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革命老区如何打好翻身仗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由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共同主办的2010年四川省“两会”新闻会客厅系列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刘刚。咱们大家一听到巴中这个名字,就会联想到是革命老区,可能是交通非常不方便,但是巴中近几年来发生了一些变化,今天我们专门邀请到了四川省人大代表、巴中市委常委、巴中市常务副市长陈延荣先生来到我们新闻会客厅,就如何来面对巴中革命老区打好翻身仗、进行川东北交通枢纽建设的问题和我们网友一起来探讨。 陈延荣: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陈市长,您参加了这次的两会,就请您谈一谈对本次蒋巨峰省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体会和感受? 陈延荣:听了巨峰省长的报告,感到非常振奋,深受鼓舞。四川在过去的一年应该说收获是非常大的一年,四川在两个加快中实现了止滑提速、回升向好的目标。我作为人民代表,对省人民政府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一提到巴中,在咱们心目当中是革命老区,交通也不是很发达,非常偏僻。在川内来讲是一个偏僻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巴中是革命老区,也是四川偏僻的地区,长期以来,由于交通因素影响,通过各级政府,尤其是巴中人自身努力,交通状况目前得到了一些改善,巴中自身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请你从交通、民生和经济发展方面给我们介绍下变化在哪些地方? 陈延荣:巴中在历史上长期以来都是一个贫困、落后、偏远的代名词,而且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长期以来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非常闭塞,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依靠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应该说巴中的交通和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尤其是这几个方面的变化最为显著。第一是交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09年我们巴中结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不通铁路的历史。巴中提出来的六路建设全面开工建设。当年,30年代,红四方面军在川东北,他们的任务是反六路围攻,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反贫困斗争当中抓了六路建设,我们现在的乐巴铁路已经于去年12月31日已经通车。广巴高速公路已经形成通车能力。最近又有四条路已经开工。一个是巴中到南部的高速,工程全面开工。另外一条是巴中到陕西这条路,到汉中,这条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巴中到达州的高速公路已经开工了,巴中到达州的铁路已经开工。所以现在应该说巴中当前交通建设,我们已经融入到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行列,结束了千百年来不通高速、不通铁路的历史,把梦想变成了现实。这对巴中的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确定的目标,要建设川东北交通枢纽,看来这个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一定会实现。 第二个方面最大的变化就是,民生这一方面有很大的改善。尤其是温家宝总理两次视察巴中以后,对巴中提出了要解决老百姓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这几年我们在解决四难问题上成效也非常显著,一个是解决行路难,现在咱们全市两千多个村基本上都实现了通公路,现在除了在建的路以外,95%的村都已经通了。30%左右的村通了水泥路或油路。第二个是饮水难的问题。这两年解决了70多万人的饮水不安全的问题。第三个是解决上学难,这些年咱们上学入学率都达到100%。第四是看病难,这几年随着新农合建立,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得到很大改善。特别是新农合参合率达到了90%以上。老百姓从新农合当中也得到了实惠。通过解决了农村四难和省委实施的八项民生工程,在改善民生方面成效是比较显著。 第三个方面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开始提速。随着交通逐步改善,我们09年整个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从生产总值来看,去年增长14.3%,财政收入也是增长将近20%左右。财政支出去年达到了87个亿,支出的速度也是比较快。尤其是咱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去年完成了186亿,增长65.1%。城乡居民储蓄已经达到292亿,这也是两位数增长,大概净增长60个亿左右。巴中随着交通不断改善,整个经济发展正在提速。 主持人:就像陈市长所介绍一样,随着交通环境不断改善,巴中的民生和经济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针对上一步工作,下一步工作如何来推动巴中各方面经济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市委市政府有什么样的考虑? 陈延荣:前不久省委刘奇葆书记专门深入巴中调研视察,结合巴中的实际给我们明确指示,巴中作为革命老区,在未来一个时期要打好老区扶贫攻坚战和发展的翻身仗,尤其要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以扶贫和教育为重点的民生改善,这样的话加快老区的发展。按照奇葆同志的原话说,巴中当前随着六路建设和完工,巴中正在告别边缘化,正在告别根据地,巴中也将形成川东北的交通枢纽。 