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369|评论: 9

[信息动态] 【要闻】新华社:京剧演员置办点翠头饰不会使翠鸟灭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30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京剧演员置办点翠头饰不会使翠鸟灭种


                                                                              2015年04月25日00:49 新华社

U11414P1T1D31757929F21DT20150425004908.jpg http://i1.sinaimg.cn/dy/c/2015-04-25/U11414P1T1D31757929F21DT20150425004908.JPEG天津青年京剧团程派青衣刘桂娟在微博上展示自己珍藏的点翠头面


  这两天,天津青年京剧团程派青衣刘桂娟在微博上展示自己珍藏的点翠头面,招致动物保护人士责难。网友积极跟帖,两派各有支持者,发表各种评论,甚是激烈。其实,这种争论出于对不同专业的认识,看上去有点儿鸡同鸭讲的意思。
  先说说翠鸟。动物保护人士反对制做点翠头面的核心依据是翠鸟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这是在偷换概念,把广义的翠鸟和受保护的翠鸟,以及用以取羽制做点翠头面的翠鸟混为一谈。
  目前世界上现存各亚种翠鸟计90余种,我国常见的有斑头大翠鸟、蓝耳翠鸟、鹳嘴翠鸟和普通翠鸟等多个亚种,其中蓝耳翠鸟、鹳嘴翠鸟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未被列入保护动物的普通翠鸟在我国分布最广,几乎全境都有种群分布。普通翠鸟头、背、翅、尾呈现一种特异的蓝色,介于湖蓝与翠绿之间。这种蓝色不多见,康熙青花瓷青花的发色与之接近,故被称作“翠毛蓝”。但这种青花发色远不及翠鸟的羽毛鲜活灵动。翠鸟的羽毛随光线强弱和观看角度不同,层次分明,富于变化,尤其在烛光下,能折射和晕散出一种朦胧的珠宝光。
  再来说说点翠。用翠鸟羽毛制做首饰在我国是一门很古老的技艺。《韩非子》中记述的那个买椟还珠的故事中,那只被后世揶揄两千多年的首饰盒很可能就有翠鸟羽毛点缀——“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金瓶梅》里写到,李瓶儿曾向西门庆的女婿陈经济要过“一方老黄销金点翠穿花凤”的手帕。连手帕上的绣片都要“销金点翠”,可见这一技艺在明代已经广泛应用。但由于取材不易、耗费人工,点翠饰品历来不是普通百姓家能消费得起的,即使在西门大官人家也绝非寻常之物。
  尽管现在无从考证古代匠人制做点翠饰物的羽毛取自哪种翠鸟,但以就地取材更利于节省成本角度分析,取自普通翠鸟的可能性最大。而经过两千余年使用,普通翠鸟依然保持了较大种群分布。足以说明从翠鸟身上取羽用于制做针对少数高端消费者的做法不会给普通翠鸟带来灾种之灭。
  而民国以降,随着人们审美习惯的改变,日常生活中逐渐不再使用点翠饰物。在包括京剧在内的中国戏曲中,点翠头面也是一种顶级饰物,价格昂贵。旧时艺人的行头均由自己购置,完全市场化的演出模式下,艺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舞台效果吸引更多观众,往往不惜重金购置行头。艺人的收入水平和艺术水准呈正相关。有时为了在同行中“拔份儿”,购买多套不同款式、花样的行头也是常见的。因此,旦角演员能否置得起一套点翠头面往往成为行内人判断其艺术水准的一个标准。而那些收入不高、路份较低的演员则退而求其次使用点绸头面。尽管其中有攀比的成份,但这种攀比并非全是糟粕,因为它客观上推动了整体艺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体现了艺人对观众的尊重。
  中国传统技艺的传承都是师傅带徒弟,讲究的是口传心授。口传好理解,心授则是师徒间一种心灵和情感层面的默契。无论哪个艺术行当的大家,一辈子未必教得出一个得意的弟子,所以遇到钟意的传人,往往赠以信物,寓意其将自己流派的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侯宝林先生在收取关门弟子师胜杰时,曾当场摘下一枚佩带了几十年的钻戒相赠;裘盛戎先生晚年病重时,将自己珍爱一生的几件蟒袍赠送给爱徒方荣翔;梅兰芳先生为扶持姊妹艺术,就曾将自己使用多年的点翠头面赠送给地方戏曲表演名家……这种师徒间、同行间信物的馈赠在中国传统艺术和技术传承发展中不胜枚举。
  此外,从观众审美的层次来看,以京剧为例,一个观众喜爱京剧必是从某个唱段开始,而后折子戏,而后看整出戏,再后专注于某个流派。当他的目光锁定某个演员后,接下来的一切与当代人追星便别无二致了,除了欣赏她的艺术外,必定会认真研究她的穿着打扮、喜怒哀乐、绯闻八卦。
  无疑,这些信物都凝聚了中国传统技艺的文化精萃和魂魄。京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保护、传承、弘扬重在“守旧”。这绝不是仅靠几个唱段、几出戏、一批演员就能完成的面子活儿。失却了文化的里子,没有行里行外对京剧内在文化、历史传统的珍视与挖掘,京剧最终逃不出“失魂落魄”的结局。
  最后再来说说为做点翠头面为何非要活生生地拔毛。一位梨园行的老先生曾跟我谈起叶派小生创始人叶盛兰先生的表演艺术。他说叶先生有很多绝活儿,最绝的当属翎子功。在《群英会》中,叶先生扮演的周瑜下令打黄盖,诸葛亮洞若观火不为所动,他极度震惊、大为光火,头上的翎子唰一下直立起来,尾梢儿不停抖动——“什么叫怒发冲冠?一下子让叶先生演活了!”
  老先生说,要让翎子竖起来,光靠练是不行的,选用的翎子必须得从活雉鸡身上拔下来。“死了的雉鸡身上取的翎子绝对竖不起来。”
  说到这儿又要回到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的话题。您可能会说,这简单,我弄个化纤做的遥控电动的翎子给演员戴上不完了嘛,演到这个段落,后台把场的人一摁遥控器,翎子“啵”就竖起来了,想怎么抖就怎么抖。但,我问您,那还是京剧吗?(新华社记者 孙闻)
  另一种说法:什么是普通翠鸟

