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47|评论: 4

汶川来了子弟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7 16:53 | |阅读模式
     蒋杰

背景说明: 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武警8651部队遵照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武警部队的命令,从青海藏区维稳一线,跨高原、过雪山,突破生死线,奔赴汶川,在环境十分恶劣,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救援,成为第一支全员全装到达汶川救灾的部队,连续奋战40天,救银杏、援草坡、突耿达,在震中孤岛之称的偏远乡村展开救援。共挖掘打捞尸体10具,解救被困群众144人,转移疏散群众3123人,救治伤病员1642人,搭建帐篷627顶,挖掘现金及贵重物品价值约406.7万元。书写了一幕幕感人的画卷,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宗旨。受到了党、政、军领导的肯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和赞扬。       蒋杰  / 文并摄

作者简介:蒋杰,男,31岁,中共党员,2000年12月入伍,山东省泗水县人。武警8651部队政治处战士,近年来,先后参加了青海藏区维稳、汶川抗震救灾、西宁奥运火炬传递安保及新疆维稳等重大任务。 在中央、省市级报刊发表各类作品350篇幅,其中有19篇幅作品在省级以上评比中获奖。
照片说明:

A1.送粮的兵---不畏艰险只为情.jpg

A1.送粮的兵---不畏艰险只为情。

A2.送粮的兵---不畏艰险只为情 .jpg

A2.送粮的兵---不畏艰险只为情

A3.送粮的兵--废墟上前行.jpg

A3.送粮的兵--废墟上前行

A4.送粮的兵--翻山越岭.jpg
A4.送粮的兵--翻山越岭。

A5.送粮路上.jpg
A5.送粮路上。

A6.送粮路上2.jpg
A6.送粮路上。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6:54 |
B1.救治颅骨外露的重伤员.jpg

B1.救治颅骨外露的重伤员。

B2.死亡谷内运伤员  --官兵们在被称作汶川县草坡乡被当地百姓称作“死亡之谷”的深山峡.jpg

B3.死亡谷内运伤员  --官兵们在被称作汶川县草坡乡被当地百姓称作“死亡之谷”的深山峡.jpg

B4.死亡谷内运伤员  --官兵们在被称作汶川县草坡乡被当地百姓称作“死亡之谷”的深山峡.jpg

B5.死亡谷内运伤员  --官兵们在被称作汶川县草坡乡被当地百姓称作“死亡之谷”的深山峡.jpg


B2---B5.死亡谷内运伤员  --官兵们在被称作汶川县草坡乡被当地百姓称作“死亡之谷”的深山峡谷中运送伤员。山谷内山体崩塌,山石滚落,像炮弹发射一样,大小石头呼啸而下,让人无处躲藏,只能听天由命。这名伤员被困废墟中四天四夜,被武警官兵发现救出。

B6.雨中紧急转移.jpg
B6.雨中紧急转移。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6:58 |
C1.利用救灾官兵休息的时间,草坡乡小学的孩子们把电话和QQ号码写在救灾战士张生虎的手.jpg
C1.利用救灾官兵休息的时间,草坡乡小学的孩子们把电话和QQ号码写在救灾战士张生虎的手臂上,并约好了新家修好了,让叔叔来参观。

C2.第一顿热饭--已经断粮的汶川县草坡乡足湾村乡亲把用从废墟中找出来的玉米面和地里挖.jpg

C2.第一顿热饭--已经断粮的汶川县草坡乡足湾村乡亲把用从废墟中找出来的玉米面和地里挖来的野菜,为救灾官兵做出最灾区最美味的佳肴。

C3.救灾途中车中小憩.jpg

C3.救灾途中车中小憩。

C4.汶川县草坡乡小学的操场上,救灾战士刘鹏飞正在安抚因地震回不了家的小女孩。刘鹏飞.jpg
C4.汶川县草坡乡小学的操场上,救灾战士刘鹏飞正在安抚因地震回不了家的小女孩。刘鹏飞2009年退伍回到山西的农村老家,如今不幸患上了尿毒症,靠透析维持。

C5.汶川县草坡乡足湾村,一位大嫂看到这名战士精神不佳,没有吃饭,把家里仅有的一个鸡.jpg
C5.汶川县草坡乡足湾村,一位大嫂看到这名战士精神不佳,没有吃饭,把家里仅有的一个鸡蛋拿来。

C6.鱼水情深.jpg
C6.鱼水情深。

C7.只要有乡村的地方,乡亲们都要抢过送粮官兵的背囊送一程.jpg
C7.只要有乡村的地方,乡亲们都要抢过送粮官兵的背囊送一程。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7:00 |
D1.不屈的汶川人.jpg

D1.不屈的汶川人。

D2.汶川县草坡乡的乡亲凝视着准备下落运送救灾物资的直升飞机.jpg
D2.汶川县草坡乡的乡亲凝视着准备下落运送救灾物资的直升飞机。


   
通联:山西省祁县武警8651部队政治处蒋杰
邮编:030900   
电话:15509719166(青海驻训地,现在常用号)
13835439398(山西)
315489128@qq.com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7:03 |
尊敬的评委:你们好!