按照奇葆书记的指示和要求,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抓好五个方面的重点。 第一,着力抓好扶贫开发。因为巴中是连片贫困地区,贫困面比较大,贫困程度比较深。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很低。所以我们未来一个时期主要任务还是要把扶贫开发作为一个中心来抓,来尽快改变贫困的状况。 第二项工作重点,着力加强交通建设。通过三年的努力,要建成川东北的交通枢纽,把巴中真正形成一个节点城市。 第三个重点,就是着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我们提出了六库建设。六库就是六个大中型水库,其中有两个水库已经建成和在建。其余的四座大中型水库正在做前期工作工作。今年平川的双桥水库已经开工,南江的红鱼洞水库正在抓紧做前期工作。通过这个水利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基础。 第四个重点,着力加强教育。巴中这个贫困的根本原因客观上除了交通过去落后之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才缺乏,下一步根据奇葆书记的要求和指示,我们将把重点放在教育上,要作为一个重点。主要是巩固基础教育,要尽快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也就是说让老百姓的孩子就是不能考上高中,不能读大学的都能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他有了谋生的技能和手段后,他才能够挣钱。这是第四个方面的重点。 第五个方面的重点,下一步我们着力抓好产业的培育。因为要解决贫困问题,最根本的要靠产业的支撑,要靠发展来支撑。我们下一步在产业的培育上主要是抓三大特色产业。第一个是特色农产品资源的开发。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绿色经济。第二个产业是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我们根据巴中的实际情况,主要是发展红色、绿色、特色旅游,在这方面的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大交通形成以后,这方面潜力比较大。再一个方面是抓好特色矿产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天然气和一些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像铁矿、水泥原材料工业发展。因为我们天然气储量是比较大,所以在下一步在这方面做文章,千方百计培育大产业,来形成一种支撑,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增加财政收入。 主持人:陈市长,你们又是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证打好扶贫攻坚战和革命老区的翻身仗呢? 陈延荣:当前我们巴中应该说已经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也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黄金机遇期,应该说是机遇和挑战同在,困难与希望并存。我们要完成我们现在既定的这么一些目标,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给我们提出的要求,2020年要同步在全省实现小康,所以我们就需要超常的努力。现在应该说思路已经明确,重点也提出来了,下一步关键在抓发展,关键在干,关键在抓落实。抓落实下一步我们要有一个好的作风来做保障。我们按照省委奇葆书记提出的四个特别的要求,来大力弘扬红军精神,学习王瑛精神,再一个是崇尚实干精神,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个不能丢。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在环境方面我们主要是抓四件事,第一是优化政务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第二是转变机关作风,让我们的干部都要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第三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能力。第四是落实效能问责。按照省委确定的首问责任制,我们巴中在实践当中探索了一个问事、问人、问责这样问责机制,这个影响比较大,按照咱们市委书记提出的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问到底。我们为了实现我们上述这些工作目标,我们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政务环境来做保障,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作风来做保障。我们相信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巴中会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产业发展。借这个机会,我作为巴中人,我也代表老区四百万人民感谢党中央、国务院,感谢省委省政府,感谢各部门,感谢广大网友对我们巴中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巴中作为老区的人民,我们应该说是朴实的人,是吃苦的人,也是感恩的人。欢迎大家到巴中来作客。 主持人:刚刚听了陈市长一番话,我觉得无论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还是巴中人自身不懈的奋斗,我们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革命老区巴中人不断地好起来,我们巴中的建设不断地奋发起来,我相信这不仅仅是我们政府的心愿,也是我们所有人、我们四川人,尤其是我们巴中人共同的心愿。如果各位网友能够对巴中的建设有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拨打我们的新闻热线028-62938700,也可以上我们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提出。 再次感谢陈市长来到我们新闻直播间,也感谢各位网友。下期节目再会。 |