  微博@果壳自然控:普通翠鸟是一个单独的物种,意思不是普通的翠鸟。这个种恰好位列《“三有”动物保护名录》,也是受保护的物种。目前中国有好几个省市处于禁猎期,捕杀“三有”动物是可以升格惩罚的。非法贩卖翠鸟毛的都不太敢说自己卖的是普通翠鸟。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忠祥批点翠残忍拔毛竟为艺术? 揭点翠血腥内幕制造工序曝光
2015年04月27日 19:27

       【赵忠祥批点翠】一个点翠头面,引发了一场关于传统京剧艺术与动物保护之间的口水战,甚至有引发国民讨论的趋势。天津青年京剧团程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刘桂娟因为一则"点翠头面"的微博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质疑其残忍,刘桂娟及另一部分网友则坚持认为这是对艺术的追求。
       最近,天津青年京剧团程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刘桂娟因为一则"点翠头面"的微博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质疑其残忍,刘桂娟及另一部分网友则坚持认为这是对艺术的追求。今日(4月25日),央视主持人赵忠祥更新微博,批判传统点翠是非不分。
http://p8.qhimg.com/t0114a3a16cb92c672f.jpg?size=335x249
       赵忠祥批点翠残忍拔毛竟为艺术? 揭点翠血腥内幕制造工序曝光
       赵忠祥在微博写道:"犀角可入药,熊胆可入药,虎骨亦可入药,……那是从前,现今科学研制替代品,既保护生态,又能为人类医学服务,这已是文明进步的潮流。京剧服饰也应如此,难不成为穿虎皮坎肩而再杀虎取皮吧,几根鸟毛暂找不到替代也没必要吵吵力挺,那真是是非不分了。'善小为,恶小不为。'"
       不少网友纷纷留言力挺:"顶~不因恶小而为之。""支持赵老师的说法!""赵老师对野生动物还是有感情的。""动物世界发话了。
http://p4.qhimg.com/t018e98462f5de851ad.jpg?size=281x315
赵忠祥批点翠残忍拔毛竟为艺术? 揭点翠血腥内幕制造工序曝光
       【赵忠祥批点翠】一个点翠头面,引发了一场关于传统京剧艺术与动物保护之间的口水战,甚至有引发国民讨论的趋势。天津青年京剧团程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刘桂娟因为一则"点翠头面"的微博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质疑其残忍,刘桂娟及另一部分网友则坚持认为这是对艺术的追求。
       4月25日,央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更新微博,批判传统点翠是非不分。他在微博中称:几根鸟毛暂找不到替代也没必要吵吵力挺,那真是是非不分了。"善小为,恶小不为。"
       赵老师的发声在网上引起一片点赞之声。网友@猫猫毛毛细细:好样的!!!网友@血管医生阿小达:难道这就属于精髓吗?做的再精致也不符合现代文明,赵老师赞一个!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思想也随之提高,动物和环境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和保护。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京剧,演员的服装、头饰也是表演的一部分,点翠头面可以适当制止,但没有什么好批判的,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但如果一味纠结在翠头的工艺制作上,那才是本末倒置。正如赵老师的那句话:善小为,恶小不为。
