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标题: 青竹江百里大峡谷 [打印本页]

作者: dmc    时间: 2007-11-27 10:27
标题: 青竹江百里大峡谷

青竹江百里大峡谷游览解说词

 

青竹江百里森林大峡谷游览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青川,青川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因“其水清美”而始名于唐代,2300年前已是繁盛家园,幅员面积3216平方公里,接壤川、甘、陕,素有“鸡鸣三省”和“大熊猫故乡”之称。马鸣阁栈道、景谷道、阴平古道交汇于此,“北控秦陇之师,南据西蜀之粟”,为兵家必争之地。东有75平方公里水面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龙湖,西有本次旅游的目的地生命家园--唐家河,相对高差3400米;形成了“摩天岭上雪花飘,白龙湖畔菜花黄”的绮丽景观。

 

现在我们到的是青川县金子山乡,这里是进入青竹江百里大峡谷景区的第一站,青竹江百里森林大峡谷南下天下雄关--剑门,北接岷山脚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家河。青竹江百里森林大峡谷,沿江而行,南北横贯青川,全长115公里,形成于1000多万年前的地质断裂时期。景区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厚重,风光旖旎,自然生态奇特。生命家园—唐家河、地下仙宫—荞鱼洞、蜀中奇径—阴平古道,国家质标的黑木耳,十万亩的绿茶园,野生鱼、跑山鸡,青竹江百里森林大峡谷让你在大饱眼福的同时逞足口腹之欲。

现在看到的是天下第一印--印把石,因山似大印而得名,印把高300米,阔300平方米。相传为《封神榜》中的广成子一日来剑门修行,见一洪荒巨兽为害乡里(其实就是剑齿龙),即拿出法宝翻天印镇压,谁知巨兽武艺高强,广成子用尽法力,方才征服,却再也无力收回翻天印,翻天印随即幻化为山,与剑门七十二峰融为一体。也有说此印乃是秦始皇用和氏璧所做的传国玉玺,玉玺通灵,不忍见始皇残暴,飞出皇宫,见剑门天下雄关,灵气充沛,就化印为山,在此修行。

 

石当关—“一夫当关,万夫没开”,沟山带河,连山险绝,百步九转,关雄隘险,史载此处大小数十战,是川西北入蜀之要冲。康熙年间,四川顺庆府官员聂凤鸣,在此因山就势,择险而建关,楼高4米,门宽2米,以防御敌寇土匪入川,斗转星移,岁月流失,关门已不复存在。但关旁的桃花仙娘庙依旧香鼎盛,美丽动人的故事仍代代相传。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竹园镇,竹园镇是青川的南大门,宝成铁路穿境而过,这里是西南地区的硅砂基地,也是全国的岩沥青生产基地。当然了,作为游客的你,我向你隆重推荐这里的黎渊石砚,黎渊石砚黎渊石产于古村名“黎渊里”而得名,早在明清时代已负盛名。清康熙三年,北直内丘人乔钵任剑洲知洲时,到黎渊里采料作砚,以赠送京城名流。并撰文《黎渊石砚铭》:“龙坡北峙,剑阁东排,黄沙马鹿,黎渊以开,崇山之阴,寒泉之底,冻雪凝骨,苍云润理,于万斯年,麇踏龙嘘,岚气瘴罩,……端不独兄,歙不可弟,宝此文坛,泰山而砺。”铭文中把黎渊石砚与端砚、歙砚并列为三大名砚。黎渊石砚石质细腻精密,触感似婴童肌肤,凡砚内墨未用完,只要将砚盒盖好,无论春夏秋冬,都能保持数日不涸,作画写字不损笔毫,故有砚中三霸(即:发墨、护笔、保水)之称。

 

青竹江百里森林大峡谷是一处以自然山水风光为依托,以川北文化精粹为内涵,以青山绿水、奇峰怪石、溪流飞瀑、莽莽林海和现代游乐为特色的生态风景区。峡谷内山地、沟壑幽谷、深潭浅滩、细流急湍、飞瀑喷泉、奇树怪石等景致比比皆是,以“峰险、谷幽、水绝、石奇、雾幻”著称。峡中江水,湍急时,如万马齐奔,声势浩荡;徐缓时,似少女轻动莲足,信步闲庭;更有水中鱼儿结队往来游弋,安宁祥和,自在悠然。山中飞鸟争鸣,清脆响亮,如珠走玉盘,闻之精神振奋,心神空灵;峰回路转,飞瀑垂挂,轻风徐来,谷中林木枝叶摇摆生姿,一片自然毓秀之态,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有的似苍鹰展翅,有的似犀牛望月,也有的似老猿击枝,更有奇石峭立如同宝剑指天,威风八面。

