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SCM989765

《雪域孤魂》(长篇支教小说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3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外出打猎
      高原上,就是空手行走在平路上,也与平原上背着二十公斤货物一样累,学校每周工作五天半,星期六上午上课,下午放假,周日下午收假,学生回学校上晚自习。
劳累了一周,好不容易等到星期六下午。有老师给校长建议,带两位成都老师一起去野外打猎。柯伦格外兴奋,朱聪也很兴奋,到野外打猎,打到打不到猎物,倒在其次,野外奔跑所带来新鲜和刺激,是年轻人喜欢的。柯伦和朱聪商量,他们自己出钱购买打猎所用的猎枪子弹,为本地老师减轻经济负担。根据两人私下里进行的分工,工作上的事情,朱聪多操心,生活上的事情,柯伦多操心,紧密配合,相处友善。生活上的事由柯伦操办,生活费用两人均摊。朱聪发现柯伦真是一位理财高手,善于拉关系,生活安排很合理,花样百出,让人惊奇不已。
经过朱聪深入了解,原来柯伦的父亲是位大厨师,经常帮人办酒席,他从小跟着父亲办事,在一旁观摩,懂得不少东西,厨艺挺高。他为人也豪爽,从不为小事斤斤计较,是一位难得的好搭档。柯伦通过学校藏族老师与本地人联络,购买一盒小口径步枪子弹,五十发子弹花费六十元,朱聪感觉挺便宜,对柯伦大加赞赏。
    星期六下午,是外出打猎的最佳时间。天公也作美,艳阳高照,原野里还留有秋天的影子,草色变黄,青稞早已收割完毕,掉落在地里的青稞穗子,是野鸟觅食的对象。成群的野鸽子在田野里寻找青稞粒子,一声惊叫就会飞起一大片。柯伦眼睛高度近视,戴着眼镜,本不是打枪的料,加上身材较瘦,大家对他的枪法不报任何希望。他也就是想体验一下放枪的感觉,拿枪对着一群野鸽子放了一枪,连瞄准也不瞄准,居然一枪打中两只野鸽。成群的野鸽至少有上千只,群体活动,本来特别好打,但是朱聪连续放了两枪,连毛都没有打下一根。朱聪看着结果,一脸无奈,只能怪自己运气太臭,不能怨谁!
    高山上跑起路来,气喘吁吁,特别累。加上运气不好,对打猎失去了兴趣,老师们让朱聪在路边看守摩托车,看护打到的猎物。他一看是节省体力的美事,高兴地答应了。许多事情都像命中注定,这么多人打猎,只骑一辆摩托车,还让他看守。明显是一种照顾之举,他在路边山包上等候。把摩托车架在公路边,远看老师们时而奔跑,时而匍匐前进,慢慢靠近猎物。突然,远处传来一声枪响,紧接着,传来一阵赞叹声。朱聪知道今天肯定有大收获,不一会儿,就看见格西老师提着两只野兔样的动物跑了过来。他对朱聪说:“一枪打中两只,还是一对夫妻,正在亲嘴,被我一枪打穿,好运气哦!它俩黄泉路上正好有个伴儿!”,真是康巴汉子,不仅枪法好,人也幽默。朱聪高兴地赞叹着,问:“这是什么动物?”,他说:“是雪猪子,草原上多得很,专门打洞,挖食草根,破坏草场,牧民们都恨它,正好做我们的下酒菜!”,说完转身就走了。朱聪将那东西翻来翻去地看,块头比野兔子要大,毛呈土黄色,绒毛长而浓密,保暖性能一定不错。它的毛色颇像野草,与周围颜色非常协调,躲在草丛中,一般人不易发现。朱聪用手摸一摸它身上,身体还很暖和,肉很肥,脂肪很厚。朱聪一边欣赏这种动物,一边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感谢造物主养出这样的东西。今天能够见到,真是幸运!
    朱聪正看得起劲,忽然,抬头看见一个身穿红衣的僧人,朝着自己走来。他不知对方要干什么,僧人对朱聪基尼哇啦说了一番藏话。他一句也听不懂,想起刚学过的藏话:哦呀!……(是,好),正好派上用场,赶紧说:“哦呀!哦呀!”,不管听没听懂,就一个劲儿地说:哦呀!哦呀!(是的,没错)。那红衣僧人见他没有任何行动,转身对着“雪猪子”的尸体,嘴里基尼哇啦念个不停。朱聪不知道什么意思,只好任由他念,念完后,目送他离去。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远远看见从远处跑过来一群红衣少年,手拿棍棒,气势汹汹地奔跑过来。朱聪猜想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赶紧将猎物收起来,挂在摩托车衣架子上,打燃车子,骑上摩托车就跑,那群红衣少年中,有人抄近道进行拦截,差点将把朱聪截住。朱聪骑着车子飞奔,少年从后面扔起了石头,有的石头贴着他头皮飞过,有的打在摩托车上,都没有击中朱聪身体。算朱聪运气好,没有受伤,也没有被俘获。如果被俘获,等待他的将是一顿暴打。朱聪骑着摩托车一路狂奔,一直跑到离学校很近的地方,才停下来休息,等候后面的伙伴回来。他在路边的大树下藏着,一直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看见几位老师从山梁上绕道回来,一脸晦气,非常狼狈。格西老师说:“哎!算你跑得快,被抓住就惨了,轻者将雪猪子埋葬,重者还要请僧人念四十九天经,要花很多钱的!我们都藏了起来,等他们过去后,才敢回来,好在大家都没事儿。”
    一次充满野性的打猎之旅,变成了一次惊险的逃亡之旅,让人感叹不已。毕竟是年轻人,一场惊吓很快过去了,又恢复了平静。有收获就是最大的幸福。
    晚上,由柯伦主厨,其他人帮忙搭手,将两只雪猪子剥皮,洗净,宰成小块,加工成红烧肉。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子旁,尽情地喝酒吃肉,唱歌助兴,白天所经历的险情,早已忘到九霄云外。
    第二天,他们两人到商店里买了两瓶江津白酒,将两只雪猪子的油浸泡在酒里。据说雪猪子油很特别,泡在酒中,盛在玻璃瓶里,油能从玻璃里渗透出来,擦洗皮肤防冻伤,也是治疗风湿病的良药。两人准备期末带回家去,可能用得上,即使用不上,也算高原生活的永久留念。每当看到这些纪念品,就能回忆起一段充满野性的高原生活画面。
经过打听,原来白天所见僧人,乃是附近村子里寺庙的僧侣。佛教在此地盛行了上千年,佛教教义提倡不杀生,打猎便是杀生之举,寺庙要出面管束。老百姓如果发现了,要向庙里报告,知情不报,罪加一等,一般犯错的人要马上认错,将动物尸体埋葬,保证改过自新,才能得到寺庙谅解。如果态度不好,要求就会变得很苛刻,要让你为死去的动物,念经超度,助它升入极乐世界,体现佛教好生之德。
    王一老师在本地呆了六年,非常了解此等情况,他对两位老师说:“老百姓家里生活需要杀牛和杀羊,都雇请外人来杀。每头牛三十元,每只羊十元,所请的人一般都是汉人,或者认为是低贱的人。你不会杀牛羊,也不必是专业屠户,藏族老乡会手把手地教你怎么杀,而且你只管杀死,把血液放到胸腔里就行了。至于分割剖析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认为牛羊是所请之人杀的,杀生的罪过就不在自己身上。学校里许多汉族老师,刚来的时候,在家乡连鸡都没杀过一只,更不用说杀牛杀羊,被藏族老乡手把手教会杀牛杀羊,每个宰杀季节能从老乡手里挣到近万元现金。那可是老师们一两年多的工资,金钱的刺激,让人分外眼馋,学校里许多老师都成了兼职屠户。每年进入十月后,天气寒冷,学校里老师们便不再空闲,杀牛杀羊的邀约不断,忙不过来。有时为了能请到老师们杀牛,许多人家还会送个牛头、羊头作为添头。杀生挣钱是老师们的一项额外收入,非常可观。我们每年的工资基本不动,全部交给老婆家里使用,光凭杀牛一项收入,就可以养活自己,回家后老婆孩子都非常喜欢,夸老公厉害!”
    支教老师听了都大笑不已,原来还真不知道:在牧区教书有这样的好处,难怪还能留住人才,就是杀生害命,罪孽深重,怕佛主怪罪哦!柯伦说:“我们那里的老师要办个补习班,挣点辛苦钱,还提心吊胆,冒着被开除的危险,哪晓得这里的老师,不冒一点风险,就能挣到大钱!”,柯伦说“有机会一定要带我们去见识见识哦!”,“没问题!只要你们愿意!”,朱聪说:“你看吧!罪过都在你们身上了,老乡们用心险恶哦!”,王老师笑着答道:“不瞒你说,我专为杀生而来!老乡们需要我们承担杀生的罪恶,我们不杀生,他们也就没有肉吃,我们也是具有奉献精神哦,罪恶留给自己,好处留给老乡。有钱不挣,当我是傻瓜哦!”,
    一番谈话,一场好笑,原来这里老师们的奖金都是藏族老乡在发,挣钱技术还挺简单,朱聪真为藏区百姓的思想观念而担忧。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8-13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娓娓道来。有趣

 楼主| 发表于 2015-8-14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决斗现场
新的一周开始了,走在校园里,朱聪明显感到学校老师对他俩的态度在变化,变得友善,迎接他们的笑脸多了起来,与他们开玩笑的人,也渐渐增多了。他由衷地佩服柯伦,公关有了起色,真是感谢上天恩赐,有这样一位好搭档。工作开展好,全靠两人搭配得好。朱聪心里暗自庆幸,两人谈心交流多了,他心里认为柯伦是个值得信赖的伙伴。
朱聪继续投入到“普初工作”准备中,老师们工作配合有劲儿,工作落实到位,他心情好多了。有一天中午,他正在办公室里看收集到的材料。忽然,柯伦从外面气喘嘘嘘地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对他说:“快点!快点!走!看热闹去!”,朱聪说:“吵嘴闹架?有啥子好看哦,弄不好伤了自己!”,“不去算了,后悔别怪我!”,朱聪马上放下手中的事情,跟着跑了出去,一阵疾跑来到三叉路口,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他看见路边站了不少人,都在围观两个人吵架,见到许多学校里的人,紧挨着站在一起。熟悉的人抱团在一起比较安全,出门在外,保证自己安全很重要。在距离二十米左右的地方,两个康巴汉子正在激烈争吵,一人身穿黄色短袖,另一位穿普通藏袍,一只胳膊裸露在外,不知为什么,也听不懂两人说些什么?所为何事?吵得特别凶,也特别生气,慢慢地开始抓扯,因为激动脸色通红,像戏里的关公,更像喝过烈酒,越说越激动,越说话越多,互不相让,情绪越来越激动。仁青老师小声对朱聪说:“要进行决斗了,不要发出任何声音,也不要去劝架!”,朱聪连忙应道:“哦呀!”。只见两人从腰间抽出了刀子,怒视着对方,刀子长短不一,较短的有一尺多点,长刀在两尺左右。朱聪的心开始砰砰直跳,周围看热闹的人,根本没人过去阻拦,劝架,都在静静地等待事态的发展。
静静的,能听见风吹过的声音,时间像静止一样。突然,短刀人唰地一刀刺向长刀人,杀进肚腹偏心脏的要害处,用力抽出,殷红的鲜血一下子涌出来,黄色的汗衫立即变红,他没有格挡,也没有躲避。他用长刀对准短刀人头部狠狠一刀砍下去,短刀人立刻头破血流,鲜血顺着脸颊往下滴。两个人对面而立,你给我一刀,我给你一刀,没有逃跑,也没有躲避,都硬挺挺地站着,咬牙切齿。血腥味飘散在空气中,远近可闻。这种气味,朱聪曾经感受过,那是在邛崃著名的“中巴车爆炸案”现场,那个血肉横飞的现场,他曾抵近观察,闻过那种浓浓的血腥味,今天又再次闻到,那么刺激神经。他肚子里在翻腾,特别想吐,又不能动弹,怕被人看成胆小鬼,瞧不起!康巴汉子真是快意恩仇,人生难得一见,果然如此,心中充满一种敬意,也有一种悲哀。
决斗在继续,但明显能看出,两人都没有开始时的力度了,只是凭着一股毅力在坚持,砍刺,动作已经变得非常机械,地上到处都有四溅的血液,砍掉的肌肤,两人全身上下,几乎没有完好的地方,渗透出的血液将两人都变成了血人,直至精疲力竭,倒在地上。双方家人忙着将各自亲人抬走,决斗就此结束。
回校的那段路,朱聪脚步沉重,心情更沉重。扪心自问,自许为山里汉子的他,从小见惯了杀戮,不管是杀猪还是杀牛,从来不眨眼睛,杀人现场还是第一次见到,震惊!这不是欧洲中世纪的决斗,而是康巴汉子间的对决,原因未明。他问仁青老师:“两人为何要打架自相残杀?有什么矛盾?”,他说:“是村长和村民间的矛盾,他们都喝过酒,正在说事情,谈不到一起,只好决斗定输赢。”,“打架定输赢就行了嘛,又何必要动刀子呢?”,仁青说:“本地规矩:抽刀就要见血,在吵架过程中,只要一方用手按住刀柄,怒视对方,就视为向对方发出决斗邀请。如果接受,就同样手按刀柄,怒目而视。敢于迎战,村里人把你当英雄。如果拒绝,就得认输服软,在本地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一般情况下,谁都不会服软,那样连子孙后代都会被人瞧不起!”,仁青继续解释说:“你都看到了,打斗中是有技巧的,长刀,砍最有杀伤力,短刀,戳最有杀伤力!”,朱聪又问:“两人都伤得那么重,医生能救活吗?”,仁青轻蔑地说:“根本就没有抢救的必要,都抱着必死的决心进行拼杀,也没有救治的必要。何况乡上只有一位藏医,还经常在县城里呆着。今天估计也不在,两人都活不了几小时了,回家交代完后事,可能就要升天了。这就是康巴汉子的榜样!两人都是好样的!”。
回到学校里,朱聪坐在凳子上,不想动。他的心还在砰砰直跳,眼睛一闭就出现鲜血涌出的景象,对于第一次看见现场的人来说,真是太吓人了。
朱聪在办公室见到黄校长,跟他聊了一下刚发生的事,他说:“不稀奇!我早见过了,这里就这个破规矩,为屁大点事情就要决个生死,你要是七八月间来,还能看见几百人争夺草场打仗呢!冲锋枪,步枪全用上,还打死打伤好些人!失败的那方连尸体都抢不回来,那才叫震撼!”,歇了口气他又说:“你们这些成都人,可能听都没听说过,这里是三县交界之处,经常发生争夺草场的流血事件,争赢的一方就有饭吃,争输的一方只有饿肚子,草场就是牧民的命根子。一座山包,一块草地都是用命换来的,大的家族草场很大,可以养几百头牦牛,穷的人家只能养十几头牛。我们学校仁青老师家就有两百多头牦牛,很富裕。更富有的人家,有上千头牦牛。在这里杀了人,也不用抵命,只赔命价!”朱聪挺奇怪:“什么是命价?”他笑道:“多么简单的数学问题,你是数学老师还明知故问!就是一条人命等于多少头牦牛,一般情况下,一条人命在本地值十头到二十头牦牛,地位高,能力强的男人,命价高些,妇孺老幼命价低些,但真正的康巴汉子一般不欺负弱小。具体怎样由双方家族通过谈判决定。例如村民甲将村民乙杀害,不管起因如何,乙方家族找到甲方家族进行谈判,甲方如果赔偿乙方家属命价牦牛数,所有仇恨一笔勾销。甲方如果不赔偿,则乙方家族所有男人都会向甲方寻仇,直至杀死甲方,才算一笔勾销。”,“杀人偿命,古今常理”,在这里怎么会这样呢?朱聪惊讶不已,同在一个国家,相隔一千公里,解放都几十年了,还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朱聪问:“政府为什么不管呢?”,他说:“山高路远,就是想管,也管不了,况且我们是民族自治,政府还得尊重民族习惯,老百姓自己的事情,私下摆平岂不更好,政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里千百年以来就是如此!”。
