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56|评论: 1

[转帖] 一张考卷决定未来对贫困生农村生真公平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4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有人说,如果实行多元评价,农村生将更不公平,这来自对多元评价的误解,对高校自主招生腐败的担忧,以及对农村教育薄弱条件的不满。实际上,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完全可以做到公平、公正,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实行多元评价之后,农村生、贫困生就无路可走了。

    因为年仅13岁就列席深圳市政协会议,并有“不要让一张考卷决定未来”等提议,一位名叫柳博的初二学生一夜蹿红。很快,网友发现会场上的这位少年身穿奢侈品牌“阿玛尼”西服,其微博也多见身着“阿玛尼”的日常照片,质疑猜忌声四起。

    起初,网友将关注点聚焦在“阿玛尼”西服上,还把这名初二学生称为“阿玛尼少年”,质疑他的家庭出身,并怀疑他是否有能力议政,后来,随着有关部门解释安排青少年与代表、委员面对面是正常的活动,且该名学生也确实优秀,很多网友把目光转向他的提议上,认为这一提议也代表了城市富裕家庭学生的利益,如果不让一张考卷决定未来,贫困人家孩子拿什么来与“富二代”、“官二代”竞争?于是,呼吁要死守用一张考卷决定未来的现有升学考试制度。

    表面上看,“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看得见的公平。可是,用一张考卷决定未来,真对贫困生、农村生公平吗?这种貌似站在为贫困家庭孩子着想的“公平”呼唤,其实是脱离现实的公平臆想,用单一的分数来评价、录取学生,对贫困生并不公平,而且,对所有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发展都不公平。要把我国学生(包括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健全,必须打破单一分数评价标准,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这是对所有学生都公平的唯一选择。

    调查显示,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中,农村生的平均高考分数比城市学生低40分。正是由于按照分数高低录取学生,结果导致农村生在重点大学的比例逐年走低,虽然我国的农村生上大学的比例在不断提高,但农村生更多进入二本和三本、高职高专院校,这就是按考分录取学生的现实。2011年,为提高农村生进重点大学的比例,我国推出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和农村生专项计划,简单地说,是以单列计划,适当降低农村生的录取分数,来增加农村生的招生比例。有人说,大学实行自主招生使农村生进重点大学比例降低,可是,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是从2003年才开始的,且只拿出5%的招生名额进行,而在2003年之前,北大的农村生比例,已下降到一成左右,这是按考分录取的结果,而在2015年,北大的农村生比例达19.14%,能达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国家推出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和北大推出专门针对农村生的自主招生计划带来的改观。

    当然,对于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也有人认为这是建立在考试分数之上,也是分数公平。这和目前的高考录取制度有关系,因为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是嫁接在集中录取制度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的填报志愿,结合分数进行录取。这种通过单列计划的方式进行录取,是校正公平的一种方式,但也带来新的问题,即按不同分数标准录取学生,给人的感觉是大学的录取标准不同,调查显示,相对于单列计划招生,高校更愿意以自主招生方式,考察农村学生的综合素养。

    用一张试卷来评价所有学生,从本质上就不公平。首先,让不同教育起点、教育过程的学生,考一张试卷,再用这张试卷的分数作为唯一标准录取学生,对于贫困家庭、农村地区学生极为不公,在城市,学校办学质量较高,而且,城市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有更多的校外辅导机会,因此,城市家庭学生取得比农村地区、贫困家庭学生更高的成绩是很正常的,很多调查研究都证实这一点。简单地说,维持目前的录取制度,只有对城市学生有利。

    美国大学在评价、录取学生时,采取多元评价,多元评价指标中,就有地区教育因素和家庭教育因素指标,那些来自教育薄弱地区、贫困家庭的学生,往往可以获得“加分”评价,在其他因素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大学会首先录取来自薄弱地区、贫困家庭的学生,因为能在薄弱地区、贫困家庭取得这样的成绩,表明他比来自发达地区、富裕家庭的学生更有潜能。如果没有多元评价,能校正教育不均衡、家庭贫富差距对学生的影响吗?

    其实,单一的分数评价,只能反映一个学生的一方面能力,并不能反映一名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单一的分数评价,制造了我国基础教育严重的应试教育,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被扼杀,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都被绑到应试的战车上。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所学的知识,完全服务于升学,而如果升学无望,很多学生就会认为知识无用,这就是我国农村地区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原因。如果不根除应试教育,就是维护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所谓公平,我国的学生,从这样的教育中得到了什么呢?

    也有人说,如果实行多元评价,农村生将更不公平,这来自对多元评价的误解,对高校自主招生腐败的担忧,以及对农村教育薄弱条件的不满。实际上,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完全可以做到公平、公正,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实行多元评价之后,农村生、贫困生就无路可走了。首先,多元评价,不是没有评价标准,而是有多个评价标准,每个标准都有具体的评分要求,分数只是其中一个标准,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兴趣,而不是只追求考试分数。一些人认为多元评价,关注学生素质,可农村生、贫困生发展素质更缺条件,可问题是,谁说素质就是会琴棋书画,流利的英语、广阔的见识?而不是乡村生活技能呢?高大上的素质概念让一些农村生、贫困生望而生畏,近年来大学推出的自主招生自强计划,就针对农村生进行笔试、面试,考虑农村生的具体情况。

    其次,在实行多元评价之后,政府部门应规定公办高校录取农村学生、家庭贫困学生的比例,如果能对比例进行明确的监控,这只会更加有利于农村和贫困考生,而不像现在用简单的分数把贫困生和农村生挡在门外。比如,目前,农村生、贫困生的比例在重点大学,只有20%左右,如果国家规定重点大学农村生的比例不能低于30%,那么,这是比以前不公平还是更公平呢?

    再次,公众要维护自己的知情权、监督权和评价权,不要指望通过行政力量按一个分数标准,来维持公平,而应积极参与改革,监督高校公开办学信息,推动高校完善内部治理机构。一个理性的公民社会,应该追求让每个学生得到更好成长的评价制度和教育环境,而不是残守弊端重重的评价制度,宁愿每个学生受应试的摧残。

    目前的高考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制造了高分=名校=好工作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要让老百姓改变这样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必须改革高考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公正的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大家转变“唯分数论”,另一方面,还需打破名校情结,不能把上名校作为唯一的出路,必须意识到,在我国,不管怎样推进高考公平,最终能进“名校”的学生只有5%左右,绝大多数学生必须面对进非名校的现实,只有清理一系列教育和学校歧视性政策,尤其是取消政府主导的985、211工程,给每所高校平等的办学环境,鼓励每所高校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给所有学生更广阔的选择,才不能在“高分”、“名校”的夹击下,让整个社会充满教育焦虑。


   作者:熊丙奇
    作者为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2-5 02:1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民子女己输在起跑线上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