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cdlwhj

四川宜宾龙华古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0:59 |
凉桥缘何得名,我没有去考证。从桥上的匾额来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修葺过,钢筋做的栏杆有的已经锈蚀,但仍很坚固,风雨中恪尽职守。据说凉桥与龙华古镇同岁。桥头有一对石狮,一雄一雌,三百年来风雨不动,雄健如初。桥下的石墩上有兽头,兽头上爬满了青苔,模糊了面容,想必也有些年岁了。龙华凉桥从风格上看,更像黔东南侗族的风雨桥。凉桥木柱瓦顶,瓦顶分两层,错落有致。凉桥上有不少匾牌,抬首便是“清风明月”。驻足,闭目,桥上微风细雨,桥下河水汤汤,一阵古意扑面而来。

 楼主| 发表于 2011-4-3 19:04 |
桃花海洋 春天有约

DSCF990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4-3 19:11 |
在四川省南部屏山县境内,有镇名龙华,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龙华古镇三面环水,一面是山。人口不多,主要是汉、彝两族。镇集上有三条古街道,均青石为路,红瓦白墙,街巷河道绿树荫荫,一派清幽古雅之貌。小镇四周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村落或零星的人家。龙华驿往西去,有山名老君,方圆80平方公里之内皆为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由于地势偏远,极少受到人为破坏。当地人除了做些小本生意,基本就靠老君山这座天然的宝库了。采药草,挖山兰,拣柴木,遇上雨后,林中到处长出肥嫩鲜美的蘑菇,有毒无毒,自然分辨得出来,随手拾一些带回家去,便添了一道可口的菜肴。林中各色飞禽走兽,不时可以猎到,所谓山珍,也不过如此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4-3 19:50 |
“原来那对联是当年老道站在八仙山上,鸟瞰龙华古镇时,即兴所作。而联中四个无人能识的字也是道家意会所创。即,上联是:“日照晶华”;下联是:“月朋海底”(原文见本博客《08年“5.1”节老君山、龙华古镇游之五》)。其意境为:天上的太阳照在大、小龙溪和其合流后的溪水之上,分别倒映出三个太阳;而到了夜晚,又会倒映出三个月亮。由此联想到道家老祖宗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想当年众道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从而达到清静自守,善为天下之境界,实属难能可贵。”

发表于 2011-4-6 22:54 |
;P;P;P

发表于 2011-4-8 15:00 |
今年暑假还想去龙华耍,前两年去都没有爬成老君山。{:3_41:}

发表于 2011-4-10 21:13 |
:lol:lol:lol:lol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8:11 |
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8:54 |
      龙华老君山景区。该景区包含七大主要旅游景点,湖光山色旖旎动人,原始森林神秘怡人。老君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南部屏山县境内,系小凉山往东延伸的支脉一一五指山中的一片,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龙华镇为中心的,方圆80平方公里的天然景区。东距宜宾120公里,西距乐山140公里,其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为丰富。龙华镇以其完好地保存明清风貌,道佛同山,寓居一地系龙华人文景观中的一大特色。景区内层峦迭障,郁郁葱葱,高山耸峙,深谷回晌,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潺潺清溪纵横阡陌,满山林涛伴鸟音,遍地翠竹映丹霞,茶林山腰缠玉带,花溅溪畔堆彩云。著名的八仙山立佛和川南最高峰一一老君山都在景区内,我国最大的树蕨(桫椤)群就生长在细沙溪公路两旁。
     主要景点
  打渔村——典型的丹霞地貌区,景区内的绝大部分溪流(岷江水系)在该区汇集并流出景区。该景区风景类型多样,有峰、崖壁、瀑布、水面及多处人文景观,与龙华镇有公路相通。
  细沙溪——位于龙华镇西北方向,分布有大面积的珍稀古植物桫椤,有细沙溪和跌瀑,高地有野生动物猕猴。
  龙华八仙山——位于景区中心地带。风景以人文景观取胜,包括龙华镇和八仙山两部分,前者以古街、古建筑为主,后者以摩崖石刻和石窟寺为主。该景区因龙华镇的存在,基础设施有一定规模,具有一定接待能力。
  营盘塞——位于景区南部的老君山山麓。该景区有较多样的风景类型,主要包括鱼孔坝周围的自然景观,如燕子洞、鱼孔、鬼门关、马牙崖峡谷等,和营盘塞周围的田园风光及营盘塞历史遗迹。
  老君山——位于景区西南部,是川南最高峰所在地,也是川南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温热常绿阔叶林之一。其内有杜鹃王、珍稀植物景观,有佛祖殿、老君观等人文景观,还有老君山顶、青姑山等远眺点。
  七星包——位于景区的东南部,是老君山主峰延伸部分,也以森林为主,有少量峰和瀑布景观。

 楼主| 发表于 2011-4-13 11:15 |

发表于 2011-4-19 20:28 |
不错不错。作为土生土长的屏山人,我没有去过龙华,很遗憾!我知道龙华是个古镇。我下次回去一定要去古镇看看。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17:29 |
还是可以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09:32 |
受朋友之邀,也因近期的诸多烦扰,便决定了此次龙华之行。2月27日1点45分,我们从宜宾准时出发,座驾载着我们一直在连绵起伏的高山峡谷中穿行,接连不断的弯道让我的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而副驾驶的职责还得让我故作镇定,庆幸的是每拐过一处弯后,那突显在眼前的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地和绿油油的梯田给我们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惊喜……车子进入老君山山脉后,山上的植被愈加丰富起来,春色越来越浓,空气越来越清新,一进入龙溪,漫山遍野的慈竹便映入眼帘,其秀丽不亚于长宁竹海。我们一路享受着大自然的神秘之美,途经宜宾县高场镇—大乘镇—富荣镇—屏山县锦屏镇—龙溪乡,在行驶120公里后,于当日下午5点15分左右到达龙华镇。