 

这儿叫七佛乡。相传远古之时,佛祖释迦牟尼携六弟子来东土传经,路经青川大佛滩时,神困力乏,见山间有一奇树,碧叶繁茂,翠绿欲滴,异香扑鼻,采而食之,入口生津,清凉布体。又见高岗峡川,云雾缭绕,轻流妙漫,佛祖觉山水有缘,弹指点化,瞬间玉树琼花俱变为茶,茁壮满山,异香扑鼻,入口生津,气爽神清,众弟子咀之神情振奋,奋力东行,自此大佛滩地名更为七佛。唐时州官以七佛所产之茶贡奉则天女皇,女皇品饮,见茶芽栩栩如生,直立杯中,鲜灵滴翠,幽香袭人,滋味鲜爽,欲仙似醉,令人心旷神怡、尤其喜爱,命岁岁纳贡。遂在七佛专置茶官,特植贡茶,自此盛传“女皇平生饮最爱,唯有七佛贡茶来”,“女皇未尝七佛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贡茶园内千年古茶树仍枝繁叶茂,古茶园遗址尚存。七佛贡茶曾作为珍稀物品进贡周武王,这是迄今为止茶叶作为贡品的最早文字记载。近年来着力打造的“七佛贡茶”、“白龙玉竹”、“明镜碧剑”等名优品牌连续多次在全国茶叶评比中荣获“中茶杯”一等奖和“甘露杯”金奖。

 

这里是二星级农家乐贡茶山庄,是我们县打造青竹江野生鱼宴的一个乡村旅游接待点。“游唐家河,走阴平道,吃野生鱼。”青竹江野生鱼宴已成为青川森林旅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青竹江野生鱼宴是用来自岷山的雪水,煮青竹江的野生鱼。青竹江野生鱼宴烹饪方法众多,但文火慢煨最佳,佐以生姜、蒜末、泡椒、茴香、砂仁等物,用约两个小时,点上几许嫩绿葱花,少许井盐,则汤色泛白,鲜香四溢,引人大动食指,待食之入口,必觉其味鲜美,爽滑细腻,且食后齿颊生津,回味无穷。青竹江百里森林大峡景区还有冯杨鱼庄、清江鱼府、雄娃子鱼庄等十余家野生鱼庄,“筏青竹江水,尝野生鲜鱼,吃跑山土鸡,品青川绿茶”便是对这里乡村旅游特色的最好写照。沿亲水路径而下,可以到青竹江边,热情的老板备有竹筏、鱼杆供您轻松写意的享受戏水、垂钓的乐趣。就在昨天,一位青川的钓鱼爱好者,就在这里钓到了一条十多斤重的大鲤鱼。

 

现在我们来到了凉水镇,凉水最早叫凉水井,因旁路有古井一口,水质清凉而得名,古井开凿年代久远,已有千年。井水从岩石中沁出,水质天然,冬暖夏凉,甘醇可口,清香滋润。无论天干下雨,井中水位始终不变。据说,喝了凉水井的水,能消灾去祸,健身养体,长久喝古井水,可以返老还童,乡民因之奉为神水,在周围修建了很多庙宇,每逢庙会,人头攒动,井水为之一空。

 

