品无法一样,海霸王的声誉在网友心中也难以挽回。
4、岳池警方通报“上访人员死亡”一案
11月13日岳池警方发布了《关于杨天直死亡案件的情况通报》,也就是发生在今年八月份的上访人员非正常死亡的事件。
报道称,8月17日下午3时许,杨天直一行4人在国家信访局附近被安徽籍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以住宿为由骗上一辆商务车。从8月17日下午3时由北京出发,到20日凌晨2时抵达四川岳池的59个小时中,杨天直曾有过两次选择了跳车。此前媒体报道称,一次是在17日当晚抵达河南境内,另一次是车坏后在修理厂内,但杨天直两次跳车的后果都是遭到殴打,甚至被打得瘫倒在车厢里好几个小时,痛得受不了又不敢呻吟。
8月17日,杨天直一行四人在北京被带上车后,通过他们的身份证信息,截访者给岳池县镇裕镇党委书记余杰打了电话,说该镇有4个人在北京上访,并提供了他们的身份信息。镇裕镇政府官员说,余杰挂掉电话后,就安排人到杨天直等4人家中核实情况,“核实后的信息是丁仁洪、丁仁祥是到北京上访,陈洪志是跟他们到北京去耍,由于杨天直家里没人,他的情况没核实到。”在这种情况下,余杰同意了截访者的“表示愿意租车送杨天直等四人回岳池”。
而据后来的官方通报称,20日凌晨2时,杨天直等4人被送回岳池并先后下车。丁继武则说,其父丁仁祥是在岳池县城跳车后逃离的。20日中午1:33,岳池警方接到报警称有人死在广岳大道。当天稍早,杨天直家人从丁氏兄弟口中获悉不见杨的踪影后报警。经过辨认,确认死者是68岁的杨天直。
11月13日,岳池县警方正式通报此案,已于8月底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纪委当月启动问责,镇党委书记余杰、党委副书记尹安洲被停职接受调查。
国家信访局表示,访民死亡事件暴露出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法治观念淡漠、信访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严重违反信访工作纪律等问题,必须深刻汲取教训,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发生。并向全国信访系统发出通报,要求各地按照中央要求和《信访条例》规定,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严格信访工作纪律,依法、规范、有序开展信访工作。
5、女主播直播淫秽视频获刑4年
今年3月,一段名为“成都4P”的淫秽色情视频在网上火热传播。警方很快查实,这段淫秽视频时长约为2分钟,画面中有2男2女,其“表演”尺度之大令人咋舌。三名95后女孩、31段不堪入目的淫秽视频、4万余人的“拥趸”,警方发现,这段视频在不少网站、QQ群和微信朋友圈中都有出现,很短时间里,“成都4P”成了不少网站的搜索热词。通过进一步侦查,民警很快确定发布这段淫秽视频的是一个网名叫“雪梨枪”的女主播,她也是这段视频中的2名女性表演者之一。随着调查的深入,“雪梨枪”的真实身份逐渐浮出水面,这个网络直播圈的“当红女主播”为林某,21岁,德阳中江县人,事发时暂住成都市区。
掌握了关键情况后,绵竹警方决定对林某某等涉案人员实施抓捕。5月4日晚8时许,德阳、绵竹两级警方组成的抓捕小组,在成都市金牛区某小区门口,将刚从阿联酋迪拜旅行回来的林某某和王某,以及前来迎接她们的李某等三人当场抓获。
11月23日下午,绵竹市人民法院对该起案件进行了公开宣判。被告人林某犯制造、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10万元;作案工具手机、电脑等予以没收。
直播虽然已并不是新鲜事物,但直播行业的管理制度却并未完善,从业者的素质也良莠不齐,在此状况下便出现了以不雅行为吸引粉丝,获取虚拟礼物的现象,污染了网络环境。对于直播的管理虽然还有待加强,但网络直播并非法外之地,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也必将受到法律的追责。
6、成都空铁载人“试飞”
11月21日下午,世界首条新能源空铁试验线在成都正式投入运行。据了解,新能源空铁是指以锂电池动力包为牵引动力的空中悬挂式轨道列车。世界首列新能源空铁由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联合中国中车、中国中铁、攀枝花钢铁公司等7家大型国有企业协同研制,是一款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现代交通系统。当日正式投运的新能源空铁试验线全长1461米。这条呈“U”字型的试验线由乘客车站、一条正线轨道、一条副线、列车、静调库等相关配套设备构成,可以完全真实地模拟新能源空铁在实际运行中的直线、弯道、爬坡等性能,速度能达到每小时60公里。