龙华镇位于四川南部边缘,毗邻云南,北距乐山117公里,东距宜宾120公里,海拔高度465米,南临老君山,因其周边山势险峻,地理位置特殊,史为川边驻兵重镇。该镇现为省级历史名镇,全镇人口2万多人,其中古镇约2千多人。

我们将车停靠在路旁,开始寻找古镇的踪迹。在河边的一排老榕树下,当地老乡指着远处一座廊桥说:“你们走过凉桥就进入古镇了,去拍拍照吧,到我们这拍照的人可多了!”。上桥之前,老乡还指着其中一颗树根下围着一个石龙头的老榕树告诉了我们一个典故:相传,古时的龙华爱发大水,古人便用大树将龙囚住,以保一方水土平安,此树故称“囚龙树”,也许这是该镇与龙的渊源之一吧。

站在凉桥上,对面是海拔高度850米的“八仙山”,传说山顶有八峰似八个罗汉盘膝而坐,故称“八仙山”;桥下的大龙溪水缓缓流过,在镇北口与小龙溪水汇合后流入岷江,两岸的榕树枝叶随风摇动,树下岸堤上有三两小妇人正在清洗着水中的衣物,打渔的汉子在做着撒网钱的准备,还有放学未归的小玩孩在河边嬉戏打闹……河风随着溪流缓缓而过,让我们感到一阵凉意,朋友介绍说,夏日的龙华人都会自带板凳到桥上纳凉,此桥故称“凉桥”。青山、流水、小桥、古树、人家,身后那落日余辉中的龙华古镇已有阵阵炊烟升起,让我急不可待想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挡不住当地朋友的盛情,我们来到了临桥的“光明饭店”就餐,共同谈论古镇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据朋友介绍,龙华古镇申报国家级历史名镇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为确保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成功,当地政府正拟聘相关专业部门做前期规划,其中打造宜宾—龙华—乐山旅游环线就属规划之一。而另他们尴尬的是资金问题,光是一个古镇的规划就需上百万元的资金,而目前古镇因年久失修,多数房屋已是危房,古镇维护刻不容缓。

晚餐结束后,我们躲开朋友,穿过凉桥,踩着青石板,步入了古镇的夜。古镇的街灯没有对面新镇的街灯亮,基本能照路,街上没有什么行人,因为没有生意,小饭馆的老板正抬着木门板准备打烊,偶有几户人家亮着灯,几位老邻居站在屋檐下唠家常,看见我们经过,随意问问我们从哪里来,没有一丝的戒备。古镇的夜是否来得特别早,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狗叫声,我和朋友牵手漫步在古镇的街上,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纷争,感受着古镇的安详和宁静……古镇没有住宿,我们住在新镇的 霞宾馆,宾馆临河,有40多个房间,住宿费60元/晚,有电淋浴器、空调,无电话、网线,配套设施不全。

第二天早上,我们早早起床,希望能拍到龙华的雾和日出,但未能如愿。庆幸的是,碰上当日龙华赶集。

清晨的古镇,街上没有什么人,青石板、老木屋顶青瓦上的青苔上沾满了露珠,使清晨的古镇更显沧桑,几家小饭馆的锅里冒着热气,店家正在准备今天卖的东西,路过的行人都忍不住回头瞧瞧,背着小孙子的老人不停招呼着街上跑来跑去的小孩子,屋檐下长凳上做作业的小男孩认认真真的写着什么,不被弟弟妹妹们干扰,是因为只有只有努力学习,他才能带着所有古镇少年的梦想走出大山。

9点左右,凉桥上已摆好了几家小吃摊位,有混沌、煎粑粑、酸辣粉、凉粉、炸土豆,吸引着从古镇前往新镇赶集的老乡。我们在古镇顺河街靠城门边的一家没有店名的小饭馆里吃了一碗风肉混沌,味道一般,3元钱一碗。古镇上的居民说,古镇的集市要12点左右才会闹热些,因为有了新镇,到对面新镇赶集的人多了,古镇的集市早没有以前的热闹了。

10点左右,新街上渐渐来了几个卖背篓的农民,竹背篓一个个整齐的排在街两旁,小一点的25元左右一个,大一点的40元左右,卖背篓的农民有的沿街而坐编着手中的背篓绳,有的吸着旱烟跟旁边的同行扯着闲聊,遇上赶集的熟人便大声打个招呼,偶有几个赶集的人停下来问问背篓的价格,虽然正是清明茶的采摘季节,但买走背篓的人却很少,卖背篓人并不着急,仍然继续着他们各自的事。11点过后,赶集的人渐渐多起来,我们从新街往上到正街,上面的人比下面多很多,有卖农具的、草药的、百货的、农产品的……小巷里剃头师傅的生意很好,还有人在排队等候;卖古玩的商贩一边从包中掏出古钱币,一边津津有味的向路人做宣传;有家小店的肉包子特别大,看着嘴馋,但忘了问价格,下次一定要尝尝;小店对面的茶馆生意特别好,茶馆老板站在路边不停地邀请赶集的村民进店喝喝茶歇歇脚,并能准确地叫出路人的姓或名,茶馆里面坐满了赶集的村民,年长的一边喝茶一边玩当地的一种六合牌,年轻的一边喝茶一边玩麻将,茶是当地的炒青,2元一杯;茶馆附近有一家豆腐店,店主正忙着出豆腐,看来今天的豆腐是供不应求了!