http://p2.qhimg.com/t01636ff77b2a883d57.jpg?size=286x292

       赵忠祥批点翠残忍拔毛竟为艺术? 揭点翠血腥内幕制造工序曝光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剧演员晒点翠头面遭批 点翠羽毛从活翠鸟上拔取
来自:中国网 2015年04月24日 13:33

       今天(23日),天津政协委员、青年京剧团程派青衣演员刘桂娟有点烦,她没想到自己对艺术的追求竟招来了一片骂声。一切都是因为一头点翠头面。制成点翠的羽毛需是从活的翠鸟身上拔取的,而刘桂娟在微博公开表态,为了对艺术负责,宁可多用一倍的翠鸟,这让动保人士不能忍。这边骂她虐待动物,可她却坚称这是"五毛"在故意找茬,于是舆论战升级……(4月24日观察者网)
       京剧演员网上"炫富",夸耀自己的点翠头面多么完美无瑕,多么的值钱,其实在当今这个时代,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钱就可以任性,虽然是一句戏言,但是在这样一个人人皆可在网上自由言说的时代,只要是不触及基本的人伦、道德底线,说什么,炫什么,别人并不能干涉和指点,但是作为一个有点名气和社会政治身份的京剧演员,在微博上炫富,本就已经有点让人觉得不是那么合适,却又在面对一些动物保护者的质疑甚至是指责时将他们统统冠以"五毛"的称呼,并与其中一些出言不逊的人对骂,这实在是有点掉身价。
       应该说,刘桂娟最初在微博上晒自己的点翠头面被网友指责的时候,如果能态度平和的跟网友沟通,做出一些解释,比如这个点翠头面是早年所购,那时候人们对环保的认识还没有现在这么深入,现在晒这个点翠头面也只是和网友们分享传统国粹艺术行头的艺术美,如果放在现在,自己绝对不会再购买这样的从翠鸟活体取羽的行头……如果刘桂娟能有这样一个解释和沟通,相信绝大多数网友都会理解和接受的,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看到刘桂娟的回应"对艺术负责,宁可多花钱,多一倍的翠鸟,也要买最好的"
       好一句"对艺术负责",对艺术负责当然是一个京剧表演演员最基本的职业守则,但是尊重艺术的前提是要做到对人类共同价值观和一般情感的最基本尊重。比如在点翠头面的制作这件事情上,虽然大多数网友都知道用翠鸟的羽毛制作出来的头面要比用现代工艺制作的替代品头面好看,但是我们不能据此牺牲环境保护以及对这些大自然中小生灵生命的尊重,即使传统艺术、京剧国粹再怎么有文化魅力,但是有一点需要明确:所有的文化都是建立在对人类普世价值和共同情感的尊重与通感上,而不能任性的跳出这些价值观和情感共鸣的轨道,自顾自的说,"为了对艺术负责",这不叫对艺术负责,这是对自己心中理解的所谓艺术的执拗,至于和网友对骂,那就又是另一个层次的事了。
       社会越进步,就越会在一些枝节问题上有人较真,尤其是作为名人,如果说话稍微不谨慎,观点稍微有偏颇,遭批那是正常的,如果这时候作为名人再迎风赶上,那就有可能出更大的名,当然,这个名可能不一定是好名。所以,作为京剧演员,在坚守传统艺术之美的同时,还应该正视一下现代传媒条件下,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生命价值等极具敏感性和传播效应的话题的宽容度,不能任性而为,张口就骂,降了自己的身份不说,还会给行业造成不好的影响。(何禾)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揭演员头饰拔活鸟羽毛制作全过程 点翠头饰制作残忍不忍直视【图】
2015-04-25 07:27:56 来源: 中工网 作者: 责任编辑:赵艳娟


