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应瑞,字兆麟,四川保宁府阆中人,今四川南充代管县级阆中市,阆中古城北门威德牌坊东北,振武井即北门井巷人。
祖父蒙顺,先父蒙元亨世代经商,行走天下商帮各地。
公元1679年,蒙元亨在湖广大移民的背景下,从陕西泾三原交龙堡,移民四川川北镇保宁府,阆中城北插栈为业,后行走天下商帮之中。
0岁时,公元1689年12月11日蒙应瑞降生,由于父母共梦麒麟从西方天空而来,在阆中北城门上空来回飞翔,加之出生时,天空出现海市唇楼,梦幻一般。为图吉祥,取名蒙应瑞,字兆麟。
7岁时,由先祖蒙顺,先父蒙元亨带领全家回到陕西泾阳交龙堡祭祖。
8岁时,接受启蒙教育,读私书。
14岁时,能独立诵读史书、兵书等文献。
15岁时,经人引荐进入川北著名的锦屏书院学习。
17岁时,因其母罗氏病危,故提前由先祖蒙顺,先父蒙元亨带领全家回陕西,泾阳交龙堡祭祖秦时名将蒙恬名卿蒙毅,和地名文化的由来及成人礼教育,返回阆中后不久,母亲罗氏英年早逝,时年38岁。
18岁时,蒙应瑞为了照顾家庭弟妹,和社会责任与义务,投笔从戎就近参加川北镇,阆中行伍军营,从此戎马一生,从军十二年,成为了一名川北镇职业军人。
30岁时,因军务事,随川北镇总兵王允吉,带领松藩卫驻扎。
31岁时,奉文出征,川督年羹尧发给外委千总牌委(正八品),早先隶属于先锋岳钟琪部献计献策,后随延信大营前进,途中雪夜遇贼兵大军三次进犯驻扎营区,夺勇夺先,杀贼大败,击退残兵数千里。并进驻西藏数月,一举收复数省。
32岁时,奉撒回营川北镇阆中,功勋申报在案,同年秋,帝钦赐圣谕,晋升三将,赏宅第,宗祠,种植,休闲四地,御笔元戎第宅匾。蒙顺赐蒙善宇,蒙元亨两位商人,因行走天下商帮,助力西征后勤保障贵,和蒙应瑞战功贵赠从一品大商骁骑将军,蒙应瑞荐升从二品湖南镇筸总兵待旨,三将未收到劄付。
36岁时,兵部颁给蒙应瑞川北镇署副将(从二品)箚付。
37岁时,川北藩总兵考验,保咨四川提督周,保送川陕总督岳,送兵部。
38岁时,兵部将进藏功加入人员,带领圆明园引见,恩赏克食,奉旨射箭记名,奉旨回原营,并交与总督岳钟琪酌情补用,降以守备(正五品)补用。
39岁时,兵部推授直隶密云城守营守备(正五品),后兵部颁给署副将(从二品),管密云城守营守备领受劄付。
41岁时,署古北口提督魏,递行委署建昌路都司印务(正四品)。
43岁时,密云城守营守备员缺,题准改设都司在案,奉旨蒙应瑞等俱著照该提督所请补授(正四品), 同年署直隶路提督递行委署事,补顺义营游击署参将(正三品)。
44岁时,带石匣官兵移驻顺义营到任。
45岁时,署顺义营游击(从三品)。
46岁时,署直隶路提督考验,咨送补提标前营游击(从三品),受直隶总督李卫考验,准于补授。同年署直隶路提督令牌护理三屯营副将印务(从二品)。
47岁时,覃恩賞赐,请封二代及本身,兵部劄付,川陕蒙家将名正言顺。同年世宗宪皇帝梓营奉移山陵沿途办差。
48岁时,直隶总督李衞于各举所知案内以汉仗雄健,弓马皆娴,保举在案,同时以奉移梓营,办差最为勤劳者列为上等,加一级。
49岁时,直隶总督李衞会同直隶提督瞻岱,题请调补马兰镇标中军游击(从三品),授劄付 ,同年兵部推升署副将(从二品)管江西抚标中军参将 兼管左营事,所有加二级改为纪录二次。
50岁时,到江西任事。
51岁时,江西巡抚岳濬于轮流引见案内给咨送部,同时镇筸城苗疆赵氏奏请联姻,由兵部在圆明园带领引见并赐婚,蒙皇恩赏大缎,盘缠银两,回营不久, 奉旨蒙应瑞补授广东广州城守副将(从二品)。
52岁时,到广东广州营任事。
53岁时,奉署两广总督庆复牌委护理广东碣石总兵官印务(正二品)。
54岁时,奉署两广总督策楞牌委署广东虎门协副将印务(从二品)。同年署两广总督臣庆复保列一等,署两广总督臣策楞给咨送部。
55岁时,兵部带领在南苑引见,奉旨准其一等,著回原任。同年,内阁奉上谕,陕西凉州镇总兵员缺,著湖北宜昌镇总兵哈尚德调补,湖北宜昌镇总兵员缺,著广东广州城守副将蒙应瑞补授。镇守湖广宜昌总兵官事(正二品)劄付。
56岁时,著调补湖广镇筸总兵官,兵部颁给镇守湖广镇筸等处总兵官事带纪录二次劄付(大区级) 。
57岁时,镇筸系楚黔蜀三省接壤之区,民苗杂处,素称险要,苗疆重寄。
58岁时,恭封军政大典,觐见乾隆帝,遵例自陈不职,仰祈天鉴,另简贤能,以重苗疆 ,皇命照旧供职。
62岁时,因湖广总督与凤凰通判受沱江河道案,自请革职在京协作查案。
65岁时,案查无总兵官之责,回家探亲后,回京。
67岁时,在京官复原职,协作事务。
70岁时,告老还乡致仕,荣归故乡保宁府阆中城。
72岁时,把经历各地名菜,传述给了长子蒙暹完善了川北阆中蒙氏官府菜的完善。
73岁时,请旨,寻根山东祭祖,蒙阴第一站。
山东是中华蒙氏姓氏发祥地,及名将蒙骜蒙武的家乡,名将蒙恬名卿蒙毅的故乡。当时连同二位夫人以及长子和三子同行计十二人,从保宁府阆中出发寻根山东。
寻根首站是拜访山东历城人朱氏家人,(根据史料追踪湖广镇筸城凤凰营通判朱燕,于雍正七年至乾隆十一年任凤凰营通判,政绩卓著),教育后人学习其精神,随后进入蒙阴、平邑等地祭祀祖宗先人。
因为清代三品以上文官武将告老还乡后,如有事外出必须提前请旨,文官按规定坐轿,武将出身体状况欠佳外必须骑马,来回沿途一路必须有相应的跟随人员。
77岁时,带领全家第三次回到故乡陕西泾阳交龙堡祭祀祖宗和看望亲人。
也是他参军前17岁时回到,故乡交龙堡后时隔整整半个世纪60年时间,再次回到故乡交龙堡祭祖。
82岁时,带领全家第一次回到他曾经的任职地,以及第二故乡湖广镇筸今天的凤凰古城,看望父老乡亲,和第二夫人赵家兄弟姊妹以及祭祀各位列祖列宗。
85岁时,因身感不适,请旨百年后墓葬,康熙帝赏赐蒙公祠内,因该祠因他战功赏赐在历代驻军旁,恩准得旨,并开始修建他和俩位夫人,共三人大合墓。
87岁时,他在阆中迎恩街元戎府,走完了他辉煌传奇的一生,因墓未修好原因,临时安葬城北普贤寺其父母蒙元亨罗氏墓旁,同年起殡蒙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