现在我们快到的是关庄镇,对面就是养生寺,养生寺原为禹王宫,座落飞来石上。此石悬江而立,独自成山,相传是上古时大禹向天上神仙借来的镇水法宝。禹王宫毁于战火,宫中的大钟沉入江底,每逢青竹江洪水泛滥,江底的神钟就会预先响起,为沿岸的百姓报警,人们为了感谢钟神,就将各种鱼儿放入潭中,孝敬钟神,也体现了众生平等,放生、养生的慈悲善举,故重建后改为养生寺,寺前的碧潭就是放生的养生潭。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尊大佛呢,是一尊高10米的弥勒坐佛,这尊弥勒佛与我们常见的袒露胸腹的笑颜弥勒有所不同,他是仿世界第一大佛的乐山弥勒的庄严宝相,经过我们关庄的巧匠能工用心堆塑而成。大佛的本身高9米,取佛家九品莲台之意,当然,九,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有着更多特别的含义,比方说有长久,永久之意,也有至高无上的意思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现在所站的地方叫踏水桥,是青竹江百里森林大峡谷景区一个非常秀丽的景点。踏水桥,相传是上帝的神来之笔: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红光这片乐土上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桃源生活,自给自足,与世无争。 但唯一遗憾的是,山间横着一条大河,两边乡邻往来很不方便,于是就有一位老人家自告奋勇的带头搭桥,然而困难是巨大的,虽然人们几经努力,但最终还是在一场洪水之后,功亏一篑。上帝悯其辛苦, 遂将一片玉笏投下,落地化而为桥,从此两边的乡亲们便不必绕道往来,踏水即过。为感谢上帝的恩德 ,乡人便将此桥命名为踏水桥。当然,在踏水桥附近还有很多有名的景致,如玉佛瀑布,悬挂如练,黑龙潭瀑布,飞泻千尺,气势磅礴;大佛岩上,石佛讲法;清竹江畔,天龙听宣;精铁索桥,天堑变通途;食人深山,曲径可通幽,食人洞中,钟乳百怪千奇。

 

青竹江源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家河,出自岷山山系深处,无任何污染,水质优良,两岸植被丰茂,2000年成为县级野生鱼保护区。江中有大鲵、黄腊丁、胭脂鱼、桂鱼、雅鱼、白甲鱼等野生名贵鱼种10多种。种群数量庞大、重达两三斤的各种鱼群随处可见。江水清灵,水清沙白,流泉飞瀑、幽涧碧潭,或激流险滩冲浪,或如镜潭中戏水,或纯净水中畅游,让你饱享受智者水之乐。两岸山峦起伏,雄伟嵯峨,树木森森,云雾缭绕。青川数百万只的跑山土鸡就是在这里喝青竹江的水,吃森林大峡谷的食长大的。

 

这里就是乐安寺乡,因寺而得名,位于两水之间,形似渔船,因而又名船镇,境内有秀丽的船镇八景。乐安寺乡历史悠久,从大桥社区曹家院下的古墓我们得知,早在公元302年,羌、藏、回等少数民族就在此居住。乐安寺几经毁损、复建,现存寺庙已成为乐安寺小学教室,不过从庙宇的规模我可仍可看出乐安寺原来的气象,庙中的大树更是历诉着数百年岁月的沧桑。

 

这会我们来到的是三锅石乡,为什么叫它三锅石呢,传说是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在此屯兵,见军中午炊无灶,搬巨石三块,垒砌而成,故而得名。在这里我们还设了乡村酒店和旅游购物点。前面呢就是东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0761公顷。区内景色如画,奇峰异石,飞瀑流泉,石潭小溪,莽莽林海,蔽日林阴,鸟语花香,动植物种类丰富,自然风光十分秀美。五台山颠的寺庙香火弥久而不衰,近年来游客增加,香客日多,亦初见鼎盛风景。

 

青溪镇阴平村是我县的生态休闲度假村,以精品果园为支撑,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依托唐家河生态旅游品牌,充分发挥空气佳、水质优、生态好、文化浓的资溪优势,着力打造“美丽田园,梦中生活”的乡村旅游景点。2007年在全县的阶段性旅游项目建设工作中,阴平村共投资近千万元,对原有18户农家乐全部进行了风貌改造,新建农家乐5户,新建停车场1个,文化广场1个,游人路径2条,文化长廊1条,生态小亭7座,设置旅游标识牌11块。全村现有接待床位600余个,至今已接待游客近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多万元。“春游菜花黄,夏时闻稻香,秋来鲤鱼肥,冬日狩猎忙。”在这里,家家户户有果园品种优良,四季均有鲜活时令水果,可供你品尝。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薅草锣鼓为素材,精心创编的青川民俗歌舞情景剧让你充分领略山区淳朴的民风民俗。做农家活,说农家话,吃农家菜,看农家戏,让你逃离城市钢筋混泥土的冰冷,远离尘世的喧嚣,回归你梦想中的宁静乡村世界。