听说龙华附近的细沙溪和打渔村风景不错,下午,我们驾车前往距龙华2公里处的细沙溪,细沙溪的自然风光和峡谷山上的桫椤树值得一看。在前往打渔村的路上,我们被两辆运输草纸的货车堵住了去路,只好“打道回府”。因为,龙华附近山上的慈竹产量很好,当地村民沿河办了许多造纸作坊,均是半机械化生产,造出的草纸主要销往重庆、泸州等地,一吨草纸可买4000元左右的价格。纸业和茶业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政府的税收来源。但不知什么原因,当地对造纸排污的监管是否缺乏力度,使环绕龙华镇的大、小龙溪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看来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尚未引起龙华人的重视。

因为天气的原因,我们未能登上“八仙山”山顶,在上腰俯览华龙全貌,只见古镇形如元宝,四面环山,被大、小龙溪所环绕,好一副“二龙抢宝”图。在登山的途中,我们遇上了下山卖竹片的村民,200多斤的竹片压在他们的身上,我的第一感受是沉!从他们流着汗水的脸上,我看到了山里人艰辛和坚韧,但当他们与我们谈到,一百斤竹片背到山下可卖到30元左右的好价钱时,脸上挂满了笑容,又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心中那不灭的希望,卖完一千斤竹片,孩子上初中一年的费用就可以解决了,卖上两千斤、三千斤、一万斤……孩子就可以到山外上大学了,就可以在城市里生活了。山里的孩子带着父辈的期望怀揣梦想,希望有一天能到城里闯世界,城里的人躲进山里希望远离尘嚣,忘却烦恼,感悟平常淡定……人生的选择,到底何是对?何是错?到历经沧桑的龙华寻找你心中的答案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09:40 |
不觉的已是大年初七(2月20日)了,已经从北京出来三天了。一大早,我依然按计划出发了,此行的目的地是四川宜宾屏山县境内的龙华古镇及八仙山大佛(八仙山大佛是到宜宾后才知道的)。宜宾到屏山距离87公里,但汽车行驶了2个多小时才到。原本11点多去龙华的车没来,说是坏了,只能等下午1点多的车,无奈在车站附近的小饭店用餐,意外在小饭店里体验了一次当地人的“闪餐“,来吃饭的人不约而同来到小饭店里,坐下就吃,甚至相互间打招呼的人都不多,人人都在埋头吃饭。不到十五分钟小饭店就剩下了我和几桌残羹剩饭。当地的老腊肉非常有名,自然忘不了品尝,还有当地的茶叶-屏山炒青也很有名,喝过后感觉还是不错的。从屏山到龙华是农村客运汽车,30多公里的路程,全部是山区盘山公路,路况不错,好像也是近期才修成这样的,其先据说这段路非常烂。窗外的秀美景色与车内人的汗味,鸡鸭味,还有莫名的味道在此时此刻显得格外的和谐。车行驶了不到两个小时终于到了龙华汽车站,下车后按图索骥我入住了当地规模较大的丹霞宾馆,宾馆与古镇隔河相望,映入眼帘的是涓涓溪水,河对岸错落有致的古民居,河边在洗衣服的妇女,在溪水中卖鱼的,还有不远处的龙华凉桥,更远处翠绿的山峰。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安逸,和谐,有如与世隔绝。顺着河边走不远就到了龙华古镇的地标性建筑:龙华凉桥,此桥与广西及湖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风雨桥类似,但建筑工艺无法与它们相比。走过凉桥就算进入了古镇。被岁月磨平的青石板,仍然有人居住的古民居,街边茶馆里喝茶玩牌的人们,仿佛带我走进了时空隧道,回到了清朝的某个时间并定格在那里。由于龙华古镇至今未进行任何商业开发,因此这里仍然保存了那种半原始的生活状态。古镇并不大,只有三条主要的街道,三条主要街道两旁的古民居保存的较好,且多数都有村民在此居住。虽说是主要街道宽也不过两三米,最窄处也就一米有余。走出古镇,不觉有些倦意,回宾馆小憩。一觉醒来,都快八点啦,赶紧出去吃饭,无奈吃饭的钟点已过,街两边的小饭店都已打烊,最后在一家按串计费的串串香的小饭店吃的按份计费的火锅,最后收费45元,后来觉得有些性价比不高。可当时觉得能吃上饭就不错了。饭后回宾馆没洗(太冷)就上床了,但久久没有入睡。。。
大年初八(2月21日)依旧很早就起床了,极简单的洗漱之后就按计划出发了。清晨的古镇除了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外宁静至极。隔河相望,古镇在远处晨晨雾霭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古朴,美丽,自然。距离龙华凉桥不远就到了八仙山大佛的入口处,很不显眼,因为没有任何指示性标志。之后就开始拾阶而上,通往大佛只有这条石阶路,这是古镇的村民集资修筑的。石阶两旁先是种着各种蔬菜的天地和寥寥几户的人家,往上走就是满山的翠竹以及爬满了青苔的巨石,再往上就是各种说不名的绿色植物。石阶不断向上,爬上一段又有一段,其困难程度大于我的想象。爬了大约1个半小时了,终于看到有处民房,于是我想就此休息一下,不料房门上了锁,我还纳闷,这么高的山上还能住人!后来的事实告诉我高山上住人的多了,这与古时躲避战乱有关。继续往上爬,忽见一道石拱门,门两边刻有对联-上联:一座名山双溪水,下联:四旹(音义同“时”)烟雨半天云,门上面刻有横披:天然胜景。过了这道石拱门,不远就到了大佛下面,但由于雾气缭绕,实在不知道大佛在哪里。映入眼帘的是丹霞洞和八仙洞,这里是先佛后道,除了大佛外,洞穴里供奉的是与道教相关的神灵。