黄校长继续讲述:“你看我在这里当个校长,有啥意思?工资没比别的老师多拿一分,还要经常冒生命危险,不少本地老师,有时为了一点芝麻大的小事,喝得醉醺醺地找你说事,发牢骚,说得他高兴,没话说,说得他不高兴,就把手往刀子上面按,你说为难不?当校长要冒生命危险,很少听说吧!我们这里向来如此,以前,学校几任校长都是本地大户人家,才能够镇得住,工作开展艰难啊!”,听了黄校长倾述的苦衷,朱聪心里极不平静,民族地方的教育困难重重,是很多原因造就的,不能简单归结到某位校长,或者某些老师身上,开展工作的难度实在太大。像这样的事情,不知道还要经过多少年才能改变。

 楼主| 发表于 2015-8-14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热卡村小
进入十月,天气越来越寒冷,一早一晚,温差特别大。
清晨,透过窗户看原野,收割完青稞的土地上,铺着一层薄霜,嘴里吹出的热气凝结成白雾,清晰可见。难过的冬天已经临近,高原生活最艰难的时间,对支教老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经过几周的紧张工作,学校各项准备材料,基本上符合了要求,差就差在硬件设施上,一时间没有办法解决。对于中心校的工作,朱聪心里有底,对于下面各村小的情况,连学校领导心中都没有底。检查组到来后,会不会去村小检查,也说不定,按照要求应该一切准备从严要求。首先应该下村小检查,把工作落到实处,学校领导们一起研究商量了一个方案,先从最近的村小着手,严格检查和准备。热卡村小、比沙村小在十公里范围内,离公路不远,被抽查的可能性较大,要求必须从严,准备必须充分。八垭村附近有三所村小,都非常偏远,距离基本在20公里外,山高路远,环境险恶。不抓紧时间,一天之内是走不完的,放在最后检查。要求作好准备的通知,早已经乡上的工作人员带下去了。对于八垭村小,黄校长很放心,它在公路沿线上,是去灯笼乡必经之路。有两位得力老师在那里镇守,都是康定师范的毕业生,素质高,能力强,应该不会有大问题。其他两所村小,距离太远,去肯定要去,但安排在最后。
热卡村小的位置在县城到正科的公路边上,距离公路约三、四公里,距离中心校八公里左右。黄校长决定安排周一去检查,先在学校里参加完升旗仪式。升旗仪式结束后,立即骑上摩托车出发。尽量争取在上午检查完所有工作,下午,和村小老师一起进村动员家长送子女入学。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早上他们迅速吃过早饭。朱聪也开始吃方便面了,他们带来从县城带来的八箱方便面,已经剩不到一半了,看样子能够勉强支撑到月底。柯伦最先开始学习吃糌粑,慢慢适应了,已经不再反胃。朱聪在尝试吃一点,又怕吃多了,肠胃适应不了,产生病变,每次不敢吃得太多。“普初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关键时候,他对小学的业务熟悉,柯伦对中学的业务熟悉,在这里排不上用场,要是生病定会影响学校工作,是谁都不愿意看见的结果,朱聪的行为比较谨慎。
星期一早上,升旗仪式结束后。大家分别乘坐摩托车从学校出发,共四辆摩托车,除了朱聪和柯伦是搭车,其余二人骑单车,去学校的路全是下坡路,行进速度极快,路途视野开阔,弯度不大,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学校。
学校坐落在一个小山包上,三间平房一字排开,两边做教室,中间做教师办公室。两位教师,都是康巴汉子,家就在学校附近的村子里。学校因在公路沿线,能得到各方面的照顾,办学条件不错,是一所合格的村小。在校学生大约二十几个,每班就十几位学生。黑板和桌凳都是实木做成,牢固结实,虽然陈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两个教学班都使用纯藏文教学,作业书写,文字材料等都是用藏文书写,不看内容,仅看态度,也是挺认真的,应该不存在多大问题。学生太少,与上报数据相差较大,需要动员学生入学,接受学校正规教育。黄校长和几位老师一起商量,应该去村子里拜访一下村长,特别要做通村长的思想工作,他的态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村长家就在大山脚下,路是一条土路,距离很近,不便骑摩托车行进,如果要骑车将会绕道很远。那座房子远看很近,感觉就在山边,却足足走了二、三十分钟。让朱聪百思不解,行在高原上,对距离的感觉总是不准,看着很近,走起来却很远。实际上,那是由于在高原上,空气稀薄,光照强烈,能见度特别好,感觉很近,实际走起来距离却很远。
村长家房子是三层土楼,建在大山边上。房前临水,房面靠山。山坡上满是野草,草丛里长有高大灌木,灌木叶子被霜雪冻染,变得红彤彤的,一大片一大片连在一起,非常漂亮。村长家里的两个孩子,今天都没有去学校念书,在家里玩。看见老师来了,男孩子躲了起来,女孩十来岁,一点都不怕生人,对于陌生人早已见惯不惊。格西老师连忙问:“你爸爸在不在家里?”,女孩回答:“你问我的那一个爸爸?”,爸爸只有一个嘛!怎么可能有几个?不是胡说吗?支教老师奇怪的表情,逗得同行的老师们哈哈大笑,格西老师连忙说:“你的村长爸爸!”,女孩对着楼上用藏话大喊了几句,走出一个高大结实,脸膛黑黑的汉子,与学校老师,格西老师等交谈起来。
黄校长在一旁给两位成都老师翻译交谈的大概内容:请他把孩子送到学校里去读书,村干部要起好带头做用,给老乡们做个榜样。然后,黄校长给他介绍两位成都老师,说:“这两位老师是成都来的校长,非常关心你家孩子的学习,请你给他们介绍一下自己村子的情况。”,村长的藏名很长,无法记住。村长给老师们介绍了他的家庭情况:他们家是三兄弟共妻,生有四个孩子,老大是儿子,早已辍学,跟着自己的大哥,也就是孩子们的大爸,到高山草场放牧去了,家里有一百多头牦牛,需要照顾,他们两个人都很劳累,要山上开始下雪,才转场下来。二哥在县城开拖拉机跑运输,经常外出,家里呆的时间不多,几天前,到县城拉货去了,可能明天就能回来。自己在家里排行老三,在家里镇守,被老乡们信任推举,现在干着村长的差事。兼着在家照顾二个孩子和两个老人的起居生活,做庄家地的农活。老二是个儿子,早已辍学,在寺庙里当扎巴,学习念经。老三和老四在学校里读书。
村长边说话边招呼大家上楼。楼房底层是牛圈,用来关牦牛、绵羊等牲畜,粪味尿骚味很浓,非常刺鼻,牛粪中间是一条用片石铺成的小路,供家人行走。上二楼的梯子非常特别,不像内地的蒲梯,是用一根圆木剖成两半,在曲面上先用锯子直锯一锯子,再斜锯一锯子,敲出许多凹槽,上面仅能站一人,没有扶手,往上爬时,手脚并用,木梯一闪一闪的,感觉要掉下去。或者即将闪断似的,非常吓人。至于为何要做成这样的形状,黄校长解释说:“它具有防盗功能,当小偷进入楼上偷窃贵重物品,下楼时心里发慌,就会跌落地下,摔伤身体,容易被主人抓住。主人也可以从上面将梯子抽掉,放在二楼上,小偷就无法从底楼进入二楼行窃。由于楼层很高,上下都不方便,只有非常熟悉环境的人,才能自由进出,是件颇俱智慧的发明创造。
进入二楼后,屋内一下子变得富丽堂皇,藏式装修,格外漂亮。像唐卡一样美丽,雕梁画栋,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就像住在皇宫里。二楼是主人的起居生活空间,宽大的客厅,厨房,主人的卧室,几乎所有的房间都有窗户向外开,采光的窗口却很小,估计与冬天的风雪大有关系,开口过大,不利于冬季保温。楼房顶层房间主要用来储藏粮食,堆放杂物。楼顶是平的,用片石一层一层密密麻麻拼接而成,用黄泥填充缝隙,再抹平。经过长时间风吹日晒后,会出现许多裂口,每年都要进行修补,特别是雨季来临之前,要进行修补,提高雨季的防水能力。站在楼顶,极目瞭望四周,四面八方的情况,尽收眼底。在收获季节里,楼顶就是打谷场,用来晾晒青稞等。朱聪发现周围藏族人的房子都依山而建,既节约和保护了有限的耕地资源,又具有开阔的视野,方便对四周情况的观察,在对敌防匪斗争中,占据了地利优势。
几位老师参观完藏式土楼,回到客厅里。很快,女主人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酥油茶。喝着滚烫的酥油茶,感觉咸咸的,两位老师都比较适应了,居然喝完了两碗。酥油茶是咸茶,在高原上活动,身体盐分损失特别快,喝酥油茶不仅能补充盐分,还能补充油脂和多种维生素。不喝酥油茶的人,嘴唇会干裂,常患维生素缺乏病症。经常喝酥油茶,唇部像涂了唇膏一样滋润。在谈话的间隙里,朱聪一直在四下张望,他对室内美丽的藏族装饰很感兴趣,真是太漂亮了!只是他的理光相机拍照效果太差,不能如实展现美丽的室内装饰效果。
说实话,他们几位老师这次出来,并非要动员多少学生到学校,只是表示一种姿态,让村长们出面,效果可能比他们自己出面好得多。   
回校的路上,黄校长进一步给两位老师作详细介绍:村长的家庭是典型的一妻多夫家庭,简单地说,就是兄弟几人共同娶一位妻子,组成一个大家庭。家庭中,妻子具有特殊地位,相当于汉族当家人,兼具管家和保姆的角色。妻子的卧室相对固定,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房间,家中值钱的财物都交给妻子保管。兄弟几人都是她的丈夫,共同拥有妻子,轮流到妻子房间里睡觉。如果老大想去,就把能代表自己的物品,挂在妻子房间的门框上。老二想去,会放上老二的东西。老幺想去,也会放上老幺自己的东西。东西不一定昂贵,可以是帽子,刀子,烟袋等东西,只要兄弟们能看懂就行,外人不一定明白。藏族人家庭传统道德观念很强,一向讲究和睦,不争不抢,相互谦让。如果老幺经常在家里,经常外出的兄弟回来了,他会自己主动让位,不会赖着不走,多吃多占。所生的孩子,都归家庭所有,不分彼此,都要给予相同的爱。对妇女的道德要求,就是要照顾好兄弟几人的饮食起居,生儿育女,赡养老人。如果她的某位丈夫离家出走了,那就是她做女人的失败,要受到社会谴责,长辈训斥。听说当女人发现自己的某个男人在夫妻生活上得不到满足时,会主动满足男人的欲望,不分白天黑夜,家里家外,只要避开众人耳目就行。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分家,保持家庭财产不分散,让财力集中,人力集中。为什么在生存竞争中,藏族男人打架可以玩命,自己死了,还有其他兄弟顶着,家庭不致于坍塌。剩余的兄弟继续照顾父母和孩子,没有后顾之忧。     
    一妻多夫对自然资源是合理利用,减少浪费,减少对大自然脆弱生态破坏的好方法。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人们得以生存,不致于因为失去一个男人,家庭就垮塌了,而影响家庭的生计问题。如果一个家庭生的都是女孩子,那么也是一样,只能招进来一个男人,姐妹共夫,具体做法也一样,只是这种家庭结构,在藏区比较少,仅仅是特例。总体来说服从于整体不分家的原则,尽量减少分家带来的财产分散,人力分散,资源浪费大的弊端,力争在生存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在一妻多夫的家庭中,做女人当然比较难,要同时照顾几个大男人,让每个男人的欲望都得到满足,比较辛苦。而且这些康巴汉子都是身高体大,力壮如牛!经常听说有个别女人,因为身体素质差,受不了生活的折磨,特别是生小孩子后,因为卫生不洁,患上疾病,以致死亡的例子。出现这种情况,就要采取补救措施:妻子死了,由妻子的妹妹来填房。“妻子死亡,妹妹填房”,接着做这家的媳妇,由于继任妻子是孩子们的姨妈,有血亲关系,不致于虐待前妻的孩子,对孩子们的成长无不良影响,一家人容易搞好关系。
在高原上,要生存,就必须主动适应环境。适者生存,劣者淘汰,是大自然不变的法则。藏区女子都非常能干,严酷的生存环境让她们变得坚强,勇敢。她们不是弱不禁风的娇小姐,她们和男人一样干重活,有的甚至比男人还要能干。经常能在野外劳动中看见她们勤劳的身影,筑墙时,女人背土,男人夯土。工地上做重活的小工,几乎都是女人,很少见到男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要生存和适应环境,女人就得坚韧和顽强,男人就得像威猛的雄狮,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家庭,在高原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一妻多夫家庭,不仅藏族的贫苦人家这么做,即使是拉萨的大贵族,兄弟同妻也是普遍的习俗,这也许是藏族对生存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8-14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震撼

 楼主| 发表于 2015-8-14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让人难忘!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比沙村小
          去比沙村小检查工作,是学校星期三必须做的事情。为了不影响中心小学正常的教学工作,老师们先进行了分工,柯伦和黄校长一起去岳达村小,朱聪和格西老师一起去比沙村小,两所村小与中心小学的距离都很近,不到十公里,尽管山路弯弯曲曲,道路泥泞难行,骑摩托车几乎可以直接到达学校里,交通条件不算坏。