 

沿着金唐沿线我们已经走了很多个乡镇,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乡镇是旅游景点最多的地方,青溪镇,青溪(原青川县城)《华阳国志》载,建兴七年(公元229),析阴平道、刚氐道辖地新置广武县于青溪,委诸葛亮之参军廖化督其地,而屯田戌守。据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它是古阴平道上的重要关隘,历代王朝都派将把守,修池建廊。古镇历史悠久,因此它也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文化积淀厚重,历史文化古迹众多。晚清学子袁汝萃曾写下描写青溪风景的八景诗:“西望金牛气,东晖白马鞍,桥高金柳折,泉涌玉华繁,洞口鱼渊跃,关头虎石盘,醍湖不觉晓,雪霁万峰寒”。

 

青溪这八大景每一个景都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下面我就简洁的为大家的介绍一下,青川石牛寺在今青溪镇城西一华里的小山上,因寺后有一石象水牛而得名。青溪八景诗中“西望青牛气”便是描述此处。史载石牛寺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迄今已有525年,是附近县乡有名的古寺。石牛寺规模宏大,雄伟壮丽,是古代川北匠工的智慧力作。寺内院中有古柏五株,苍翠青秀,生机昂然,前四株是规整的矩形,后面一株在前四株的中轴线上,从树距大致可测算出当时所建寺庙规模宏大,古柏虽两人也难合抱,树龄千年以上,以此也可看出石牛寺历史之悠久。殿中神像,造型丰满,神态各异:或正襟危坐,或肃立合十,或拈花微笑,或持兵怒目,数十神象,绝不偶同,充分体现了佛家法门,众生之相,同时,也展现了川北匠工的精湛技艺和无穷智慧。据乡人言,每逢佛主诞节(农历四月初八日),便有十里八乡的乡亲前来“赶佛会”,热闹非凡,就如同过年一般。所以,这石牛寺的香火较青川境内其他寺庙就鼎盛多了。寺中的送子观音和财神爷最是灵验,礼佛抽签无不应验。

 

马鞍山,“西望青牛气,东晖白马鞍。”青溪第二景,当数马鞍山。”站在这里举目远眺,那座酷似马鞍的山峰,便是马鞍山,当旭日初升时,万丈红光,金晖四射,映照在马鞍山上,仿佛为这巨大的马鞍镀上了一层黄金,青川县在唐朝以前名马盘县,便因此山而得名。

 

鱼洞砭,河边那神奇的山洞,洞口与河水相接,每当桃花盛开时节,月色明亮的晚上,鱼群便首尾相随,顺水而出,有时一夜可达百余公斤,乡人日夜守捕。但要将头鱼捕获才行,否则,鱼群会缩回洞中,当夜不再游出。《青川八景诗》中的“洞口鱼渊跃”便是指鱼洞砭.只有这清秀澄净的青水河还流淌着这个动人的传说。

 

明“十四”陵华严庵。在阴平古道上另有一处神秘的地方,那就是青溪镇南15华里杂木沟内的老庙子,这是始建于元,扩建于明、清,几经毁损,历经六百多年沧桑的明建文帝隐跸之所--华严庵旧址。华严庵旧址在杂木沟深处莲花山内的一个山包上,状如皇陵。华严庵现存石碑四块,残碑一块,其“广佛碑”立于清康熙八年,《鼎建华严庵碑志序》载“……启自元时又为明初建文皇帝隐跸之所……”。庵址西侧后有石塔一座,共九层,方石与圆鼓石相间,四方五圆,方比圆大,意为“天圆地方,九五之尊”。县志载,华严庵,明时由四周长约5华里的围墙围成,依山靠水,有山门、三重大殿,及侧殿组成的一个宏大佛庵。解放初,庵内正殿佛前保存有黄龙镶边金字木牌,上书“大明建文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眼前这条公路便是屡见于史册,为世人瞩目的阴平古道。这条道上雄关重叠,地势绝险,风光绮丽。阴平古道全长2百余公里,北起古阴平郡(今甘肃隶水县),东南止于平武南坝。著名的历史小说,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有诗句写到“阴平峻岭与天齐,玄鹤徘徊尚怯飞,邓艾裹毡从此下,谁知诸葛有先机。”由此诗可见阴平古道的险峻。