这里的主持热情接待了我并引我参观了未穿衣的神灵(所谓未穿衣的神灵是用泥新塑的神灵,还没有完全干,完全干后再请工匠为他们画上衣裳,之后将他们摆在灵位,供今人供奉。由于雾气太大的原因,虽然在主持的指引下知道了大佛的方向,但浓雾依然萦绕在大佛附近,大佛仍然看不到端倪,心里不免有些说不出的感觉。看看时间还早,在主持的盛情下索性在这里与他们一起吃斋饭。兴许奇迹真的会出现,当然这也是在脑海里一闪就过去了。斋饭是两盆辣椒炒青菜,腐乳,米饭还有一盆面条汤,我迅速地吃了两碗饭,在他们的要求下,又吃了一碗饭,放下碗筷,奔出门外,刚才被浓雾笼罩的大佛此时渐渐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太神奇了,阿弥陀佛!佛都不让我白来一趟。欣喜之余,忙掏出相机进行拍照。眼见八仙山大佛头盘螺髻,身着袈裟,端庄肃穆,左手当胸,右手下垂,手心向外,为深浮雕接引立佛像。大佛佛高37米,为当今世界第一立佛。据传说唐朝年间师兄俩受皇帝之命前来蜀南一带开凿石佛。师兄在乐山用其毕生精力开凿成乐山大佛,而师弟则来到乐山以南距乐山100多公里的八仙山,因受八仙山上妖怪的诱惑,开凿大佛的时间越拉越长,而尺寸也越来越小,到最后大佛的脚都没有凿成。但是据当地村民讲,这是故意不凿的,因为要是大佛有脚的话就要洗脚,而位于山下的龙华古镇就要发洪水了,因此还是我佛慈悲。心愿已了,下山的时间比上山快了一倍,11:35离开大佛到宾馆仅用了一个小时。到屏山已是下午5点多了,本来能赶上回宜宾的末班车,但由于买票乘车的人也就几个人,末班车借口车坏了就取消了。由于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在屏山过夜,心想一定要回宜宾,计划也是这样。因此在车站门口我同另外2人商量包车回宜宾,另外2人看起来很有经验,最后结果也不错,车费只掏了45元,而班车票价是23元,晚上8点左右回到宜宾,平安顺利结束了我的龙华古镇游。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09:48 |
巍然敦厚的老君山像一位体健端正的伟丈夫,左侧是美貌的大龙溪,右翼是天真顽皮的小龙溪。对面是一年四季清翠欲滴的八仙山,古朴而苍老的龙华古镇就栖息在它们的正中心。烟笼雾绕,竹梢摇曳,流水清幽。镇口的几株硕大而苍老的榕树也许记忆下了这座小小的古镇起伏跌宕的命运,一种像泡桐树的树上开满了深红色的花,点缀着古镇冬季的生机与气息。这是在一个初冬的上午,我相遇那个古老的小镇时,它赠与我的第一视觉收获。
  走在明清一条街上,天下着使人凉飕飕的细雨。我的手依然在不停地调整着焦距,那大块大块的青石板,笨拙而又笨重的石台阶,陈旧破落而屈强矗立着的一栋连接另一栋的古木建筑,我那一样都不想选择放弃。在一栋两层的木柱老房子前的台沿边,一位精神矍乐的老伯正在一张很小的竹桌上用毛笔写着什么。他见我举起照相机,抬头向我笑了笑,示意我坐坐。少许地攀谈后,老伯热情地带我游览了这个古镇。他还对我说,龙华有很多历史掌故,他很想收集整理,以完成他老年的一桩心愿。
在老伯地带领下,穿过明清一条街,来到了龙华寺遗址之地,依稀可见一些废弃的断墙与石块。遗址前边的一户人家墙下并排放着十多尊断头、缺胳膊少腿脚的石菩萨。可以想象出庙宇曾经的辉煌与气派。雄壮的庙宇,云集在这里进进出出的善男信女,也随着暮鼓晨钟悄然散失了。不过佛的宽厚和仁慈还依然存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心中。西城门下的一条横卧在地的石门槛,被进进出出的脚踏踩出深深的凹痕。岁月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变老,小镇依然安详而艰难的接受着岁月的磨砾。东门的石阶旁,一位磨刀的大娘在细心地磨着手中的菜刀,也许这种慢慢磨消的方式正是小镇上的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她见我用相机对准她,便有些不好意思。可还是热情地邀我和大伯到她的家里吃午饭。大伯也没吃午饭,可他却说龙华下午没有回县城的车,先不要忙着吃午饭,他愿陪我多看看。从磨刀大娘和大伯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小镇上的人的宅心仁厚,纯真可爱。
  大龙溪和小龙溪的交汇处有一栋漂亮的“连桥”,把两条溪河连成一体。据说凡在这座桥上相遇的有情人定会终成眷属。“连桥”之名想来还真的有些名副其实呢!站在“连桥”上,看河水清雅剔透,洁净无暇。几个穿着红色羽绒服的洗衣女在有说有笑地漂洗着各自手头的衣服。河边那几株千年大榕树把自个儿的枝桠伸到了河中间,浓密的枝叶把清澈的河水映衬得更蓝、更幽绿。想来在那宇宙洪荒的年代,太上老君选择在这里显圣,还是经过了一番郑重思考了的,也许这就是老君山名字的由来吧!
爬了十分钟的坡,走进了龙华中心小学的校园。这里以前是一座诸葛武侯的寺庙。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统帅大军征讨“南蛮”,在这里驻军多日。后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武侯庙。现在是学校。诸葛孔明一生英名,唯有忽略了对人才的培养。造成蜀国后继缺乏将才,他死后蜀国不久就亡了。也许他的在天之灵在暗示着后人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宁愿把自己的庙宇腾出来作为培养更多有用之才的理想苑地。校舍的正面对着苍翠的八仙山,八个山头排例和谐雅致,八位神仙在悠闲自在的享受着绿浪汤汤、林间瓦舍、竹影溪笑的自然美景。闲暇还可到河对岸去古镇赶赶集,与老君菩萨、诸葛孔明对羿几盘。