摘 要: 与以上的关键词不同的是,点翠不是一种头饰形制,而是一种装饰技艺。所谓的翠即是翠鸟的羽毛。点翠工艺十分复杂,先以金属制成底托,将银子拉成银丝,用银丝捻成绳纹花丝,勾勒出图案纹样,经过鎏金处理后,将翠鸟的羽毛修剪成相吻合的外形,粘贴在线条间的凹陷处。



http://img01.e23.cn/2015/0424/20150424103803292.jpghttp://img01.e23.cn/2015/0424/20150424103804396.gif
  点翠
  【演员头饰“点翠”拔活鸟羽毛 直击甄嬛传宫廷头饰残忍制作过程(组图)】
  与以上的关键词不同的是,点翠不是一种头饰形制,而是一种装饰技艺。所谓的翠即是翠鸟的羽毛。点翠工艺十分复杂,先以金属制成底托,将银子拉成银丝,用银丝捻成绳纹花丝,勾勒出图案纹样,经过鎏金处理后,将翠鸟的羽毛修剪成相吻合的外形,粘贴在线条间的凹陷处。
  点翠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其特殊的光泽,这种光泽是大自然神奇造物的最直接体现。翠羽的蓝随着光线的变化呈现出梦幻的光泽,而且经久不退色。据科学分析,这是一种结构色,是翠羽的微观结构反射光线形成的,不含色素,所以不怕风吹日晒。但是怕挤压,如果外力改变其结构的话,那这种结构色也随着消失,蓝色立即黯然无光。
  翠鸟非常稀有,体型又娇小,再加上皇家所用的点翠仅用翠鸟头上最亮最闪的那个部分,所以制一朵小小的头花需要许多只翠鸟。据史料记载,翠羽必须由活的翠鸟身上拔取,才可保证颜色的鲜艳华美,这种美丽多少带着凄惨与残暴。翠色打底,金丝勾线,非常华丽,鎏金的处理往往是防止氧化引起的翠羽脱落。
  翠首饰发展到清代,可谓运用广泛。皇宫后妃们几乎所有的首饰都用点翠工艺作为装饰,从钿子、簪钗、头花、耳环,甚至到团扇、插屏、盆景等其他生活用品,处处翠色,成为风尚。
http://img01.e23.cn/2015/0424/20150424103809686.jpghttp://img01.e23.cn/2015/0424/20150424103810910.gif