    星期三早上,当高原的阳光洒满大地时,朱聪他们已经走出了校门。天气变得越来越寒冷,朱聪穿上波司登羽绒服,厚厚的保暖内裤,戴着手套,戴着头盔,骑车行走在高原上,倒不觉得寒冷。他看见格西老师身上衣服单薄,仅穿一件藏袍,看样子感觉很冷。问:”你冷不冷?能承受得住吗?”,格西老师说:“没问题!别看我这衣服单薄,实际上很暖和,因为这是羔儿皮做的,特别保暖”,羔儿皮就是刚生下来的小羊羔身上的皮,毛很长,绒厚实,保暖效果比羽绒服还要好,看着单薄,实际上非常保暖。
    格西老师到学校工作了三年,对学校附近的情况很了解。他本身是嘉绒藏族,能说藏话,也能说汉话,双语水平很高。这样的人才对当地教育帮助极大,是偏远地区学校最需要的人才。他们出校门一直往上走,沿山坡折线行走,海拔逐渐升高,道路崎岖不平,坡度很大,摩托车不搭人都很吃力,跑了半个多小时,才总算登上第一道山梁。山头非常平整,颇具大草原气象,野草满地,没有牛羊践踏。牛羊这时还在高山牧场上,只有等到山上积雪时,才转场回来呆在这里,因此这里的草非常茂密,虽已枯黄,依然充满生机。
    阳光普照大地,骑车在大平原上飞奔,感觉像在飞翔,胯下是奔驰的骏马。感觉像投笔从戎的班超,穿行在雪域戈壁,一股英雄般的豪情油然而生。冷风吹拂在脸上,让人充分感受到雪域的苍凉,生存的残酷。远山高耸入云,山上白雪皑皑,上午的阳光洒在雪山上,映出金碧辉煌的金山。翻上第二道山梁,格西老师支起了摩托车脚架,准备休息休息,晒晒太阳。朱聪问:“为什么不走?”,格西笑而不答,朱聪猜想一定有秘密。朱聪说:“早去早办事,事情做完才耍,心情也舒畅!”,格西:“这么早去,老师们都还没起床,打扰了人家的美梦,不好吧!好好休息一下,等他们起床了再去。”,朱聪说:“没起床就敲门!”,格西笑着说:“嗨!你还不知道哦!学校里的泽仁老师最有艳福,别的学校一个女老师都没有,他这里有两个,而且两个都和他睡在一间房子里,这么早去撞见了,脸面上不好看哦!”,朱聪说:“怎么可能呢!你别总是开玩笑!”,格西道:“你去了就知道了!”,他们两人在山头上晒太阳,也是要让摩托车的发动机休息降温,高海拔地区行车,要学会保养自己的摩托车。每当行走半个小时左右,就应该停下来休息,让发动机冷却一下再走,这样车子才不会拉缸,车子出问题罢工,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休息了将近二十分钟,两人又出发慢慢行走,到学校附近时,早已日上三杆。
    田间地头里,有一群老乡正在翻冬地。一位红衣少女正在地里劳动,她身材高挑,长裙飘逸,动作矫健,像走猫步的模特儿,美丽极了。朱聪对格西老师说:“我想过去和她照一张相片做留念”,格西说:“要出钱的哦!”,朱聪:“多少钱?”,格西答道:“五元钱!”。朱聪把相机调好参数,递给格西老师,爬上田埂,在距离姑娘很近时,他刚想开口说话,却突然停了下来,什么话也不说,转身就走了。格西老师感觉挺奇怪,忙问朱聪:“怎么了?我连照片都没有来得及拍!你就转回了!”,朱聪不好意思地说:“不照了,倒给我钱都不照了!”,格西说:“怎么不照呢?这样的美女很难看见,机会难得哦!”,朱聪解释说:“太臭了,我抵近后刚想说话,鼻子闻到一股异味扑鼻而来,让人心里发呕,像许多年不洗澡似的,那酸臭味儿让人真难受,谁还有心情再照相!”,他听了以后,笑得挺开心,前俯后仰地说:“这里姑娘一般都不洗澡,只在逢年过节,或者出嫁那天才洗澡”。
    本地美女平时不怎么洗澡,外人难以想象。在这里却很正常,因为冬天天气太冷,感冒了会送掉性命。所以很多人平时都极少洗澡,只在重大节日或者重大活动才洗澡,穿上节日盛装,环境改变人的行为。
    两位老师人还没进校门,先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比沙村小建在一座山梁上,背靠大雪山,学校周围零零散散住着许多户藏族居民,属于典型的农牧结合区。推开破旧的校门,走进学校,从里面看到门背后横七竖八地钉着许多木板,否则早就散了架。校园里映入眼帘的是斑斑驳驳四处坍塌的围墙,野狗从围墙缺口上往学校里乱串,争抢食物,追逐嬉闹。整个校园很宽敞,面积很大,房间很多,年久失修。走进学校教师办公室,感觉很破旧,经过修补,勉强能够使用。学生上课的教室也破败不已,缺乏维护,教室里四面透风,墙壁上有许多大洞,不要说防梁上君子,就连野狗都防不住。学生人数不多,估计不到三十人,设幼儿班、一年级和二年级三个教学班。学生主要是本村藏民家的孩子,不在学校住宿,放学就回家,属于走读生。教师有三位,一男两女,男老师叫泽仁罗布,一位女教师名叫泽呷,另一位叫志玛。泽仁老师和格西老师陪同朱聪到处观看,介绍学校具体情况。真是破败不堪,苦不堪言,简直不像学校。据说以前学校很不错,是原乡中心小学校。后来因为民间闹事,围攻并毁坏了乡政府,中心小学随政府搬迁到了下面村子里,该学校才降为村小。学校缺少人手,也缺乏维修经费,无法进行必要的维修。周围人家与上面对立情绪较浓,殃及学校,学生入学率很低,娃娃们去寺庙学经的人很多,到学校读书的却很少,几乎到了无生可教的边缘。
    对于这所学校的存废问题,一直存在两种意见分歧,长期悬而未决。老师们虽然还在极力坚持正常教学,维持学校正常运转,但周围老百姓对学校教育认同感较差,可能因为政治原因,或者与某些事件的处理不当有关,具体细节不好详细抠问。
    走遍全校发现,保存完好的住房只有一间,那就是现在老师们住宿的房间,听格西老师介绍说:最初,学校里只有一位男藏族老师,就是泽仁老师,他一个人在学校坚守教学岗位几年,人手不够,只能上教复式班。后来,上面分来两位女老师,一位是志玛老师,迅速成了他的妻子,两人同居占了一间房。另一位是泽呷老师,开始时,独自住一个房间,由于房子破旧,虽进行了简单维修,还是不够牢固,总会隔三差五地丢东西,盗贼几次挖空墙壁进屋内,拿走了不少生活必须品。有一天晚上,泽呷老师听到一阵敲门声,她以为是同伴在敲门,开门出去一看,没有发现有人,便四处查看。趁她没注意,一道黑影偷偷溜进了她的房间,藏到了床底下,欲行不轨之事。原来,一个村里无赖汉子,以耍朋友为名,屡次调戏泽呷老师,被严词拒绝后,恼羞成怒,夜里采用调虎离山之计,潜入泽呷老师房内,准备等夜深人静,泽呷老师熟睡时,对她实施强奸。泽呷老师看见屋外没有人,回到房间里,将房门堵上后睡觉。她睡在床上,回想起刚才的敲门声,来得古怪,心里很不踏实,翻来翻去睡不着,装着假寐。她总能感觉到室内像是有厚重的呼吸声存在,就穿衣下床寻找。那无赖一看被泽呷老师发现,便从床下钻出来,一把抓住泽呷老师的衣服,欲剥去,再强奸。泽呷老师拼命反抗,大声喊叫,用尽全力击打懒汉的要害部位。响动声惊醒了隔壁的泽仁和志玛两人,三人合力将无赖汉赶走。泽呷老师衣服被扯破,家具也打坏了不少,但是有惊无险,没让懒汉的阴谋得逞,值得庆幸。想起发生的一切,心里感觉挺后怕,还是吓坏了,夜里再不敢一人独住。只好暂时搬到泽仁老师房间里,三人一起住,泽仁老师俩口子住里半间,泽呷老师一人住在外半间,中间只隔着一道木门。这样住着,虽然不方便,影响了人家夫妻生活质量,但毕竟泽呷老师的安全有了保证。这样一住,持续了两年,想来只有等到泽呷老师结婚以后,情况才会改变。
    当朱聪走进他们的寝室时,几乎惊呆了。所有窗户都用粗木条钉死,屋里黑嘘嘘的,白天都要点蜡烛,就像生活在地牢里,白日青光不见太阳。寝具炊具都摆放在一起,做饭时搬开,做完饭再搬回来,生活简直就是受罪。
    泽仁老师的床头上挂着一条生牛腿,肌肉割得乱七八糟。虽然天气寒冷,还是有一股淡淡的臭味,弥漫在屋子里。朱聪感觉挺奇怪,就问:“干嘛不做成肉干,方便储藏!”,泽仁老师说:“这是我们每餐的干粮,中午肚子饿时,割一块生牛肉充饥,生肉干脆爽口,非常好吃。口渴时,喝一碗酥油茶解渴。日子就是这样,白天忙于上课,没时间去做饭!”。环境改变人,要生存就只有适应环境。吃生肉,时间长了,就适应了。在大山里生活,也没有太多讲究。
    朱聪和格西老师检查了老师们备课本,翻看了学生作业本,到课堂上随意听了一节课。学校普初检查准备充分,材料齐全。对于不足之处,朱聪也没有客气,如实指出来,如:体育成绩一栏填写五十米跑的时间,从幼儿园到二年级,时间逐渐增多,学生长大了,反而跑的更慢,用时更长,明显不合常理。几位老师也谦虚地接受了。其他方面准备很认真,很充分,朱聪和格西老师感到满意,很快便完成了工作上的事情。
    难得下村小一次,非常想四处看看。此处特别之处在于一个村子里,有两座大庙,一座位于学校前面五十米处的山坡下,另一座位于山斜对面的山坡上。他们两人从最靠近学校的庙宇开始参观,此庙好像属于藏传佛教的黄教寺庙,弄不清楚其存在的历史渊源,只感觉规模比较小。一座大殿,用泥石土法筑成,高大巍峨,屋顶金碧辉煌。大殿周围修建了许多僧侣住宿的房间,俱用土木建筑而成,就地取材,片石砌墙,木板装修,牢固结实。与学校仅相隔数十米,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不可同日而语。
    朱聪和格西老师一起,按照藏族传统路线,沿着寺庙顺时针转三圈,拨动转经筒,累积公德,他虽不信教,但也只能入乡随俗。朱聪对僧侣们的活动情况,有点好奇。虽已正午,僧侣们的各项活动都在有序开展,许多小扎巴正坐在大殿前的横木上学习念经。儿童天性顽劣,有人偷懒耍滑,不认真念经。大喇嘛非常严厉,不时给予训斥。有个特别不听话的男孩被吊了起来,用木条狠狠抽打臀部,还不准啼哭。其余的小扎巴见了,都战战兢兢地认真读经书。他们时不时地用眼睛的余光瞟挨打的小扎巴,不少小扎巴的嘴角都有淤青痕迹,说明平时没有少挨打嘴巴。朱聪见此情此景,是难得之题材,赶紧拿起相机,准备拍照。大喇嘛及时发现了朱聪的企图,跑过来恶狠狠地说:“不准拍照!”。朱聪连忙解释说:“不是拍人,是在拍寺庙”,大喇嘛对他说:“拍可以,照一张照片十元钱!”,价钱太贵,朱聪出不起钱,只好将相机放下,继续在一旁围观小扎巴学习经文。
    他们两人在大殿里象征性地捐了十元钱,权当参观买了门票。对于佛教,朱聪一点兴趣都没有,对于庙中陈列的唐卡,精美的酥油花,倒是很感兴趣。由于拍照要出钱,只好偷拍几张,庙里的光线很暗,拍得慌张,拍出的效果不好,想留下一张照片都很困难。
    出了庙门,向山下望去,隔着一条小溪,一座大庙出现在山斜对面。那是一座更大的庙宇,房屋沿着山边修建,比这边的庙宇更宏伟,更有气势。他们两人并非佛教信徒,不需要对着佛像顶礼膜拜。要走过去会花费很多时间,到庙里又要花费许多灯油钱,只能望寺兴叹。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远远地拍了几张全景照,然后离去。跨上摩托,骑车回校。
    行走在高原上,到处所见,皆是一般景象。庙宇修得高大巍峨,气势赫赫,塔顶金光闪闪,塔下房屋连绵。相比之下,学校破乱不堪,难以为继。家长们对学生求学不支持,投工投劳也不积极。内地则不同,政府有雄厚的财力,修得最好的地方往往是学校。家长们对上学的需求强烈,上好学校的愿望更强烈。“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提了许多年,这里依然如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说了几十年,在这些偏远的地方,并不知晓。数百年来,这里依然在传统势力的统治下。国家兴旺,民族的振兴,需要教育的振兴。在西部偏远乡下,要改变现状,促进社会进步,绕开科学教育,实在不行。
    在回学校的路上,他们两人走累了,呆在一座小山坡上休息。只见数百米外山梁上空,有只金雕正在盘旋觅食,一无所获,也降到地面,蹲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休息。金雕体型很大,站着足有一米多高。它根本不怕生人,朱聪本想惊起它,让它飞起来,好进行拍照。他用一块大石头撞击地上的巨石,发出轰轰轰的响声,金雕巍然不动,毫不畏惧。仿佛在说:“这里是我的天下,敢奈我何?”。格西老师说:“这种雕很特别,叫玉带金雕,通体呈黑色,嘴和脚呈金黄色,颈部有一圈白毛,身体高大,翼展可达到2米。吃鲜肉、腐肉都行,是藏民心中的神物,祖先灵魂寄托在它们的身上,谁要是敢打伤它,被藏民抓住后,轻者被痛打一顿,重则要为之送葬,并念经四十九天,花费数万元。”,据说金雕的大脑非常聪明,能将小羊抓住提起,飞向半空中,带到安全的地方吃掉。在牧区经常可以看见金雕将骨头抓起,飞向半空中,对准下面的岩石摔下,摔碎骨头,挑吃里面的骨髓。金雕的视力特别好,能从一公里外的空中看人的双眼,如果眼睛在动,它不会理睬你,如果眼睛不动时,它们就会飞下来吃你尸体。
    晚上,听柯伦说起所去的岳达村小,和朱聪所见情况差不多,学校基本上破烂不堪,学生很少。各种迎接检查的材料俱用藏文书写,汉族老师看见了,如看天书,不识一字。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一)八垭两枝花
     村小检查工作第三站安排,准备用二天的时间,将格沙村小和八垭村小一起检查。两所学校在一条路线上,但是海拔较高,道路难行,路上充满艰辛。
    周二早上,出校门下行两公里,经生康多折向山沟里。沿着山间小溪边往高处走,经过两三个村落,便来到著名的格沙小学。之所以出名,不为别的,因为建校三十多年来,从来没有毕业过一名小学生。被教育局长会上点名批评,导致全县皆知。
    学校自查小组到达时,校园里一个人也没有,空荡荡的教室铁将军把门,人员不知去向。上班时间,学校里既没有一个学生,也没有一位老师,实在是不正常。在周围老乡家里去打听,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村小负责人陈老师本周没来上课。学生放任不管,自己回家去了。了解他的老师们都说他是“专家”,上的是“专家课”,每周只上几节,像教育专家开讲座,少而精,光讲不练,也不批改作业。据说他是内地来的汉族,正规师范学校毕业,有很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由于被分配到偏远乡下锻炼,心里有怨气,工作上得过且过,极端不负责任。他和前面的几任校长关系都很僵,局上领导经常在县城碰见他,批评教育了许多次,未见其改正。检查组来校突击检查,事前没有通知,他或许还在县城里玩耍。黄校长见此情景,脸色铁青,没说一句话。他或许在考虑替换人选,或许在想处理措施,没人打扰他的思绪。对于这样的老师,如果放任不管,就是对教育事业不负责任,对于工作认真负责的老师也极不公平。面对这样的处境,大家心里都很不舒服,一路上很少有人再说话。