阴平古道又称阴平左担道,《方舆胜览》中解释为“自北而南者,左肩不得易所负,故谓之左担道”,就是说,从北边过来的担行李的人,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将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由这个名字也可以想见阴平古道的险峻和狭窄。阴平古道上有许多极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如邓艾当年所设“秦陇”栈阁的通道,有打箭坪,磨刀沟,听信沟、写字岩、印盒石等等,每一处地方都有神奇的故事流传,自三国蜀灭之后,阴平道便成为秦蜀通道,是著名的四古道之一。明朝初年,颖川侯傅友德仿效邓艾,从阴平道入蜀灭掉夏国。因此,清朝龙安知府陈于朝才有“阴平古道,吊两国兴废之由”的感叹。阴平古道不仅历史悠久,古迹众多,而且景致迷人,别有情趣,可以说是一道天造地设的山水画长廊。这里,山峰雄峻,峭壁紧锁。曾经有文人墨客行至阴平古道途中,被这里的雄奇险峻所震撼,写下诗句“阴平鸟道接天斜,翠连峰通日月,幽深九曲盘点壑,险迹堪称冠蜀川。”这可以说是对阴平古道的最好评价。

 

相传,魏将邓艾率兵偷渡阴平道,翻越摩天岭,束马悬车,裹毡而下,人马损失惨重。行至此,艾望雄峰万丈,听山风咆哮,有感于行军的艰辛,遂题诗词于此绝壁之上,以警示后人。相传石壁上“邓艾过此”四个大字,只要用水洗其壁,便显出字迹,水干字隐。可惜被修公路时毁掉了。邓艾还在这里凿了一口水中井,让士兵们喝上清澈的河水,在这里磨刀休整。现在这里还看得到水中井、磨刀石等遗迹。

当邓艾由阴平古道翻越摩天岭来到关虎,忽有前哨来报,不远处有一险关,却空无一人,邓艾大惊失色,前有险关,后无退路,若中埋伏势必全军覆没。慌忙下令暂停行军,待天黑后前去察看。到了关前,果然空无一人,邓艾大着胆子行入关内,突然发现河边蹲着一只猛虎,正准备扑过来,他急忙弯弓搭箭,连射三箭,可猛虎却岿然不动,邓艾大惊,慌忙掉头落荒而逃。天明再来看时,却见一巨石上有三支箭,而这块吓走邓艾的巨石就是“关头虎盘石”中的“虎盘石”。

艾军前行至现在的贾家坝的地方重新集合队伍,站在一个土包上亲自清点人数。这个土包后人把它叫着点将台。经过惊吓的邓艾,重新集合队伍,不敢沿路前行,于是就沿一小沟而上,见沟边有一石碣,上书“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丞相诸葛武侯题”,邓艾大惊,慌忙对碣跪拜曰:“武侯真神人也!艾不能以师事之,惜哉!”此时林中怪风骤起,山谷相应,如有千军万马奔杀而出,邓艾不敢久留,惊慌逃窜之时,树枝荆条扯掉了邓艾的战袍,落在沟里。由此这里便被后世称之为“落衣沟”。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群山环抱,溪水流长,翠峰重叠,沟谷纵横的原始森林里,有高耸入云的皑皑雪山,有遮天蔽日的莽莽丛林;青松翠竹郁郁葱葱,雾霭云霞相映成趣。被老百姓俗称为“野牛”的扭角羚在这里往来奔突;成群结队的金丝猴在林间嬉戏穿越;膘肥体壮的野猪在浓密的丛林里摇头晃脑的找食着满地的野果;潺潺小溪边,葱葱竹林里,那全人类的宠儿、被称为动物活化石的大熊猫在悠闲的漫步、觅食。这一片充满神奇的人间净土就是以保护大熊猫及其生存环境而闻名于世的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如果说世界闻名的九寨沟是一个五彩斑斓、美丽神奇的童话世界,那么唐家河就是一个来自远古、沌朴未开的神话传说。数万年来,幸运的唐家河却凭借着四川盆地坚强的臂膀和青藏高原厚实的胸膛,躲过了几十万年前第四纪冰川的残酷侵袭,躲过了几万年来无数次的山崩地裂。众多的河谷地带依然保持着数万年前的状态,这块面积达四万公顷的土地也成为了生活在这里的古老生物群落的“诺亚方舟”,包括大熊猫、珙桐等珍贵的动植物活化石幸运的存活了下来,并且坚韧地在生物进化的残酷淘汰中从远古生活到了今天。这里的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有脊椎动物330余种,其中兽类90多种,鸟类200余种,两栖爬行类37种,鱼类10余种;高等植物3100余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豹、小熊猫,以及珙桐、银杏、水青、连香树等。被许多中外专家誉为“植物宝库、动物乐园”、“动植物基因库”。