新能源空铁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翟婉明介绍,中国是继日本、德国之后第三个造出空铁列车的国家,不同的是在成都研制的新能源空铁不需要高压电设备输送动力,而是将锂电池包代替高压电用于列车的牵引动力,这在世界上属于首创。
翟婉明介绍,接下来,这条试验线将模拟正常载客运行状态,进行总里程为1万公里的运行测试,以测试在“反复跑”的情况下系统的稳定性,并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提升相关参数以提升相应功能,为新能源空铁商业化,进入大众日常生活,改善中国城市交通拥堵打下坚实基础,“也为接下来确定新能源空铁技术执行标准奠定基础。”
三、官方应对分析
1、网络直播伪慈善 主播已被驱离
舆情概述:11月初,一段首发于直播平台,名为“揭秘大凉山公益作假”的视频逐渐在网上发酵,得到了媒体和网友的广泛关注。在视频中,十余名村民分为两排,穿着简朴破旧的小孩蹲在前排,大人呆滞的站在后排。每个小孩手中都拿着一叠厚厚的红色百元钞票,随后,一名穿着白色T恤的男子正逐个取回小孩手中的钞票,另一名穿着黑色背心、双臂文身的男子在一旁观看。而据观看视频直播的网友介绍,穿黑色背心的主播在直播中表示,要将三万块钱分给凉山州布拖县的贫困户,每人2000元。
这名男子其实是第一个在其直播平台揭秘伪慈善的“旗手”,不过,被他的揭秘对象却这段偷偷录下的视频并予以曝光。据了解,两人以前都是一个团队的,后因为“内讧”开始互相爆料,揭开了“伪慈善”的真面目。而这些主播就是通过做“慈善”的方式,骗取粉丝的同情心,为他们刷虚拟礼物,获得提成收入。
官方应对:11月8日,凉山州公安局在其官微上发布消息称,州公安局已经于当日成立专案组,赶赴事发地进行调查取证。工作人员说,如果有相应的证据,符合涉嫌诈骗,会坚决予以打击。
凉山州布拖县民政局副局长罗平表示,“现在政府还有公安分管领导已经组织民政、公安、宣传部门开了一个协调会,然后准备到所在的乡镇、所在的村,还有参与过的群众进行走访调查,目前我们了解的只涉及一个乡镇。”
应对点评:从此次舆情事件的性质来看,是网络主播的个体行为,与当地的政府机关并无直接的冲突。但事件在网上发酵,引发了媒体和网友的大量关注、讨论,对当地的的声誉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政府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发声,对网民态度进行引导,规避舆情风险,避免了让当地政府直面“扶贫不力”的舆情声讨的可能。但当地政府单方面的对主播进行驱离,并不能彻底解决此问题,在后续的报道中又出现了部分主播换号“返场”的情况,并出现“当地人已不相信外人”的报道,依然让凉山面对着“被消费”贫穷的窘境,所以说,“驱赶不如请进来”,将主播的慈善行为纳入到政府的监管之中,让慈善落到实处。
2、共享单车遭遇“乌龙执法” 成都态度获网友点赞
舆情概述:11月中旬开始,多家共享单车运营商陆续登陆成都市场,“扫码开锁、随停随走、微信支付”的营运方式迅速吸引了大量使用者。据某运营商负责人介绍,该品牌在成都三周试运营后便拥有注册用户10万人左右。然而,“野蛮生长”共享单车在停放过程中却产生了一些问题。短短一周之内,共享单车就因“乱停放、侵占盲道被大量举报”,华阳城管因此对部分单车采取暂扣措施。从11月25日开始,204辆共享单车被城管执法队员以“占用城市道路开展经营活动”为由暂时扣押,整齐地码放在城管办的院子里。该事件在网络上引发极大反响,被网友戏称“生于共享、死于城管”,而且,在华阳街道城管办将共享单车恢复使用后,事件仍以“执法乌龙”的说法在传播,对成都的城市形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官方应对:事件发生后,成都市城管委即使就成了纠正了华阳街道城管办的做法,且在11月26日下午,这二百余辆共享单车已经恢复使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成都市城管委也坦承了错误,“我们基层的执法人员依据的法律法规错了”。
11月27日,成都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张正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作出回应称,对于共享单车侵占盲道、机动车道等不规范停放问题,“既不能简单说‘NO’,也不能熟视无睹放任不管。市委、市政府已要求城管、交管等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如何规范管理和有序运营,切实保障市民的合法权益、保护企业的正当利益,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1月28日,成都市政府第134次常务会议对此进行了研究。会议强调,对待包括共享单车在内的新模式、新业态,要强化法治意识,遵循市场规律,尽快研究出台共享单车管理标准与规范。