    从格沙村小出发,骑着摩托车一路往上,山路越来越陡,海拔越来越高。远处可以清楚地看见山顶的积雪,山坡上灌木丛,火红一片,黄草满山,煞是好看,拍出来的照片非常漂亮。
    “八垭”一词,藏语的意思是盛产美女的地方。这个地方因历史上常出著名美女,在全县都有名气,说到美女,让大家心情激动。对将要到达的地方,心里充满了期待。
    八垭小学坐落在半山腰上,海拔高度非常高。四周属于高山牧场,周边空旷的原野上,有一个村子,零散地分布着许多户藏族人家。在秋末冬初的寒冷日子里,让人感觉非常荒凉。
    老师们到达时,正当晌午。学校负责人叫切呷,矮胖个子,身体结实,说话办事火辣,颇像传说中的女汉子。另一位叫卓玛拉错,一般人都叫拉错老师,高个子,面部轮廓分明,长相俊美,丹巴人,正规师范学校毕业。从前听说丹巴有个美人谷,那里的女人非常漂亮,今日一见丹巴美女,果然名不虚传。到学校后,检查组首先检查了老师们的备课本,作业本批改情况,课堂教学实施情况。感觉很不错,两位老师整体素质高,教育教学能力强,没有给康定师范丢脸,精彩表现自然让大家没话可说。
    朱聪在校园里随意转了一圈,感慨颇深。学校教育硬件真是太差,教室里,学生们连坐的板凳都没有,是两位女老师自己动手用木头和钉子做的简易凳子。房屋低矮,只有一层,屋顶用片石铺成。天下雨时,屋里到处都在漏水。特别是雨季,漏水更厉害,墙上到处是雨水的痕迹。两位老师同居一室,在屋顶上方用大花油布钉住四角,中间一颗钉子定在房梁上,算是天花板,用以遮挡灰尘和雨水。墙壁用泥土筑成,墙体厚实,室内光线暗淡,白天也需要点上蜡烛,才能看书办公。两位女老师出于安全考虑,窗户全部用木板从里面钉死,仅留几个小孔透气。屋内摆放两张木床,放两张小凳子,摆放老师们随身用品包。床边墙壁上挂着一把明晃晃的马刀,给人以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印象。房屋中间,放着一张大办公桌,是两人一起批改作业的地方,寝室兼办公室功能。居室之内,很难见到女士用品,让人感觉不出这是美女教师的闺房,闻不到胭脂和香水的芬芳。
    下午,黄校长带着一行六人去拜访本地村长,动员学生入学读书。村长家的房子也建在山腰上,与学校相隔不到一公里。房屋属典型的藏式建筑,与先前见到的许多藏房一样,一个地区的建筑风格总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许多房屋都是大同小异,只是规模大小有别而已。
从村长家回来,天色渐渐暗下来。在落日余晖中,两位美女老师将校园大门堵上。村子附近传来了狼的嚎叫声,低沉而悠长,一阵一阵,感觉非常恐怖,仿佛置身于恐怖电影中。然而现实却是真实的,就在眼前,不容否定。看来在牧区教书,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生存下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被吓死就算不错了。
    晚餐吃挂面,柯伦下厨亲自操作。朱聪和高主任到校园去采摘莴笋叶子,切细加在面里做臊子。菜园是由花台改建,在里面种一点蔬菜,算夏季的小吃。品种还不少,莴笋早已开花,叶子老而未干枯,还能将就着吃,补充一点维生素。植株又矮又小,能够成活算不错了。朱聪两人正在采摘菜叶,从校门缝隙中可以看见墙外,有一群狼正在门边活动,龇牙咧嘴地在寻找食物。虽然相隔很近,起初朱聪以为是一群野狗,没太在意,高主任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提醒他不要离校门太近,也没做什么特别的说明。肯定是怕吓坏朱聪,才没有对他说那就是野狼。
    直到后来,经历了许多事情后,他才知道那天黄昏所见的动物是野狼。在高原上,藏狗和狼,不仔细观察,无法区分。两种动物在野外活动,进行杂交,样子都差不多。只是狼更野一点,更瘦小一点,嘴角较尖,尾巴挺沉一直拖着,藏狗块头大一些。朱聪对狼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那恐怖的叫声中。对于狼的长相,一直没有抵近观察过,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当大家端起面碗吃面时,从村子高处传来一阵狼的嚎叫声,紧接着听到一声枪响,老式猎枪的声音,像放爆竹一样响亮。两位支教老师以为是猎人在打猎,心想肯定把狼打死了,说:“这下子狼该倒霉了!死翘翘了!”,拉错老师赶紧纠正说:“那不是在打猎,藏民对狼群一般很仁慈,不轻易杀生,狼群进村觅食,如果钻进了牛圈,羊群和牛群就有危险,人们会放上几枪,将狼群吓跑就行了,一般不会危及它们的生命。”,真是让人想不通,在朱聪老家那里,只要山上的野兽下山,有些还没有来得及危害人类,只要被人发现,全村壮年男人都要出动,带上猎狗去追捕,直到猎杀为止,从不放弃,既能猎取野物,也是一种娱乐和健身运动。有时打死的猎物,参与者每人只能分一小块肉,也绝不让它存在,危害人类。这里只是吓跑了事,文化不同,对待自然的态度就不同。切呷老师说:“狼群的存在,对于牲畜是一种威胁,牲畜也会时刻保持警惕,激发了它们生命活力,有利于羊群和牛群的健康成长,让它们很少生病。在野外放牧时,因为有狼群的存在,牛羊会按时回家,不用人们满山驱赶,狼群就像牧羊犬一样,被人们控制着,即利用它们,又防备它们,当狼群冬季饥饿过度时,人们还会主动往野外抛洒一些食物进行接济,让它们度过寒冬,不让它们饿死!”,朱聪像在听天书,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见藏族人的生存智慧不是一般啊!
    晚上,住宿问题很大,四个男人,两个女人,两张床,只好大家都不睡觉,四个男人横着挤在一张大床上,背靠墙壁半坐半睡,被子刚好盖到胸口,对面两位美女也是这样,荷衣靠墙半睡,大家天南海北地吹牛,冲壳子。精彩的故事讲完了,就开些不及边际的玩笑,切呷老师说:“聪聪!我很喜欢你!留下来给我做老公吧!”,拉错老师也跟着说:“柯伦,我很喜欢你,留下来吧!我保证把你伺候得舒舒服服!”,柯伦听了,露出浅浅地笑容,淡定而从容。朱聪则感觉很唐突,以为玩笑开大了点,不过还能接受。他们两个人就这样被两位美女瓜分了,成了各自的老公。其实要说心里话,朱聪更喜欢拉错老师,切呷老师太女汉子了,属于能干型,泼辣型,不是他喜欢的类型,要是遇见了,肯定会当耙耳朵。她们两人继续许愿说:“我们只要求你们两人在此住上一周,一周后,把宝刀赠予你们俩。其余的事情你们就不用管了,孩子我们自己生,自己养哈!……”,越说越没有边际,反正都不用出血,说一说也不掉肉,两人也不吃亏,只管胡乱应着,瞌睡慢慢起来,就睡着了。
    醒来时,天已放明,昨晚的玩笑话早已忘在了脑后,忙着清点东西准备回程。早饭,酥油茶配糌粑,朱聪只是吃了点,不至于饿死就行,他已经能够吃一点,也不反胃,比刚开始时好了许多。吃完饭,大家继续说工作,交代事情。将要出发时,黄校长设了一个圈套,对柯伦和朱聪大喊:“你们两位支教老师快来看,这个什么动物哦!钻进去了,快点帮忙逮住,快点!快点!”,两位老师连忙进屋寻找,落入圈套中,被他们从外面把门关上,还上了一把锁,几个人在一边看着,哈哈大笑,黄校长做着鬼脸对两人说:“你们两个被美女看上了,就留下来做新郎吧!我们要走了,拜拜!一周后再派人来接你们!”,他俩人这才知道中计了。解释已经没用,只有想办法破门而出,柯伦挺着急,朱聪仔细观察土墙不是很牢固,容易撬开,便从墙角处那张桌子上搬下一条腿来,当成杠杆,俩人一起用力,弄破了门锁,从房间里跑出来。他们并没有走远,见到两人灰头土脸,一幅狼狈相,笑得前俯后仰。
    回到学校后,他们逢人便传扬支教老师的精彩事迹,硬是把俩人几乎气晕,越解释越说得起劲。从那以后,两位美女老师见了两位支教老师,都不称呼“某某老师!某某校长”了,直接“老公,老公!”地叫,传来传去,县上都知道了,遇见他们就拿他们开玩笑。一下子两人都成了大家的开心果,被人经常用来开玩笑。

 楼主| 发表于 2015-8-16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尼龙村小
    按照学校工作安排,朱聪星期五去尼龙村小检查。尼龙村小是正科乡比较偏远的校小学之一。距离中心小学校路途遥远,道路难行。需要骑摩托车先到格沙村小学,再步行走三小时的山路。需要专人带路,对于外人来说,山形地势都差不多,极少树木,也无标志性建筑物。满山遍野只有草石,进山就像进了八卦阵,特别容易迷路。  
    另一所雄卡村小,与尼龙村小相隔一座大山,路况也很差,由黄校长,柯伦和一位当地老师一起去。朱聪这一路有格西、洛布共三人。听洛布老师说,这边路况要比去雄卡村小的路况好一点。
    由于是星期五,经过休整,大家精力充沛,准备充分。连路上吃的干粮都准备充足,还带了许多矿泉水。由于路途遥远,并且当天就要返回。早晨大家起得特别早,天刚见亮就骑着车子出发,两路人马同行一段路,骑了很长时间,才到达格沙村小。
    时间刚好八点半。校园内没有人走动,老师还在睡懒觉。格西老师用力敲打门框,睡眼朦胧的陈老师打开房门,看见许多老师堵在门口,一脸诧异。小伙子个子高挑,身材壮实,长得一表人才,据说上次差点犯男女问题的人是他。也难怪,不管什么民族,一见钟情者往往是帅哥靓姐,踏实过日子的往往是平淡夫妻。不知他为何流落藏区,里面肯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黄校长对于前次检查中发现的擅自放假,很恼火,进行了一番严厉批评。小伙子自知理亏,耷拉着脑袋,接受批评态度诚恳,没有顶嘴,也没有狡辩。
    黄校长在发了一阵火后,情绪慢慢平静下来。转而进行安抚,嘱咐要认真干好本职工作,至于调动的事情,需要研究决定,要服从工作大局安排。不作为,不认真作为,就只能在更艰苦的地区长期干下去。说得他点头认错,口头作一番保证后,才满意。黄校简单地交代了工作要求,安排大家根据分工要求,迅速做了相应的常规检查。时间虽然很短,查出的问题却很严重,备课本上基本上没写任何内容,领回来就没动过。开学以来,做过作业仅批改两次,迎检材料丢在桌子下面的地上,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填写。对于存在的问题,黄校长很严肃批评,要求限期改正。
把一切工作安排妥当后,大家在学校分手。往上路段,只能步行,不能骑车,大家挥手告别,步行向各自的地走去。所骑摩托车寄放在格沙学校里,让陈老师帮忙看管。
    从格沙村小出发时,已经九点过,太阳已经挂在天空,阳光普照大地。出校门分手后,朱聪三人顺山势往上爬,沿着河边徒步行走。
    上午,山风不大,脸上能感觉到丝丝凉意。走了一段路程,身上开始发汗,运动产生的热量让身体暖和起来,呼吸开始变得困难,上气不接下气,感觉非常累。只好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再走。这就是高原行动的特点,缓缓行动,走一段,休息一段。耀眼的日光洒满大地,苍鹰在空中盘旋飞翔,寻觅地上的食物。朱聪尝试拍了几张照片,因为距离太远,拍摄效果不好,浪费胶卷,只好作罢。山势越来越高,人的呼吸越来越急促,休息的频率逐渐加大。抬头仰望,河谷两边都是高山,看着挺近,走起来却感觉挺遥远,光秃秃的,像被拔毛的肥猪,黄剌剌一大片。
洛布老师刚从学校毕业时,在尼龙村小工作过一段时间。先后找校长闹腾几次,被调到中心小学校。洛布走了后,村里的孩子眼见要辍学,只好请代课老师代课。对教学能力、教学质量几乎不做任何要求,能教多少就教多少,教了总比没教的好。学校所有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由代课老师自己做主。
    现在的代课老师是村长家的小儿子,据说连小学都没毕业,在寺庙里学习过一段时间,回家后,因为村里人多数没文化,数他的学问最高,让他暂时代课,一代就是好几年。上面一直没有分配正式教师,即使有新老师分配到乡上,也没人愿意到这样偏远的村小长期工作。
    路途遥远,走走停停,无聊乏味。一个多小时过去,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朱聪请洛布老师边走边讲故事。听洛布老师讲故事,转移了注意力,走路也就不觉得累,他说:“尼龙村主要是高山牧场,穷山恶水,环境险恶,在牧场上长大的人,被人叫做“牛场娃”,牛场娃从小跟着大人在山上放牧,极端恶劣的生存条件,能极大地催生人的生存潜能。他们好勇斗狠,无所畏惧,谁最勇敢,谁就是老大。抢劫财物是家常便饭,能抢才算英雄,不能抢,就是狗熊,要被同伴笑话,人一软弱,就会遭到别人抢劫。牛羊是他们主要财富,是生存的资本,牛羊不保,生命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每当遇到抢劫,他们都会拼死护住自己的财产,特别他们的牛羊。牛羊一旦丢失,就失去了生活来源,他们也性命难保,脱不了被饿死的命运。”
    “长期生活在极端条件下的人,会形成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就是非常有名的丛林法则。在外人看来野蛮残忍,很不理解,但在高原上却是合情合理,一切都要为生存而战。”
   “曾经听说有个人,犯了命案,家里穷,赔不起命价,便逃亡到高山上,住进岩石洞里。他们饱一顿,饿一顿,打到猎物时有吃的,打不到猎物就挨饿。有一天,他饿得不行,偷偷跑向牧人的牛群,用刀子从牛屁股上割下一块肉就开始跑,边跑边血淋淋地生吃。牧人遇此情景,也毫不客气地用枪把他击杀了。死的时候,嘴里含着带毛的牛肉,还来不及咽下去,就死了。生死之间,谁都不会含糊,保护好牛羊,就保护了一家人的生活来源。生活在牧场上的人,几乎都是全能,什么活都能干,几乎都是神枪手,百步外一枪毙命不算稀奇!”