  来前听一位在龙华工作过的朋友说,龙华的风光最美在打鱼村一带。无奈从古镇去还有好几公里的路程,返回县城的最后一班车很快就要开了。只好把最美的地方留到下次再来了。还有那八仙山上高大雄伟的立佛我也没来得及一睹容颜。坐上返城的车,我一边在想,这留在我的想象里的最美风光不知那时才能装进我的大脑里?(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10:04 |
龙华古镇随记
第一次知晓屏山龙华是我在地图册上偶遇,后来向往古镇龙华,却是在一位好友的介绍后。她曾屡次“怂恿”我:走一趟屏山吧,去龙华的沿途景色很美,你去了可以遥看金江落日,可以欣赏雨后彩虹,可以领略高原风情,也可以醉迷青山溪流……
去年十一月,因工作的缘故和好友的盛邀,终于促成了我的第一次龙华之行。于是,我带着虔诚心情,去追寻着我那心灵深处的一方圣地,去了却心中那多年未了的夙愿。
踏上征程  急赴圣地
龙华的那天,艳阳高照。因上午有事,到了中午十一点半,我、樱虹、秦牧之、倩秋一行四人才乘上大巴,一路而去。
车子在连绵起伏的高山峡谷间穿行,途经宜宾县高场镇—屏山县大乘镇—富荣镇—锦屏镇,于下午三点四十左右到了屏山汽车客运站。由于去古镇的心急,我们中午上车时没留意汽车终点在哪,到达屏山站后,才知道大巴车不进龙华了。于是,起初我们打算乘坐一出租车进去,但因客运站建在屏山县城之外的一个高坡上,当时站外没有出租车,我们走路下坡,找了十余分钟出租车后又返回,最终我们决定:还是在车站等候从宜宾去龙华的客车。时间在一分一秒中过去,大伙儿都焦急起来,担心当天到不了龙华。还好,不久后,进龙华的汽车终于来了。
爬上汽车,大伙儿兴奋不已。一路上,客车一会儿在一边是万丈悬崖,一边是摩天绝壁的公路上“蜗行”,一会儿在一边是郁郁丛林,一边是清清小溪的公路中“飞驰”。我们过清凉,进龙溪,沿途看见一些用石棉瓦搭建的房棚,闻到一股股刺鼻的石灰水味道,一问车里的老乡,才知道这是造纸的小作坊,平时见到的黄颜色草纸就从这里生产出来的。
我坐在车里,虽有“车子慢、时间晚”之感,但我还是按照这次“边走边看边摄,安全诗意旅行”的原则,尽情享受着我的所做所感。车子最终在下午五点十分左右,平安到达龙华。
下车之时,我在心中喊道:“古镇龙华,我心灵的圣地,我来啦!”
初识古镇  叹古赞今
下了车,秦牧之、倩秋去找旅店了,我和樱虹漫步在古镇的街头。我一边四处张望,一边倾听着作我向导的樱虹的介绍,让我初识了龙华:古镇地处四川南部边沿,毗邻云南,西连凉山,北距乐山140多公里,东离宜宾120多公里,到屏山县城公路里程约为 37公里,是一个依山临水、古风依然的小镇。
来到了一个十字街口,樱虹对我说:“龙华古镇目前有实物考证为汉代,有文字考证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明德三年(公元936年),它因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建“龙华寺”而得名。地理位置在古代十分重要,是彝汉争夺之地,据说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孟获就曾亲率大军从这一带开进凉山,渡金沙江入云南。明朝曾在此设驿站,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在此设平安营,建都司衙门,驻军,修建城墙和城门。至今,古镇尚保留有两座寨门及都司衙门旧址、兵房。在古镇的南面,是起伏绵延的老君山,大龙溪、小龙溪在镇北口相汇后流入岷江。在这镇上,有至今保存完好的清代三条街、有修建于光绪辛丑年的凉桥、有八仙山风景区隔溪的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立佛——八仙山大佛。由于这里完好地保留下了它的历史风貌,故龙华有“古镇活化石”之称。”
在倾听了美女的叙述后,我不禁叹道:“呀,这‘活化石’古镇曾经一定是享誉西南了!”
据了解,今天的龙华幅员面积126.60平方公里,全镇人口2万余人,其中古镇约2千多人,辖18个村、1个社区,162个组。随着屏山县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旅游业的逐渐兴起,该镇先后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风景名胜区;在2001年,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特色文化先进乡镇。
此刻,我们领略了今日的龙华之风骚,漫步在见证了无数古镇岁月的石板路上,享受着微风的吹拂,感受着名镇历史文化的神韵。不觉间,我在心中对勤劳智慧的龙华人肃然起敬:“真了不起啊,是您们传承着古镇灿烂的历史文明”!
漫步老街  感受古韵
正当“享受”时,樱虹引领着我从街口已来到了老街的小巷里。我有了一些疑惑:古镇龙华的“古”到底在什么地方?
樱虹好像知晓了我的心思,与我心有灵犀一般,转头朝我微笑了,抬手朝前方指了指,我顺着望去,在小巷最深处……
这样,我一前,她一后的,我们漫步在幽深的小巷中。出于照应,我偶尔回头,看看身后的樱虹,慢慢地,在这寂寥的小巷里,我感觉此时的她,便是现代诗人戴望舒先生笔下的“丁香姑娘”一般,是那样的静默,那样的美丽。
此刻,我感觉到十分悠闲和惬意,在脑中遐想着浪漫与温情……
由于当天是下午,也不是龙华赶集的日子,这里几乎没有其他游客,所以街上显得清静,这也让我们有机会细细的“品味”它。古镇有三条老街:顺河街、正街(又叫长街)、新街。它们的总长大约700米左右,宽不过三四米,全是清一色的老石板,由于年代的久远,街中一些石板上已经明显地留下了路人经年累月踩踏的凹痕,也正是这些凹痕,向我们透射着古镇沧桑的岁月,向世人述说着过去灿烂的历史。