应对点评:在共享单车的处理上,成都市各级政府部门反映非常迅速,从25日开始收缴单车,26日纠正错误恢复使用,27日成都市政府秘书长对外回应,28日会议研讨,成都市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树立了极佳的形象,获得网友的点赞。在面对新鲜事物时,成都的各级政府机关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纠正下级单位不合理的举措,坦承施政过程中的不当举措,展现了成都市各级政府先进的执政理念和巨大的包容性。
四、四川故事
1、成都有个洋中医
成都新都有一名厉害的“洋中医”,法语,英语,西班牙语,汉语的普通话、四川话、粤语多种语言随口就来,爱吃火锅爱喝茶,用四川话和商贩砍价,他就是来自非洲马里共和国的迪亚拉。
1984年,迪亚拉第一次来到中国,潜心学习中医。迪亚拉先是在北京学习了近一年的中文,然后前往广州中医学院学习,作为中医药各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程,首先摆在他面前的是《医古文》。“看着满篇的文言文,上课时我简直就像在坐飞机,云里雾里的。”迪亚拉感叹。第一学期他的《医古文》挂科了,“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不及格,以前学习成绩从没有跌出过前三名。”第二天,迪亚拉就去书店买来不少古汉语的书籍,经过刻苦的学习,迪亚拉阅读理解文言文已经不成问题了,甚至还能熟练地背诵《黄帝内经》。
迪亚拉在广州中医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后,来到了成都,苦读3年拿到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博士学位。毕业后,迪亚拉留在了成都工作,刚开始并不顺利。一次,来了一个女病人,见到他二话不说转身就走。迪亚拉追上去解释说:“我就是中医,我来给你治病,治不好不收钱。”第二天病人症状就缓解了。从此以后,这名病人指名点姓要找迪亚拉看病。
迪亚拉在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修研究工作后,成为世界首位中医外籍博士后。2012年,迪亚拉获得了由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
2、成都9岁学生纠错奥赛名题
一道数学题,自己的答案跟书本给出的标准答案不一样怎么办?大部分学生选择改正,而四川成都高新区西芯小学一名9岁男孩罗弋却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推翻了所谓的正确答案。而在求证的过程中,家长发现这道题不仅考倒了电子科大、同济大学等高校的数学高材生,更是作为两届奥赛的考题出现,其错误答案被出版社沿用5年无人察觉。
“150盏亮着的电灯,各有一个拉线开关控制,被顺序编号为1,2,3,4,…,150。将编号为3的倍数的灯的拉线各拉一下,再将编号为5的倍数的拉线各拉一下,拉完后亮着的灯数为几盏?”这是一道考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思维数学题,今年暑假,才上完三年级的罗弋在做四年级的数学竞赛题集《培优新帮手》时遇到此题,算出答案“90”与标准答案“80”不符,妈妈陈群只当儿子错了。“妈妈我没有错!”罗弋没有见过拉线电灯,但他猜想应该就像餐馆里的电风扇一样,拉一下转起来,再拉一下停下来。“所以3和5倍数重叠的十盏灯因为拉了两下又亮起来,最后的答案就应该在80的基础上再加10。”
“然而,当陈群上网搜索时发现,这道题竟是奥赛“名题”,分别在2011年和2013年的奥数考试中出现,而网上的答案清一色是80,这才让陈群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必须要联系权威部门纠错。
起初,一个9岁小孩的答案并没有引起青少年世奥赛组委会的重视。“一听孩子没参加过奥数比赛就质疑答案有误,组委会连说没资格纠正,叫我们去找出版社。”9月28日,陈群不得不联系出版《培优新帮手》的崇文书局。在3次邮件、4次电话沟通过程中,出版社在请主编和多名编者重新做题后,认为“此题有解题步骤,属于思路错误”,依然坚持旧答案,并建议孩子去网上搜索解题步骤。陈群不甘心,她发出两封纠错邮件,将罗弋的推演思路和指出的常识性问题告知编辑。终于,在10月20日上午,陈群收到崇文书局编辑室主任许举信的邮件“我们将孩子的思路和答案反馈给主编和多名编者,在重新审视这道题后惊讶地发现孩子的思路和答案确实是正确的”。编辑部承诺将在相关权威杂志发表声明,并在以后的出版中使用罗弋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