  金约
  金约是清代后妃穿朝服时佩戴的头饰之一,在戴朝冠时需先戴金约,用以束发,看起来很像“紧箍咒”。金约由金箍和后部垂缀的串珠两部分组成,金箍的节数和串珠的行数多少,反映了后妃等级地位的高低。
  皇太后、皇后的金约后垂珍珠5串,以青金石等玉石作为分节点,将珍珠分为上下两段,谓之五行二就。此外,皇贵妃、贵妃为三行三就,妃为三行三就,嫔为三行三就,依次递减。
http://img01.e23.cn/2015/0424/20150424103810634.jpghttp://img01.e23.cn/2015/0424/20150424103810917.gif

  扁方
  满族妇女颇具特色的发式为两把头和大拉翅,梳这两种发式的时候要用一种横簪来贯连固定,即为扁方。与其说是簪子,扁方更像一把尺子,造型扁而长,一端卷起另一端呈半圆形。宫廷中所用扁方多为玉制,也有珊瑚、翡翠、金镶玉和玉嵌宝石等制品。
http://img01.e23.cn/2015/0424/20150424103810412.jpghttp://img01.e23.cn/2015/0424/20150424103810415.gif

  钿子
  钿读音diàn,义为用金嵌成花状的美饰。唐代风靡一时的花钿就是将各种材质修剪成花朵的造型贴在额头上。传统的镶螺钿工艺也是用螺蛳壳或贝壳镶嵌在漆器、硬木家具或雕镂器物的表面。清代贵族所用的钿子也是镶嵌复杂、繁花似锦。这种头饰实际上是皇后、妃、嫔们在穿吉服时所戴的便帽,一般用藤丝或细铁丝编成帽架,上面缠绕黑色丝线,再用各种宝石、珠翠嵌于帽架上。组成各种吉祥图案。
  钿子有凤钿、满钿、半钿三种。凤钿从前看,很像凤冠,而后面覆加一箕状平面,造型很有特色。钿子前口沿还装饰钿口、上配钿花、后垂钿尾。后妃多用凤纹钿口,有九凤、七凤、五凤等。九凤钿口为皇太后、皇后所戴用。
http://img01.e23.cn/2015/0424/20150424103811740.jpghttp://img01.e23.cn/2015/0424/20150424103811404.gif


  流苏【演员头饰“点翠”拔活鸟羽毛 直击甄嬛传宫廷头饰残忍制作过程(组图)】
  流苏本指用五彩丝线做成的穗子,在清代宫廷头饰中则是一种近似簪子,下垂珠穗的饰物。而古代首饰中的“步摇”一词更形象地定义了此种饰物——随着佩戴者行动,走一步摇一下,充满了动感。
  《甄嬛传》凭借演员出众的演技以及丝丝入扣的情节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服装与繁复的珠宝头饰一定给你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你知道《甄嬛传》里的头饰与珠宝多么复杂么?
http://img01.e23.cn/2015/0424/20150424103812985.jpghttp://img01.e23.cn/2015/0424/20150424103812880.gif