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大草坪、大草堂以其粗犷、豪放的高山草甸风光展示着唐家河宽广的胸怀;位于摩天岭上,三国时期名将邓艾袭击蜀国偷度的阴平古栈道,至今还历历在目,唐家河保护站至摩天岭一带,还残存着兵家关隘要塞和古战场遗址以及当年红军在此战斗的遗迹。保护区景色如诗如画,奇峰异石与飞瀑流泉辉映生趣、莽莽林海和蓝天白云醉人心神;阳春三月,奇花异草烂漫生姿;盛夏时节,碧水蓝天,飞瀑流泉;金秋来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隆冬岁月,粉堆玉砌,银妆素裹。正如诗云“春赏百花秋望叶,夏享凉风冬听雪。”这里有着一种丛林隐士的恬淡清静和一种中正平和的王者清幽,当你置身其中,凝神去体味这大自然的种种神奇伟力,把全部的身心投入进去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一切的俗世纷争,一切的爱恨纠葛统统是那么的淡然无谓;什么金戈铁马,什么人生意气也都仿佛过眼云烟,似水流年……难怪乎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在游览了唐家河之后,情不自禁的挥毫写下了“国之隐士大熊猫,王者清幽唐家河”的诗句。这,应该是对唐家河最好的诠释……

来过唐家河的人,无不为这里美丽的景色所感动,而更令他们留连忘返的是这里数量众多,可爱的野生动物。

威武雄壮的扭角羚、这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所特有的高山奇兽,瞪着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一对美如新月的弯弯犄角时时在向人们炫耀着它的强大。扭角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别小看了它们的家族,保护区内的扭角羚总数大约有1200只以上,它们分为四个大的集群,每群多达130余只以上,目前,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它们每天聚集在一起,啃啃嫩枝叶儿,嚼一点草灌、籽实,悠闲自在的游荡着,到了晚上便成群结队地赶到富含盐份的地方舔盐,有时甚至会跑到以前保护区职工居住的旧房舍周围去舔食含有盐份的墙面和石灰,秋冬季节它们的活动范围下移到河谷地带,是最好的观赏季节。

身批金色长袍的金丝猴也是唐家河数量较多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之一。它们生活在大片铁杉、冷杉和桦树林中,以这些树的芽、叶、籽为食。它们有着蓝色的面孔,仰鼻朝天。金黄色的外衣让它们多了几分华丽与高贵。当它们穿越在林间,闪耀起一片金光时,仿佛是这大森林里的一群精灵;当它们吃饱玩够,闲坐在那儿时,那庄严的模样却又自带了一分王者的气派,难怪它的尊容会被印上邮票,传遍全世界呢。

被冠以“竹林隐士”美称的动物活化石——大熊猫唐家河保护区一共生活着大约5060只大熊猫,它们在这块不受干扰的土地上过着悠闲舒适、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唐家河有大片大片的竹林,这为大熊猫提供了丰富的食物。经历了上千万年残酷的生存考验,大熊猫,这充满神奇的远古珍兽顽强的活了下来,它默默注视我们的那一双眼睛似乎有无尽的话语要向我们述说……

唐家河保护区被称为“野生动物的乐园”,在这个乐园里,与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为邻的还有其他90余种兽类,属国家一级保护的还有豹,国家二级保护的有小熊猫、金猫、猞猁、大灵猫、小灵猫、黄喉貂、黑熊、鬣羚、林麝、猕猴等,秋冬季节,即使在公路两旁也常常能看到小麂、毛冠鹿等在溪边悠闲的饮水,豪猪拖着它肥硕的身子一摇三摆的跑进树林里,峭壁上不时会传来一两声猴子的尖叫,淘气的竹鼠在树下掘洞,瞪着绿豆大小、机灵的小眼睛窥视着陌生的访客,苏门羚不时在林间闪跃它曼妙的舞姿,猪獾摆动着肥滚滚的身子贪婪的捡食着地上到处滚落的果子……

