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标题: 我们这一辈,人生真无悔? ——评歌曲《我们这一辈》 [打印本页]
作者: 悠然南山    时间: 2018-9-10 15:58
标题: 我们这一辈,人生真无悔? ——评歌曲《我们这一辈》
 本帖最后由 悠然南山 于 2018-9-10 16:03 编辑 
  歌曲《我们这一辈》,时不时在微信朋友圈出现或群里被转发,每当听到这首歌,总觉得憋得慌,有话想说。
  不可否认,那粗犷,高昂,奋进的歌声一响起,人们很容易被感染,能够感觉到歌者荡气回肠,坚韧豪迈。再看歌词,也像是不隐讳,不回避,客观坦率,历数60余年受尽磨难,最终却不抱怨,不后悔,一副高风亮节的义士勇者,跃然纸上。
  但,我却始终无法苟同!
  首先,“和共和国同年岁”,就不能认同。何为“共和国”?搞清楚没有?简单百度一下,共和国之共和,释义如下:其一:国家和政府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国家和政府应当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应当为私人利益而奋斗。其二:国家各级政权机关的
领导人不是继承的,不是世袭的,也不是命定的,而是由自由公正的选举产生的。因而,公正而自由的选举,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实行共和政治的又一基本准则。
  一国家是不是“共和国”,并不在于它的国名是否称之为“共和国”,而是在于它的政体是否“行共和之政”。实施共和制的国家,与“君主国”相对。   对照现实,不过徒有其名耳!我们能够切肤认知的,不就打江山,坐江山强大逻辑吗?何来自由选举?何来一人一票?
  所以,罔顾事实,自我沉醉,矫情的自认共和国,无法让人服膺!
  再看,上山下乡,练腿练背,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结论:忍耐与理解后悔。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浩劫,将数万万涉世不深的青年学子,背井离乡,别离父母,流放,劳役,苦力,仅仅是忍耐二字可以了断?仅仅是理解便可以释然?惨痛的过往,不反思,不诘问,不追究,只当微风吹过?不是说,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吗?不是说不要历史虚无主义吗?
  我们这一辈,大体定位上世纪50,60年代出生人群。岂止是上山下乡练腿练背!出生时要么缺衣少粮,要么中断学业,要么被流放,要么计划生育,要么被下岗,,,,,,无知识,无文化,无教养,无财富,一无所有!整个就是被耽误,毁掉的一代!
  一人青春有几回?一人壮年有几次?父母老小我们得坚韧的抗着,兄弟姐妹我们也只能相互扶持。哪怕扛不动,也只能咬牙坚持,所有的苦与痛都默默咽下肚子里。
  看看第二段歌词:“酸甜苦辣酿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熬尽了苦心,交足了学费。真正的尝到了做人的滋味,人生无悔。”
  我们这一辈,因为尝够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因为熬尽了苦心,交足了学费,尝到了做人的滋味,结论就是响当当,硬铮铮的四个字:人生无悔?!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生命可以重来,我们这一辈,是否依然无怨无悔,甘愿再来一次上山下乡练腿练背?是否依然满足于被无知,被流放,被剥夺?当然,时间不能倒退,那就干脆让我们下一代,或者再下一代,重走老路,再去体验练腿练背?再去饱尝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再去交一次学费,尝尝做人的滋味,换取人生无悔?
  没有疑问,答案应该是否定的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这般狂热而又豪情万丈的讴歌那个该死的被诅咒的年代?为什么还要心甘情愿大声疾呼什么人生无悔?到底是发自内心的无怨无悔,还是舔菊式的遗忘历史?
  我们这一辈,一把鼻涕,一把辛酸泪!被人玩弄,被人愚昧,竟然吃苦受罪心甘情愿,竟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到了还要沾沾自喜热情讴歌颂扬地步?到底是哪根神经出了毛病?斯德哥尔摩症,不过如此耳!!!
  我们这一辈,不堪回首,痛心疾首,不去认真梳理,不去追究历史缘由,不去吸取教训,防止历史重演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无视苦难强加给我们的过往,为什么还要为罪孽开脱,大声疾呼人生无悔?
  让人不能理喻的是,大多数人在微信等自媒体里转发这首歌曲时,都表示出认同与赞赏。这,更是一个善于忘记历史,忘记苦难民族的莫大悲哀!
  希望我们不要再被歌曲《我们这一辈》,那高昂奋进,豪情万丈的旋律迷惑。好好认清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附:我们这一辈歌词
       词:王佑贵曲:王佑贵
我们这一辈
和共和国同年岁
有父母老小
有兄弟姐妹
我们这一辈
和共和国同年岁
上山练过腿
下乡练过背
我们这一辈
学会了忍耐
理解了后悔
酸甜苦辣酿的酒
不知喝了多少杯嘿哟
我们这一辈
和共和国同年岁
熬尽了苦心
交足了学费
我们这一辈
真正的尝到了
做人的滋味
真正的尝到了
做人的滋味
人生无悔
-
我们这一辈
和共和国同年岁
有父母老小
有兄弟姐妹
我们这一辈
和共和国同年岁
上山练过腿
下乡练过背
我们这一辈
学会了忍耐
理解了后悔
酸甜苦辣酿的酒
不知喝了多少杯嘿哟
我们这一辈
和共和国同年岁
熬尽了苦心
交足了学费
我们这一辈
真正的尝到了
做人的滋味
真正的尝到了
做人的滋味
人生无悔
-
| 欢迎光临 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https://www.mala.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