巴中革命老区如何打好翻身仗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由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共同主办的2010年四川省“两会”新闻会客厅系列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刘刚。咱们大家一听到巴中这个名字,就会联想到是革命老区,可能是交通非常不方便,但是巴中近几年来发生了一些变化,今天我们专门邀请到了四川省人大代表、巴中市委常委、巴中市常务副市长陈延荣先生来到我们新闻会客厅,就如何来面对巴中革命老区打好翻身仗、进行川东北交通枢纽建设的问题和我们网友一起来探讨。 陈延荣: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陈市长,您参加了这次的两会,就请您谈一谈对本次蒋巨峰省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体会和感受? 陈延荣:听了巨峰省长的报告,感到非常振奋,深受鼓舞。四川在过去的一年应该说收获是非常大的一年,四川在两个加快中实现了止滑提速、回升向好的目标。我作为人民代表,对省人民政府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一提到巴中,在咱们心目当中是革命老区,交通也不是很发达,非常偏僻。在川内来讲是一个偏僻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巴中是革命老区,也是四川偏僻的地区,长期以来,由于交通因素影响,通过各级政府,尤其是巴中人自身努力,交通状况目前得到了一些改善,巴中自身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请你从交通、民生和经济发展方面给我们介绍下变化在哪些地方? 陈延荣:巴中在历史上长期以来都是一个贫困、落后、偏远的代名词,而且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长期以来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非常闭塞,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依靠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应该说巴中的交通和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尤其是这几个方面的变化最为显著。第一是交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09年我们巴中结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不通铁路的历史。巴中提出来的六路建设全面开工建设。当年,30年代,红四方面军在川东北,他们的任务是反六路围攻,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反贫困斗争当中抓了六路建设,我们现在的乐巴铁路已经于去年12月31日已经通车。广巴高速公路已经形成通车能力。最近又有四条路已经开工。一个是巴中到南部的高速,工程全面开工。另外一条是巴中到陕西这条路,到汉中,这条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巴中到达州的高速公路已经开工了,巴中到达州的铁路已经开工。所以现在应该说巴中当前交通建设,我们已经融入到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行列,结束了千百年来不通高速、不通铁路的历史,把梦想变成了现实。这对巴中的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确定的目标,要建设川东北交通枢纽,看来这个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一定会实现。 第二个方面最大的变化就是,民生这一方面有很大的改善。尤其是温家宝总理两次视察巴中以后,对巴中提出了要解决老百姓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这几年我们在解决四难问题上成效也非常显著,一个是解决行路难,现在咱们全市两千多个村基本上都实现了通公路,现在除了在建的路以外,95%的村都已经通了。30%左右的村通了水泥路或油路。第二个是饮水难的问题。这两年解决了70多万人的饮水不安全的问题。第三个是解决上学难,这些年咱们上学入学率都达到100%。第四是看病难,这几年随着新农合建立,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得到很大改善。特别是新农合参合率达到了90%以上。老百姓从新农合当中也得到了实惠。通过解决了农村四难和省委实施的八项民生工程,在改善民生方面成效是比较显著。 第三个方面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开始提速。随着交通逐步改善,我们09年整个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从生产总值来看,去年增长14.3%,财政收入也是增长将近20%左右。财政支出去年达到了87个亿,支出的速度也是比较快。尤其是咱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去年完成了186亿,增长65.1%。城乡居民储蓄已经达到292亿,这也是两位数增长,大概净增长60个亿左右。巴中随着交通不断改善,整个经济发展正在提速。 主持人:就像陈市长所介绍一样,随着交通环境不断改善,巴中的民生和经济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针对上一步工作,下一步工作如何来推动巴中各方面经济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市委市政府有什么样的考虑? 陈延荣:前不久省委刘奇葆书记专门深入巴中调研视察,结合巴中的实际给我们明确指示,巴中作为革命老区,在未来一个时期要打好老区扶贫攻坚战和发展的翻身仗,尤其要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以扶贫和教育为重点的民生改善,这样的话加快老区的发展。按照奇葆同志的原话说,巴中当前随着六路建设和完工,巴中正在告别边缘化,正在告别根据地,巴中也将形成川东北的交通枢纽。 按照奇葆书记的指示和要求,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抓好五个方面的重点。 第一,着力抓好扶贫开发。因为巴中是连片贫困地区,贫困面比较大,贫困程度比较深。