   “牛场娃对生死看得很淡,我小时候看到过一个人,参与抢劫,被政府抓住,即将枪毙时,先游街示众,小孩子们看见了,也不觉得丢脸,还感觉他挺英雄,是好汉,没觉得可耻。人们普遍都这样看问题,不知道那是违法犯罪,是可耻的事情。这些道理是后来读书才知道的!”。
牛场娃生活在自己的高原上,按自己的意志办事,维护自己的价值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看,会有不同的道德评价。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生存下去。洛布老师说:“恶劣环境中要生存,就只有适应环境,比如牛场上的女人生孩子,必须在牛圈里生,生下来,要在地上放一段的时间,让他从小接地气,没有被冻死的,肯定是身体强健,遗传素质优良,长大后就是强者。体弱多病者,即使养大也是病夫,不仅不能生存,还需要别人照顾,没有什么价值!上万年的生存选择,锻造了藏家汉子的勇猛彪悍,锤炼了恶劣条件下的生活本领。环境改变人,人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你看你穿那么多,我们只穿一件羔儿皮就行了,一、二月天气,会更冷,多在零下二十几度,差不多也就这样穿,这些本领是从小锻炼出来的!”。在他的话语间,朱聪能感受到一个康巴汉子的自豪。
    说着故事,两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大家来到一片山间谷地,像世外桃源。两边是高山,中间一大片是平地,是一个冲击盆地。被村里人开垦出来种植青稞,青稞早已收割完毕,剩下一片白地。许多野鸟在地里找寻青稞粒子,行人走路声,惊起飞鸟一大片。两山之间入口处建有一座木桥,桥下一条小河,恰似一扇大门。谷地周围山坡上零散居住着许多户人家。
    学校在村庄边缘,一层三间土坯房,黄泥片石夯筑土墙,屋顶片石铺成,黄泥抹平,地面泥土夯平,又被渗漏的雨水滴成大坑小氹,不甚平整。
    教室里没有桌凳,学生都席地而坐,黑板用石板做成,没有粉笔,用有色的石头书写文字,三间教室里空荡荡,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连办公桌椅都没有。学生二十多人,分在两间教室里上课。朱聪到达时,天空变了脸色,下起了小雨。雨水从屋顶漏下,滴落在地面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教室里到处都在渗水,学生们站在室外屋檐下读书,所读皆藏文。朱聪也听不懂,看样子很认真。检查教学常规,三无:无备课,无作业,无检查材料,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出来,不知放在何处了。由格西老师代为转告普初检查的详细要求,要按照要求去做。那位老师只是不停地点头,口中“哦呀!哦呀!”地说个不停,究竟听懂没有,大家也不得而知,言语交流如此,让人没法生气。
    午饭时间早过了,虽然路上吃过一点饼干,因为高原行走,能量消耗极大,感觉挺饿。代课老师邀请大家去他家里坐坐,大家都没有客气话说,跟在他身后往他家走去。学生放学,自己回家去了,也有部分学生跟在远处看稀奇,他们对外人挺好奇。代课老师家就住在学校上方几百米处的山坡上,和周围的藏房一样,只是代课老师家里比别的人家宽大。洛布老师说:“他家的住房不知道住了多少代人了,每一代人都会进行维修加固,他家在当地算很不错的家庭了!”。
    进入房内,底层依然是牛圈,关牲畜,二层住人,是一家人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大家在客厅里坐下,围在一个小火塘四周,中间火上放着一壶酥油茶。代课老师忙着为每个人倒一碗酥油茶,盛糌粑的盒子端了出来,需要的请自便。洛布老师边喝茶,边往茶里加糌粑。没有酥油了,那位老师喊了一声,老阿妈从屋里切出一团酥油,放在盘子里。她手黑黑的,像三天没洗过一般,因嫌酥油的形状不规矩,将酥油搓了又搓,拍打成一个规整的形状。众人都不介意,只有朱聪心里不舒服,想吐又不敢吐,想吃又不敢吃。朱聪肚子确实饿,出于礼貌,必须吃一点食物。实在没办法,只能狠心咬牙吃一点。他在茶水里逐渐加入糌粑,将糌粑调成糊状,再捏成面团,像包汤圆一样,在面团里放上酥油包心,硬着头皮吃下去几个。稍微感觉肚子不饿了,就不吃了。
    老阿妈非常喜欢朱聪,看他吃糌粑的样子,很满意,脸上挂满笑意,她又从屋里拿出几个黑嘘嘘的条状肉制品,对大家说:“哈缸!哈缸!”,朱聪拿着一看,是干牛肉,不知道怎样吃,洛布老师面露喜悦之情,连忙对朱聪说:“阿妈请你吃干牛肉,只有最尊贵的客人才能吃上干牛肉!”,朱聪连忙起身道谢,“卡祝!卡祝!”说个不停,生撇的藏话没有学好,惹得大家嘴都笑歪了。至于手上的干牛肉,看来看去,不知道该怎样下嘴。洛布和格西老师拿着就大嚼起来,津津有味。朱聪也照着嚼了一下,既干又绵,感觉还是生肉,难以下咽,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了嚼,尝尝味道。老阿妈在一旁看着,笑容满面,朱聪吃在嘴里,不好吐出,只能强咽下去,把剩余的都给了洛布老师。老阿妈看他不爱吃,忙去生火,炒了半锅青稞粒子,很快炒熟了,吃着很香,也合口味。朱聪是个好奇的人,在代课老师的带领下到处参观。在三楼顶上,他看到了许多晒着的元根,拔下来就吃,很舒服,也合胃口。吃一点炒青稞,再吃一点元根,总算将肚子填饱了,也不怕长路难行了。填饱肚子,交代完工作上的事情,已经是下午两点,他们不敢久留,和代课老师一家匆匆告别,慌慌忙忙地走了。
    代课老师送出很远一段路,朱聪回头一看,老阿妈在楼顶上眺望,并挥手致意,朱聪也挥手告别,表示谢意。
    可能朱聪一辈子都不会再回到这里,但他永远记住那位给他炒青稞米花的老阿妈,虽然她灰头灰脸,双手黑不溜秋,但她是爱他们的,尊敬他们的。她是一位善良的老人,把最好的东西给客人吃,朱聪却吃不下,辜负了她的一片心意。
    下山的路上,行进速度比上山快多了,一路小跑也不觉得累。很快来到格沙村小,远远地看,摩托车还在,说明柯伦们那一路人马还未回来,心情挺好,返回领先。下山只用了不到上山一半的时间。俗话说:“上多少坡坡,就会下多少坎坎”,感觉还是下山容易,上山艰难。
    柯伦那路人马还没有下山,猜想他们肯定比较困难。即使这样,朱聪的双脚也磨起了血泡,疼痛难忍。他坐在学校的凳子上,就不想起来。格西老师说:“我们不能在这里傻等,早点回去好管理学生,高主任一人在学校里忙不过来!”,朱聪三人把口信留下,先行一步骑车走了。
    柯伦和黄校回家时,天早已尽黑。由于疲惫不堪,柯伦简单吃了一点东西,上床就睡了。朱聪用热水泡脚,然后上床睡觉。两人一夜无话。
    朱聪睡在床上,肚子开始作怪,咕咕咕地响个不停,上厕所跑了三次。寻找所带药品,居然没有治疗跑肚拉稀的,只能吃点阿莫西林之类的广谱抗菌药,稍微好转。朱聪肚子不争气,一直在咕咕乱叫,后来一直持续两周多,直到付老师带来药品,病情才止住,险些拉脱水,送掉小命。
    第二天早上,柯伦早早醒来,朱聪醒来一瞅,见他没有睡意,两人对坐床头,朱聪问昨天的见闻,他不停地摇头,说:“太惨了!我一辈子都没见过那样的情景,山又高又陡,路途遥远,几乎都在大山顶上,山上连一棵树也没有,光秃秃的难看极了。学校房子破乱不堪,代课老师就一人,是一位藏族僧人,曾经获得过西藏那边寺庙颁发的博士学位,在那所学校上课已经四年了,没有领过政府一分钱的工资。吃的是牧民捐献的糌粑,喝的是酥油茶。穿着破旧,衣服上有拳头大小的孔洞,几乎不能穿。一床像样的棉被都找不到,盖着破旧的氆氇。学生十几人,全用藏文进行教学。能让学生认几个藏文,都是巨大的贡献,要不然学生全是文盲。”
    柯伦对那位老师非常佩服,非常感动,那样的人,才可以堪称无私奉献,是学习的楷模,敬仰的对象。虽然民族不同,但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都是一样的,对于认为正确的事情,一直坚守需要超人的勇气和毅力。
    后来,柯伦虽然连他的姓名都没能记住,但他的形象却一直留在柯伦心中,他说过的的话,一直回味在心里:“我看见孩子们没文化真可怜,真心痛!权当是做好事,积德行善!我已经老迈,能为大家做点事情的时间不多了……”,听了他的一番话语,感动不已的柯伦,掏空腰包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留给他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救命恩人
    正科学校领导分成几组,跑完了所有的村小,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资料。原始数据有了,学生动员来了,黄校长做到心中有底,工作的劲头更足。有了数据,心中就踏实。由于学生流动性大,到校的学生要做思想工作,不能让他们再次流失,沦落为辍学少年。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仅仅是中心小学的学生就达到一百三十人。相比其他乡镇,除了县城两所小学,很难再找到这样的规模。后面的工作将以迎接县教育局组织的检查为主进行准备。一般规律是以公路沿线为重点,进行不定期抽查,层层落实,确定责任。重点还是中心小学自己的事情要做好。
    从尼龙村小回来后,朱聪的肚子一直在拉稀,吃阿莫西林不起作用,虽有缓解,拉得不是特别厉害,但人浑身没劲,打不起精神。
    星期天,朱聪的脏衣服放了一大堆,利用空闲时间出去洗。他端着一盆干衣服出去,在距离学校五百多米的小河边上清洗。衣服洗干净后,浸入大量水分,重量增加。在回来的路上,他端着一盆湿衣服,走起路来非常费劲,呼吸困难,脸色苍白,接连停下来歇息几次。路过的学生们看见了,赶来帮忙,将衣服端了回去。从前,去河边挑水的事情,一直是朱聪在干,现在,他浑身没劲儿,实在干不了,王一老师只好自己干,朱聪心里挺难受,也无奈。王老师是班主任,有很多事情要做,麻烦他实在不好意思。他怪自己的身体不争气,连一点小事都干不了。乡下缺医少药,病症没除,身子骨不清爽,全身没劲。面对学校的许多事情,必须马上做,只能咬牙坚持,尽力去做事情。
    朱聪发现学校的校牌早已破旧不堪,字迹不全,被人打坏了一角,中间一条长长的裂缝,能够嵌进去两个指头。既影响美观,又有失庄重。朱聪决定利用眼前条件,手工做一个新校牌。这事要放在城里,肯定简单多了,直接交给广告公司去做,又好又专业,自己动动嘴皮就完了。在这里只能手工完成,木板找项目部的工头做,他自己刷漆,自己动手书写汉文,按照汉子书写规范,一笔一画地写,工工整整。留出藏文的书写位置,请学校藏文高手阿火布老师写出藏文字样,朱聪再照样子描摹,像画画一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出了新校牌。黄校长和老师们都说挺好,像广告公司做的一样,还略带一点书法味儿。大家都拍手欢迎,给予鼓励。
    看到朱聪有这种才能,黄校长挺高兴,对朱聪说:“真是想不到,你做事情,耐心细致,肯下功夫,那新教学楼上的大标语牌,我就不用发愁了。之前还在到处找人帮忙想办法!”,朱聪身体不清爽,精神很差,也没有讲什么价钱,硬着头皮接受了任务,立即投入紧张的手工制作中去。
    柯伦见朱聪带病坚持工作,也挺心痛,怕他把身体累坏了。屡次劝他进城看病,还到处托关系找便车,送他进城治病,朱聪都以能坚持为由拒绝了。他估计那将是一笔高昂的费用,即使包车费能够节省一点,回来的车费很难再省下,一千余元,加上住院治疗费用,至少要花掉半年工资。朱聪来至农村,打小就是农民,吃苦耐劳是本分,能够坚持,他不会去花那个冤枉钱。柯伦见他坚持不走,把他没办法,不再劝他,只能从生活上更加关心他,照顾他。
    朱聪带病坚持工作,王老师是班主任,课很多,管理学生任务很重,黄校长等几位领导都在加班加点,忙里忙外,非常辛苦。柯伦展现他的天赋,每天想尽一切办法改善生活。由于地处牧区,柴火等燃料缺乏,主要燃料是干牛粪,生活做饭时,不仅火力不旺,而且生火特别困难。柯伦天天与本地老师套近乎,努力与大家搞好关系,请他们出面帮忙,高价雇人从几十里外的林区,用牦牛驼运一批干柴来,暂时解决了做饭柴火难题。柯伦还到处购买肉类,从藏族猎人手中购买野山羊肉,与内地相比价格非常便宜。有时,五六十斤重的腿子肉,二百元就买下了,每斤不到三元。他每天变着花样做菜给大家吃,红烧,干煸,清炖,花样百出,手法众多。在一起吃饭的黄校长、高主任等同志,都赞不绝口,好评如潮。唯有朱聪一人,因为身体原因,食不甘味,见油腻就想吐,吃不下菜,只能每顿白饭加白糖,端着饭碗去一边吃。
    朱聪自己肚子不争气,每次进厕所都要蹲很久,一直蹲到脚趴手软,全身上下发麻,连走出厕所,都变得十分困难。柯伦看见自己伙伴如此,挺心疼,也没办法,干脆连肉食都不做了,每天把生活开得简单一点,尽量炖菜,新鲜菜蔬也很少,汤菜也做不出几个玩意儿来。只好将买来的肉都做成肉干,以便等朱聪病好了大家一起吃。他把湿肉晾晒起来,寝室里,走廊上,晾衣杆上挂满了肉干。风味各不相同,多种多样,有麻辣味,椒盐味,五香味。真是美食家手笔,极大地丰富了单调生活,让他们的高原之旅,充满回忆,充满甜蜜。