当我们来到一大门口正上方贴着“吉祥如意”横批的老乡房檐前,几位老妈妈站在屋口闲聊,看见我们路过,有位约六十左右的大娘问道:“你们从哪里来呀?是宜宾吧”。我微笑着,轻轻向她们点了点头。从她们的言谈和神情中,我们感到这里的老乡对远到而来的陌生游客没有一丝的提防与冷漠。
在这老街上,紧密相依的多数是串架木房,有的已倾斜,厚重的木门、粗壮的柱子、别致的楼花窗已是颜色斑驳,有的墙壁上还存有多年前书写的大标语。这些木制串架结构的房子,柱子座多为方形,少有图案,木房一般为一楼一底,有的地方还有小四合院。少数为木石结合的建筑。正街总长310米左右,其特点:临街房屋檐下向上挑起,是所谓的吊檐房。房屋楼窗变化多端,样式多种多样。檐柱下有许多装饰图案,拱上刻有各类山水,人物,走兽,飞禽等。新街总长150余米,其特点:因背临小龙溪,所以多有小四合院。檐柱多数排列好,感觉比较整齐统一。顺河街总长大概136米,修建了一些吊楼等。其特点:街面坡度交陡,又背临大龙溪,从大龙溪看此街,屋面因街的起伏交错映衬,重叠相互,吊脚楼高高低低,颇有特色,好象电视剧《山城棒棒军》中的部分镜头在此拍摄一样。古街虽历经数百载沧桑,却古风依然。三条青石小街呈弯曲之势贯穿全镇,古老的串架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据了解,老街现有明清房屋116 栋86 户左右,保存较为完好,是研究川南边陲独特民居建筑的实证。
我们站在屋檐下,看见石板路两边是一些幽绿的苔痕,让人感受古镇的古朴与悠远。街口那悬挂着招揽生意的旗子的商店、陈设老旧的理发小店和门前安置着石凳的老茶馆和摊铺都保留着千百年来难以舍弃的风俗习惯。
览凉桥陶醉美景
走完清静的老街, 在幽深小巷的尽头,我和樱虹穿过一个小城门,来到了古镇最有情趣的静卧在小龙溪上的那座古色古香的凉桥之头。
这座桥修建于光绪辛丑年,旧时叫靖虹桥。我刚要上桥时,一位正在抽叶子烟的大伯叫住了我,问:“年轻人,你们是外地人来旅游的吧?我们这座桥很有名哦。”我一边点头并指着那棵大黄桷树对大伯说:“这树子可能有100多岁了吧。”他望着悠闲的我,自豪地说道:“当然有了,你是远来的,这棵大黄桷树还有故事呢!”我感到不解:“故事?是吗?” 大伯指着其中一颗树根下围着一个石龙头的黄桷树告诉我:“相传,古时的龙华爱发大水,古人便用大树将龙囚住,以保一方水土平安,所以这树又称‘囚龙树’,这是我们龙华与龙的渊源之一哦。”
就这样,我怀着惊奇与喜悦的心情步上了凉桥。在桥上,我看见数十根大红色木头柱子支撑起桥顶,大小木块、木方密密地穿透梁架,两边有护栏。我来回打量着它的廊顶,梁上悬挂着 “龙华凉桥”、“千古永垂”、“飞虹”、“虹贯霞蔚”、“旧貌新颜”、“物华天宝”、“赤虹贯日”、“清风明月”的横式木匾。仔细品读,才知道这些字迹优美、内涵丰富、意味深长的匾额也许就是质朴的龙华人们一直努力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生活寄予的良好祝愿吧。
我站在“千古永垂”的匾额下四顾张望,但见大小龙溪两岸树木成对,枝叶垂溪,流水潺潺,石墩成阵。岸边民居错落有致,小孩追逐,炊烟袅袅……犹如马致远《秋思》里的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画!此刻,我猜想:每当酷暑季节的夜晚,在桥上,凉风习习,古镇的人们定会带着席子到凉桥来,将席子往桥面上一展,身子一躺,龙溪那徐徐的凉风和清清的凉意就慢慢渗上桥来,渗进每一个睡在桥上的人的心窝里,这应该算是龙华四季中最别有风情的一种吧。在桥下,溪水潺潺,浅浅清凉的溪水从媳水的大人脚上淌过;在沙滩处,孩童在游戏,享受着童年的乐趣;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则在凉桥上吃着凉糕冰粉,细述着家事、国事、天下事,这一切构成了一幅清新、美丽、和谐的西南乡村趣图。
“喂,你看入迷了呀,我们快去看立佛哦,待会儿怕时间晚了!”樱虹在桥边的马路上叫喊着。
我忽然间才从陶醉的美景中惊醒过来。转身望去,眼前的青山、流水、廊桥、榕树、人家、炊烟、余晖和站在我不远处的倩女,虽美丽,但不允许我在此久留了,便迫不及待地奔向八仙山,去揭开立佛神秘的面纱……
登临仙山  祭拜立佛
上山的路是一条石梯。起初上山道路的两旁都是庄稼地,在半山腰以上便是林木,并且在岩壁上陆续刻有了菩萨石像,我和樱虹跟往日的朝山人一样,遇上一尊菩萨就拜,一路合手膜拜,一路攀登向上。
登到半山途中一房子处,我们遇上了几位村妇,她们都是30-40岁的下山卖竹片的妇女。瞧她们,一百多斤的竹片压在身上又在狭窄的石路上下坡,我的第一感受是重!第二感受是累!从他们流着汗水的脸上,我看到了山里人的艰辛和坚韧,但当她们与我们谈到,一百斤竹片背到山下可卖到30元左右的好价钱时,脸上挂满了笑容,又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心中对生活的美好希翼。其中一个穿黑布上衣,淡蓝色牛仔裤的大姐说:“我卖完背上的竹片,孩子上学一两天的生活费就够了,再卖完今年砍的,娃儿到山外上大学的钱就差不多了,将来给你们一样,也可以在城市找工作,娶媳妇儿了!”
我们应答:“就是啊,鼓励你们孩子好好学习!”在我转身离走之时,在心中,我对她们的信念和精神所感动、所钦佩。
渐渐的,我们上山的脚步越来越慢,感觉好象石梯越爬越多,只好一边走一边停。在艰难的行走了五十余分钟后,我和樱虹走进一道窄窄的山门,转过山崖边,终于到达目的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一座褚红色的大佛像——龙华立佛。