在这片神奇的大森林里,还生活着200余种鸟类,漫步在保护区的林间小道,你几乎能不断的看到各种各样羽毛艳丽,鸣声婉转的鸟儿在你不经意的一瞬间从你的头上或眼前一掠而过,留下一抹意味深长的倩影让你久久不能忘怀。低矮的灌木丛里披着五彩霞衣的红腹锦鸡在自由自在的觅食,俗称贝母鸡的绿尾虹雉在梳理它那华丽的羽毛,还有那看来怪异而神秘的血雉睁着血红的眼睛在矮树上栖息;柳莺、山雀、星鸦,山椒鸟、太阳鸟、啄木鸟,绿背山雀、红嘴蓝雀、大嘴乌鸦……各种各样的鸟类品种繁多,不胜枚举。这里还有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俗称娃娃鱼在内的18种两栖动物和包括多种蛇类在内的19种爬行动物;在唐家河区内100余条大小不一的河流中,还生活着以俗称雅鱼的齐口裂腹鱼和重口裂腹鱼为主的10来种鱼类。

从保护区内的公路漫步走来,你会感觉到仿佛走入了一个永无尽头的绿色通道,时间在这个时刻似乎已经凝固在了某一个瞬间。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唐家河的地史古老而复杂,这就决定了这里的植物资源储备十分丰富,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各种植物多达3100余种,这其中有高大挺拔的乔木,也有矮小茂密的灌丛,有连天接地的高山草甸,也有遮天蔽日的原始丛林,更有许多名贵的花卉,或成片成片地群芳争艳,或星星点点的点缀在碧海林间。由于区内山体高大,植被带谱十分完整且分异明显:海拔2000米左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3000米左右为针叶林带,3600米以上则只有高山草甸和灌丛。如果造物主挥动他神奇的魔杖,把这垂直的景观平铺开来,那可是要经过祖国的大江南北,行万里之遥才能见到的。在这些植物当中,最为珍贵的要数这有着“中国鸽子树”美誉的珙桐了,初夏时节,纯洁美丽的珙桐花在丽日蓝天下的映衬下,任凭微微的山风温柔的抚弄,恰似一群游戏蓝天的白鸽——那树梢随风起舞发出悦耳的欢悦笑声,分明就是一排排凌空呼啸的鸽哨。鸽子是和平的象征,因此,有着酷似鸽子一样花朵的珙桐就特别受到世人的珍爱。

当你站立在它巨大的华盖之下,仰望那满树金黄的叶子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如金箔,如蝶舞,你的神思会不由自主的迷离起来,仿佛又看到了三国时邓艾将军的白发、大明朝付友德将军挥师灭夏的金戈。也许,在那个战鼓咚咚,铁马冰河的年代,这满树的蝴蝶也曾经飞入过邓老将军的梦境,授给他束马悬车,裹毡而下的妙计;也曾让付将军回想起家乡的小桥流水,西风瘦马……这一棵巨大的银杏树生长在唐家河保护区检查站附近,从红军桥往摩天岭方向走不多远就可以看到。银杏是生长在唐家河保护区内继珙桐之后又一个有着古老历史的的名贵树种,它与珙桐一样被人们称为植物活化石,银杏的树叶到了秋天呈金黄色,形状象一颗心,又象是展翅飞舞的黄色蝴蝶。它的果实被当地人称为白果,是一种很好的中药。保护区内还生长着水青树、连香树等名贵的古生植物。此外,区内还生长着数量丰富的竹类,这可是大熊猫的美食,主要有青川箭竹、缺苞箭竹、糙花箭竹和巴山木竹四大类,它们是大熊猫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

