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977|评论: 4

关于対彭遵泗《丹棱县志》订误之订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9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対彭遵泗《丹棱县志》订误之订误
                                     南山种豆翁
    彭遵泗所撰《丹棱县志》“首卷志砭· 订误” 之九云:
    旧志云:齐乐郡,城东南二十里。齐置郡,后周改为县。洪雅城,治东五里,即后周齐乐县治也。齐乐在治东南二十里,改为洪雅,在治东五里。犹是故地,一更名而方向不同,道里迥别?此必有一误。
    笔者认为: 齐乐县、洪雅县之所以“方向不同,道里迥别”,是因为旧志以今丹棱县治所在地来确定的。后周时,齐乐县县治是在位于今丹棱县治所在地东南方向的栅头镇(今杨场镇),距离二十里。后周武帝时,齐乐县又更名为洪雅县,此时县治所在地便由栅头镇迁至今丹棱县治所在地东面五里远的龟山附近了。至于一云二十里、一云五里,之所以道里不同,是因为县治所在地发生了变迁的缘故罢了。另外,要指出的是古时距离远近不能以今之路径来论。
    而彭遵泗认为“犹是故地,一更名而方向不同,道里迥别?此必有一误。” 笔者认为之所以造成彭遵泗疑惑的原因,是旧志修撰者没细究县治变迁而造成的误识。因为后周齐乐县的县治所在地是在位于今丹棱县治所在地东南方向的栅头镇(今杨场镇)。在后周武帝时齐乐县更名为洪雅县后,洪雅县县治所在地便从栅头镇迁至今丹棱县治所在地东面五里远的龟山附近了。在隋开皇十三年,洪雅县又析为丹棱、洪雅二县后,丹棱县治便又从原洪雅县县治所在地迁至今县治所在地了。而分析后的洪雅县县治则迁至今丹棱县治南五十里的洪川驿(今洪川镇)去了。而彭遵泗也没细究县治沿革,便匆匆下笔作出“必有一误” 的定语。
    不过,笔者如是解是否的当,敬请各位指教!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2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 丹棱建县沿革考
                                                                                       南山种豆翁
      吾乡丹棱县虽小但却历史悠久,建县千百年来不仅县名几易,且县城也几易其地,今之乡人也不知其变异沿革,笔者研读旧志,细心推究,特将吾乡丹棱县建县沿革变迁作一梳理如下。
       据旧县志所载,吾乡丹棱介于岷峨之间,广袤百余里,县域境内层峦耸翠,溪水潆洄,随处土田可通泉脉,不仅物产丰饶,民风淳朴,且建县历史悠久。据《光绪版·丹棱县志·地理志卷一·沿革》载:“邑本禹贡梁州之域,秦为蜀郡地。汉置南安县,属犍为郡。南齐设南乐郡,后周明帝分置齐乐县;武帝改曰洪雅(笔者注:这里县志所记应有误。因后周(951年-960年)是唐代末年五代十国中的一个仅存在十年的短暂朝代,且后周三代帝王中没有明帝、武帝之说。同时后周存在于隋代之后。故笔者认为这里的后周应为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中原时期,“五胡十六国”中的北周。)。隋开皇十二年,因邑南有洪雅镇,立为县,改今治曰丹棱。《名胜志云》:‘城北二十里,赤岩壁立,状如鸟斿,拱翼县治,因以为名,属眉山郡。’”
      从旧志中的此段记载看,丹棱在汉代时便正式建县,最初县名为“南安县”,隶属犍为郡。但究竟于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何时没有明确交待。南齐时(公元479~502年)改名为南乐郡。北周明帝时(公元557~560年)又改名为齐乐县。当时齐乐县的县城所在地,在今天丹棱县县城的东南面四十里的栅头镇,即今杨场镇境内。北周武帝时(公元560~578年)又改齐乐县为洪雅县,改为洪雅县后,县城便由栅头镇改迁到今天丹棱县县城东面五里的龟山附近。隋代开皇十二年(592),又将洪雅县析分为丹棱,洪雅两县。析分后洪雅县县治便迁至南面五十里的洪川驿(今洪雅镇);丹棱县县治便从原龟山附近迁到今天的县城所在地了,丹棱县县名便一直沿袭至今。但要指出的是,在元代,丹棱曾撤消整体归入通义(眉山),直到明代才又重新恢复建制。
      因此,笔者认为丹棱建县时间应自汉始,至今也有近二千年历史之悠久,遗憾的是从汉至宋乃至元、明有关丹棱历史鲜有连续的记载,思之无不令人扼腕叹息。
      最后,笔者在此要指出一点是关于洪雅,丹棱得名之由来。过去人们常引《名胜志云》:“城北二十里,赤岩壁立,状如鸟斿,拱翼县治,因以为名,属眉山郡。”来说明这是丹棱之所得名之缘由。笔者认为此说欠妥。笔者认为洪雅,丹棱得名之由来虽皆因为县城北面的赤崖山而来,但《名胜志云》:“城北二十里,赤岩壁立,状如鸟斿,拱翼县治,因以为名。”指的是洪雅的得名,而不是指丹棱。赤崖山,亦名洪雅山。赤者,红矣!红,洪同音。“状如鸟斿”,鸟,雅之古意矣。所以以山之形色作为取名洪雅之由。而丹棱之取名,则是说此山,“其色如丹,其形如棱”,故名曰丹棱。当然,此仅为笔者一家之言罢了。

