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标题:
美学哲学著作《人类审美力批判》连载
[打印本页]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1-13 13:10
标题:
美学哲学著作《人类审美力批判》连载
人类审美力批判(1)
作者 邓顺天成
第一节 人类生活的旗帜(1)
审美教育是人本教育关于教育的最后一大要务。但这“最后”只是一种逻辑上的安排,并不意味着审美教育的地位不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讲,审美教育比生存教育更重要,因为审美生活是人类生活的旗帜。
作为一种智慧生物,人的全部生活,归结起来不外两个方面的价值欲求:一是保持生命的存在,即生存需要;二是追求生活事物的情趣,即审美需要。西方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的基本需要的五个层次划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两个层次实质上属于人的生存需要范畴,因为他们都是对人的生存的关注;后三者则属于审美需要层面,因为无论是爱,尊重,还是自我实现。都不过十人的精神对自己生活的一种审美体验——是人们对生活事物情趣的一种感悟,玩味和追求。事实上,马斯洛的划分只是一个关于人的需要的非完整分类,即属于一种例举型。这种划分只能使我们获得关于人的需要的若干碎片,而不能获得关于人的需要的完整形象。此后,有人沿着马斯洛的思路在其后加上了求知和审美二需要,并将审美需要列为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也是这样一种碎片的收集。求知需要实质上可进一步分解为生存需要和审美需要两个方面,即是说,人们一方面是为生存而求知,因为人要凭智慧而生存;另一方面又为审美而求知:人的精神具有以求知为快乐的内在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会因发现了世界万物的“奥妙”而快乐。将审美需要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相并列,则是一种对事物之间层次关系的混乱认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显然是由于人们对美的本质的认识不清。
尽管人们到处都感觉到美的存在。并且从古以来也没有停止过对美的本质的探索,但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哀一是。在西方,朱光潜在其《西方美学史》的“结束语”中,将从古代到近代有关美的本质的争论,概括为五种:(一)古典主义:美在物体形式;(二)新柏拉图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在完善;(三)英国经验主义:美感即快感,美即愉快;(四)德国古典美学: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五)俄国现实主义:美是生活。这些各种不同的观点,从哲学的基础看,大致不外客观论,主观论,或主客观统一论等几个方面。目前西方美学的各种流派,概括起来,也不出这三个方面:(一)主观论:是当前西方美学中的一种主要思潮。认为美的本质不在于事物的客观属性,而起因于心灵,在于鉴赏者的精神所发生的作用。因为美的根本问题在于“趣味”,趣味是可变的。这种观点的进一步发展是怀疑论,目前西方一些第一流的美学家,不少持有怀疑论的观点。(二)客观论:认为美在客观对象本身,只承认对美的感受需要主体,美的根源不在主体,即分清“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我喜欢的”这样两个不同的问题。客观论者有份不同主张:有的用效果肯定美的客观性,有的用比例,对称,和谐等来说明美的客观性。由于客观论者完全否定了人在审美中的能动作用,对一些问题如美的变异性等无法作出科学说明,走到了神秘主义路上。(三)关系论:主张美的本质存在于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中。即认为美是人的机体和客观对象一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在西方,属关系论影响较大的是刘易斯的“潜能说”,认为客观事物的特质是作为价值原因的“潜能”而存在的,这种“潜能”只有和主体发生关系时才能表现出来,审美价值就是”一种对象的潜能在一个合格的观众那里创造出一种审美的反映“(转引自黄济:《教育哲学初稿》,82年7月版,第7章)。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1-13 13:17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1-13 13:19
本帖摘自邓顺天成长篇教育哲学著作《人类主义教育原理》第七章《审美教育》。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1-13 13:21
本帖摘自邓顺天成长篇教育哲学著作《人类主义教育原理》第七章《审美教育》。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1-13 15:35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1-14 19:38
今天在彭州敖平镇摆摊卖书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写了四首绝句《物语》、《题凤冠草莓》、《驳难》、和《品川味》。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1-16 20:15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1-16 20:15
从某种程度上讲,审美教育比生存教育更重要,因为审美生活是人类生活的旗帜。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1-16 20:15
从某种程度上讲,审美教育比生存教育更重要,因为审美生活是人类生活的旗帜。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1-18 15:24
(, 下载次数: 7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在网上发现一极品凤冠草莓,分享给各位网友。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1-20 19:01
题凤冠草莓
作者  邓顺天成
又到草莓上市的季节了,看见大路边摆放的草莓,忽然想起多年前在北师大门外卖书的时候,得到两个草莓中的异果凤冠草莓,忽得一首小诗。现上传到网上,分享给网友。
众莓皆似乳,
此莓独成凤。
莫非是神种?
可成绝世功!
(2018、1、14)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1-23 19:33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1-25 15:24
(转帖)对待英雄的正确态度
作者  高山流水的高山
最近看书的时候,看到郁达夫的一句关于对待英雄的话,很欣赏。他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这话说得多好啊!一般的民众对于英雄人物的态度有两种偏向,值得注意:一是对已经是伟大人物的迷信和盲从;二是对潜在英雄人物的漠视,甚至恶搞。这两种偏向,都是成为奴隶之邦的土壤。
对待英雄人物的正确态度,应是在他们艰苦奋斗的时候,给与热情的支持和帮助;而在他们成功以后,则应保持清醒的理性的爱。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1-27 10:11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1-29 12:26
导读
作为一种智慧生物,人的全部生活,归结起来不外两个方面的价值欲求:一是保持生命的存在,即生存需要;二是追求生活事物的情趣,即审美需要。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1-31 12:15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2-2 11:58
导读
西方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的基本需要的五个层次划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两个层次实质上属于人的生存需要范畴,因为他们都是对人的生存的关注;后三者则属于审美需要层面,因为无论是爱,尊重,还是自我实现。都不过十人的精神对自己生活的一种审美体验——是人们对生活事物情趣的一种感悟,玩味和追求。事实上,马斯洛的划分只是一个关于人的需要的非完整分类,即属于一种例举型。这种划分只能使我们获得关于人的需要的若干碎片,而不能获得关于人的需要的完整形象。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2-6 14:01
美学哲学著作《人类审美力批判》连载2-邓顺天成文化研究院-搜狐博客
http://dstc-1968.blog.sohu.com/324751295.html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2-7 15:21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2-13 19:03
导读
将审美需要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相并列,则是一种对事物之间层次关系的混乱认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显然是由于人们对美的本质的认识不清。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2-24 12:37
导读
尽管人们到处都感觉到美的存在。并且从古以来也没有停止过对美的本质的探索,但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哀一是。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18-4-7 15:31
清明即景(诗歌欣赏)-邓顺天成文化研究院-搜狐博客
http://dstc-1968.blog.sohu.com/325712883.html
作者:
wenlongatai
时间:
2018-5-11 15:34
呵呵,看邓顺天成把那些权威批驳得体无完肤,拉下神坛,真意过瘾!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20-9-29 21:39
(, 下载次数: 4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20-9-29 21:39
祝各位网友中秋国庆快乐!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20-9-29 21:40
祝各位网友中秋国庆快乐!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22-1-16 15:32
捞一下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22-2-28 12:42
大道不传天下昏昏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22-4-1 18:30
美学哲学著作《人类审美力批判》连载3_邓顺天成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aa90c0102x748.html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22-6-13 18:52
大道不传天下昏昏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22-6-28 19:40
大道不传天下昏昏
作者:
邓顺天成
时间:
2022-8-30 11:22
大道不传天下昏昏
欢迎光临 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https://www.mala.cn/)
Powered by Discuz! X3.4