    据阿伙布老师讲,从前,那些刚分配来的老师,不管是藏族还是汉族,一到此地,刚开始对生活都不满意,女同志一天到晚都是哭天喊地,要死要活。男同志借酒浇愁,用酒精来麻醉自己,以减轻现实的痛苦,男同志喝得多,女同志喝的少。他们每过一段时间,就必须喝啤酒庆贺,过一周喝一瓶,两周两瓶,一月大醉一次。初到学校里的人,呆在学校里,那感觉就像关监坐牢,校园就是囚室,老乡们就是狱卒。慢慢地眼泪哭干了,再也哭不出来,再也不想哭了,心肠也变硬了。面对不能生存就要淘汰的格局,只有勇敢地接受挑战,克服所遇见的一切困难。说不来藏话的人开始学习藏话,到处请教怎样与老乡打交道,做朋友,慢慢地融入了藏区生活。一个人基本上要两三年才能完全适应,高原艰苦生活,也是苦中有乐,关键看你报什么样的心态。在学习当地语言方面,需要四五年才能熟练讲话,完全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朱聪他们远离家门已久,家中亲人音信全无。白天在繁忙的工作中度过,没有时间,也不允许自己婆婆妈妈,儿女情长。晚上,没有电灯,没有光明,没有娱乐,黑夜显得漫长难耐。
当明月升起,繁星满天时,朱聪和柯伦总要坐到校园外的山头上,遥望东方,凝视远方的明月,用一种凄凉的腔调唱一曲《高原红》,或是思念妈妈的歌。他们都是男人,有血有肉有感情,哪有硬汉不落泪,只是未到伤心处。一曲伤感的情歌,有时也能引来几个偷听的学生,偶尔也会应和数声。他们都知道老师们来自东方,家在天的那一边,想家的时候就想唱歌。
    学校里有一部太阳能发电机,仅能够提供控制铃声的电量。照明主要靠点蜡烛,有时为了节约,朱聪俩连蜡烛都不点,在床上对坐。或者到阿火布家里,许多老师们围坐在火炉边,边饮酒边烤火,边吹牛边摆龙门阵。话说完了就唱歌,没有音乐伴奏,只有伙伴们轻轻击掌发出的节拍声。更多的时间是睡觉,睡得早,醒的也早。夜半醒来,再难入睡,就躺在床上吹牛,谈经历,谈感受,耍朋友,谈恋爱,读书啊!童年啊!有时把故事说完一遍,不知不觉又说第二遍都不知道,直到对方提醒才发现。朱聪常在心里想,难怪有人脱离社会环境,会丧失语言能力,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努力保持自己的语言功能。
    孤独寂寞,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财富,地球不会因为你痛苦而停止转动。有充裕的时间,可以让你进行细致思考,许多事情想着想着豁然开朗。人生的路,还有很长,要学习和思考的事情还有很多。朱聪每天都在思绪的海洋中遨游,直到渐渐进入梦乡。
    朱聪每天手工制作大标语牌,请木工师傅制作木板,自己刷漆晾干,在上面勾画汉字,描摹汉字,再配上藏语文字,一个标语牌就做好了。一幅标语往往许多汉字,需要慢慢加工,急不得,慌不得。朱聪经常将手磨出血泡,咬牙坚持下去,劳动量很大,身体变得很虚弱。身体拉肚子未能全愈,拉了将近两周,人瘦了下来,脸色苍白,走路没精神。在人们面前,他装得像个硬汉子,其实心里特别害怕,老是担心自己会不会“挂”在这里,玩儿完自己的一生。要进城看病,花销高昂,又说不出口,普初检查正在关键时期,提出进城看病,无异于临阵脱逃,怎么对的起人家,冥思苦想,只好作罢。他虽然一直吃阿莫西林等消炎药,有点作用,就是不能完全转好,想只能等待工作告一段落,再搭便车进城治病。
    有一天下午,柯伦从外面跑进来,气喘吁吁地对朱聪说:“付老师看我们来了,出去迎迎他们!”,朱聪跟着柯伦往外跑,见到了付娟老师,像见到了亲人一样,鼻子酸酸地,特想哭,心里特不是滋味。加上他一路小跑,呼吸急促,脸色更加苍白,气色不好。付老师一看,问:“朱老师怎么了哦!气色这样差!”,朱聪赶紧说:“下村小时吃坏了肚子,拉稀拉了两周,全身无力,没有精神!”,付老师说:“许多初次下乡的人,吃东西都会水土不服,跑肚拉稀是常事,你们自己没有准备药品吗?”,朱聪答道:“只是准备了感冒药,没有治疗跑肚拉稀的药!”,付老师笑了笑,从衣包里翻出两盒药品,朱聪一看包装盒,原来是“藿香正气水”,从来没有吃过,接过来看了又看,对是否有效还存有疑虑,随口说了句:“怕没有那么神奇哦!”,付老师说:“别担心,吃下去就知道效果了!”,朱聪赶紧按照付老师的说法,先服了两瓶,感觉很冲鼻子,苦而有刺激。晚些时候,他就感觉舒服多了,精神开始旺健起来,虽不是仙丹,也颇为神奇,见效挺快。第二天继续吃药,连续吃几天,身体就痊愈了。既有精神又有劲儿,可能是年轻,用药对症,体格强健,好得特别快。
    那天与付老师同来的还有许多人,有副县长,有县委组织部长等干部。组织部高部长给朱聪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他见过的最高雅的藏族女性,漂亮干练,举止优雅,穿着打扮非常讲究,是具有良好修养的知识女性。彻底颠覆了他进藏区来,所遇见的藏族妇女形象。同行的许多政府工作人员,听说有两位成都老师坚守在此,很长时间都没有回城过,觉得难能可贵,一起来看他们两人,给他俩鼓励和安慰,还给他们带来了柑橘和蔬菜,柑橘变成了“干橘”,果皮失水变干,没有了水分和光泽,他们两人吃得特别开心。因为一连几月,没有吃过一个水果,身体特别缺乏维生素,感觉格外香甜。
    一股被人关怀的暖流传遍周身,天气虽然很冷,心里却很温暖,这一刻,朱聪心里想自己不是孤魂野鬼,是有组织的人,还有许多人想着自己,牵挂着自己,像付老师那样,在最关键的时候及时出现,给自己带来了转机和活力,她真是朱聪一生最难忘的救命恩人。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8-17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很艰苦哈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艰苦,那就不叫支教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四)喝鹿血酒
    付娟老师来那天晚上,学校老师们和乡政府同志,聚在一起,欢聚聊天,喝酒吃饭,共度难忘的高原之夜。
    特别的宴席上,喝着特别的酒。在领导们到来的那天下午,有位打猎的老乡在乡政府前面的街上叫卖猎物。学校李果老师从旁边经过,好奇心促使他上前问了问,原来是位老猎人,在叫卖猎获的鹿肉。肉早已卖光,只剩下一矿泉水瓶子鹿心血,那是从刚死去野鹿心脏里放出来的血液,未凝固,一个矿泉水瓶子装的血液要价十元,远比鹿肉价格偏高,因而很久没有人买,他一直在等着,眼见天色将晚,回去可能会走夜路,显得极不耐烦。李果老师在藏区工作了几年,知道是好东西,用十元钱买下来,带回学校里自己喝。在校门口碰到黄校长,黄校长正愁没有好东西招待客人,正好可以用它来勾兑鹿血酒,它滋阴壮阳,是难得的稀奇物品,遂添钱转买下来,用一瓶泸州酒勾兑一番,变成两瓶鹿血酒。
    晚上,吃饭的人加起来有两桌,几乎每个人都喝酒,连女同志都不例外,这么多人喝酒,两瓶酒怎么够喝,因此喝酒用小杯。朱聪由于拉肚子刚服药,不想喝酒,怕影响药效。众人一起劝解,说:“必须得喝,只有喝了酒才会好得更快!”,朱聪半信半疑,付老师也过来劝:“确实是好东西,喝了对肠胃有好处,不喝将是一辈子的遗憾!”既然付老师都这样说,那就喝吧!他连喝了两小杯。
    过了不久,大家都还喝酒,朱聪开始感觉全身燥热,鼻子开始流鼻血。柯伦一看,吓了一跳,连忙寻找卫生纸,帮助清洗鼻血。朱聪也有点惊慌,不知如何应对,怀疑是拉肚子的药出问题了。众人笑着说:“没事的!没事的!这是好东西,一般人还喝不上,滋阴壮阳,身体特别好的人,喝了就上火,没有女人的“配合”,流鼻血是常事!”,说罢,众人都笑了起来,显得特别开心。朱聪用卫生纸将鼻孔堵住止血,只用嘴进行呼吸,说话比较困难,便默然不语,吃了一点饭菜,匆匆忙忙睡觉去了,其他的人则继续尽情喝酒聊天。
    高原生活,总是充满着惊奇。昨天,朱聪还感觉自己在死亡的边沿挣扎游荡,第二天一早起来,就没事儿,浑身还挺有劲儿。不管什么病,只要用药对症,定会产生奇效。他心里特别感激付老师,她及时到来,救了自己的性命,至少让他少受了许多罪。否则,说不定会拉肚子脱水,有生命危险,年纪轻轻,美好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就命丧高原,岂不悲哀!这样的悲剧不该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也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朱聪爷爷在世时,常说朱聪的命很硬,关键时候总有救星出现,伸手相救,现在看来果然不假。
    领导们晚上住学校里,第二天一早,边吃早饭,边利用空隙时间谈工作,早餐吃完,事情也就说完了。在高原地区,领导下乡开会,形式不甚讲究,随便在田间地头一坐,围成一圈就把事情说了,节省不少程序性的时间浪费。付老师等一行人对两位老师的工作很满意,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他们都虚心接受了。谈完工作后,付老师要去附近的灯笼乡,运送物资并检查工作,附带送两位新教师到学校里去报到。两位支教老师很好奇,想到附近的乡上走走,将就看一下兄弟学校的准备情况。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付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让他们赶紧准备一下,稍后一起出发去灯笼乡。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五)灯笼之行
    早上,太阳初升,东方霞光万丈,照耀在寒冷的土地上,野草上结成的冰晶,化作一团团薄薄的雾气,在晨风吹拂下,渐渐飘散,空气格外洁净,格外清新。
    去灯笼乡的公路,全是毛坯土路,途中要经过八垭小学。这一段路,两位支教老师很熟悉,前面已经走过,景物不再新鲜。天气已寒冷,进入旱季后,高原缺少雨水,路上没有稀泥氹,水坑,车子行走起来,不甚困难。回头往后看,只见灰尘被风掀起,在身后不远处弥漫,远看像一条巨龙,逐渐消失在山谷里。吉普车里塞满了人和物资,很拥挤,能见到新鲜事物,对年轻人来说,真是太高兴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两人不停地与付老师谈论一些见闻感受,交流心得体会,时间过的很快。经过公路沿线的格沙小学、八垭小学时,付老师照例都给他们带了许多新鲜蔬菜和一些水果,并致以问候。
    八垭小学两位女老师听见熟悉的喊声,跑出来拿菜,听说两位支教老师也在车上,继续调戏他们两位,又是招手,又是呼喊“老公”,热情得让两人无地自容,他们巴不得钻进地缝里,脸红得就像小苹果,不敢再说话。逗得满车人都在开怀大笑,就连那两位新分配的女老师也咯咯笑个不停。柯伦脸红得像朝霞一样,连声说:“这下子就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回去让女朋友知道了,不晓得还要闹成啥子样子哦!”,朱聪也甚觉尴尬,但也感觉到了,可能这里就是这风俗,人们喜欢开玩笑,谁也不例外。只要能逗大家开心,就是把裤子脱掉,也无所谓。当你越想辩白,别人说得越来劲儿。而且,他们开玩笑都喜欢拿自己说事,作践自己,愉悦别人。火辣刺激的玩笑,为高原上枯燥乏味的生活,增添不少甜蜜的回忆。
    车子艰难地翻上八垭小学后面的山坡。爬上山顶时,藏族司机照例抛洒风马,大声呼喊神灵,祈求神仙保佑。两位支教老师忙着照相,向下寻找八垭小学校的红旗所在方位。看下去路途较远,感觉学校的海拔与山顶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山顶海拔更高,落差有数百米。站在大山之巅,朱聪心情激动,迅速按下快门,拍下一张张极具纪念意义的照片,将这一刻变成永恒的记忆。司机说:“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白天属于人类,晚上属于狼群的天下。车子可千万不要在此抛锚,否则夜里定会遭到野生狼群地围攻,难有逃生的希望,会尸骨无存!”,短暂停留后,柯伦催促司机赶紧离开,司机等人反而嘲笑成都人胆小,这才知道上当了,被司机调戏,逗得很惨。真是分不清他们所说的话何时为真,何时为假。宁可信其真,不可信其无。不过朱聪和柯伦在八垭学校住宿时,确实听到过狼嚎,应该和实际出入不大。
