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岁的伍嘉银老人从退休之后就开始画画,前不久,伍老绘制了一幅解放前的岳池县城地图,从地图上,能够清楚的看到城墙、文庙、衙门等建筑的位置。
除了岳池县城老地图,伍老还通过手绘还原了当年岳池苟角、赛龙等地一些标志性建筑的模样。伍老说,绘制这些图画,一是为历史留个资料,二是从图中看到家乡的变化。4月25日,家住岳池县城的伍嘉银老人向笔者展示了他正在创作的素描小集子,现已完成12幅,全是他儿时看到的家乡风貌。
老人今年80岁,但精神状态不错,除平时帮助儿媳料理好家务外,还经常到乡村的溪河去钓鱼,偶尔在家里用铅笔画画。
老人自述,他于1937年初生于今岳池县苟角镇南溪桥村,后进入粮食部门工作,直到退休。2015年底,他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半个多世纪来,中国的城镇和农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儿时的家乡,大多只留在记忆中了,何不把自己记忆中的家乡风貌画出来呢?这样既可安慰一下自己的怀旧心理,也可让年轻人对过去有所了解。于是,老人拿出了纸和铅笔,儿时绘画的兴趣又来了……第一幅图是解放前的岳池县旧城图,老人还用中性笔具体标注了城门、城内外主要建筑、公路及河流的名称。而名为“红安桥”的图,画的是一座连拱石桥,上有精美的石板桥栏,桥头一端是红星老场,另一端也有商店、药铺等,还有一座大寺庙。老人说:“(上世纪)60年代修全民水库,红安桥、红星老场、桥另一头的商店、药铺等,都被淹了,现在很多岳池人都知道红安桥这一地名,但却不知道红安桥到底在哪里。”
在素描小集子中,有一幅是岳池县城东门外的天子殿,“天子殿 (上世纪)50年代初还在,后来被拆了。殿内供奉的主神叫天子。传说朱元璋曾来过岳池,不知与这个有没有关系?”
小集子目前还没有画完,老人说,他还要继续画下去,整个集子的名字已初步想了一个,“就叫‘儿时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