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谈谈市面上两种主流格式3d电视的利与弊不一定准确只作为参考。 这里谈到的偏光就是商家所说的不闪式。现在,3D电视主要有快门式和偏光式两种。
快门式,像素不损失,但损失一半刷新率。
偏光式,刷新率不损失,但损失一半像素。
貌似半斤八两。
不过,虽然都有缺点,但缺点和缺点是不一样的。
快门式,损失了刷新率的缺点,是可以通过提高刷新率的方式轻松弥补,现在,240HZ的电视已经面世,快门式损失一半刷新率的缺点,已经完美解决。
但是,反观偏振式,损失的一半像素,很难用增加面板的像素来弥补。
别跟我说可以用4K面板弥补偏光式的缺点——你可以4K,快门式的也可以4K——偏光式的还是比快门式的少一半像素!
偏光式永远比快门式的少一半像素!
快门式的全高清,偏光式的仅仅是全高清/2;快门式是4K了,偏光式的仅仅是4K/2!
也别跟我说那快门式的不是也总是比偏光式的少一半刷新率吗?刷新率可以轻易提高的,而且,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刷新率达到75HZ后,画面就完全没有闪烁了,再提高已经没有意义了,而像素少一半,却有明显的人眼可见的区别。
总之:快门式的优点是双通道全高清,刷新率折半的缺点,已经用提高刷新率的办法完美解决;
而偏光式的优点——不损失刷新率,意义并不大,但它的缺点——像素折半,却很难弥补。
快门式前景光明!!!
偏光式出路何在???
====================================
三星与美国RealD公司新发展的RDZ技术——主动式偏光膜技术,表面上解决了偏光式的缺点,而实际上,还是从根本上否定了偏光式。
要实现3D,就要把a、b两个(一组)画面,分别让左右眼看到,从而在大脑里产生立体影像。
快门式的根本工作原理是分时式——先后显示ab两个画面,分别让左右眼看见,通过快门的开合控制。这个方式的最大优势是——每个画面都是全像素的,也就是全高清的。
偏光式的是同时显示两个画面——每个画面当然就只能用半个屏幕显示了,也就是说,像素减半!达不到双通道全高清的要求!!!
三星的主动偏光膜技术,是先用全屏幕向左眼显示画面a,再用全屏幕向右眼显示画面b,与快门式的区别只是不用液晶快门眼镜,而是用偏光眼镜分开左右眼。
所以,从本质上说,三星的主动偏光膜技术,还是一种时分式技术!!!
表面上看,貌似偏光式找到了出路,其实,恰恰相反,偏光式也不得不采用时分式来解决自己像素折半的先天不足,是回归到了和快门式相同的时分式上面来。
偏光式还是输了,快门式的时分时赢了!!!
试看未来的3D,定是时分式的天下!!!
各位千万别上“不闪的”阵营的片面宣传的当!!!
===================================
看看双方力量对比:
快门式阵营:
松下,夏普,东芝,三星,索尼,长虹,海尔。。。。
偏光式阵营:
LG,创维,康佳,TCL,海信。
各方实力对比,一目了然!!!
PS:海信已经低调的试制快门式PDP中。
===============================
别跟我说3D电影也是偏光式的,那是双机播放,和电视机的单机单屏情况完全不同,除非双投影机方案,电影的模式是无法照搬到家庭里来的,而如果变双机为单机,还采用偏光式的话,像素折半的先天不足,就是必然的了。
再说,3D电影出现的年代,电子技术远没有现在先进,液晶眼镜还没有可能,所以只能采用偏光式——这不能说明偏光式就比快门式先进。
还有,即使有了快门眼镜,电影院也还是会采用偏光式的——几百上千双快门眼镜实在是太昂贵了,远不如多一台放映机经济。 目前我见到的国内各大影院都是用的快门眼镜,大家去看3D电影时可以仔细观察眼镜,你会发现眼镜上都有个放电池或充电的盖子。说明电影院用的自然也是快门式技术,目前偏光的就是忽悠人的,因为成本低所以拿来忽悠老百姓的。
快门式电视240HZ的刷新率看电视和做显示器应用也比一般电视和显示器舒服!
自己拍的照片对比下!
上面是偏光屏,偏光眼镜看只有一半显示!
这个是普通屏,全像素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