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街道近年来通过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稳定为第一责任的工作理念,建立完善了信访工作责任制和追究制,认真按照《信访条例》的规定,积极探索信访稳定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信访稳定工作各项措施,坚持一手抓排查化解,一手抓稳控管理,妥善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问题,辖区信访总量逐年下降,确保了干群关系明显改善,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一、强化领导,切实精心组织。 为使街道的信访稳定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稳步推进,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召开领导班子专题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对重点案件实行包案化解工作责任制,做到了即抓难点,又抓细节,实行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常规机制,从而形成了强有力的合力,确保每天都有领导接待来访群众,为信访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宣传,提升守法意识 街道充分采用宣传橱窗、社区板报、居民小组座谈会、网格员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国家惠民政策以及《信访条例》等。通过宣传法律法规、信访、惠民等政策,引导了群众依法信访。对个别缠访、闹访、非访人员进行了训诫谈话,提升了市民法律意识,畅通了信访渠道,规范了信访秩序。 三、强化机制,力促稳控化解 为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玉溪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坚持以“化解”和“稳控”为工作重点。加大对交办信访件的处理力度,做好“化解”和“稳控”工作。由街道分管领导牵头,协同其他相关股室在第一时间与信访人取得联系,了解矛盾的起因,认真分析,研究对策,充分利用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抓矛盾纠纷“化解”和对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 一是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形成三级预警网络。街道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作为第一级网络指导以社区调处中心组成的第二级网络,各居民小组长作为第三级网络,由社区调处中心指导。二是健全检查考评机制,落实矛盾纠纷调处首问责任制。街道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明确了考核范围、内容、评分标准,把大调解的各项指标进行细化分解,进行量化考评考核。街道对所属各股室及社区实行首问责任制,对来访群众做到了热情接待、主动受理,及时转交相关股室、社区调处,有效的避免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事件发生,切实防止了矛盾激化,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三是健全领导包案制度,落实稳控化解责任。街道根据不同诉求分门别类,特别是久拖未决以及在街道权限之外的问题实行包案处理,对于重点群体、重点人员、难点问题按照党政领导职责分工,要一包到底,亲自处理,直至息诉停访。 四、强化落实,突出攻坚破难 任务定了,落实是关键,在工作中,我们结合实际,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深入开展“攻坚破难”专项行动,对一般性矛盾纠纷,排查一起调处一起,就近就快调处化解,对一些信访老大难问题摆在首要位置,在政策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因案施策,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使街道的老大难信访问题得以化解和处理。如临江11社谢某因征地拆迁封户和分房时家庭人数发生变化,导致分房分歧,经区信访局多次调解,谢某始终不服,多次到省进京上访。由于谢某的问题时间跨度大,调查难度大,且其家庭经济困难,经街道多次协调,经他本人同意,最终在政策范围内给予谢某一定困难救助,谢某对此表示理解,并承诺从此停访息诉。至此,谢某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再如新华路社区伍某和卢某矛盾纠纷,伍某违章搭建,造成大量雨水淋入卢某家中的墙壁上, 卢某担心因此会在汛期发生墙体垮塌。卢某随直接进京上访,街道得知后,迅速组织力量主动邀请双方进行依法调解,经多次调解,伍某最终同意对卢某进行经济赔偿,卢某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表示停访息诉。 玉溪街道坚持以最快的速度、最强的措施、最实的目标、最严的纪律,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认真解决群众急难怨盼,仅2015年1月至5月,辖区共办理信访件21件,其中上级交办件18件,接待群众来访3件,涉及5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21%。2015年以来未发生集访和群访案件,信访总量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 玉溪街道将进一步确保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上访案件,努力为建设“平安中区”多作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