我们俩在立佛面前箕踞而坐,仔细打量这全国第一大立佛。
据了解,古镇的八仙山海拔约850米,相对高度420米左右,山有八峰,有如八个罗汉排成一排,盘膝而坐,故而叫“八仙山”。立佛凿于主峰紫红色崖壁上,据有关考古专家考证,该大佛建于明末,距今已有400余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新近建成宽约2米的登山石梯共有1700余级,直达山顶丹霞洞前,隔一个小土沟与大佛相望。
这一座大佛高32米,列入《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世界十大佛像。这十大佛像或坐或卧,八仙山大佛细眉慈目,头盘螺髻,双耳垂肩,身着袈裟,端庄肃穆,左手弯曲当胸,作阿弥陀佛状,右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外,为深浮雕式立佛像。2001年3月,阿富汗巴米扬两尊高53米和35米的站立佛像被塔利班的炮火无情摧毁后,八仙山大佛便成为世界第一立佛。遗憾的是,当年大佛只凿至膝部,若凿至脚,至少可增加10米。据当地民众说,这佛脚刻不得,若刻出脚来,大佛就要洗脚,每年夏天,大小龙溪就要涨洪水,岂不有悖我佛慈悲?
在大佛的左手下边,便是闻名远近的丹霞洞。
八仙山丹霞洞窟群,由9个洞窟组成,皆为佛教和道教遗迹,外形为仿木结构梁柱,每洞皆镌有匾对,雕刻精美。最为奇特的是玉皇洞左右两侧的门联:“日□晶□ 月朋□□” 其中双日、四日、三月、四月四字无人能识,内容无人能解,成为亘古之谜。
带着善良、仁义、虔诚的心,我们祭拜立佛和丹霞洞的菩萨。完毕,我们爬上八仙山山顶,那里有一座亭子,名叫飘然亭,还有一个接受塔和一大片的茶地。此刻,我们在黄昏中鸟瞰龙华古镇,它总布局呈三角形状,三面环水,一面是山,宛如一个久居大山的处子,在暮色中显得是那样的宁静和纯美。攀上亭子,我们站在二楼的窗户旁,向红色的天幕边远眺,远处延绵的群山在晚霞的照耀下,金光闪闪,夕阳中那瑰红的夺目,橙黄的妖艳,紫绿的绚丽,无比壮观。近看眼前的佛像,它好象在夕照下向我们诉说着古镇远古的灿烂与辉煌。我和身旁的樱虹置若梦幻,如痴如醉,兴奋得像安徒生童话里的仙童。
当最后一抹余晖消散的时候,我俩感觉时间也不早了,向这个“人间仙境”作告别,于是乎,在鸟雀回巢的欢叫声中恋恋不舍的匆匆下山。
夜宿丹霞  辞别古镇
为了第二天方便返回宜宾,原定在车站附近找住宿。晚饭后,秦牧之和倩秋告诉我们,他们在古镇老街上找了两圈,没有结果,只找到新街上的丹霞宾馆,只是费用稍贵一些。我们考虑丹霞宾馆可能更安全、干净,便欣然前往。
宾馆临河,有40多个房间,住宿费一标间是60元一晚,有电淋浴器、空调。可能是这里夜晚太宁静和白天游玩后疲倦的缘故,我和小弟秦牧之洗漱完,一躺上床便沉睡过去了。
第二天清早,因为有事,需急于赶回,我们四人便早早起床赶往了车站。回宜宾的汽车在早上6:30准时出发了,此刻,龙华古镇也渐渐离我远去。我知道:在近段时间里,我不可能再来嗅一嗅八仙山上野花的淡淡芬芳,再来听一听凉桥下小龙溪溪水婉约的浅唱低吟,再来看一看老君山下那穿透密密树叶的一米阳光,再来赏一赏金沙江边道路的峰回路转了……
在摇晃的汽车中,我在心里默默的念着:别了,人间的仙境!别了,我心灵的圣地!别了,我崇敬的龙华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10:07 |
有千余年历史的龙华古镇因镇上的龙华寺而得名,位于四川宜宾屏山县西北,距宜宾约120公里。小镇依八仙山傍大、小龙溪水,于翠竹环抱之中。
      老街古巷里紧密相依的穿斗木房有的已倾斜,厚重的木版门楼花窗已是颜色斑驳,石板路上苔痕绿幽,让人感受它的沧桑。卖纸钱的店铺陈放着色彩斑斓的纸房纸马,收购金银铜币古董瓷器的店铺、陈设老旧的理发小店,老茶馆都保留着千百年来难以舍弃的习俗和部分“土广东”先人的生活痕迹。 古镇最有情趣的是静卧在小龙溪上的那座古色古香的凉桥,旧时名靖虹桥,修建于光绪辛丑年。这座幽雅秀美的凉桥是当地人集市贸易集聚休闲之地。桥两岸古老高大的黄桷树盘根匝地枝叶茂密,桥上凉风习习,桥下溪水清清。浅浅清凉的溪水从脚上潺潺淌过,水底的贝壳卵石任人挑选;溪的下游处水深齐胸,村童在水中嬉戏,享受着童年的乐趣;大人们则在凉桥上吃凉糕凉粉,细细地述说家事,这一切构成了一幅清新的乡村趣图。小镇三天逢一场,逢赶场凉桥上摆满摊位,人流熙攘,一番热闹景象。 从西正街西侧方一石梯拾级而上,就是海拔八百余米的八仙山。上山的路是一条新铺就的石梯,道两旁包谷成林,到半山腰林木葱郁,道旁岩壁上有了菩萨石像,朝山的人就开始一路上香朝拜至山顶。石梯渐行渐窄,转过山崖边一道窄窄的山门,呈现的景物让人眼前一亮不由发出一声赞叹,对面高耸的崖壁上一座褚红色的大佛像细眉慈目的对你微笑,这便是全国十到达佛之一的第一大立佛,何年修成已无从考证。 镇的周边有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离镇不远的细沙溪是幽静的峡谷风光,流泉飞瀑溪流回旋,恐龙时代的桫椤树散落于山岩上的树丛间。十公里外的老君山海拔2008.7米,山上有片原始森林,到山上朝拜的信徒会不辞艰辛经原始森林爬到山顶以示虔诚。龙华地处四川南部边沿,毗邻云南,北距乐山140多公里,东距宜宾120多公里。 是典型的金沙江上游河谷气候,冬季阴冷潮湿,春夏多雨多雾,早晚温差较大。酷暑季节,龙华镇的人习惯带着竹席往凉桥去,到那儿后往桥面上一铺,龙溪那徐徐凉风和止不住的凉意就慢安渗上桥来,渗进每一个睡在桥上的人的心里,这应该算是龙华四季中最别有风情的一种了。