唐家河保护区自一九九八年正式开始规划生态旅游,目前,根据景观资源的分布及其功能,将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实验区划分为三个景区,一是“三国阴平古道”景区:从青溪至唐家河保护站再到摩天岭的狭长地带,全长32公里,主要开展古迹考察和风景观赏旅游;二是科考旅游景区:从唐家河保护站至毛香坝再到白熊坪的广阔河谷地带,全长20公里,是保护区的腹部地区,保护区的各种珍稀野生动植物大部集中在这个区域,有“植物宝库、动物乐园”的美誉,主要开展科学考察、教学实习等专业旅游;三是科普观光旅游小环线景区:从毛香坝到观赏性天然植物园再到鸡公岭到两叉河然后回到毛香坝,全长15.06公里,主要开展野生动植物及保护区独特的生态景象观赏旅游。

 

清溪河上游约一公里处这座雄伟突兀的山峰名为丁平山,故老相传元朝时大将平章、丁世珍为歼灭叛蕃而屯兵于此;座落在唐家河与北路沟汇流处的这座石桥名为红军桥,以前是一座简易铁索桥。1935年四月上旬,红四方面军三十、三十一军各一部开赴摩天岭计划从此打通一条北上甘肃、青海的道路。在摩天岭上,英勇的红军与胡宗南部丁德龙旅浴血奋战,而后转平武方向西进,撤退中为断敌来路,炸掉了铁索桥。为缅怀当年红军的光荣业绩,1965年政府拨专款修建了这座石拱桥,命名为“红军桥”。

有着“一线天”之称的南天门,在峭壁之间仰望,仿佛真的可以从这里“破门”而入直上青天。不远处有一险要所在—黑瓮塘。塘边危崖险峻,栈道高悬,塘水如墨染,别具特色,这座钢结构的摩天岭桥飞架塘上,更增添了几分迷人的景色。过了桥开始向摩天岭攀登,岭上小道崎岖,百步九折,峰回路转。走过一段草木蓊郁,枝叶夹道的小径之后,便进入一片灌木丛,再往上,是一片遮天蔽日的乔木林带。林中藤蔓缠枝,草蕨稀疏,鸟鸣禽啼,热闹非凡。出了密林,一片草坡象巨大的绿色地毯斜挂。萋萋芳草之间,杂以各色野花,美似苏杭刺绣。草坡上,繁茂的树林,一直铺展到摩天岭之颠,若在摩天岭露宿一夜,次日清晨,可观赏到壮丽的云海和日出,饱赏大自然的独特奇景,美不胜收,心旷神怡,如痴如醉。

从游览观光三国古道景区的“红军桥”往西北方向而行,就进入保护区腹部的科考景区。在景区内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期观赏到各种野生动物及其踪迹。可开展科研考察、教学实习、观兽、观鸟、观赏珍稀植物等多种生态旅游活动,还可开展度假、避暑旅游活动。

从毛香坝海拔1440米起,沿鸡公丫山脊前行到海拔2000米的鸡公岭,再由此而下山至吴尔沟两叉河沿沟回到毛香坝就是全长15.06公里的科普观光小环线,其相对高度600米,在海拔1750米的山脊转折处可清晰地看到管理处本部全貌,由此而上到海拔2000米的鸡公岭,可从不同角度观看到远距直线10公里以外,海拔3800余米的高山流石滩,大草堂高山草甸,同时还能清楚的观赏到保护区植物垂直分带,即高山流石滩、高山草甸、暗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等林相。小环线沿途古树参天,奇峰异石,美不胜收,很多地点可在秋季观赏森林季相的美妙景观,观看野生动物及其踪迹。

有人说,世界是红色的,也有人说,世界是灰色的,还有人说,世界是彩色的,而不管是谁,当他或她来到唐家河保护区,就会发现:世界,原来是绿色的。走进唐家河,你会由衷的感叹:都市七彩的霓虹美不过自然的国色天香,人工的精雕细凿又怎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来吧,怀着你诚挚的爱心,带着你探索的激情。走进唐家河,走进这个美丽的神话。

 

 

 


作者: 洋盘军团    时间: 2007-11-27 11:32
来点照片嘛。
作者: wxawan    时间: 2007-11-27 12:37
对头,来几张PP嘛。。。
作者: dmc    时间: 2007-11-27 16:44
http://D:\\My Documents\\我的文档\\2007保存文件\\My Pictures\\风光\\青川风光类




欢迎光临 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https://www.mala.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