发表于 2015-8-29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色如丹,其形如棱,形容的太贴切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笔者在此要指出一点是关于洪雅,丹棱得名之由来。过去人们常引《名胜志云》:“城北二十里,赤岩壁立,状如鸟斿,拱翼县治,因以为名,属眉山郡。”来说明这是丹棱之所得名之缘由。笔者认为此说值得商榷。笔者认为洪雅,丹棱得名之由来虽皆因为县城北面的赤崖山而来,但《名胜志云》:“城北二十里,赤岩壁立,状如鸟斿,拱翼县治,因以为名。”指的是洪雅的得名,而不是指丹棱。赤崖山,人云亦名洪雅山。赤者,红矣!红,洪同音。“状如鸟斿”,鸟,雅之古意矣。《说文》;'雅,楚乌也。一名鷽,一名卑居,秦谓之雅。按:“大而纯黑反哺者乌,小而不纯黑不反哺者雅。雅即乌之转声。字亦作鸦,作鵶。” 所以以山之形色作为取名洪雅之由。而丹棱之取名,则是说此山,“其色如丹,其形如棱”,故名曰丹棱。当然,此仅为笔者一家之言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山种豆翁 发表于 2015-8-29 11:00
附: 丹棱建县沿革考 ...

  最后,笔者在此要指出一点是关于洪雅,丹棱得名之由来。过去人们常引《名胜志云》:“城北二十里,赤岩壁立,状如鸟斿,拱翼县治,因以为名,属眉山郡。”来说明这是丹棱之所得名之缘由。笔者认为此说值得商榷。笔者认为洪雅,丹棱得名之由来虽皆因为县城北面的赤崖山而来,但《名胜志云》:“城北二十里,赤岩壁立,状如鸟斿,拱翼县治,因以为名。”指的是洪雅的得名,而不是指丹棱。赤崖山,人云亦名洪雅山。赤者,红矣!红,洪同音。“状如鸟斿”,鸟,雅之古意矣。《说文》;'雅,楚乌也。一名鷽,一名卑居,秦谓之雅。按:“大而纯黑反哺者乌,小而不纯黑不反哺者雅。雅即乌之转声。字亦作鸦,作鵶。” 所以以山之形色作为取名洪雅之由。而丹棱之取名,则是说此山,“其色如丹,其形如棱”,故名曰丹棱。当然,此仅为笔者一家之言罢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