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很低。所以我们未来一个时期主要任务还是要把扶贫开发作为一个中心来抓,来尽快改变贫困的状况。 第二项工作重点,着力加强交通建设。通过三年的努力,要建成川东北的交通枢纽,把巴中真正形成一个节点城市。 第三个重点,就是着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我们提出了六库建设。六库就是六个大中型水库,其中有两个水库已经建成和在建。其余的四座大中型水库正在做前期工作工作。今年平川的双桥水库已经开工,南江的红鱼洞水库正在抓紧做前期工作。通过这个水利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基础。 第四个重点,着力加强教育。巴中这个贫困的根本原因客观上除了交通过去落后之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才缺乏,下一步根据奇葆书记的要求和指示,我们将把重点放在教育上,要作为一个重点。主要是巩固基础教育,要尽快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也就是说让老百姓的孩子就是不能考上高中,不能读大学的都能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他有了谋生的技能和手段后,他才能够挣钱。这是第四个方面的重点。 第五个方面的重点,下一步我们着力抓好产业的培育。因为要解决贫困问题,最根本的要靠产业的支撑,要靠发展来支撑。我们下一步在产业的培育上主要是抓三大特色产业。第一个是特色农产品资源的开发。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绿色经济。第二个产业是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我们根据巴中的实际情况,主要是发展红色、绿色、特色旅游,在这方面的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大交通形成以后,这方面潜力比较大。再一个方面是抓好特色矿产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天然气和一些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像铁矿、水泥原材料工业发展。因为我们天然气储量是比较大,所以在下一步在这方面做文章,千方百计培育大产业,来形成一种支撑,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增加财政收入。 主持人:陈市长,你们又是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证打好扶贫攻坚战和革命老区的翻身仗呢? 陈延荣:当前我们巴中应该说已经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也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黄金机遇期,应该说是机遇和挑战同在,困难与希望并存。我们要完成我们现在既定的这么一些目标,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给我们提出的要求,2020年要同步在全省实现小康,所以我们就需要超常的努力。现在应该说思路已经明确,重点也提出来了,下一步关键在抓发展,关键在干,关键在抓落实。抓落实下一步我们要有一个好的作风来做保障。我们按照省委奇葆书记提出的四个特别的要求,来大力弘扬红军精神,学习王瑛精神,再一个是崇尚实干精神,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个不能丢。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在环境方面我们主要是抓四件事,第一是优化政务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第二是转变机关作风,让我们的干部都要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第三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能力。第四是落实效能问责。按照省委确定的首问责任制,我们巴中在实践当中探索了一个问事、问人、问责这样问责机制,这个影响比较大,按照咱们市委书记提出的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问到底。我们为了实现我们上述这些工作目标,我们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政务环境来做保障,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作风来做保障。我们相信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巴中会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产业发展。借这个机会,我作为巴中人,我也代表老区四百万人民感谢党中央、国务院,感谢省委省政府,感谢各部门,感谢广大网友对我们巴中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巴中作为老区的人民,我们应该说是朴实的人,是吃苦的人,也是感恩的人。欢迎大家到巴中来作客。 主持人:刚刚听了陈市长一番话,我觉得无论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还是巴中人自身不懈的奋斗,我们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革命老区巴中人不断地好起来,我们巴中的建设不断地奋发起来,我相信这不仅仅是我们政府的心愿,也是我们所有人、我们四川人,尤其是我们巴中人共同的心愿。如果各位网友能够对巴中的建设有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拨打我们的新闻热线028-62938700,也可以上我们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提出。 再次感谢陈市长来到我们新闻直播间,也感谢各位网友。下期节目再会。 |
欢迎光临 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https://www.mala.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