簪钗【演员头饰“点翠”拔活鸟羽毛 直击甄嬛传宫廷头饰残忍制作过程(组图)】
  簪子可以说是陪伴中国女性最久的头饰之一了。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都要行“及笄之礼”,即把头发盘起来,用一根簪子(古称“笄”)固定,插簪是女孩成为女人的标志。到了清代,簪子的样式繁多,兼顾实用与审美。
  有玉、翠、玛瑙、金、银的,各种材质取决于佩戴者的身份和等级。一种名为“东珠”、产于东北的珍珠,只有皇太后、皇后才能佩戴。同时材质也跟时节有关系,一般冬春两季戴金簪,到立夏换戴玉簪。装饰主题丰富至极,寓意也很讲究,即“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如蝙蝠之上有铜钱的“福在眼前”、喜鹊登梅的“喜上眉梢”、桃子佛手石榴组成的“福寿三多”等等。
  簪子的簪头覆盖面积增大,就演变成了头花。簪子的簪尾由一根分叉为两根或多根,就成了钗。簪、钗、头花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佩戴,佩戴时可以居中、可以斜插、可以在前、可以藏后。戴在满族妇女两把头正中的头花称为头正,分插两把头的两端的则称称压鬓花。清代流行繁缛的装饰风格,讲究以多为美,头上遍布簪钗的现象很是常见。
  珠宝与地位《甄嬛传》的行头有多复杂
  《甄嬛传》凭借演员出众的演技以及丝丝入扣的情节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服装与繁复的珠宝头饰一定给你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你知道《甄嬛传》里的头饰与珠宝多么复杂么?
  水晶PK钻石甄嬛传代表的大牌珠宝
  现在提到珠宝首饰,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都应该是施华洛世奇(SWAROVSKI)。它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水晶制造商,虽然是人工水晶,但以优质、璀璨夺目和高度精确的水晶和相关产品闻名于世。
  学古风:古典饰品发型走俏
  《甄嬛传》中佳人各有韵味,华妃张扬跋扈、甄嬛内敛深沉、沈眉庄高贵婉约,各自的气质又被专为他们打造的点翠、发钗、花钿等饰品烘托,无意间引领了一股发型上的复古风。
  珠宝首饰也玩“穿越”
  再漂亮的衣服,没有了首饰的衬托,也会暗淡无光;资深时尚顾问认为,近期随着《泰坦尼克号》的再度来袭,女主角Rose的“海洋之心”在珠宝界掀起了一股复古风潮。
  奢华透“顶”步步惊心之珠宝穿越

  《步步惊心》的华丽道具让人过目不忘。此次《步步惊心》花了重金打造所有演员的珠宝发饰,力求完整呈现清代女性配饰的最华丽的一面,现在就带着你们一起去看看,简直是奢华透顶哟。

发表于 2015-5-1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有钱啥事都能做,不好评论,我很喜欢刘桂娟的戏,唉!不表态(她是买家,没错,应该找卖家算账哦!)
0.gif

发表于 2015-5-1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abcdefg杨荥 发表于 2015-4-30 23:13
赵忠祥批点翠残忍拔毛竟为艺术? 揭点翠血腥内幕制造工序曝光
  2015年04月27日 19:27 ...

:):):):)

发表于 2015-5-1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似有点爱出风头,戏是很好的,五小程旦吗。但名人也是人,人无全人!
那年当少京赛评委,有点准备不足。重庆十三岁的小女孩,参赛剧目“金针刺红蟒”,武功极好!三个评委竟然都说不知道这出戏,结果没过。让人莫名其妙,不知道为啥不先备课,早作准备,不知道当什么评委,乱评吗?其中一大师叫其多听听录音,说是武旦也要唱的,这话听起来更无味,武旦也唱,但功夫为主吧,况且这女孩唱得也不差吧。唱人家有老师教,况且这戏都失传了,那里去找录音。跑题了,打往。

发表于 2015-5-2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泉老顽童 发表于 2015-5-1 23:30
刘似有点爱出风头,戏是很好的,五小程旦吗。但名人也是人,人无全人!
那年当少京赛评委,有点准备不足。 ...

点头答应好.gif

发表于 2015-5-2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纯粹是屁话!!!坚决支持爱护生态环境,严禁对鸟类不文明的残害。对艺术负责不是要坚持过去那种不文明落后的技术。你演员要美丽,就该要小鸟付出生命为代价吗???做了伤天害理的事,终不得好死!说得好听为了艺术,就是炫富(这个人的微信原话“今天即便是四十几万人民币也买不到了。”“每次演出,后台总会有化妆师或同行爱好者,专注的看它,赞不绝口。”)。这种人还当政协委员,该取消政协委员的资格了。

发表于 2015-5-3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124121vbcubffq1hi1dm1g.gif 114031e7aeq2wdac676i22.gif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