  古镇那独特的木板房、石条路和青瓦檐在阴晴雨雾的时候有着不同的韵味。因此这里也是摄影的好地点。建议拍摄的时候,要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将古镇独特的闲淡、悠远意境拍摄出来。古镇老街上拍摄,如果准备一个三脚架最好,这在阴天或傍晚拍摄时非常有用。另外赶集时最好使用独脚架,因为人多街窄,独脚架使用起来较方便。另外,古镇居民都非常好客,时常有人会热心地把你拉进屋,给你指点哪里是拍摄的好地方。拍摄时无论老人小孩都是非常随和,不会计较你又把他(她)拍到像片里去了,不过拍过照片后最好给你照片上的古镇居民都寄存一张回去,让他(她)也能和你一起体会拍摄的快乐。

  龙华镇的元宵闹龙灯是远近闻名的。当时,会有几十位只穿短裤裸露上身的精壮汉子在老街上舞动一竹骨布肉扎制的长龙,然后由围观者身用竹筒往沿街游舞的龙身和舞龙者上喷洒自制的焰火。场面壮观、热闹,是龙华安静、祥和的一年中最狂放的日子,对于无论是摄影者还是旅行者来说,也是一年中难得的好日子。

发表于 2011-5-7 13:39 |
:):):):):):)

发表于 2011-5-9 20:01 |
弄点图片来欣赏欣赏嘛,直观一点啊

发表于 2011-5-14 16:14 |
佛曰:“前世的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我宁愿用来世的一次擦肩而过来换得今生的次回眸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