    此时,我在青海藏区一线,写下这些文字。就在写这些文字前一天,朋友打电话告诉我,网上有512三周年相关的征稿,很肯定的口气对我说我一定会感兴趣。因为现在任务驻训地上网不方便,电话中朋友将此次稿相关要求一五一时地认真地说与我听。

  挂下电话,我久久不能平静,在汶川的救灾的已经过去快三年了,然而任何有关汶川的消息都能牵扯到我敏感的神经。08年汶川地震后,正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执行维稳任务的我部千余官兵从雪域高原向汶川灾区开进。

  无情的地震让昔日山清水秀人间之天堂,变成了今天满目疮痍人间之地狱,废墟!尸体!伤员!泪水!吃饭、住宿这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变成了困难。

  在汶川救灾的四十多天的时光里,心里每天都经历着震撼,心痛、感动,被感动。不管多累,条件多么差,那时,我都没有忘记将救灾的感触写在随身的小本上。写这段亲历时,我很想尽可能地淡化危险和恐惧这些字眼,然而总是避免不了。我和我们那可爱的战友们身处那样的环境,危险和恐惧总是如影如风,或紧紧跟随,或寸步不离。“后怕”!就在笔者写这段文字的时候,这个词突然涌现出来,觉得是最合适的字眼,现在想起来竟比当时还要怕?!救民于水火的无穷力量,淡化或抑制了我们心中本能的恐惧,大概只能用当时顾不上怕来解释吧!

  在汶川,感动被感动是随时都可能经历的,不管你是心性多么硬的汉子。看到我们汗流浃背,每人背负几十斤甚至近百斤粮食翻山越岭长时间行军,乡亲们感动的流泪,那泪有感激有心疼;看到百姓把仅有的几个鸡蛋坚持要送给因劳累过度没有进食的战士。五六十岁的老人,十几岁的小伙子、姑娘争着抢着替我们背上粮食,送我们一程。每路过一个村庄,都有老乡端着水在村头、在路旁。汶川乡亲说的最多的话是谢谢你们,而我们也被每天也都在重复着同样的感激。用汶川父老的话说,我们给他们带去了信心,带去了希望。他们乐观的心态,不屈的精神激励鞭策着我们。

  因为上级赋予我部青海西宁火炬传递安保的任务,我们在第四十一天的时候,结束了汶川救灾任务。四十一天的时间,必定成为我今生最难忘的回忆。近两年来,任务地几经变化,但是汶川的任何一点消息都牵动着我的心。朋友非常了解我对汶川和汶川乡亲特殊的感情,看到这个征稿的消息后,第一时间通知了我,我连夜整理了汶川时的日记,七千多次几经筛选,压缩成两千字,到了最后,基本上是一个了一字地去减。虽然知道自己的文笔水平非常一般,但是那每句话,每个字都舍不得丢掉,因为每一句话都是我与汶川和汶川乡亲真实的记录。

  朋友得知我连夜加班整理,今天发给我的信息中这么写道:怀疑自己将征稿的消息告诉你是对还是错,有些后悔,让你如此辛苦。我回复道:与汶川的一切都牵动着我!知我者非你莫属!

  能不能入选不是那么重要,我没有想太多,写完这些,我突然感觉特别释然。在挑选照片中,有一张在草坡乡小学我部士官与一小女孩一起的照片,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照片中的战士,10年底退伍回到农村老家,去年就检查出了尿毒症,本来并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靠每周一次的透析维持生命,再次面对生与死的考验。

  生命在大自然灾害与疾病的脆弱我们经历了太多,但是不脆弱的是我们战胜灾害、困难、疾病的信心!我们的国家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日益繁荣昌盛,我们的人民用勤劳和智慧绘就了幸福安康。我们的明天必定更美好!

  祝此次征稿圆满成功!你们辛苦了!

  蒋杰

  2011年4月19日23时于青海湟中驻训地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