    车子行走在康巴高原上,沙鲁里山脉绵延千里,最无聊最乏味的就是坐车,必须得找人聊天,以消遣无聊。朱聪这才发现身边两位女老师很漂亮,刚上车时,他们一直戴着大口罩,遮住半边脸。经过交谈朱聪发现一位女子样子像藏族,却是真正汉族,籍贯在都江堰。在康定读的师范,长期的高原生活,强烈的阳光和紫外线将面部皮肤多次灼伤,蜕皮,毛细血管外露,显露出高原红的特质。开始时没认出来,抵近观察,才看清楚有所区别。那位藏族女孩不爱说话,可能由于语言不通,或许别的原因。朱聪想当年毕业分配时,自己很高兴,能够挣钱,能自力更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有许多同学却哭成泪人,或者因为同学分别,情人天各一方等缘由。当时感觉特别假,特别矫情,分配地方好的,在哭;分配地方不好的,也在哭。经历了许多年后,才发现自己那么无情,想起一别十多年无法谋面的同学,真应该好好哭一场。朱聪心里明白,她们与自己不相同,自己以猎奇的心态看待将要看到的一切。对于她们来说,那却是人生棋局的开步。难怪她们没有任何笑意挂在脸上,想起要面对的情景,便会觉得索然无味,悲苦凄凉。车里很快又静下来,没有人再说话,死气沉沉。
    在穿越另一个新垭口时,司机将车子停在路边。大家迅速下车,以为要小便。不料却有惊人发现:原来在路边不远处,有个红衣男子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像个死人。几位女老师,不知道胆小,还是见惯不惊,没了好奇心,不敢近看,呆在车上睡觉。朱聪冒着胆子跟在司机身后,走近细看。原来是一位壮年汉子,右边胸部中了一枪,估计刚死不久,伤口处鲜血还未凝结,不停地往外冒气泡。鲜血流满地,空气中布满血腥味儿。有过上次看决斗的经验,朱聪明白其中缘故,警惕地跟在司机身后。司机用手指在死者鼻孔下面轻轻一挨,没有呼吸,自言自语地说:“没救了!没有出来的气息,赶紧走吧!”,上车后,司机没再说话,心情沉闷地开着车子一直往前走。他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像在寻找什么。朱聪心里想可能是土匪干的事,也可能是仇杀,司机不说他也不敢问起。经历了这件事情后,车子上安静了很长一段时间,没人再说话。至于尸体怎样处理,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留下了许多悬念,等待司机解释说明。他好像也在探索,分析,不知道原因。
    经历很长一段沉寂后,付老师打破了宁静,对大家说:“前面有个天葬台,在路边不远处,想看的人请注意观察!”,果然,顺着付老师指示的方向,路边不远处地势高突的地方,地上乱七八糟地丢了许多衣物,一块大石头突出地面,高约一米左右,上面油光可鉴,估计是天葬台上处理尸体留下的油脂。柯伦问:“那亮咣咣的,是否是人油的光泽?”,付老师点了点头,车里又恢复了平静。虽然,没能看见死者升天的情景,能够实地看见天葬台的样子,根据别人描述想象一下天葬的景像,也够让人震撼,也能满足莫大的好奇心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六)“送”媳妇
    灯笼乡是一个牧区乡,海拔很高,路途遥远。车子到达时,已经接近正午。先到乡镇府告知情况,领导早已得知信息,派人在乡政府门口迎接。接待付老师的乡上领导,迎了上来,他相貌丑陋,低矮黑胖,肚子圆突,像抱着一个大西瓜,一幅常年喝酒的样子。见面时,彼此说了些恭维话,致一些欢迎词,朱聪时隔多年早已没有印象。看到有客人来,他们非常热情,接待礼节很厚重。立即派人买来一头牦牛,在乡政府前面的草地上宰杀。两位支教老师赶过去,围着杀牛现场看热闹,看高原庖丁怎样宰杀分解牦牛。强烈的血腥味引来一群乌鸦,许多喜鹊,绕着宰牛场地上空飞行,伺机啄食一点鲜血,填饱肚子。高原的食物很难找,动物们都不会放过白食的机会。
    午饭非常丰盛,坨坨牛肉,酥油茶,糌粑等牧区常见食物都摆在桌上,藏式桌子,较汉族桌凳矮小,人们多数席地而坐。桌上比较稀奇的是终于见到了酸奶子,灌血肠等食物。朱聪只是象征性地尝了尝,一点都不合他的胃口,他几乎从不吃奶制品,见着就反胃。据说他小时候,吃奶吃到三岁,有了小妹妹后,还和妹妹争奶吃。长大以后,只要一见到奶味,就不舒服,想发吐。柯伦特别喜欢吃酸奶,吃了一碗又一碗。朱聪怕他吃坏肚子,悄悄提醒他,他说:“没问题!我的胃口很好,也喜欢酸奶,怎么吃都行!”,两人在一起吃饭很久,柯伦吃什么都没有出现过问题,朱聪反而跑肚拉稀。他自从那次以后,见着酥油就怕,吃坨坨牛肉,看到上面的血丝,就特别想吐。他终于现场看见了灌血肠做法,将牛肠从腹腔中取出,用食指和中指夹住牛肠用力一拉,将肠子里的牛屎挤压出来,再用力来回拉几下,根本不用水清洗,立即将牦牛胸腔中的热血放进肠衣里,加少许食盐,进行适当地捆扎,丢进锅里滚开水煮,动作要求越快越好。讲究一点的人,会在牛血中加一点辣椒面,再放入滚水煮,这样味道更美。
    看见大家吃得很带劲,说着灌血肠如何美味,朱聪也尝了一尝,不敢多吃。柯伦吃得挺来劲,边吃边切成小块,想看看里面是否干净。果然发现其中有粪粒子,部分未消化的草茎,立即停止再吃,跑到一边想吐,蹲了很久,才回来转吃别的食物。旁边有位青年教师,吃得特香,吃相不是很雅。朱聪细看那人,像是汉族,搞不懂为什么那样喜欢吃灌血肠?车子刚来的时候,就看见他帮助下货非常积极。似乎非常在意那位汉族女老师,看他那干活卖力的样子,感觉应该是个勤快人。现在一看他那个吃像,明白了一句话:吃得才干得。朱聪搭话道:“很香吗?你没看见里面有牛屎吗?”,他淡定地看看朱聪,说:“那有啥!牛都能吃,你为什么不能吃!又毒不死人!”,转身不再搭理朱聪,继续吃他的灌血肠。
    朱聪对那个人一下子感到特别好奇,遂悄悄靠近并请教付老师,付老师笑着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多吃点不是坏事哦!”,我问:“什么喜事?”,付老师说:“我们这不是给他送老婆来了,还是一个大美女,他能不高兴吗?”,“此话怎讲?”,朱聪一脸疑惑地问,“难道你不知道我们车子上的某位老师,就是他未来的妻子吗?”,付老师诡秘地说:“不过现在还不是,很快就是了。”朱聪更奇怪了,看着她那表情,付老师为自己的花招感到更得意了。她给朱聪讲了那位男老师的故事:“他是一位中师生,甘孜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灯笼乡一牧区小学任教。那所学校建在山窝里,周围数公里内,几乎没有人烟。学生们白天骑牦牛来上学,把牦牛丢在学校周围,让它们自由地吃草,放学后,只要打一声呼哨,牦牛就会自己回来,驮着主人放学回家,放牧和读书两不误。夜里,天空中一片黑暗,空旷的高原上,只剩下他孤单一人,形影相吊,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生活天天如此……,这样一呆就是四年,他的精神慢慢出了问题,每天夜里,就大喊大叫,大声呼喊:“有鬼!有鬼!”,白天又恢复正常,嬉笑如平常人。眼看三十岁了,还没有成家。局上领导很着急,考虑到这种情况,应该给他配上一位女教师,让他们安心在那里坚守工作岗位。”,“就是分来的那位女教师吗?她们也不一定会嫁给他嘛!我们那儿条件不好的学校,女教师都会利用婚姻关系调到条件好的地方去,怎么你们就说得那样肯定呢?”朱聪不解地指了指那位女老师,问道。付老师笑着说:“这里是高原,许多事情不是你们这些成都娃能想象的!”,她喝了一口酥油茶,继续讲述:“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女孩子,你不依靠身边的人,你能靠谁去?再说到了这样的地方,你能找到一个更好的人吗?即使有更好的人,也不可能跟着你受苦。组织安排的人,应该就是你最佳的选择。如果你不上道,上面就不会给你调动工作,一年两年,三年……,一般人都不会熬过一年,会主动上道的,日久生情嘛。所以我才会这样说,是组织给他送来了媳妇儿!”,付老师一脸轻松,眼角挂着笑意,像开玩笑,又像挺认真地说事情,又说:“你看我们这里的女老师,基本上是内部消化的,除非周围出现了更强有力的竞争者,否则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连我也是这样过来的,不过老公对我特别好,感情深厚,组织安排也不一定是坏事嘛!”。
    不管什么地方,爱情都是美好而甜蜜的,需要双方撞击出爱的火花,需要缘分。在成都平原上,条件好的地方很多,人们面对生命的另一半,可以挑挑选选,先爱情后结婚。高原偏僻之地,有的男教师需要组织照顾,媳妇是“组织分配”的,现实就是这样残酷,让人半信半疑。除了娶本地藏族姑娘,有选择余地。却又要面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带来的冲突和麻烦。汉族和外来其它民族老师,只能依靠这种分配,只能依靠组织力量进行资源调配。必须赶在周围没有竞争者时,迅速攻城略地,否则狼来了,就会泡汤,蛋打鸡飞。不知何时才能再有机会,因为本来就“僧多肉少”,女少男多。
    吃完午饭,稍事休息。看着那位男老师欢天喜地,带着他未来的媳妇儿离开了,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姑娘那紧锁的眉头,欲哭无泪的眼神,像在述说生活的无奈。她坐上男老师的摩托车,车子在滚滚红尘中,渐渐远去。朱聪感慨不已,他们无疑是高原上最美丽的人,为了民族的教育事业,献出的不仅是青春,还有他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是人,一样的中师生,只是命运的不同安排,让他们永远与大山为伴,永远与草原相依。
    回望自己走过的人生路,就算呆在最差的村小,都比这里强。然而,自己却没有满足,心里总想向城市靠近,哪怕是一小步,都是那样的满足。有多少像朱聪一样的教师,甘心守着一所村小度过自己一生的人呢?现实中很少有人这样选择,比起高原人来,朱聪感觉自己非常渺小,对他们心里充满了敬意。
    中午,大家抓紧时间看看迎检材料,匆忙查看了乡中心小学的准备工作,值得学习的亮点不多,仅仅增长一点见识而已。
    返回正科的路上,车里不再拥挤,非常宽裕,车子轻装而行,格外有劲。经过天葬台路段时,大家发现死在路边的红衣人,已经不见了踪影,也许被人处理掉了,也许被神仙姐姐救活了!愿他的灵魂早日安息吧!一个不幸的人。
    回到到学校时,天色还未暗下来。说实话,两位支教老师的住宿条件,比灯笼乡的老师们要好许多,感谢局领导对支教老师高看一眼,格外关心爱护。最远最难的地方,没有派他们去。
晚上,付老师住在学校里,抽时间召开了一个简单的会议,会上,她对两位支教老师的工作表现满意,她在谈话中多次说到,某些地方的支教老师,有人做了些不该做的事情。具体是哪所学校,姓名是谁?也没点名道姓地说,没有明说,不等于猜不到。
    据说有些支教老师仅仅在乡下呆了一月,看见教育局的车子来了,将自己的行李包丢在车上,坐在车上赖着不下来。耍起了无赖,教育局面对这样的客人,没法处理,为了继续维持两地区的友谊和支援关系,只好将他们带回城里,分配到各所学校里帮忙打杂。
    她特别表扬了朱聪老师,生病那么久都没跑回县城,还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实在不容易。要学校领导对他们多爱护,多关心。使朱聪倍感欣慰,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他们俩的努力,没有白费,学校的老师能看见,局上的领导能看见,自己就知足了。他明白要回报朋友,就应该努力工作,做出成绩。
    朱聪想明天付老师他们一行,肯定要离开。出门很久,没有给家里人打过一个电话,发过一条短信,不知道家里人有多么挂念。特别是刚交往不久就分别的女朋友。自己是不可能进城去打电话的,他灵机一动,记上心来,连夜写了一封情书,信中倾述了心中对王丽丽的思念之情,爱恋之情,让付老师带回县城,拨通电话后,念给王丽丽听,传达一点爱意。
    正是因为一个别出心裁的主意,挽留了一段爱情,打动了王丽丽的芳心,让她后来成了他的妻子。同时,付老师也对朱聪的处境,做了点添油加醋地描绘,让王丽丽很感动,路途虽远,深情相恋。王丽丽被朱聪的表现感动,心里对这个貌不出众的汉子充满好感,爱的天平逐渐向他倾斜,最后真的爱上了他,成了他的妻子,一个朱聪梦寐以求,知书达理的妻子。

发表于 2015-8-20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天没有看过了,今天看看,又熟悉了不少高原的风土人情,了解了作者支教过程中的酸甜苦辣,真是值得一看!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法自然2 发表于 2015-8-20 10:26
好多天没有看过了,今天看看,又熟悉了不少高原的风土人情,了解了作者支教过程中的酸甜苦辣,真是值得一看 ...

十年前写,肯定没有这样的心情,岁月如大浪淘沙,去掉泥沙,留下真金,愿有缘人共勉!
