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478|评论: 4

[东进潮歌] 简阳规划馆新布展龙泉山灌区工程 一起去领略可歌可泣的“东灌”史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3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阳规划馆新布展龙泉山灌区工程 一起去领略可歌可泣的“东灌”史吧~ 微信图片_20190603224005.jpg

     据《简阳发布》:

     近日,简阳规划馆一楼的历史人文展厅又布展了全新的主题展区——龙泉山灌区工程,目前布展已经基本成型,近日就会与观众见面。

龙泉山灌区,即都江堰东风渠六期扩灌工程,简阳人民俗称“东灌”。

该工程规模宏大、造福当代、利在千秋。布展从干旱肆虐、十年奋战、团结治水的故事讲到福泽万代的灌溉现状。不止于文字和图片的叙述,展区内利用声画物结合的方式,创新打造点歌台,观众可以通过点歌屏点唱红歌。另一个亮点在于人物雕塑栩栩如生,歌颂当年创造这个四川水利发展史奇迹的英雄事迹,十年的艰苦奋斗,简阳人民用双手开出了幸福的水源。

1

讲述历史 引来幸福泉的战歌

在探馆中,规划馆工作人员为记者讲述了龙泉山灌区工程的历史。

简阳是蜀中丘陵农业大县,因地理位置的原因,历史上十年九旱,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经相关部门勘测论证,从龙泉山引岷江水可行,1970年,全简阳人民和数万建设者开始了“打通龙泉山,引水灌良田”的全民行动。当时参与工程建设的人中,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仅17岁,不论男女老少,都积极主动投身建设。

这其中,第十七营部在干田里用三张晒席搭建“鸭棚子”办公、参建者奋战水帘洞的历史事件令人赞叹。布展也将一些真实事件进行雕塑还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其中几位妇女一齐用双杆两轮车拉石块的雕塑栩栩如生。据了解在灌区工程常年施工队伍中,女民工占据15%以上,冬春配套工程突击施工更占到25%,让人不由得发自肺腑地赞扬“妇女能顶半边天”。

十年艰苦奋斗,简阳人民引来幸福的水源,缺水的历史从此一去不复返。

布展利用老照片还原的方式让观众目睹了1973年龙泉上隧道竣工通水大会的盛况,奔流而出的流水和隧道两旁简阳人民扶栏观看的情景让参观布展的观众也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规划馆讲解员揭开这段历史:

可以这样说,只要是简阳人,往上数三代,基本都参加过“东灌”工程建设的,同时200余个地属以上单位、驻地解放军也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帮助和支援。

通过布展的玻璃展台,可以看到许多文史资料,包括《龙泉山隧洞进展简图》、由龙泉山灌区管理处编写的《龙泉山灌区志》、《功在千秋简阳龙泉山水利工程建设纪实》等等,规划馆还搜集到了当时参与建设的同志写的《龙泉山引水工程回忆录》以及优秀参建者获得的奖状。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9-6-3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190603223954.jpg

龙泉山灌区工程展区资料展示板块

参与布展的龙泉山灌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表示:

所有的文史影像资料都是从去年开始着手搜集整理的,在《龙泉山灌区志》中详细记录了参与建设中牺牲人员的名单,包括牺牲原因都详细记录,而回忆录、老照片都是单位联系当时参与建设的员工搜集到的。

在那个时候,将参与建设的人员进行军事化管理,按营、连、排、班依次划分,当时组建了17个营,后又增加了一些,都安排了管理人员进行指挥,据说现在在龙泉山隧洞内都能够看到每个营之间的划分界限。


 楼主| 发表于 2019-6-3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190603224001.jpg
2

还原记忆 百万愚公的壮举

规划馆不仅展示搜集到的真实照片,包括干旱缺水、农民自制节水工具、开凿隧道等等,同时还陈列了一些当时参建者用过的测量工具、开凿技具、煤油灯等等,真实还原了当时奋战的情景。

为使三岔水库顺利通水,当时比较盛大的移民搬迁行动值得一提。

在布展区,可以看到利用几张特写照片还原了当时的场景,文史资料《简阳龙泉山灌区工程志》中第四篇“移民安置”也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楼主| 发表于 2019-6-3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190603224009.jpg
展区布景

参与布展的龙泉山灌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动情地说:

参与建设的老同事跟我们讲,如今的三岔湖水面以下全部属于当时三岔场镇,那时候很繁华,引水灌溉需要将这里居民全部迁移,当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阻碍。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迁移时,一位妇女突然叫嚷着要下车,当时协调人员都以为她反悔不想走了,没想到那位妇女跳下车,抓了一把土揣进了口袋以纪念家乡。

可以想象见当时大规模的搬迁,让很多人离开了一辈子生活的地方,有多么的不舍,也能够感受到人们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多么伟大。

在老照片展示中还可见建设者们在工地上学习的情景。龙泉山灌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介绍:

当时在工地上组织了四类学习班。扫盲班、政治学习班、专业技术班和文化艺术班,在专业技术班,农民们通过技术人员的指导,学会看施工图纸、学会用测量仪器等等,有的人学习完当场就活学活用了。

后来工程竣工后,龙泉山灌区管理处还招用了参与建设的几百人,进行建设后期管理。

龙泉山灌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表示:

这项工程利在千秋,现在简阳沱江的水质改善都要靠龙泉山灌区来协调,为沱江发挥着生态补水功能。

如今,龙泉山灌区工程运行近40年,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农业灌溉、城镇供水、防洪、发电、旅游、环保等多种功能,引、蓄、提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型水利工程。

简阳规划馆将

这段历史真实地反映展现

向观众展示了这项宏伟的水利工程

是对灌区人民不懈追求艰苦奋斗足迹的见证,

是简阳人民坚韧不拔的真实写照。

 楼主| 发表于 2019-6-3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B9676FC675384B23D06F3E1D62B71969.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