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多个法律修订草案进行审议,其中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按日计罚、区域联防联控、重污染天气下机动车限行等举措均入法。
●焦点
>>排污总量控制扩至全国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提出,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由“两控区”(酸雨控制区或者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拓展到全国,明确分配总量指标、明确发放排污许可证的原则和程序,对超标、未达标的地区实行区域限批,并约谈主要负责人。
>>政府可按需限行机动车
草案规定:地方政府可根据自身需要和机动车排放污染状况,对机动车限行、禁行。草案要求各地政府必须在发生重污染天气时发出预警,启动应急预案,可采取责令企业停产或限产、机动车限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措施。
>>污染处罚取消50万上限
“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一直饱受诟病。《草案》取消了污染处罚“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封顶,将大大增加污染违法成本。
●分析
>>修法为“单双号限行常态化”开绿灯?
“地方政府可根据自身需要,对机动车限行。”多位专家认为,该条款若作为法律正式规定,有可能成为地方单双号限行常态化的依据。北大教授汪劲认为,要授权地方政府限行,则应严格设定相应的授权条件,比如当可能发生严重大气污染的时候,或者空气中某些污染物指标达到一定数值等等,这些严格限定的前置条件,要在法条中明确列举出来。
>>应细化限行补偿等措施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竺效表示,“单双号限行常态化”是对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进行了限制,需予以合理补偿,比如车船使用税等税收的减免、保险费用的调整等。总之,配套措施需要精细化。
你觉得单双号限行常态化“靠谱”吗?欢迎跟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