发表于 2015-8-20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看完了,还有吗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大半多,慢慢来吧!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七)渔猎生活
    时间过得真快,学校工作进入了一个平静时期,该做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完,学生入学人数达到要求,维持稳定,完成了最艰巨的任务。藏区学校最大的难题是没有学生,现在有了学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朱聪也算管学生工作出身。有一定的经验,正好发挥长处,他帮校长出主意,想办法。他思路很明确,是要通过做校长思想观念转变,让他来带动学校工作的转变,做自己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变自己的想法为校长的想法。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一步地推行。柯伦则注意配合,密切公关,拉近关系,沟通感情,多方面发挥影响力,两人紧密配合,工作开展起来容易多了。
    到了周六下午,真想到野外去放松一下。柯伦想出去打鱼,说是打鱼,其实更像“偷鱼”。周六下午,七八个人骑四、五辆摩托车,到学校下面五公里处的山谷间,人们躲在一个水深流急的高岩下,派一个老师站在山梁上放哨,随时侦察老乡的动向。藏族老乡既不允许打鱼,也不允许吃鱼。这些外来的汉人不信宗教,许多关内藏族,虽然也信教,却不守杀生戒,经常打鱼吃鱼,成了老乡们的眼中钉。藏族老乡每当发现有人打鱼,他们就会打人,抢鱼放生,所以大家特别警惕,如临大敌。事先进行分工协作,有人负责捡鱼,有人负责提桶,有人负责撒网。一般都是格西老师撒网,高主任捡鱼,洛布老师放哨,支教老师在一旁观看。
    格西老师根据自己总结的经验,每次算准时候,只撒三网。朱聪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这种地方不可能有鱼!因为那是一道悬崖,在瀑布边上,鱼儿怎么能往上游走!”。结果格西老师连续三网撒下去,鱼就装满了一桶,都是正宗的金沙细甲鱼。朱聪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实的。据说这里距离水葬台有四公里路,下游的鱼儿要到上游去产卵繁殖,必须逆水而上,有时肉眼就可以看见它们从下往上跳跃,有的人徒手就能接住。这种鱼被当地人称为“豹子鱼”,或者叫“花鱼”,是一种冷水鱼类,身上布满花纹,像雪豹的斑点纹,鳞甲退化,像人的皮肤一样细腻,光滑,书上被称为“金沙细甲鱼”,是高原高寒环境下产生的特有鱼类,非常适应高原的冷水生活。
    打到的鱼太多,装在桶里,在回家的路上,中途要不停地换水,水温一变暖和,它们就会大量死亡。冷水鱼不能离开冷水,一旦离开时间太久,很快就会死掉。回到学校里,大家一起动手解剖,去除内脏,朱聪心里发怵,王一老师借机恐吓他们俩,说:“鱼肚里或者鱼肠子里经常会出现人骨头、人指甲等物,要特别注意哈!”,朱聪将鱼肚里的东西全部扔掉,没有去细看,看多了反而会坏了自己的胃口。
    柯伦亲自动手,做鱼肉成火锅,火锅鱼肉质鲜嫩,回味无穷。下锅后,鱼肉迅速熟透,只剩下鱼头较硬,吃得时候,动作一定要快,每次下锅的鱼不能太多。
    吃完火锅鱼后,桶里剩下的鱼还很多,柯伦正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眼看鱼要死掉,王一老师说:“鱼太多,一顿吃不完,只能做成鱼干,才好长期保存,大家和我一起动手,破开鱼腹,去掉内脏,用木棍撑住,在太阳暴晒,或者晾成鱼干,方便长时期食用。”,柯伦按照王一老师所教的方法做,得到了许多鱼干,每条鱼干像一把长刀子,更像锋利的矛头,挺好看。柯伦边做边学习,很快学到了王一老师的看家本领。两位支教老师晒了不少鱼干,没有肉食时,烤着吃,特别香,味道很不错。因为山高气候寒冷,有利于长期保存,没有任何臭味,是一道难得的美食。
星期天出去打猎,更多是为了好玩。要说获取猎物的多少,还不如在家门口等待猎人将获取的猎物卖给自己,价钱更便宜。两位老师将平时买下的肉,吃不完的都风干做成腊肉,方便长期保存,柯伦能够根据肉质不同特点,做出各种口味。在高原上,鲜肉生吃也是一种美味,脆嫩可口,蘸点辣椒酱更好吃。
    周日出去游猎消遣,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他们一路人马,骑着几辆摩托车,排成一条长龙,沿着河流往上游行进,穿过农耕地区,进入大森林边沿。山谷间,经常能看见各种各样的野鸟,松树林中有松鸡,其余鸟类有大有小,不少鸟儿连格西老师都叫不出名字。最熟悉的要数斑鸠,野鸽子之类,数量多,挤在一起,特别好打,即使你不是神枪手,也能经常打中目标。格西老师是神枪手,经常一枪打中两只,十发子弹能打中九只斑鸠,是常有的事情,在学校附近特别有名。有一次,学校老师与他打赌,考验他的枪法水平,让他百步外打一张纸烟内盒的铂纸,铂纸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朱聪站在百步外,几乎看不见。格西老师却一枪命中靶心,全场的人莫不惊讶万分,赌输者只好掏钱认输。
    在山间打猎,一定要远离寺庙,远离神山。否则会遭来麻烦,那是藏区特色,寺庙自己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区内禁止杀生,禁止打猎,禁止燃烧明火,还有许多未知的规矩,违反了规定会遭到严厉处罚。大家来到藏区,也必须遵守这里的规矩,不敢乱闯。宁愿走许多山路,也要绕开寺庙划定的神山,才能打猎。往往需要骑车走很远的路,一直到达森林的边缘,才能打到一点猎物,但是对于老师们来说,猎物不是重要的,过程才是特别重要的体验。
    中午时,他们一行来到大森林的边沿。格西老师在林子边上打了几只松鸡,大家在河边上生起一堆篝火,边喝矿泉水,边烤食猎获的松鸡。朱聪直接将松鸡毛皮剥掉,洋洋自得地起名“剥皮松鸡”,交给柯伦烧烤。烤熟松鸡肉非常香,特别好吃。众人在森林边坐着,边吃边笑。
    烤肉的香味飘荡在空气中,引来一位不速之客。直到距离大家很近时,才被黄校长发现,他大叫一声:“妈呀!有熊!”。众人一惊,立即跳起来,顺着黄校所指示的方向看去。在朱聪身后,大约距离两百米左右,中间还隔着一条小河流,黑熊身影清晰可辨。黄校问大家:“打还是不打?”。朱聪转身一看,那只黑熊正在对面的山坡上走动,由于山体滑坡,裸露着黄土,熊样看得非常清楚,它个子挺大,应该是一头壮年黑熊。定是受烤肉香味吸引而来,或许饿极了,简直没有把人们放在眼里。它的出现,打破了宁静,朱聪与柯伦两人略显瘦小,怎么跑得过黑熊。朱聪想小口径步枪肯定也打不死黑熊,况且熊是国家级保护动物,非法猎杀是犯法行为,自己绝不能干。如果它受伤后朝大家奔过来,人群怎能跑得过它,有人会被撕成两半。他们两赶说:“不能打!不能打!”。黄校长一脸笑意,没有开枪击打,而且还不慌不忙地收拾东西。两个成都老师一看情景不对,爬起来就开跑。王一老师也不慌不忙,将地上的明火用尿液浇灭,才大大方方地离去。他们的胆量让两位成都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柯伦专门请教两人,何以不慌不忙,镇定自若,黄校长说:“黑熊在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攻击人,想吃东西时,只是将你吓跑就行,不会故意伤人!说打也是吓唬你们的,小口径怎么敢打黑熊,况且距离那么远,够不着!”
    受到黑熊的惊吓,大家打猎的心情并未受到影响,继续往森林中走去。深山峡谷之中,已经看不到住户,也见不到藏族老乡的身影。朱聪紧跟在格西老师的身后,他是神枪手,在他身边有安全感,还能看见精彩的猎杀场面。好处太多,就是要跟上他的脚步比较困难。格西身材高大,行动敏捷,朱聪只能尽最大努力跟上。树林里长满荆棘,到处是高大的杉树,视线很差,行走起来,非常困难。两人刚走到半山腰时,从密林深处,突然窜出一道黑影,转眼就不见了。朱聪根本没来得及看清动物样子,大失所望,格西老师眼疾手快开了一枪,但由于动物行动太快,视线也不好,没有击中猎物,让它跑了。格西老师在一旁不停地叹息,朱聪问:“那是什么动物?”,格西说:“是野驴子,跑得太快,没有击中!”。没有击中也好,非常有趣,两人循着猎物踪迹追了一阵子,什么也没有追到。海拔越来越高,行动越来越困难,加之野生动物的警惕性特别高,行动也非常迅速,要打中它们,不是业余猎人能够做到的。大家打猎的主要目的就是体验一下打猎生活罢了,只好从山上撤下来。
    大家都很累,两位支教老师在路边大石头上坐着,晒太阳。格西老师不服气,要自己去追逐猎物。如果甩掉几个包袱,收获可能还要大一些,黄校长没人阻挡他,要求两人一起去,他们带着猎枪消失在了森林里。众人都不用为他们担心,他们两人都是藏族,浑身是胆,身体强壮。
    王一老师也不堪劳累,坐到大石上,跟支教老师们一起晒太阳。柯伦看山对面的树林,树冠上立有一群白色野鸡,便问王老师:“那是什么动物啊?挺好看!”,他说:“那是藏马鸡!这种鸟长得红白相间,非常好看,肉质却不好吃,不像鸡肉,很难煮熟,高压锅压过也是绵啾啾的,难咬!一般人都不打它,格西老师也是不会打的!”。三人坐在大石高处,耐心等待,也是出于安全考虑。受伤的野兽极度狂暴,见人就会攻击,站在大石上,被攻击的难度加大,他们才敢放心地聊天。在森林里行动,要特别注意自身安全,不然让自己受伤,甚至死掉,后悔也来不及。朱聪生在山区,长在山区,从小到大经历过的险情,也是数不胜数,自然不会把安全当儿戏,保护自己健康是第一位的。
    等待了几个小时,太阳渐渐偏西,时间已经不早了,再不往回赶,走不出大森林是很危险的事情。随着太阳慢慢往下落,大家颇有点着急,担心起格西俩的安全,以及他俩可能遇到的危险。这时,他们回来了,打着许多猎物,有野兔一只,野鸽子九只,松鸡两只,斑鸠三只。看见他们回来了,大家都很高兴。松鸡是雄性,皮毛长得非常艳丽,朱聪拿在手里不住地翻看。
    大家带着猎物,骑车回家去了。朱聪搭在格西老师车子后面,路上问他,都看见了些什么动物,他说:“看见了藏马鸡,猥子,野山羊,野生动物跑得太快,很难打到。要打中它们,最佳的策略是伏击,藏族老猎人打野羊,都是等候在野羊的必经之路上,选择一只野羊,一枪命中。我们在林子里走来走去,发出的响声很大,野兽早发现逃跑了,只能打一点小的松鸡,鸽子,斑鸠之类的小动物。打猎的学问可多了,我们和藏族老猎人比起来,简直差远了!”。听了后,朱聪感触很深,虽然只是体验一下,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藏区要生存,必须向藏族老乡学习,他们打猎的技术不一般,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真是名不虚传。
    晚上,大家一起动手将野鸽子、野山鸡等,拔毛去内脏后,柯伦主厨先进行干煸,用大量辣椒炒,伴着土豆块炖成一锅。众人在一边聊天说话,等待美食出锅。
    红烧野味,出锅的那一刻,香气四溢,让人口水直流。夹起一块松鸡肉吃在嘴里,香在鼻中。众人发出一片赞叹声,都说:“能吃到这样的美味,第一要感谢格西老师的枪法如神,枪枪命中,第二要感谢柯伦的厨艺,对食材进行精加工的本领高强,美味的食物才能吃进我们的嘴里。”。本来就人多肉少,就不够吃。让人感觉奇怪的事情,剩下的那只兔子被王一老师放在一边,没有一起加工,朱聪心里想,可能是留作下一顿再吃,也没太在意。
    第二天,王老师仍然没去动那只野兔。晚上,朱聪和柯伦闲着没事,肚子里想吃东西,两人在厨房外的围墙下烧起一堆火,本想烤土豆吃。柯伦突然来了个主意,用刀子割下兔子的两个后腿,串起来放在火上烤。很快,烤肉的香味飘散在空气中,学生们爬在窗子边上看,眼看就要烤熟了,两人都几乎流出口水,眼看美食将要进口。这时,王老师从后面跑过来,黑着脸,柯伦问他话,也不答。突然上前,抓起兔腿往围墙外一扔,转身就走了。两位支教老师很惊讶,不知哪儿惹他生气了,愣在原地。他转过身来,指着两人说:“你们两个要记住,今天是我王一救了你们的命!”,说完,转身离去了,两位老师仍然楞在原地,不知何故,惹恼了王老师。偷吃两只兔腿至于这样吗?不至于吧!两人还是弄不明白怎么一回事。
    两人商量了许久,不知道该如何解释,问题的关键是哪里触犯了王一老师,是因为没有给他说过?还是未得到他的允许便动用他的柴火,还是烧烤本身惹他发火了,两人很是为难,不知道如何解释。
    柯伦和朱聪决定找他谈谈,他们推开王一老师的屋门,看见他还有点生气,柯伦问:“怎么生气了!有啥子话就直说嘛!大家都是朋友!”,王一老师才心平气和地说:“我是着急上火,态度不好哈!两位不要往心里去,我看见你们已经烤好了,就要往嘴里送了,你们或许不知道,兔子的身上有种寄生虫,叫做包囊虫,虫卵在普通高温下,煮不死,要加热到三百摄氏度才能煮死,人吃了后,卵就寄生在身体上,等到卵成了虫,人就没得救了。现在的医疗技术都不能治,必死无疑,唯一的希望就是早点发现,最好不吃有寄生虫的动物。从感染到发作死亡,前后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比慢性毒药还厉害!不是本地人不会知道的,所以我才说救了你们两人的命!”,因此,两位支教老师才知道王老师是为他们好,感觉这样才是真正的朋友。对于两位从成都来的老师,素昧平生,他们十多年以后的死活,他可以不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却直言相告,让人永远感激。
    从此以后,两位支教老师对于吃东西格外谨慎了,不再那么好奇,见啥就吃了。看见别人吃,也不敢轻易吃,有些后果要发生在十年后,产生的后果是极其可怕的,生存最重要。
    生活在高原上,要真正做到不杀生,几乎不可能。草地上只长草,动物吃草,人不能吃草,只有间接吃动物。牦牛、羊等在草食动物中体型较大,杀食大型草食动物,既能够养活人,又能做到少杀小动物,达到提倡不杀生,少杀生的目的。通过减少杀戮,来保护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
    高原生态脆弱,一经破坏,很难恢复。藏族在与大自然搏斗中,总结了许多智慧,采取了许多主动适应环境的做法,有些习俗,照汉族文化来看,感觉很难接受,如兄弟共妻、姐妹共夫等,试想如果他们都像汉族那样,每个儿子修一座房子,娶一个媳妇,光是修房子就需要砍伐多少木材,破坏多少森林,对环境造成多大破坏,做父母的,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操办这些事情,这是远非城里人能够理解的。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是永远不变的主题,也是人类长期生存的需要。不深入学习,深入思考,难以明白这样的道理。
    这段人生经历,让朱聪震撼,让他更多地设身处地为别人思考,只有深处此地,切实感受到现实环境,才能客观评价藏族人民的生存智慧,他自己对藏族人民的生存智慧一直充满敬意。

参与人数 1 小米椒 +30 收起 理由
pzj737618411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